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 地理图表解读专题常考示意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习题讲评.docx
- 文档编号:6604081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75.73KB
高中地理一轮 地理图表解读专题常考示意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习题讲评.docx
《高中地理一轮 地理图表解读专题常考示意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习题讲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一轮 地理图表解读专题常考示意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习题讲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一轮地理图表解读专题常考示意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习题讲评
地理教学资源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专题一地理图像的高考要求解读——常考示意图的判读之习题讲解
学生学习后达成目标:
掌握并灵活运用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2.学习方法建议:
熟悉各种类型的剖面图和等值线图
3.课前准备:
复习剖面图和等值线判读的相关知识
二、学习任务
任务一
1.(2019·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二)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
近年来,我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
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电井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
(1)~(3)题。
(1)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 )
A.西北—东南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C.环湖分布D.呈“之”字形爬升
(2)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B.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
C.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D.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
(3)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 )
A.①B.②C.③D.④
2.(2019·海南地理,4~6)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
据此完成
(1)~(3)题。
(1)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D.西部
(2)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
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A.经济B.交通C.文化D.教育
3.(2019·北京海淀二模)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
(1)~
(2)题。
(1)由图可知( )
A.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
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
4.(2019·海南地理,12~13)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
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
据此完成
(1)~
(2)题。
(1)该镇位于( )
A.海南省B.广东省C.浙江省D.山东省
(2)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
A.寒潮B.台风C.泥石流D.冰雹
任务二
任务一:
1.(2019·江苏地理,5~6)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
(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2.(2019·湖北宜昌联考)读下图,描述安哥拉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4分)
3.(2019·沈阳市调研)下图是2019年韩国樱花开放时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韩国樱花开放时间( )
A.由北向南逐渐推迟B.一般都在处暑前后C.同纬度东部早于西部D.普遍内陆晚于沿海
(2)据图判断,甲线表示( )
A.山脉B.河流C.温泉带D.盆地
4.(2019·武汉市外国语学校调研)交通等时线表示在给定的时间内从一个地点出发可以到达范围的边缘线。
下图示意以S市为出发点的公路交通等时线(单位:
分)。
据此完成
(1)~
(2)题。
(1)从S市出发,20分钟内平均速度最慢的是( )
A.向正北方B.向东北方C.向正东方D.向东南方
(2)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虚线可以代表交通干线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三、变式检测一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乙甲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B.2
C.3D.4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岩石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岩层的形成时间要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时间
B.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处岩石发生变质
C.②处岩层与④处岩石都具有气孔构造
D.褶皱的形成时间要晚于断层的形成时间
4.关于图中各地貌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
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地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
吉林省白城市进行了“海绵城市”建设,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
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
据此完成5~7题。
5.“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A.水汽输送B.降水
C.下渗D.蒸发
6.白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条件有( )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
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
7.白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可能带来的效益是( )
①减轻洪涝灾害影响 ②增加空气的湿度 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 ④减轻风沙影响 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的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 )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9.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有歌谣为证:
“乡阃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好运来”。
读图完成10~11题。
10.半边房“高墙窄院”的民居特色主要考虑到当地( )
A.全年降雨充沛B.土质疏松
C.风沙雾霾频发D.冬寒夏热
11.最适合在屋前栽种( )
A.常绿阔叶树B.常绿硬叶树
C.落叶阔叶树D.常绿针叶树
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
某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1),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
图2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不便B.地质灾害多发
C.天气多变D.牧业活动干扰
13.图2中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
A.2:
00B.8:
00
C.14:
00D.17:
00
检测答案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乙断层只切断了最下边一个侵蚀面的连续性,而岩浆活动穿过了下边两个侵蚀面,说明乙形成早于丙,而甲形成于图中三个侵蚀面后,甲形成晚于丙,故B项正确。
第2题,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图示地质演化过程中,共形成了两次褶皱,故选B。
答案 1.B 2.B
解析 第3题,根据沉积岩形成的规律可知,③岩层距离地表最近,形成年代最晚;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为岩浆岩,岩浆将会使与之接触的沉积岩发生变质作用;岩浆岩中只有喷出岩具有气孔构造;根据图岩层的连续情况可知,该地先发生褶皱,后形成断层。
第4题,甲处有断层,可能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谷地;乙处两侧的沉积岩被侵蚀变低,乙处相对地势较高而形成山地;丙处不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谷地;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
答案 3.A 4.D
解析 第5题,由示意图中的渗水槽、排水管、透水砖等可以看出,“海绵城市”主要影响下渗。
第6题,由材料“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说明该地排水设施不完善,有洪涝灾害发生,排除B;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水体下渗,排除C;季节性冻土不利于水体下渗,排除D;材料说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说明该地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利于下渗,故答案为A。
第7题,通过材料可知白城市受洪涝灾害影响,建“海绵城市”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影响,①正确;白城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减少水分的散失,增加植被覆盖率,可增加空气湿度,故②③正确;植被的增加能削减风力,且当地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情况,故减轻风沙灾害是“海绵城市”工程的效益;水资源短缺情况只能缓解,而不能解决,故⑤错误,综上答案为D选项。
答案 5.C 6.A 7.D
解析 第8题,石油也是来自岩石圈的,但对水圈有影响,A错;②排放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B错;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氧气,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C对;④需要经地壳变动后经长时间变质形成煤炭和石油,而非在重熔再生作用下形成,D错。
第9题,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增强,A错;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增强,B正确;气候变暖会加快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和亚寒带针叶林向较高纬度地区扩展,因此C和D错。
答案 8.C 9.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居对环境的适应性,人类会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建设适应的民居,学生要会根据建筑的特点分析民居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第6题,陕西关中地区全年降水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夏季,A错;建筑成半边房“高墙窄院”与土质没有关系,B错;“高墙窄院”防不了风沙雾霾,C错;关中地区冬寒夏热,乡阃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好运来,冬季保暖,夏季凉爽,选择D。
第7题,最适合在屋前栽种落叶阔叶树,夏季枝叶可以遮阴,院内凉爽,冬季落叶,阳光可以照进院子,保持院内暖和,选择C。
答案 10.D 11.C
解析 第12题,纳木错地区地处青藏高原。
8月(夏季)青藏高原增温快,对流旺盛,天气多变,是影响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
选C。
第13题,读图2可知,观测点近地面风向为180°左右,为偏南风(对照图1可知)即由陆地吹向湖面。
据湖陆风的形成原理可知,夜晚陆地比湖面气温低,吹陆风,即观测点吹偏南风。
选A。
变式检测二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2、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越大。
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
故A正确。
3、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目前渤海海岸地带冬季结冰期短、冰层薄,海冰资源数量有限。
故A正确。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m)图。
4、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 、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5、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下列问题。
6.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图4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9.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 ③ D.④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
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题。
10.该省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1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下图为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该日,下列地区可能(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13.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湿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15.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自主检测答案
【答案】1、B 2、A 3、A
【解析】1、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
图中四地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
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
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故乙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
B正确。
【答案】4、D 5、A
【解析】
4、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
D正确。
5、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
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
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
A正确。
【答案】6.B 7.A
【解析】6.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北半球,题干中提到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可知没有太阳辐射的区域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并且根据没有太阳辐射区域的纬度变化规律和范围变化规律可知该图原点处和最右侧的日期应为冬至日,依次类推,a处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M处对应的日期为夏至日b处对应的日期为秋分日,故B正确。
7.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①纬度位置:
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②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③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④日照长短: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故C先排除;据上题分析,ab处都为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不存在日照时间长短问题B排除,天气状况该图无法判断D排除;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ab所处纬度不同而导致太阳高度不同a纬度较b低,所以太阳直射赤道时离直射纬度近,太阳高度大,被大气削弱的少,太阳辐射强故A正确。
【答案】8.A 9.B
【解析】8.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X地属于中间老,两翼新,判断为背斜,从地貌分析,属于河谷,因此X地为背斜谷。
故选A。
9.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由c河流向a河,又②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而①④位于上游,水量不变,③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
故选B。
【答案】10、C 11、B
【解析10、从图中经纬度值判断,该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故选C,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空间定位,可以以大家熟悉的北京经纬度(40°N,116°E),则可以很快推出该地区位于北京的东北方。
11、由上题可知该省位于东北地区,进而可以推出该省为吉林省,该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是因为东南部地区处于长白山山区,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山区容易形成云雾,而向西北方向,受山地阻挡,降水少;而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该省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故选B。
【答案】12.B 13.B
【解析】
12、从该气压形势图看,该日,江苏大部分地区处于冷锋前方,暖气团控制一侧,未曾遭受冻害,故A错;重庆处于冷锋锋线附近,伴随阴雨天气,降雨可能会诱发泥石流,B正确;青海大部分地区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C错;此时处于冬季,海洋上不会形成强热带气旋,所以浙江沿海不会受台风袭击,D错。
故选B。
13、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冷气团代替暖气团,气温大幅下降,锋线附近为低压槽,锋线两侧气压较高,因此气压先降低后受高,与江苏天气变化相符的是B。
故选B。
【答案】14.D 15.C
【解析】
14.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其他地区不易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故答案为D。
15.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故答案为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一轮 地理图表解读专题常考示意图和等值线图的判读习题讲评 高中地理 一轮 地理 图表 解读 专题 示意图 等值 线图 判读 习题 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