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6663626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101.73KB
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docx
《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1.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4.1施工部署原则
本工程量大,结构质量、标准较高。
而且工期又非常紧张。
为了保证土建、电气、工艺管道、仪表控制等均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施工,保质如期地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前的施工部署上应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酝酿任务、人力、资源、机械、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
(1)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季节施工的考虑
在总的施工进度的安排上是根据业主要求一标段改造工期不超过90天的前提下进行的。
(2)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主体交叉施工的考虑
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总控制计划完成,需要采用主体和安装、主体和工艺管道的交叉施工。
在具体施工中这需要在各工种的施工安排上均衡协调,尽可能避免相互干扰、影响,做好成品保护和施工安全生产,减少返工和其它损失。
(3)在资源上的部署原则——人、机投入的充分利用
在确保工程进度按总控制计划节点进展的前提下,在劳动力的投入上做到:
工种齐全、人员充裕、但不窝工。
在机械设备的投入上做到满足施工要求,机械设备完好率达标。
(4)总施工顺序上的部署原则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土建、后专业;先主体,后附属的总施工顺序进行部署。
在基础完成后,自然形成独立的施工平面,只要在调整出适当的流水节拍,合理地控制时差,严格落实施工计划,就能平衡劳动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
初期要以主体结构施工为先导,实行平面分段,主体分区,同步流水的施工方法。
主体封顶后,附属工程可全面展开,迅速做出样板块,组织员工现场交流学习、交底、准备全面推广。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装工程的预留、预理和安装、调试在空间、时间上要与土建充分紧凑搭接,循环推进,严格交接班制度,相互爱护、保护成品,避免交叉污染。
4.1.2施工区的划分:
分别组建成一个项目经理部。
自然形成独立的施工区,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指挥下,各自独立进行施工,统筹安排。
基本上两个施工区可以同步进展。
4.1.3劳动力组织
劳动力组织按土建、钢结构、装修、水暖电、工艺管道、仪表控制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考虑和安排。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效率,便于核算,作业班组应保持相对稳定,并隶属于项目部统一安排,统筹调度。
4.1.4施工组织协调
工程施工过程是通过业主,设计、监理、总承包、分包单位、供应商等多家单位共同合作完成的一件复杂的工作过程。
如何协调组织好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和管理,是能否实现工期、质量、安全、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
而且,以上各方面的工作与要求,最终都是由施工总承包方来落实和完成,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各项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来确保各方面的工作组织协调好。
4.1.4.1制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在正式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必须组织项目工程师和所属机构、人员,学习、核对图纸,参加由业主、监理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了解设计意图,做好答疑记录,会上确定的内容形成第一份施工文件,确保工程顺利开始。
4.1.4.2建立周例会制度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召开由监理主持,业主、设计、施工各方参加的周例会,会上商讨一周的工程施工和配合的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凡通过例会商洽的事情,必须做好会议记录,形成记要文件,以利备案。
4.1.4.3制定专题讨论会制度
遇到较大的问题时,业主、监理、设计、施工有关方可及时聚到一起,商讨解决,专题讨论会议为不定期召开,可由任何一方提议,业主召集召开。
4.1.4.4制定考察制度
我公司是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企业,根据ISO9002体系管理要求,工程材料供应方要有三家以上参予竞争。
因此,建议制定考察制度,由施工总承包方召集,邀请业主、监理、设计共同对材料供应方进行考察,经过综合评比,共同讨论,最终选定合格、满意的材料供应方。
(某分项工程若分包由业主指定,可不参加考察制度的执行。
)
4.2施工方案
4.2.1测量工程
(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1)办理好水准控制点、建筑物红线控制点的移交,并进行复核,经确认后方可使用。
2)认真查阅图纸,并根据总平面图和现场情况确定控制轴线,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测量精度要求,为本工程特配置的测量仪器见“主要施工机具及检测设备计划表”。
(2)平面控制测量
采用直角坐标法建立方格网,进行测控。
根据总平面布置图及设计院提供的坐标矢位,作出相应的控制轴线,并相应地把各轴线点引测到场地外,并做好标记及编号,利用显著标记予以标示,并利用护栏加以妥善保护,定期检查。
每次放线时,将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后视另一相应的控制点,这样依次投出全部主控轴线,然后依据主控轴线,用50m钢卷尺,按照施工图纸,分出各条轴线位置及墙柱梁位置。
控制网测距精度不低于L/1000,L为距离,单位km,测角精度不低于20。
(3)建筑物高程控制
1)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对业主移交或提供的标高水准点进行现场确认和校测,办理移交手续,进行妥当保护,据此建立场地内的标高控制网点,在建筑物周边柱多个方向上稳固地布设多个精确的标高点,作为结构施工阶段标高施测之用,在建筑物电梯核心筒周边混凝土剪力墙上确定1.000m标高点,作为向上标高控制的引测点。
2)测量控制网的校核
①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第三章、第二节、第一条有关规定,按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
基准点往返测校差、附合或环绕闭合差≤12L(L代表往返测段)。
②采用索佳SET全站仪对所有拟采用的控制点进行复核。
对其角度、距离均连测三次,取平均值。
(4)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标高控制方法
1)基准标高的布设
根据甲方提供的等高程基准点,首先采用DS3水准仪对各点进行初步检测,然后选择两点作为基准点,进行闭合水准测量,在施工现场布设三个水准点,作好记录,记下这三点的高程值,在首层承台、地梁施工阶段,由这三点在基槽作一个临时性的控制标高,以此作为首层承台、地梁施工的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高控制点要经常检查,避免沉降带来误差。
在引测基准标高时,仪器要精平,视距要相等,尺子要立直,采用双高法或双面尺法引测。
2)标高及平整度控制方法
当首层承台、地梁施工完毕后,测量人员用钢尺在柱钢筋上以+1.00m的标高为基准,反出楼板标高,用DS3后视这几点,在柱子钢筋上标出比楼面高300mm或500mm的水平控制线,用红油漆作好标记,同时测量人员向木工工长及砼工长进行口头和书面交底。
浇筑时,混凝土以红三角为主,通过拉麻线,从麻线向下量300mm或500mm至砼面,从而控制楼面结构标高和楼板平整度。
当施工楼面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测量人员用激光水平仪进行扫描,检测砼面的平整度,平整度应控制在职5mm 以内。
在上一层支设模板时,木工应以钢筋上红三角为依据,反出结构的底面标高,进行支设,支设完后应检查模板标高是否正确,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整改。
(5)垂直传递点的布设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测量准确性,结合本工程造型特点及施工方案的要求,拟定采用经纬仪进行竖向传递。
4.2.2土方工程
(1)土方施工准备
1)地下障碍物清除
现场地面下可能存在未暴露出来或未知的地下建(构)筑物,一般位于杂填土或人工填土层。
因而对于此类地下障碍物的清理主要在土方开挖时进行。
一般砖混结构的障碍物在挖土时由挖土机直接强行破碎挖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障碍物由破碎机完全破碎后由挖土机装车运走。
考虑到在挖土过程中,主要车道在车辆来回碾压下变软、易陷车,因此对于拆除产生的碎砖头瓦片可适当易地留存,作为行车道铺垫使用。
2)地下障碍物清除地下管线的处理
该工程地下或周边可能分布有市政管线,如遇未知管线则待其位置暴露后通知业主及有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后再进行开挖。
施工中严禁下列行为:
①人工堆填层开挖时未有指挥人员或对基坑清况不进行了解即擅自开挖;
②土方开挖应有序进行,现场不得乱挖,以免掩盖可能存在的管线;
③遇到未知地下管线不上报即自行开挖;
④管线未处理完毕或未经许可即野蛮开挖。
(2)土方挖运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放坡后经计算土方量很少,所以基坑土方开挖全部采用机械开挖,由于土方开挖期间,基本处于冬季,结合场地、造价情况,经综合考虑现场配备1台反铲挖土机,5辆运土车配合进行挖土作业。
机挖至设计底标高300mm处,为避免扰动基础持力层,此300mm范围内的土采用人工挖除。
1)土方施工流程
设备进场→场地平整→施工放线→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开挖至槽底→清槽收土→后续施工。
2)运土施工流程
挖土装车→出口处清土→清扫轮胎→出场外运
3)挖土施工
①通过全面分析,采用机械开挖。
②槽底预留土层厚度为30cm。
当机械挖土到设计槽底以上30cm时,由测量人员配合共同进行,标高由水准测量控制,不许超挖,以免扰动下部持力地层。
(3)施工管理及技术要求
1)土方开挖前,先由业主提供的放线控制桩位引线,并结合基础开挖图施放开挖边线,放线须经监理认可验收后,方可进行开挖。
2)挖土时注意地下管线情况,开挖至1m左右厚度土层时,必须有人跟铲作业,注意观察周边暗埋物的情况。
(4)土方开挖控制
1)标高控制
由于基础持力层直接放在槽底土层上,挖土时如控制不好很容易对下部持力层造成扰动,开挖时由专业测量人员跟踪超测,控制挖深。
2)预防超挖措施
边开挖边测量,配合挖至预留人工清槽土层顶标高,对于已挖出槽底应等间距撒出白灰点作为标志防止超挖。
(5)土方开挖过程中遇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1)当边坡出现明显垮塌迹象,立即进行土方回填,稳住边坡。
2)查明原因,制定补救方案。
3)当边坡出现较大裂逢时,可对边坡进行支护改造处理。
4)当坡顶大量堆载引起险情时,须立即清除坡顶重载,严禁坡顶堆重载。
(6)土方回填
1)回填土技术措施
①回填土技术指标:
粘性土干密度≥1600kg/m3,压实系数λ≥0.97。
②本工程回填为素土回填,回填时主要采用振动碾分层夯实。
③回填土采用粘性土,使用时要过筛,粒径不大于5cm。
④土的最佳含水率控制在13%-18%,一般手捏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⑤回填土分层进行,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素土不大于250mm每步。
铺土前在基槽侧壁上每隔3m的长度钉一列木橛,作为虚铺土层厚度的控制标志,木橛的高度方向间距以200mm为宜。
⑥每层土夯实不少于3遍,打夯时一夯压半夯。
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错夯打。
⑦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
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00mm(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
2),接槎的位置应垂直切齐,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大于1.0m。
⑧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⑨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⑩如基础及房心回填土为确保土方回填质量,拟采取以下措施:
a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注意冬季施工,冻土及冻块不得回填。
b施工时应有防雪措施,要防止地面融雪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4.2.3基础工程
4.2.3.1钢筋工程
(1)技术准备
1)组织技术员,质检员,钢筋工长及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学习钢筋工程施工规范,并对施工人员(包括技术管理,质检、操作工人)定期组织参加技术培训。
操作人员持上岗证作业,否则不准从事钢筋焊(连)接作业。
2)钢筋翻样人员要从图纸、钢筋工程施工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为依据,提出加工单和计划单。
(2)钢筋连接
Φ14≤Φ<Φ25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横向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直径<Φ14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
(3)柱钢筋绑扎
1)钢筋混凝土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柱主筋连接→套柱箍筋→画箍筋间距线→由上向下绑扎箍筋→隐检
2)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把箍筋全部套在主筋上,然后进行主筋连接。
3)在连接好的主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由上向下进行绑扎,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接口沿柱子竖筋交错绑扎。
4)柱筋保护层卡在主筋外皮上,间距600MM,由上至下设置两排,确保保护层厚度的卡具放在箍筋上。
5)在柱模板口标高处,设柱主筋内撑,浇筑完混凝土后,拆除卡具。
柱插筋上口用定型钢筋卡固定,钢筋卡间距同柱主筋间距,重复使用。
外卡具用直径等于保护层厚度,长度等于柱边尺寸的钢筋棍上焊50MM长卡棍制成。
6)为保证柱插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位移,柱立筋附加Φ12水平筋与下层钢筋固定牢固。
上部用钢管临时固定,确保插筋位置准确垂直,振捣混凝土时不移位。
(4)钢筋混凝土梁绑扎:
1)在绑扎钢筋前先对梁底模预检。
合理安排主次梁筋的绑扎顺序,确保主筋位置,间距正确,加密箍筋和抗震构造筋按设计和施工规范不得遗漏。
2)注意主、次梁交叉处钢筋的层次关系。
(5)楼板钢筋绑扎:
为确保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在上下两层钢筋间南北通长布置Φ12钢筋支架(马凳),间距1M。
下层钢筋网采用塑料垫块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楼板钢筋绑扎完后,及时搭设马道。
(6)钢筋保护层控制
楼板、梁底采用塑料垫块;柱、墙体、梁侧等部位采用不同厚度的专用高强度塑料定位卡具做垫块。
塑料定位卡具安装在水平筋外侧,交错布置间距不大于800MM。
(7)钢筋验收
钢筋出厂时,应在每捆(盘)上都挂有两个标牌(注明生产厂、生产日期、钢号、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标记),并附有质量证明书。
钢筋进厂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等。
1)外观检查:
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检查。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皱。
2)力学性能试验:
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试验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
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8)绑扎成型验收
1)认真核对图纸,到现场检查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是否正确;并用尺量检查钢筋的间距和锚固长度;特别是要检查负筋的位置。
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3)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缺口、松动、变形现象。
5)检查钢筋表面是否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等。
(9)验收程序和报验
1)为确保优质的工程质量,我们严守三检制的验收程序,认真做好班组自检、交接检,质检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最后交由监理进行验收。
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每一步都在认真检查的基础上填好质量评定单。
由于钢筋工程属隐蔽工程,所以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后,作好隐蔽工程记录,使严格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4.2.3.2模板工程
(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认真进行图纸会审。
2)工长提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模板加工和配制,加工完毕的模板进行分类码放。
(2)材料准备:
竹胶板、5*10方木、10*10方木、碗口架、海绵条等。
(3)机具准备:
电锯、锤子手锯等。
(4)作业条件:
1)圈梁:
圈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并办理完验收手续。
50线已操测完毕,圈梁模板已配制完毕。
2)构造柱:
构造柱钢筋已通过验收,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
(5)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支模板→预检
1)圈梁模板:
①圈梁模板采用木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②圈梁模板采用木方支撑时,在砌墙时预留洞放置木方。
③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保证圈梁的尺寸。
2)构造柱模板:
构造模板采用竹胶板和5*10方木配制模板,根据图纸尺寸提前配制模板,采用钢筋环套配合钢管进行改造,穿墙洞在砌筑时进行预留,间距不大于600mm,在模板安装前应在砖墙贴海绵条,防止漏浆,以确保浇筑外观质量。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60c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顶板模板设计
顶板模板支撑采用早拆模板晚拆支撑的碗扣式脚手架体系。
面板用12mm厚覆膜竹胶板,次龙骨采用50³100mm木方,间距300mm。
支撑龙骨用100×100mm的木方,其间距不超过1000mm,木方表面刨平以保证与模板接合面平整。
根据顶板区格净尺寸和所采购的竹胶板的规格,制作顶板模板,预留出晚拆模板的位置,模板按所使用的位置一一编号,根据规格编排流水。
晚拆模板位置留设原则是使板的净跨距不超过2米。
早晚拆模板面层板间贴不透水海绵条,以便于拆模;上部与混凝土接触面贴4cm-5cm宽胶带盖缝,以防漏浆。
4)梁及顶板模板支撑
①模板支撑选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系统。
支撑间距根据房间尺寸为1000³1000mm,从拆除时间上分为早拆支撑和晚拆支撑。
②早拆支撑立杆上设有可调顶托,下设可调底座;晚拆支撑立杆上设有早拆头,下设可调支座。
③梁、顶板支模时,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起拱。
起拱的具体作法为:
用碗扣脚手架,上部加可调支撑,以调整高度,木板作辅助,以满足起拱要求。
4.2.4.3混凝土工程
(1)材料选择:
本工程用砼均采用商品砼。
需着重对商品砼的材料质量进行监控,主要为以下几点:
1)任何砼中均不得使用氯化钙。
2)水泥:
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Ⅱ型(低水化热)。
3)粉煤灰:
仅当设计允许时方可使用。
4)骨料:
洗净碎石。
5)搅拌用水:
清洁、可饮用、无色无味。
6)外加剂:
须经过设计允许方可使用。
7)塌落度:
泵送砼坍落度控制在17±3cm。
(2)砼运输及浇筑:
本工程商品砼全部采用砼罐车运输到场。
(3)砼的浇筑
砼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砼自输送管口或吊斗口下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砼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取串桶(或溜槽)等措施,以防砼的离析分层。
2)浇筑竖向结构砼前,柱底部应填以50~10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墙体底部应填以30~5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浇筑砼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厚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有效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厚不超过40cm。
4)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到间距为500mm左右。
振捣上一层砼时应插入下层砼5cm,以消除层间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要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到振实部分的边缘。
砼振捣时间为30s左右,以砼表面泛浆且不下沉为止。
5)浇筑砼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应在前层砼初凝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不超过2小时,否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6)浇筑砼时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合插铁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砼初凝结前处理完毕。
(4)柱砼浇筑
1)柱浇筑前底部先填5-10cm厚同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柱砼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φ50)时每层厚度不大于40cm,振捣时注意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合预埋件,在上面振捣的同时下面设人随时敲打模板。
2)柱子砼应一次浇筑完毕,施工缝留在主梁内2cm处,剔凿1cm。
3)砼浇筑完后,随手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5)梁、板、墙砼浇筑
1)梁、板砼同时浇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标高时再与板的砼一起浇筑。
随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砼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当浇筑梁、柱节点处时,由于钢筋较密时,用φ30振捣棒振捣。
3)楼板砼的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沿垂直于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6)砼的养护
1)在砼终凝前,必须用铁抹子把非结构性表面裂缝(由于砼的沉降及干缩产生)修整压平(然后再覆盖养护)。
2)对已成型的砼,必须在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和养护,砼浇水养护时间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少于7天,对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
墙体和顶板砼采用浇水养护。
(7)试块的留置
试块的留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一般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比的砼,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比的砼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砼抗压强度试块的留置及拆模时间的确定。
根据本工程特点,砼试块应该每浇筑一次砼留置二组试块。
1)常温施工期间,按每次浇筑砼留够标准养护试块。
顶板、梁砼留置不少于二组通条间养护试块,分别用于检测砼强度达设计强度75%、100%的时间,为顶板、梁拆模提供依据;柱砼至少留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用于检测同强度达1.2mPa的时间,为柱拆模提供依据,各砼拆模强度以及同条件强度试块预留组数按照技术要求留置。
2)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
(8)砼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振捣设备应安全可靠,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2)夜间施工时手把灯应派专人看管。
3)浇筑柱砼时,应搭设操作平台,并有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
4)操作人员振捣混凝土时,需穿戴绝缘手套,防止漏电、触电事故发生。
5)楼板浇水养护时,应注意楼面的障碍物和孔洞,拉移胶管时不得倒退行走。
6)夜间施工用于照明的行灯的电压须低于36v,如遇强风、大雾等恶劣气候应停止吊运作业。
7)雨季施工应注意电器设备的防雨、防潮、防漏电。
8)浇筑顶板砼时,外防护架应按规定搭设超出作业层,外防护措施到位,防止高空坠落。
4.2.3.4基础垫层
4.2.3.4.1混凝土垫层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混凝土搅拌→铺设混凝土→振捣→养护
(2)基层处理:
把粘结在混凝土基层上浮浆、松动混凝土、砂浆等用錾子剔掉,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
(3)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
根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高,有条件时可弹在四周墙上。
(4)混凝土搅拌
1)根据配合比(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0),核对后台原材料,检查磅秤的精确性,作好搅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后台操作人员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
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2)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制作试块。
试块组数,按每一楼层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少于一组。
当每层建筑地面工程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算。
(5)铺设混凝土:
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为了控制垫层的平整度,首层地面可在填土中打入小木桩(30mm×30mm×200mm),拉水平标高线在木桩上做垫层上平的标记(间距2m左右)。
在楼层混凝土基层上可抹100mm×100mm,找平墩(用细石混凝土),墩上平为垫层的上标高。
1)大面积地面垫层应分区段进行浇筑。
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层的连接处和设备基础位置等进行划分。
2)铺设混凝土前先在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部署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