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 文档编号:6631744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61.44KB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大考点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8讲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2015·江苏单科·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
从中可以看出(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解析】照片人物是“偷棉花的妇女”、“流浪儿”,未涉及民族工商业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与“1949年3月”不符,故B项错误;“偷棉花的妇女”、“流浪儿”反映了对下层民众的侮辱与伤害,照片中看不到战争场面,符合“没有硝烟”,故C项正确;反映“富裕与贫穷”反差,但不是“1949年3月”才“萌生着”,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5·四川文综·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婚姻习俗变革
【解析】题干中提到“《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说明该撰稿人在婚姻观念上依然保有传统思想,但其个人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新潮社团的思想观点,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说明该撰稿人在婚姻观念上依然保有传统思想,表现出了当时的有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的现象,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对社会婚俗的态度,故C项错误;题干只能体现部分人依然通过八字、命书决定婚姻,但不能代表当时所有人都接受,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4·浙江卷·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解析】本题以清初和民国初期关于发辫的有关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
甲图中清初期的“剃发蓄辫”说明清朝统治者强行推行民族发饰,而乙图中民国初期的“剪辫”说明其与辛亥革命的革命宗旨有关,两幅图充分说明习俗变迁与当时政治密切相关,故本题选择D项。
【答案】B
4、(2014·浙江卷·17)下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文明之演进
【解析】本题以20世纪初某报截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解答图表类题目时,需留意图片中的信息。
从题干“某报截图”说明与出版印刷业发展有关,故A项正确;从图片中“求婚广告”可获取广告业和婚姻习俗变迁的信息,故B、C两项正确;图片反映不出“世界文明之演进”的信息,故本题选择D项。
【答案】D
5、(2014·安徽卷·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
“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解析】本题以《申报》刊载的近代社会习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报纸中既描述了一部分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上过分仿效西方,同时也表明作者的态度“金钱浪掷轻利权”,即不赞成这种时尚。
A项表述片面,予以排除;B项着西装主要在城市中,并不是普遍现象,故予以排除;C项表述太过绝对。
正确答案选D项。
【答案】D
6、(2014·北京卷·17)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从图片提供的信息看,墙上悬挂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饮食方式仍然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方式,①④无法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图片中的人物剪去了长辫,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风尚的变化;照明已经使用了电灯,反映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
故选B项。
【答案】B
7、(2014·福建卷·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解析】本题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的流行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旗袍是在中国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基础上,结合西方服饰的特点设计出来的一种服饰。
A项错在“完全西化”;旗袍本身具有高开叉的特点,不符合传统纲常伦理对妇女的着装要求,但由于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而逐渐被人们接受,B项正确;C项错在“开始”;D项不是社会原因。
故选B项。
【答案】B
8、(2014·江苏卷·6)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解析】本题以漫画《发辫之将来》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漫画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从漫画中找准有效信息,漫画中剪辫子的人剪掉一部分,代表崇尚西洋,还保留了一部分表示保留国粹,说明时人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故本题选C项。
A项只显示漫画一部分信息;B项错在“刻意保存”,这是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D项说法不符合漫画意旨。
【答案】C
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本题以上海与北京、天津放映中外电影的比例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含义。
材料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已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
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从放映中外电影的比例看,北京、天津地区远远高于开放程度较高的上海,但这不能说明京津民众接受外来事物的热情较高,排除B项;中国电影拷贝有一定的流通税费,故上海制作的影片传到京津地区代价太高,京津民众看外国片的几率增多,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与材料和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C
10、
(2013·四川文综·7)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
据此可知( )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解析】本题是图片类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动能力。
从图片文字看出:
该广告是民国时期胡蝶代言的力士香皂广告,“力士香皂芬芳馥郁,历久不退,且着肤如润,无干燥损肤之弊,敢进一言以为介绍”等文字体现了借助明星对力士产品功效的宣传。
A项错在“都借助”;C项只反映了一方面信息;D项错在“广泛认同”。
【答案】C
11、(2013·山东基能·28)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
社会时尚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在20世纪50年代,男人中流行灰蓝色的“干部服”,女子则以穿“列宁装”为时尚,并以朴素为美;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片面追求重工业产值产量的增长,则造成了轻工业的不发达,衣着材料或服装生产根本就没有被列入“大计划”。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政府严格限量供应,人为地造成了“短缺经济”,也就是说穿衣之破之旧之划一,是意料之中的事;“文革”其间,蓝、灰颜色成了人们穿衣的主色调,军装成了时尚;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表现在衣着消费方面,自上而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对美的追求,决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
无产阶级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完全有权利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得到美的享受。
故答案D符合题意。
【答案】D
12、(2013·浙江文综·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
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
量的最高记录。
这一现象说明(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解析】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
错误
B
开国人办报先例的是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
错误
C
材料描述了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时务报》销量增长4倍左右,这反映出维新派在利用报纸这一新式媒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有效地开启了民智。
正确
D
《时务报》的畅销说明“国人所办的报纸”在当时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但其销量最多时也仅17000份,言其需求“极大”,夸大了影响。
错误
【答案】C
13、(2013·江苏单科·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材料: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
ABD题干材料中无法在体现,是错误的解读。
故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14、(2012·浙江文综卷·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不得而知;百姓衣食住行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在偏远封闭的地方受西方生活方式很小。
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答案】C
15、(2012·四川文综卷·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
这反映出( )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
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
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
B.
C.
D.
【解析】从题干中的“介绍两个月前”说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中文字“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仅能反映出美国的公民教育的成就和妇女地位变化,不能反映民国初期的中国,反映应是其倡导人性向上,因此,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16、(2012·四川文综卷·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表2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行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解析】从表2中吴虞在成都主要消费是在衣食住宿上,而在北京的主要消费是在娱乐享受上,说明其消费结构有所变化,C项正确,表2仅能反映吴在两的消费情况,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C
17、(2012·天津文综·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介绍信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
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票证供应制度,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折射。
【答案】B
18、(2012·江苏历史·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材料可知南京临时政府虽然下令改变与共和政体不相符合的一些旧称呼,但“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说明被告和法官心里的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答案】D
19、(2011·天津文综·6)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
“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9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D.1928~1937年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
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实行阳历、鞠躬握手,这一系列的新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选C。
【答案】C
20、(2011·浙江文综·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解析】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
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2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考点】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节假日变化
【解析】观察表2,找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例如从1950年与1995年—2008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从2008年开始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等,选取任一趋势,结合史实对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说明。
【答案】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
趋势:
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4分)
原因: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8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2.(2015·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三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
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
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
表3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3
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3进行解读。
(10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考点】(3)新文化运动;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语言文字演变
【解析】(3)第一小问背景,“废汉字”主张提出于20世纪10年代,联系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激进派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根据材料三,“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
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可见当时的激进派把汉字等同于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认为汉字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
第二小问解读,注意解读的对象是表三,要做到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还要围绕“挑战”“应对”“变迁”等主题。
提取表格的有效信息,落脚点要放在创新,创造新词有三种方式,而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也是传播的创新和需要。
回答此问言之有理就可拿分,但要拿高分则需要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语言驾驭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
【答案】(3)背景:
20世纪10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
其中更激进的人士认为,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出“废汉字”的主张。
(6分)
解读:
(略)(10分)
3、(2014·山东卷·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
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
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
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
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丙:
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
她说:
“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4分)
(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6分)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
说明理由。
(6分)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8分)
【解析】本题以妇女解放为切入点,考查20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变化,并渗透研究性学习、史料教学、比较史学等内容。
第
(1)问要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从而为探讨20世纪初妇女解放情况提供资料。
第
(2)问,材料乙中觉慧和鸣凤因为封建等级不能在一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重;材料丙中李欣淑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据此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从而反映结论①。
第(3)问主要探究了史料的价值。
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材料丙则出自《大公报》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史料价值更高。
第(4)问可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要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论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女性解放的影响上来。
另外还要注意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地阐述。
【答案】(24分)
(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
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
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
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
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4、(2014·天津卷·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
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
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5分)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复习 大考 十八 中国 现代社会 生活 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