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申报MOOC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docx
- 文档编号:6587583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74KB
中小学课题申报MOOC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docx
《中小学课题申报MOOC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课题申报MOOC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课题申报MOOC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MOOC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
课题名称:
MOOC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MOOC;慕课;幕课;高职
申报级别: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青年课题
学科分类:
其他
研究类型:
其他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于是2012年被称之为“MOOC元年”。
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公司Coursera合作,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
同时,全球各发达国家争相开通MOOC平台迎接这跨时空的学习模式。
2013年10月,我国正式上线免费公开的MOOC平台——学堂在线,这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致力于通过来自国内外一流名校开设的免费网络学习课程,为公众提供系统的高等教育,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紧密合作,学堂在线将不断增加课程的种类和丰富程度。
MOOC以其通过网络而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了教育公平化,赢得了全球学习者热烈欢迎。
随着MOOC被充分认可,它也在逐步颠覆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
缘此,教育界的学者和实践者也在不断探索MOOC对传统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开展了一些研究,特别是国内本科院校(如清华、人大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际推进工作。
通过知网检索“MOOC”和“高职”,仅有5篇相关文献,这几篇来自高职院校的论文,虽然提及了MOOC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作用,也涉及了一些基本观点和看法,如翻转课堂、知识碎片化等,但不够系统,不够深入。
关于MOOC,国内外学者正在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应用。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近十来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规模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近一半。
随着近600所本科院校转型了应用型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将达到普通高等教育的三分之二。
高职教育随着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的影响,高校生源数量的萎缩,各高职院校将更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以办学质量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所以自2012年MOOC的横空出世,其特有的学习方式,也必将对高职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而来的机遇与挑战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通过本课题系统地研究MOOC对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具体提出借助MOOC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研究搭建低成本MOOC平台,低成本制作MOOC课程的方法,对经费短缺的高职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研究目标
虽然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存在办学经验不足、经费投入少、学生素质低等现状。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今天,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办学质量是每个高职院校在探索的任务,特别是MOOC作为一种广受学习者欢迎的学习方式。
通过本课题,系统研究MOOC的理论基础、国内外发展历史,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更适合于我国一般高职院校引入MOOC的方式与应用模式,并以低成本实现高收益,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便捷性,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研究内容
1.调查MOOC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研究MOOC的理论基础于关键技术支撑,系统分析MOOC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影响,并预测它对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研究MOOC的教与学特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在MOOC环境下,人才培养过程、课程教学模式重新构建的一种可能性,并提出具体的方案。
3.研究利用EDX推出的Xblock开源代码或其他软件技术搭建MOOC平台的思路和方法。
4.研究如何以低成本建设较高水平的MOOC课程。
5.研究线上线下互认机制,使学习者能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五、主要观点
1.高职发展,需要MOOC提升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需要低成本投入MOOC建设
3.学习者,需要线上线下学习互认机制
六、创新之处:
1.探索低成本建设效果不差的MOOC课程
2.探索线上线下互认学习成果机制
七、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以MOOC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实际诉求,重点研究MOOC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首先,通过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MOOC的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及特点;
其次,通过调研法、系统科学法、行动研究法,分析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现状,设计MOOC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新模式;
再次,通过功能分析法,研究线上下线学习成果互认机制;
最后,通过实验法,研究MOOC平台的搭建,和低成本建设MOOC课程的思路与方法,并在高职院校中具体应用于实践。
八、技术路线
九、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系统研究MOOC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特征与理论基础;系统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在MOOC时代,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阶段(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设计MOOC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方面应用的新模式;
第三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分析设计MOOC学习成果线上线下互认机制;
第四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设计低成本搭建MOOC平台,低成本建设MOOC课程的方法;
第五阶段(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高职院校(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中试点应用MOOC,并分析总结效果。
第六阶段(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总结科研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
课题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刘来权,雷燕瑞,陈燕,冯艳丹. 职业素质和专业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刍议[J]. 职教论坛,2012,35:
24-25.
[2]符天,李俊青,王贞. 海南省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探索与构建[J]. 福建电脑,2010,09:
26-27.
[3]符天. 基于P2P的区域教学资源共享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6:
3895-3898.
[4]刘来权,雷燕瑞. 基于多媒体应用的安全研究[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06:
83-85+94.
[5]刘来权,潘萍.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现状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4,03:
145+151.
[6]刘来权. 高职院校智能化校园建设思路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4:
249-250.
[7]雷燕瑞. 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 软件,2013,12:
170-171.
[8]雷燕瑞. 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建设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03:
27-28.
[9]符天,卢彧,王贞. 基于P2P技术的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
7671-7672.
2.主要参考文献
[1]Daradoumis, T.; Bassi, R.; Xhafa, F.; Caballe, S., "A Review on Massive E-Learning (MOOC) Design, Delivery and Assessment," P2P, Parallel, Grid, Cloud and Internet Computing (3PGCIC), 2013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p.208,213, 28-30 Oct. 2013
[2]Balaji, B.S.; Sekhar, A.C., "The various facets of MOOC,"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MITE), 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MOOC ,pp.139,142, 20-22 Dec. 2013
[3]Hegyesi, F.; Kartyas, G.,"Mooc in higher education," Emerging eLearn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ICETA), 2013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pp.119,122, 24-25 Oct. 2013
[4]Johnson, D.H., "Teaching a “mooc:
” Experiences from the front lin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Signal Processing Education Meeting (DSP/SPE), 2013 IEEE , vol., no., pp.268,272, 11-14 Aug. 2013
[5]胡洁婷.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6]樊文强. 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 远程教育杂志,2012,03:
31-36.
[7]王文礼. 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 江苏高教,2013,02:
53-57.
[8]老松杨,江小平,老明瑞. 后IT时代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03:
6-8.
[9]郝丹. 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42-50.
[10]刘锦宏,朱嘉蕊,余思慧. 可持续发展:
MOOC的必由之路[J]. 科技与出版,2014,02:
4-8.
[11]约翰·巴格利,陈丽,年智英. 反思MOOC热潮[J]. 开放教育研究,2014,01:
9-17.
3.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共6人,都一直从事信息技术和教育相关工作,具体专业、经验及组成结构分析如下。
(1) 专业结构
本课题组6位成员中,有4名毕业于教育技术学专业,2名毕业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
(2) 学位结构
本课题组6位成员中,有5名具备硕士学位,1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3) 职称结构
本课题组6位成员中,有3名具备副高职称,3名讲师,其中1人是高级项目管理师,1人是工程师。
(4) 职务结构
本课题组6位成员中,有5名专职从事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1名为专任教师。
(5) 年龄结构
本课题组6位成员精力充沛,平均年龄为35.2岁,年龄最大为37岁,年龄最小为34岁。
(6) 学术背景结构
本课题组6位成员中,有5名长期在高职院校工作,研究高职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等工作,有1名长期工作在电教馆,主要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信息化教育资源与环境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各成员均发表多篇相关文章。
(7) 研究经验结构
本课题组6位成员均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研究课题,其中全国教育信息技术规划课题3项,省厅级课题14项。
4.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 单位条件等)
(1)本课题研究成员所在单位(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信息化人才培养,学院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软硬件设备,也有大量图书与科研文献,为该项目的顺利执行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2)本课题组成员拥有连入(VPN)所在母校(中山大学、海南大学等)图书馆账号,可以直接检索国内外大量文献。
(3)本课题主持人为高级项目管理师,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知识和经验。
(4)本科组成员都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参加过全国教育信息技术规划课题3项,在全国教育信息技术规划课题研究方面具备较为充分的经验。
(5)按照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的规定,对于校外各级课题,都相应配套比较充足的研究经费,本课题也将获得相应经费支持。
(6)本课题组成员中有1人在网络中心工作,主要负责网络课程、MOOC等信息化平台的维护工作,在MOOC应用的技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7)本课题组5名成员来自高职院校,1名来自电化教育馆,均从事信息化相关工作,都有较充分的精力和时间参加该课题研究。
-->
预期研究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课题 申报 MOOC 高职 院校 应用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