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docx
- 文档编号:6643234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8.89KB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docx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
编辑整理/良狮益友
现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在发行纸币,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使用纸币,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
纸币具有重量轻,使用和携带方便等优点。
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北宋时期的四川成都,当时称为“交子”。
作为世界历史遗产的衡量标准来看,它具有世界性、普遍性、对人类的特殊贡献性以及现在的濒危失传性,所以作为最早的纸币“交子”,其历史价值和遗产价值非常可观。
交子由两张券组成
以上是北宋交子印钞铜版拓印正、副券图,两张券合起来才可以兑换现钱
宋朝“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
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
宋代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钱币界也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
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
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
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
“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
此凭证即“飞钱”。
“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宋朝纸币出现的必然因素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决非偶然,它是当时居于世界先进地位的宋朝社会生活中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既具备了技术条件,也具备了经济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从技术条件说来,要发行纸币,就必须具备造纸术和印刷术。
然而在当时的地球上,掌握印刷术的国家却寥寥无几,其中自然又以北宋帝国的技术条件最为优越,最为成熟。
北宋的造纸业和雕版印刷业较前代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四川即是造纸业和雕版印刷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从经济条件说来,交子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
唐朝是中国中古时代的鼎盛期,然而在初唐还是钱帛兼行。
贞观治世,“匹绢得粟十馀斛”,丝织品绢帛在相当程度上行使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说,当时商品交换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以物易物的发展水平。
自唐中叶后,铜钱日益排挤绢帛,到北宋时,绢帛大体上已终止货币的职能。
北宋统一中原地区,却没有统一币制,而是铜钱和铁钱兼行。
在四川地区行用铁钱,陕西与河东地区兼用铜、铁钱,而其他地区则行用铜钱。
尽管北宋铜钱产量比唐朝提高好几倍至十几倍,然而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仍须铸造铁钱,以弥补和调节铜钱流通之不足。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是一种价贱而笨重的铸币,据《宋史·食货志》:
“川峡铁钱十,直铜钱一”,铁钱1贯,即1000文,约重3.9千克,如购买丝织品罗一匹,须用2万文铁钱,约重78千克。
购买其他贵重的物品,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于行用铁钱极不方便,四川人不得不想方设法,另找方便的流通手段。
因此客观上就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
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
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
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宋朝“交子”的产生与发展
据历史记载说,交子出现于北宋初年,原由富商自由发行。
后在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由官府接收。
宋廷特令在四川设置交子务,作为发行交子的机构。
北宋初年时,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
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
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
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
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
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
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
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
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
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当然也是比较原始的纸币,却已具备了纸币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说:
“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纸币只有代表金量(金量同其他一切商品量一样,也是价值量),才成为价值符号”(《马克思全集》第23卷第147~148页)。
交子这种纸币,是以铁钱作本位的,亦即是铁钱的价值符号。
早在私商发行期间,交子的图案有“屋木人物”,用朱、墨两色,还有各私人铺户的押字,“各自隐密题号”,以防伪冒。
这种办法,近世纸币亦予采用,而其防止伪造的各种记号,自然要比交子精密得多。
此外,宋朝纸币开始大约是用木版印刷,后又改用铜版印刷,这也是印刷史上的重大进步。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
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
交子的币面价值,最早限于1贯至10贯,而在发放时临时书填,这与近世支票也有相似之处。
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改为只发行5贯和10贯两种交子,5贯交子占发行总额的20%,10贯交子占发行总额的80%。
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又改为发行1贯和500文两种交子,1贯交子占发行总额的60%,500文交子占发行总额的40%。
币面价值由临时书填改为定额印刷,这也是纸币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近代纸币即是实行币面价值定额印刷,大体仍是沿用交子的遗制。
交子作为地区性的货币,行用地区大体限于四川。
最早,在四川以外地区是不能通用交子的。
然而按照北宋财政制度,四川地方官府收入的财赋,往往就近支拨与陕西各路,以充对付西夏的军事费用。
所以四川的交子,便渐渐行用于陕西各路了。
如宋仁宗时曾规定,四川商人在沿边“人中”粮草,官府可以支付钱币,也可支付交子。
有一次,宋廷特别规定,取川交子30万贯,在陕西秦州(今甘肃天水)“募人入中粮草”。
宋神宗时,不仅陕西路单独发行过交子,宋廷还在河东路潞州(今山西长治),也设置交子务,单独发行交子。
但这两路的交子发行事业,都未取得成功,旋即废罢。
河东和陕西路是铜、铁钱兼用的地区,故也可行用或发放以铁钱为本位的交子。
由此看来,北宋交子的行用地域仍是有限的,并未超出铁钱通用地区的范围。
北宋交子一个重大特点是分界发行,定期回收。
实行这种制度,看来与交子的纸张和印刷质量较差有关,而不便于长期行用。
交子每界的发行时间,有的书上说是两年一界,有的书上说是三年一界。
这是因为过去中国人算年岁,一般是不算足年的缘故。
两界交子的交替时间最初是二月,后来又移至七月,因此每界交子行用两整年,正好横跨三个年度。
从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开始,到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为止。
前后共发行了四十二界官营交子。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又将交子每界的行用期由两年延长到四年,如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发行的第二十五界交子行用期延长到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而与第二十七界交子交替,而在后两年,即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发行的第二十六界交子同时行用,往后的各界交子也依此类推。
纸币的纸面币值,与这张经过印刷的纸的实际价值之间,存在着差距和矛盾,有时差距和矛盾还很大。
自交子问世后,宋人语汇中渐渐出现两个前代没有的新词。
一是“折阅”,折阅原是损耗破败之意,而转用于纸币,即是指贬值。
二是“称提”,即是设法保持币值的稳定。
为了保持四川交子的币值稳定,宋朝严格控制发行量,规定每界交子的发行额为1,256,340贯,绝不滥印滥发。
此外,还专门保留36万贯铁钱作为储备金,用以保证民间随时可用交子兑换铁钱,而对四川当地交子的流通和交换,也不加任何限制。
所以在官营交子发行大约五十年内,一直保持了币值的稳定。
苏辙曾说:
“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
”可见在某些时间或地点,交子的价格甚至超过其纸面币值和铁钱,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带来很大方便。
宋神宗时,将每界交子的发行期由两年延长到四年,实行两界并用,实际上就相当于每界交子发行额增长一倍,为2,512,680贯,于是交子便开始贬值。
如在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时,彭州(今四川彭县)一带,第二十六界交子每贯只能卖940文,第二十七界交子每贯只能卖960文。
大约在宋神宗末期,每贯交子贬值至900文以上。
看来当时的贬值幅度还不大,只有10%以下。
自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开始,宋廷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开始滥印滥发交子。
到宋徽宗大观元年,第四十二界交子的发行额达26,556,340贯,由于两界并行,实际上相当于发行53,112,630贯,为宋神宗以前的42倍。
于是造成交子大幅度的贬值,当两界交子交替之际,旧交子4贯只能换到新交子1贯。
宋廷眼看交子的贬值已无可挽回,又采取了换汤不换药的办法,在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四月,即第四十一界交子行将到期交界之前,下令将交子务改名钱引务,自第四十三界起,将交子改名钱引。
官营交子共行用四十二界,八十多年,再加上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以前私商发行的十二年,共计不到一百年。
钱引取代交子后,仍作为四川地区性的纸币,分界发行,沿用到南宋。
“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
“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
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
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宋朝的纸币防伪措施与技术
我国自宋代发明了纸币以来,制造假币的活动就随之出现。
面对嚣张的伪造纸币的犯罪活动,历代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防伪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种:
1、精选币材:
宋代选用“楮皮”川纸专门用于印钞,不准民间采购。
2、印制图案:
北宋的交子图案“用屋木人物”组成,外做花纹边框。
图形复杂,造假者不易摹仿。
加上“辅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先墨间结”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手段。
3、多色套印:
“交子”印刷,为了安全防伪,已开始用红、蓝、黑等色,套印花纹图案及官方印章。
这大约就是双色及多色套印的开始。
4、民间设立辨钞人:
各地官府都在钱局设有辨钞人,专门帮助识别纸币真假,普及有关知识,提高人们辨别真伪的能力。
5、严惩罪犯:
为了打击伪造者,在出土宋代的钞票上可见有“伪造者处死(斩)”的文字。
也有学者认为南宋的“会子”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这些学者认为“交子”是“支票”而不是“钞票”。
“交子”不能直接流通,商人从四川携带“交子”外出,仍然需要将“交子”再兑换成金银铜钱等金属货币后再进行交易。
所以说,“交子”是有价证券,相当于现在的支票。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属货币的制造已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
再加上南宋的海外贸易很发达,主要的外贸港口有泉州、广州和明州(今浙江宁波)等,政府在这些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南宋政府海外贸易的收入,在财政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宋高宗末年,对外贸易所得,达到财政总收入的15%多。
因此,导致了金属钱币大量流失海外。
在此情况下,民间出现了可以用于交易的纸币---“会子”。
1160年,南宋政府的临安府知府钱端礼率先统一由政府出面发行“会子”。
钱端礼后来升任户部官员,“会子”也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元朝时期,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游历了很多地方。
他在记述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中,描述了大都(北京)、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称誉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马可·波罗回国时,将纸币传播到伊朗,而后又传到日本、高丽(朝鲜)。
直到500多年后的1690年,欧洲的瑞典才出现纸币。
此后,纸币逐步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从“会子”的制作上看,它凝聚了中国四大发明的两大发明---造纸和印刷。
据记载,当时是用桑树皮造的纸张,铜版进行的雕版印刷。
最昌盛时,一天就有1200多工人同时在工作,规模空前。
同时“会子”也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融学研究。
从“会子”历史来看,当时南宋经济发达,海外贸易昌盛,大量铜钱外流,这才促进了纸币的诞生;而且随着纸币发行量的多少,南宋的“会子”也经历过升值和贬值的考验;在南宋末期,由于连年战乱,“会子”大量贬值,最终退出历史。
当时已经有一大批金融专家在研究纸币与金属货币的关系,甚至当时的交易中都有规定付款中几成用“会子”,几成用铜钱。
“会子纸局”遗址在西湖边。
据记载,当时同时印刷“会子”的,除了杭州外,还有安徽和四川,遗憾的是在安徽和四川已经无从考证会子的制作地点。
只有杭州有明确的记载。
据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
“造会纸局,在赤山湖滨”。
赤山,在苏堤第一桥西南,与玉岑山对峙,北连大麦岭,东接太子湾。
《咸淳临安志》有一张现存最早的南宋《西湖图》,图中赤山教场与南宋第一桥之间,清楚标有“会子纸局”四个字。
从中还可以看到会子纸局的大致位置。
它应是靠近南山路、西山路和虎跑路三路交叉口的南山路以北一侧,即今花港公园南门附近,今为花港饭店,南为太子湾公园,北为花港观鱼景区,今为小南湖。
在南宋152年的历史中,使用纸币的时间长达100多年,共发行“会子”近14亿贯,如果按照南宋当时1两黄金兑换35贯铜钱的换算方法,相当于发行了1600多吨黄金。
纸币的重要用途由此可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上 最早 纸币 出现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