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创届高三全品历史月考试题四B卷.docx
- 文档编号:6667281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6.46KB
1原创届高三全品历史月考试题四B卷.docx
《1原创届高三全品历史月考试题四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原创届高三全品历史月考试题四B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原创届高三全品历史月考试题四B卷
试卷类型:
B
2014届高三全品月考试题四(配2014一轮)
历史
适用地区:
课标地区时间90分钟分值:
100分
考查范围:
(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中外经济文明演进历程、古代近代中外思想科技文化、选修四)
建议使用时间:
2013年11月底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
2.据古碑记载:
“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3.[2013·福建卷]《春秋繁露》曰: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4.[2013·重庆卷]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5.[2013·广东卷]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6.[2013·洛阳模拟]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
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
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其他思想主张有(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
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7.[2103·保定模拟]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
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8.[2013·北京卷]中国共产党曾提出:
“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9.[2013·广东百校联考]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位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133
142357
52547
1855
437
157191
1863
867
3400
300500
964309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10.[2013·安徽卷]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
“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11.[2013·江苏卷]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2.[2013·广州海珠区模拟]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
“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
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扶助农工
13.[2013·南京调研]学者任东来指出:
“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
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
”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14.[2013·广东卷]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15.[2013·江苏卷]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
“‘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16.[2013·邯郸四校联考]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
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一届人大
1954—1958年
二届人大
1959—1963年
三届人大
1964—1975年
四届人大
1975—1977年
五届人大
1978—1982年
5
4
1
1
5
A.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17.[2013·江苏如东县调研]2013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52周年。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
其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不结盟运动是由印度等国发起的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约束
18.[2013·重庆卷]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
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19.[2013·天津卷]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20.[2013·杭州模拟]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
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
其直接影响是(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21.[2013·临沂模拟]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22.[2013·天津卷]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23.[2013·潍坊模拟]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
“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
”“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
”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24.“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
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
“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需要130亿美元,而欧美每年饲养宠物的支出为1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妇女正常生育需要120亿美元,相当于欧美妇女每年购买香水的费用;1975-1997年发明治疗热带传染病新药仅有13种,而同期却发明了1223种减肥新药。
”材料主要表明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
②全球经济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3分)[2013·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
……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27.(12分)
[2013·广东卷]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骛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
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8.(13分)[2013·盐城调研]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说:
“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符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
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革新的社会方案有何不同。
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点。
29.(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
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
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
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
……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
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
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
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
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参考答案
试卷类型:
B
2014届高三全品月考试题四(配2014一轮)
1.D【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代的政治制度。
汉初既延续了秦的郡县制,又继承了周的分封制,对地方的管理实行郡国并行制。
D项符合题意。
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可以看出,汉代加强对盐酒税的管理,看不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没有提到坊市完全分置的问题,也不能说明盐酒税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A、B、C三项错误,答案选D。
3.A [解析]本题以《春秋繁露》的新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经典著作,核心内容是意在要求富不可骄、贫不至于忧生存。
与“强制去富”“劫富”无关,故排除B、D项;材料内容从两方面阐释,不仅仅是济贫问题,故排除C项。
4.C [解析]本题通过知识竞赛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四大发明的理解。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时期,故排除A项。
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故排除B项。
活字印刷术出现始于北宋时期,故排除D项。
5.C [解析]本题以陶片放逐法切入考查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理解,考查考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本题解题关键要明确陶片放逐法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建立僭主政治的野心家,材料能够体现野心家的只有C项;A项对民主制度无法构成威胁;B项是雅典公民的共性主张;D项也不会使统治者成为雅典政治的独裁者。
6.B [解析]从材料“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结合古希腊哲学思想“美德即知识”,可以判断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与其相关的是B项。
7.D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注意考题的落脚点“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答案为D。
A、B、C三项都没有准确地反映出题干的意思。
8.C [解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
“苏维埃区域”,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这一名称只在1927—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使用,A项发生在此时期之前,排除;D项是国共两党的斗争,与题干材料主张国共“合作”的语境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联系当时的阶段特征,中共的这一主张是为了能够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故选C项。
9.A [解析]在鸦片战争前,广州是清朝对外贸易的中心。
据材料信息可知,1844—1863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数量和吨位都在增加,但上海增加速度远远快于广州。
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了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故选A项。
其他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10.A [解析]本题以《戊戌政变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可知,康、梁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故本题选择A项。
B、C、D说法违背基本史实,故排除。
11.D [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干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由题干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C项的表述与题干中的信息“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不符。
12.C [解析]本题考查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理解。
根据题干“致国家富强……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的提示,孙中山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是平均地权。
故选C。
13.A [解析]据材料中“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分析,A项正确。
该宪法体现了中央集权,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故B项说法不准确;C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要内容;1787年宪法是要实现中央集权,D项说法错误。
14.A [解析]本题以绘画内容切入考查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考查考生史料分析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物的内心的作品”,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特色。
现实主义绘画侧重于表达现实生活,不是内心世界;印象画派侧重于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现代主义画派表达的是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15.A [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启蒙运动,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由题干中的信息“人类理性……建立……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即可选出A项;B项的表述与题干中的信息“自然科学……支配整个世界”不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中“追求王权公平”、D项中“倡导阶级平等”的表述与其不符。
16.C [解析]从表中看,1964年至1977年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明显减少,这时期恰逢“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错误干扰,故选择C项。
一届人大选举的主席是毛泽东,故排除A项;“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故排除B项;“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故排除D项。
17.D [解析]20世纪60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创 届高三全品 历史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