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磨课案例.docx
- 文档编号:6600609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11KB
《认识时间》磨课案例.docx
《《认识时间》磨课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时间》磨课案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时间》磨课案例
株洲市青年老师磨课案例
课题:
认识几时认识几分
执教:
姓名谭艳勤茶陵县严塘中心小学
指导:
姓名刘小玉老师茶陵县严塘中心小学
案例撰写:
姓名谭艳勤茶陵县严塘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
认识几时几分本内容是:
人教版二年级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
一、教材分析:
这局部的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根底。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内容分两个层次编排:
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自主探究、课件直观动态演示和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第二层次是在认识分的根底上认识时,然后正确读取时间。
这是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第一课,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络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历与习惯。
只要老师合理设计课堂,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考虑和探究交流的时间,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的认识时间,还将有利于进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对认识时间有了一定的根底,他们学习过认识整点和半点。
在此根底上,进一步认识时间,详细到几时几分,这对没有直接经历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因此提早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很重要,应让学生提早预习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三、教学设计
工程
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考虑、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读出时间的详细方法。
2、认识钟面,能5分5分地读取时间,能读出钟面所显示的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概念,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手机、学生分组名单。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师:
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声,催人早早起。
这是什么?
生:
钟〔闹钟、手表〕
师:
钟表有什么作用?
生:
能告诉我们时间。
师:
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课件显示起床、上学、吃午饭、下午放学、吃晚餐、睡觉等图片,在1、2、3组分别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师:
看来大局部同学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7时多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
同学们,你们又知道如今是几时吗?
〔出示如今的时间钟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
师: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
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
二、直观演示,探究新知。
1、认识时。
〔1〕钟面演示:
挪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
师:
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时针经过1大格的时间是几时,从1走到2是几时。
生:
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时针经过1大格的时间是1时,从1走到2也是1时。
(2)说一说
师:
时针从5走到几是1时?
你还能不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3〕游戏:
人体大摆钟〔让学生感知钟面12个数字的空间位置,初步形成对钟面的整体认识,小组之间先练习,然后再进展比赛〕
小结:
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板书:
时针走1大格=1时〕
2、认识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从12起走1小格〕
师: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师:
分针指着1是几分?
你是怎样想的?
生:
〔5分,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
师:
分针指着2是几分?
为什么?
生:
〔10分,两个大格就是两个5小格,2×5=10,所以是10分〕
师:
分针指着3是几分?
为什么?
生:
分针指着3,三个大格就是三个5小格,3×5=15,所以是15分。
师: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当分针着9的时候是几分?
〔小组讨论〕
生:
我发现,分针每走一大格,跟5的乘法口诀有关,当分针走到1时,就是1×5=5〔分〕,当分针走到2时,就是2×5=10〔分〕、、、、当分针指着9的时候,就是5×9=45〔分〕
师:
你的想法真特别,居然能把时间和乘法联络起来,那你们知道当分针指着10、11、12的时候是几分呢?
〔课件出示并引导学生朗读表格里的内容,加强理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小格
10小格
15小格
20小格
25小格
30小格
35小格
40小格
45小格
50小格
55小格
60小格
5分
10分
15分
20分
25分
30分
35分
40分
45分
50分
55分
60分
〔板书:
分针走1小格=1分,分针走1大格=5分〕
〔2〕完成钟表模型上数字相对应的时间,如1对应的是5分。
〔3〕游戏:
给钟表模型贴分针小组比赛
〔4〕感受1分钟
师:
学习了认识时间后,同学知道这1分钟有多久吗?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好吗〔秒表开启演示1分钟〕
生:
1分钟过得很快〔短暂〕
师:
你知道你在这短短的1分钟里能做些什么吗?
试试好吗?
1组:
写字
2组:
数数
3组:
口算
小结:
一分钟虽短,但抓紧每一分钟,咱们能完成许多的事情,浪费一分钟,咱们就会耽误许多的事情,所以咱们得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3、认识分和时的关系
〔1〕课件直观出示12:
00,然后演示分针和时针同时走的情况,分针从12转一圈回到12,时针从12走到1。
〔2〕讨论分针和时针是怎样走动的?
生讨论
〔分针和时针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的走动,分针快,时针慢,当分针走到钟面的一半6的时候,时针也走到12和1的中间,当分针从12转一圈回到12,时针刚好从12走到1〕
师:
当时针从12出发又回到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
过了几个时呢?
生讨论
〔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从12出发回到12刚好1圈。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当分针走1圈时,时针刚好从12走到1走一大个格〕
小结:
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1分,走60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60分。
〔板书:
1时=60分〕
4、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1〕教学例2三个钟面〔课件显示〕
师:
课件上三面钟上显示的你时间能读出来吗?
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然后再把结果告诉老师。
〔注意引导学生要先确定时,再确定分〕
生1:
4点过5分或4点零5分
生2:
4点半或4点30分
生3:
4点45
师:
刚刚同学们都能把时间准确的说出来,而且还能说出好几种表示方法。
其实时间有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我们就已已学过。
板书:
〔4时5分时,4:
05;4时30分,4:
30;4时45分,4:
45〕
〔2〕、看钟面写时间。
教材第91页做一做。
小结:
从刚刚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正确的时间,首先要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三、游戏操练,稳固新知。
游戏:
拔钟大比拼
1、学生说时间,老师拨钟。
〔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示范和提醒〕
2、老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3、同学之间,一个说时间,一个拨钟。
四、教学效果检测 。
完成练习二十三1、2
五、课后小结。
刚刚我们是几点开场上课的,还记得吗?
时间滴答滴答过得可真快,40分钟过去了,在这40分钟里面,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如今我们该下课了,那你知道如今是几点几分?
赶紧拨一拨你的钟面吧!
四、磨课过程及反思
第
一
次
上
课
成功之处
1、准备充分,对课堂有可预见性。
认识时间本学期的一个难点,学生没有直接的经历根底,难以对时间形成详细的概念,假如不让学生提早预习,不做充足的准备将难以完成课堂的教学目的。
2、对教学内容的目的、重难点把握得较精准,并可以针对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流程、游戏和练习。
可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老师的步伐有目的性有任务性去达成教学目的。
〔刘小玉老师点评〕
3、课程设计有亮点,有新意。
如“猜谜语〞的导入,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感受一分钟〞这个环节,看似与课堂不怎么相关,实际上还是能看出授课老师的独到的用意,它既让学生建立了这1分钟的时间概念,又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价值,从而把话题升华到“时间珍贵,珍惜时间〞的层面。
〔陈慧老师点评〕
4、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用课件生动的演示了时与分的关系,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去发现1小时=60分,既加深了学生的认知,打破了重点,又激发的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中参透了新的教育理念。
可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通过老师的引导,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交流,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合作学习意识。
缺乏之处
1、老师的教态不自然,过于紧张,组织语言不够准确、精炼,应该在上课之前多推敲、练习。
2、虽然采用了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参加了小组竞赛的机制,但由于老师对学生的不熟悉和课堂标准的无视,课堂气氛过于活泼,有点混乱。
3、时间分配不合理。
导入新课“说说你的作息时间〞和游戏“人体大摆钟〞环节这一环节时间拖得过于长。
以致于后面的重要内容时间反而不够,显得很仓促。
应该考虑控制时间,或是把“人体大摆钟〞这个游戏放到课后去练习。
〔陈慧老师点评〕
4、对于认识接近整点的时间的情况没有考虑进去,导致学生碰到这类练习题的时候,完全不会做。
改良设想
1、新一轮上课前,注意多练习课堂的组织语言。
2、根据学生的详细情况,重新调整小组人员,并强调课堂秩序和标准。
3、重新梳理课程的流程和详细环节,注意时间的分配,做到心中有时,坦然应对课堂的突发状况。
4、练习题设计全面。
第
二
次
上
课
成功之处
1、教学思路更加明晰,流程更紧凑,时间把握比上节有明显的进步,语言组织更标准。
〔刘小玉老师点评〕
2、课堂效果和课堂堂标准明显优于第一堂课,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更加的和谐。
因为有了第一堂的经历,学生对老师的思路有了一定的理解,对游戏的操作更加熟悉,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或是玩游戏时,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对应的反响。
〔陈慧老师点评〕
3、老师结合生活实际重新设计了一些根本练习,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
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拨出时间,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敏解决问题的才能。
缺乏之处
1、由于学生的熟悉程度更高了,老师反而无视了一些细节,把第一堂课中的一些精彩之处〔认识分的讲解、认识分和时的关系讲解〕一笔带过,把第二堂有点生成了“查漏补缺课〞而不是一趟全新课。
〔刘小玉老师点评〕
2、无视了教育评价对整堂课和学生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最不能吝啬的是鼓励,老师应该赞扬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和正确的领悟,更应在他们不确定或是失误的时候给与及时的引导。
〔陈慧老师点评〕
3、老师的语言的感染力没有上一堂好,激情也不够。
改良设想
1、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每一次课都当作是一次全新的课,达成让老师和学生都进步的共赢效果。
2、多鼓励学生,充分进步学生的信心,让他们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
三
次
上
课
成功之处
1、进步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的活动过程中变得更主动,既进步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是他们充分掌握了内容。
2、重视细节处理,提升了课堂的整体效果。
从流程设计、板书书写、教育评价、动手操作、课堂气氛、课堂标准中个个打破,层层把关,让学生逐步达成教学目的。
缺乏之处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才能,学习迁移的才能还有待加强。
2、对于解决实际生活中和时间有关的问题的才能还有待提升。
改良设想
1、平时注意加强学生直接经历的积累。
2、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络
3、注重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老师掌控课堂的才能。
磨课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多、容量大,再加上学生对认识时间没有直接的经历,要完本钱节的教学目的有一定的难度。
再加上我是第一次执教数学课,不管是教学设计、课程重难点把握还是课堂全局掌控才能都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因此做好充足准备是我想要成功上好这趟课的先决条件,如课件的制作、钟模型的准备等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这节课,我针对这一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组织教材、制定目的既要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由猜谜导入,既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用课件生动的演示时与分的关系,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去发现1小时=60分,既加深了学生的认知,打破了重点,又激发的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考虑到联络实际生活设计相关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解决与实际相关的问题。
本课教学主要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认识几时几分,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时=60分。
那应该怎样打破本节课的目的呢?
我把大目的分成4个小目的:
1、认识时,2、认识分,3、认识时与分的关系,4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先逐个实现小目的,然后再打破本堂课的整体目的。
通过课件的操作,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刻度1表示的两种含意:
当它表示时针的刻度时,它表示“1时〞,达成了教学的根本目的。
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采用,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力,同时注意德育浸透。
主要表达在:
第一,多媒体的使用,使原来抽象的概念详细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
第二,老师注意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探究知识的动机,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体验了用数学的乐趣。
如“感受一分钟〞。
第三,能注重表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这节课里,老师屡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屡次给他们讨论、交流的时机,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根本知识,形成根本技能。
最后我想说,这趟堂不是完美的杰作,作为新老师肯定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技能和素养,但对我来说这已经算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的吧。
我很感谢有这样的一次学习经历,也很乐享这样难忘的教育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时间 认识 时间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