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ocx
- 文档编号:6593071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61.79KB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ocx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导学案
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展示图片:
《讲坛上的教授》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辜鸿铭。
你认识图片中人物吗?
这场由众多学者参加的运动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胡适
陈独秀
鲁迅
李大钊
蔡元培
辜鸿铭
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局混乱的局面之中。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
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7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也迁往北京。
3.《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他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结论:
(1)政治方面:
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
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4)阶级方面: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进步作用。
结论: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地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进步作用: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
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
开始标志
主要阵地和代表人物
内容与意义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新文学
意义: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 C )
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大革命兴起
2.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D )
A.鲁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
3.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
陈独秀为了“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C )
A.自强求富B.爱国救亡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4.黄叶同学收集下列人物图片参展,如果要取一个栏目名称,比较合适的是( C )
A.推动维新变法的志士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
C.新文化运动的战士D.洋务运动的领导者
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A )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6.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
“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A )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7.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8.胡适说过:
“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这三个“兔子”最早发起的运动是( C )
A.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
C.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D.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9.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
这一时期是( D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10.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平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C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活动。
我们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
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
它与什么事有关?
是什么时候开始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
这些问题,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明白。
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1919年,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举行示威游行。
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
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结论:
虽然辛亥革命刚刚结束不久,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没有大的进步,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很弱,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犯的命运。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这个消息传到国内马上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面对失败,感到屈辱和愤怒,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探究二】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结论:
学生以拳拳爱国之心发起了五四运动,他们希望中国走向独立进步,他们高举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的伟大旗帜和封建势力展开坚决的斗争。
五四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919年成为了记忆的永恒,那个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的年代,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一场精神日出照亮了20世纪以后的中国,那是一个少年的中国。
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五四运动导火线
时间、地点、口号
6月3日后的变化
结果
历史意义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B )
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
2.“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
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材料中所反映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C )
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D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
二、过程与方法
1.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为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共产党就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她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光明的道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是依据中国国情制定的,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学习,体会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从而增强学生对党的热爱之心,坚信党的领导。
【教学重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和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对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史料导入:
材料一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学西方的迷梦。
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要侵略学生呢?
”——毛泽东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请同学们思考: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又是由哪个政党来领导的呢?
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自主学习 梳理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3.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5.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2.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3.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结论:
(1)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组织基础:
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4)领导基础:
在党的创建过程中,有一批杰出的领导人,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
(5)共产国际的帮助。
【探究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结论:
(1)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领导者,推动了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2)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就能制定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直到胜利。
(3)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的道路提供可能性。
【探究三】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二大”初步形成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结论:
中国共产党“二大”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初步形成了中国革命分成两步走,即首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初步结合。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首先必须进行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因此,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的发展和完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的初步结合。
总结归纳 提升能力
中国共产党诞生诞生条件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一大
中国共产党二大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王刚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C )
A.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汉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B )
A.深入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B.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4.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
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B )
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五四运动提供了干部和组织基础
B.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和思想基础
C.不断注重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提供了阶级基础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提供了群众基础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在现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材料一中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
(3)材料二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的提出有何意义?
中国革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部编版 历史 年级 上册 单元 教案 导学案第 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