诗歌写作.docx
- 文档编号:6673100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1.61KB
诗歌写作.docx
《诗歌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写作.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写作
诗歌是文学中最上乘的作品。
自古以来,源远流长,诗峰叠起,群星璀璨。
到于今,宫殿依旧,却是门可罗雀。
但见几棵小树,几根小枝,几许的嫩叶。
这实在是中国文学的悲哀!
市场经济的大潮,已让我们心灵激荡,静不下来。
因此有人认为,作为纯文学的诗歌必然走向末路,成为末流,有些资深学者也有这种看法。
我却并不这样认为。
市场经济的发展,恰是诗歌发展的大好时机!
在现实生活中,如火如荼的市场竞争,给我们展现了惊心动魄的角斗场。
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但它的影响不会亚于中原逐鹿、赤壁鏊战,不会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也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在这场战争中胜利了、暴富了、发达了。
当然也有很多的人在这场战争中破产了、牺牲了。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心灵仿佛还不适应我们的大脑似乎还没反应过来。
我们感到突如其来,不知所措,感到痛苦和彷惶。
其实,我们应该呐喊,应该赞美,应该歌唱。
高尔基不是高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吗?
雪莱也曾说过,“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
我们应该正视现实的剧变,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用冷静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
我们的心灵其实也在激变,其实要激变才行。
我向来认为文学是现实的反映,也是心灵的表现。
诗歌当然也是这样。
我们用诗歌这种形式来反映生活,表现心灵,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吗?
关于新诗,我认为怎么写都行。
不过思想内容要健康。
不要写反动、迷信、种族歧视和过度色情的东西。
凡是见不得人的东西都不必写!
诗歌的创作应该是一种美的创造。
我们写女人的脸蛋很美,但如果着意去刻画屁股,那简直就是开玩笑了。
我见过所谓“梨花体”诗歌,好像是写冲厕所之类,人们很有争议,加上苏诗人脱裤子力挺就更可笑了。
有新郎新娘结婚,一位老人送了礼吃了酒回来,人们问他新郎新娘子好不好看,老人答道:
“好看哩,郎才女貌,男的像豺狼,女的像野猫”。
有一种现象,如余光中先生的爱情诗,写爱女人,连“脸上的黄褐斑”也爱,这又另当别论了。
因为那是表达心灵之爱的程度,爱之极深,连缺点也爱罢了。
诗歌的思想内容很重要,格调要崇高。
因为,诗歌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以,它给人们的影响应该是积极健康的。
关于仿古诗,我认为写格律诗应该符合规范才行。
古代诗词的格律是古人早就搞定了的。
我们冠之以“五绝”“七律”“念奴娇”等等之名,而又不严格按照它们的平仄音韵去写该对仗的地方不对仗,那势必就乱七八糟了。
尤其会给文学爱好者造成不良影响,以为古代的格律诗就是那样,从而以讹传讹。
古人制定诗词的格律原本是有理由的。
最初的诗词与歌曲是不分开的,正如现在的乐谱与歌词。
一位颇有经验的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诗词全用仄声,就显得声嘶力竭;诗词全用平声,就显得有气无力。
”诗词平仄音韵错乱,就不和谐,就难以产生美感。
我们平时说话,讲究抑扬顿挫,是一样的道理。
-
我们随意写的诗,最好不要冠以格律之名。
如果冠之以格律词牌之名,那不就成了不自觉的篡改吗?
诗歌创作重在有创意。
光写还不行,要有所创新。
“第一个把美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
”诗歌创作是靠灵感的,即兴写诗最好。
有了新的感受,有了新的冲动,当即就写下来。
我们的许多心灵感受,许多的激动都是稍纵即逝的。
你不及时去捕捉,后来再写也许就不记得了。
诗歌写好之后,还需字斟句酌去修改。
鲁迅先生说: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的诗歌要靠修改。
修改出好诗!
总之,我们既要注意诗词的思想内容,又要注意诗词的形式和规范,还要注意诗词的创新,也许这样才能写出好诗来。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
“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汉书·艺文志》)
要想写好诗,一定要读诗歌史。
模仿前人的作品是学习写作的好方法。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否则就不要写,否则就不断的改。
好诗是有生命的,生命不易创造,我们的生命不发光就写不出好诗,生的感悟是诗的结晶。
诗要有意境,一首诗可以是宇宙也可以是一根葱。
诗人最好是个思想者是个哲学家,哲学家和思想者最好是个诗人。
写小我写大我写众生写苍生。
没有情志的人不叫人,没有情志的诗不叫诗。
诗绝不等于浪漫,诗绝不等于美。
很多问题出在原本一句话就可表达出一首诗要表达的东西。
一首诗的全部语言并未用来表达同一个内含,他们是四处散落的,玩弄语言的花样对于一首诗是致命的伤害,多数语言的花边与零碎是不必要的。
不要用繁杂的语言去表达原本很简单的东西,让原本简单的东西因那些文字而显得繁杂。
语言不应成为阅读的障碍,不应让读者首先去穿过语言的森林,再去分辨那森林后面发生的事物,不要让读者看到你的语言,要让他们看到你的心田,通过你的文字,让他们看到你想让他们看到的一切,而不是文字的瘴气。
不能让读者去猜疑你的文字,文字是不该被猜疑的,就是复杂的语句也应该是人类心意中存在的,否则那文字就是死亡的,没有生命力的。
文字的组织不能让人的意识产生昏迷或者沉睡,我相信阅读是让人神志清醒的,不能让人读了迷迷糊糊,这样的文字不是天书,天书的内含是相当伟大的,天书是让人的意识让人生命清醒的读本。
声韵不能影响语境,声韵与语境应该统一。
文字什么都可写,但不是什么东西都叫诗歌,诗歌是一种高级精神,他所表达的东西不是庸俗的人能够掌握的,要想写诗歌,内心世界一定不能平庸,要想写出伟大的诗篇就要有高尚的品质与光辉的精神。
不是会写字的人就能当诗人,也不是情感丰富的人就能当诗人。
诗人是高级文明的代表之一,诗人也是最平凡的人之一,但诗歌绝对是伟大的,能称为诗的事物非常多,但能称为诗的文字在世上并不多。
诗歌的种类较多,学写哪一种诗呢?
只要是新诗,具体哪种诗并不限制,如内容上叙事诗、抒情诗都可以写,形式上自由诗或散文诗亦可。
怎样写诗?
在学过诗歌之后,应该在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①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提炼主题,要有鲜明的形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平常我们写作文,强调的总是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写诗歌时,我们同样应该如此。
对于自己真实的感受,要着眼于写出具体的形象,用形象体现思想观点。
②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或事进行构思和立意,抒发充沛的感情。
人总是有感情的,而诗歌是最要抒情的文学形式。
因为,诗歌常常是有感而发的,而且,优美的诗篇也总是产生在感情激荡的时候,试看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周总理,你在哪里》、《甘蔗林--青纱帐》,哪一首不是诗人感情的喷发?
在我们为某一人,某一事或某一物而动情之时,抓住自己的这种感受,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将自己的这种感情赋予诗歌之中,是写好诗歌的基础。
③语言凝练、准确,生动流畅,富有韵律。
诗歌究竟是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它毕竟与其它文体不同。
诗歌的语言比其它文体要精炼,我们要注意把握这一不同之处,捕捉生活中最好的镜头,用最精炼的语言勾画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语言有韵律感,我们可以在写诗的过程中尝试押韵,让自己的诗给人以美的感受。
④写诗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
诗歌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孔子提倡“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
劳动者也重视诗的作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我国历来强调“诗言志”。
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
《诗论》)
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思想内容的集中性。
诗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现。
“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
”(吴乔《围炉诗话》)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
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
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二)表达方法的抒情性。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毛诗序》)诗贵真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别林斯基)“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
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
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郭沫若)诗歌的抒情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抒情相比较,其表现特别强烈。
(三)语言形式的音乐性。
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马克思说:
“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
”鲁迅要求:
“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
总之,诗的本质是:
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诗歌的写作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
“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
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
艾青指出:
“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
”因此他说:
“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
这就要靠灵感。
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
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
“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
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
那怎么办呢?
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
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亚里士多德说:
“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
”雪莱:
“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布莱士列特:
“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别林斯基:
“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
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艾青说: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
培根指出:
“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
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
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
”雪莱也说过:
“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
”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
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
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
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
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
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
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
“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中对青年作者说:
“应该使诗达到最大限度的传神。
传神的巨大手段之一是形象。
”艾略特认为,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
”具体方法很多,例如:
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
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
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一)诗的灵感
构思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构思是什么引起的?
简单的回答是:
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
艾青说:
“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的心灵的闪耀。
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诗论》)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
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
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
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二)诗的构思诗歌构思十分重要。
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中说:
“诗是要有巧妙的构思的。
”“你提到了构思,我觉得这是抓住了关键的”。
关于诗的构思的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
“首先关于适合于诗的构思的内容,我们可以马上把纯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对的程度上排除。
诗所特有的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川风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筋肉之类,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
诗纵然也诉诸感性观照,也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但是就连在这方面,诗也还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为提供内心观照而工作。
”什么是诗的构思方式呢?
诗的构思方式是内心体验。
黑格尔说:
“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体验。
”“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袤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收到他的自我里去,对他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
”(《美学》第三卷下册,第54页)所以,诗人写诗虽然“并不是每首诗都在写自己。
但是,每首诗都由自己去写——就是通过自己的心去写”。
(艾青)遵循这个构思方法,在写作抒情诗时,由于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创作主体(诗人自己)的内心生活,诗人应该只表现“单纯的心情和感想之类,而无须就外表形状去描述具体外在情境”。
(黑格尔《美学》)
诗歌构思的过程包括以下的内容:
(1)提炼诗情。
就是从一般感受中寻觅显示一般感受的独特感受,从共同感受中寻觅表现共同感受的具体感受。
如艾青的《自由》。
(2)选取角度。
抒发诗情应选择合适的角度。
一般地讲,有两个大角度,一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如闻一多的《口供》。
用这个角度写诗,应忌空泛,要创造出鲜明的个性化的诗人形象,否则容易直露。
另一个角度是象征寄托,借物寄情,借人表意,借景写感。
如前边提到的臧克家的《老马》。
(3)布局谋篇。
诗的开头、结尾怎么写,各部分之间如何组成有机的整体,需要认真考虑。
这就要思索:
在这首诗中,我用什么把诗情串连起来?
一般抒情诗,“总是以情绪(感情)的变化的层次来贯穿的。
”(郭小川《谈诗》)
(4)锤炼语言。
语言是诗的表现的最重要因素。
在构思过程中极为重要。
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作专门的研究。
写诗应该重视诗歌构思的技巧。
郭小川主张:
“没有新的构思,没有新的创造,就不要动笔”。
因此,构思必须做到:
新、奇、巧。
总结前人的经验,有一些技法是可以借鉴的。
如:
象征构思,辐射构思,“道具”构思,借代构思,命题构思,矛盾构思,虚拟构思,反意构思,侧面构思,对比构思,对话构思,等等。
诗歌的语言
“诗实际是一种语言”、“作为诗的观念的传达手段,文字这个因素也和用在散文里的表现有所不同,它在诗里本身就是目的,应该显得是精炼的。
”“诗也不能停留在内心的诗的观念上,而是要用语言把意造的形象表达出来。
在这方面,诗又有两种事要做:
第一,诗必须使内在的(心里的)形象适应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二者完全契合;第二,诗用语言,不能象日常意识那样运用语言,必须对语言进行诗的处理,无论在词的选择和安排上,还是在语言的音调上,都要有区别于散文的表达方式。
”(黑格尔《美学》)
诗的根本语言是意象语言。
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与情思。
意象语言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等特点,它更应该符合诗人主观的感觉活动与感情活动的规律,而不是客观的语法规律。
这是诗性语言与实用语言的本质差别。
所以,诗歌这种艺术无法以日常实用语言为媒介。
诗人只有对实用语言加以“破坏”、“改造”,如艾略特所说那样“扭断语法的脖子”,才能使之成为诗的语言。
为此,作诗必须研究诗的语言修辞,也就是要掌握诗的语言的表现手法。
诗的语言表现方法主要有:
比喻,起兴,借代,反衬,象征,通感,矛盾修饰,虚实组合等。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修饰方法,它们都有助于诗情诗意的表现。
习作者唯有通过阅读、研究和多写才能掌握诗的语言修辞技巧。
写诗,不仅要重视修辞,还要重视词句锤炼。
古今的著名诗人都注意诗句的推敲和锤炼。
诗句的推敲,决不是单纯的形式技巧问题,它与诗意、诗味,和表现诗的主题密切相关。
像“黑夜过去了就是光明”这样一个意思,如果平白地直说出来,会令人觉得淡然无味,臧克家反复寻思,最后才把它写成:
“黑夜的长翼底下,/伏着一个光亮的晨曦。
”
诗歌的语言是最本色的文学语言,有其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
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
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
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
主要用象征手法。
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
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
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
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
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
如时间和空间交错。
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
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
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
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
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
五言“二、二、一”。
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
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
主要有:
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
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
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
同类的韵形成韵部。
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
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
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
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
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
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
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
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
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
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
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
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
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
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
新诗只能注意而已。
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
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
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的节奏:
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
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诗歌的分行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
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
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
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
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
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
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要求:
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
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
这是为了让人停顿,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应有独创性。
如传统的情绪图案,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
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
卡勒(美)认为,一段文字是否是诗,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
诗歌的模式
【象征模式】
这一模式可以说是诗歌的传家宝,又称多层式:
在文字符号的视觉层面上给人以形像,同时在联想的深层给人以意义(某一实体事物或精神内容)尽可能无限的概括和包涵。
象征体是表层的、明晰的,甚至可能是被传统理性所规定的,如梅兰松竹、长城等。
而被象征的本体却是隐蔽的、模糊的。
两者关系要有任意性,便于发挥创造性。
天才诗人把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