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ocx
- 文档编号:6580910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6.99KB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ocx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 课程理论与实践
(一) 课程概述
1、 课程含义:
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2、 课程类型
1)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① 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② 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
根据学科知识综合的程度不同,又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联络课程)、融合课程(合科课程)、广域课程
2)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3)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
4)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
3、 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 1) 社会需求 2) 学科知识水平 3) 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 4) 课程理论
4、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② 基本主张:
各学科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来编制课程,课程编制者应该是学科专家。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
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的知识。
③ 评价:
优点:
1)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局限性:
1)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3)编制的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
2)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
杜威
② 基本主张:
1)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
2)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的内容;
3)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强化与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③ 评价:
优点:
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习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
过分夸大儿童的个人经验,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3)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① 代表人物:
康茨、布拉梅尔德
② 基本主张:
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认为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
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③ 评价:
优点:
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局限:
1)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
(二)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 课程目标的含义:
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
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2、 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① 学习者的需要
②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③ 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3、 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1) 课程标准:
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
那和质量要求。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 课程内容:
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法。
对内容的解释有以下三种观点:
① 课程内容即教材 ②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③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融合学科教材与学习经验)
(三) 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开发课
1) 课程资源的内涵:
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 课程资源的类型
①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②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③ 政治出资源、语文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等等(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 ④ 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
⑤ 物质形态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 ⑥ 可预设的课程资源(教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经验、感受)(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
(四) 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内涵:
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课程结构,使多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结构中产生合力,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要素包括:
学习者、教师、教材、环境。
2、 课程内容的选择的主要依据:
1) 课程目标(指导作用)
2) 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课程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3) 社会发展(“教育要先行”)
4) 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知识) 3、 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 课程组织的要素
微观层次:
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宏观层次:
范围、连续性、序列和整合 2) 课程组织的原则
① 连续性:
指课程的“广度”范围之内的水平组织,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
② 顺序性:
是指课程的“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
③ 整合性:
是指课程经验“横”的联系,包括认知、技能、更复杂的处理。
3)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① 直线式与螺旋式 ②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③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4、 课程设计模式
1) 目标模式:
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泰勒”
泰勒原理: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① 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和专家建议
②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③ 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④ 课程评价
2) 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
模式体现的四个特征:
① 人文主义的知识观 ② “研”“学”一体的教师观 ③ 合作探究式学习观 ④ 发展性的评价观
(五) 课程实施
1、 课程实施的内涵: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 课程实施基本取向:
忠实取向、互相调适取向、创生取向 3、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富兰的学者) 1) 改革本身因素
2) 学校内部因素:
校长、教师
3) 学校外部因素:
社区与家长影响、政府部门影响、社会团体影响 4、 成功的课程实施
二、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一)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1、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 知识经济时代提出新挑战 2) 教育改革被赋予全新理念
① 教育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 ② 教育过程在于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
③ 教育模式在于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
④ 教育手段在于以学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育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教学工具转变
3) 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许多共同趋势 4) 原有课程难以适应新要求
2、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 创新教育理论
1) 创新教育内容: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
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2) 创新教育实施原则:
层次性、基础性、示范性、开放性、民主性、个别性、活
动性、现代性
3) 创新教育实施途径:
②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③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④ 改革课程内容
⑤ 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⑥ 改革考试评价 4) 创新教育教学策略
① 树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实践的理念
② 确立主体参与、整体发展、民主个性、实践探究、激励进取等基本原则 ③ 注重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④ 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1. 个性教育理论
1) 个性教育特点:
主体性、自主性、潜在性、发展性、整体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性 2) 个性教育的实施
①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性教育的切入点 ② 评价方式的转换是个性教育的关键 ③ 课程改革是个性教育发展的核心工程 2. 主体教育理论 1) 主体教育内涵
① 狭义:
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的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学的活动 ② 广义:
以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
2) 主体教育的实施 3. 多元智力理论
1) 内容:
传统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智力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
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
加德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
并提出自然智力,即辨别环境特征并加以分类的能力。
2) 多元智力的本质:
① 智力是分布的、是情境化的
② 智力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 ③ 智力是多维的 ④ 智力是可以发展的
⑤ 多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体的智力个具体特点。
4. 现代教育思潮
1) 教育终身化:
教育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智力体系——学会生存;并
且要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学会学习;建立一种可以带来变化、可以创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方式——创新性学习。
2) 教育民主化
3) 教育国际化:
主要特征有交流性、广泛性、一致性和有组织性。
4) 教育现代化
(三)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1) 课程结构的变革
①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②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③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④ 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2) 课程标准变革 3) 教师角色变革
①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4) 学习方式变革: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5) 课程评价变革: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
价制度。
6) 课程管理变革: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 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 教学概述
1. 教学的概念:
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2. 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② 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④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⑤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
绩的检查与评定 1) 备课:
① 备课三项工作: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② 备课三个计划:
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堂好课的标准:
① 目的明确
② 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③ 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④ 语言艺术(普通话、清楚准确、抑扬顿挫) ⑤ 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⑥ 板书规范 ⑦ 态度从容自如
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外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学完成作业的习惯,都有重要意义。
4) 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②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③有利于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情况,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工作,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服务。
④有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⑤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2.业成绩检查的方式
①平时考察:
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检测
②考试:
期中、期末和毕业考试
3.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
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检查内容力求全面;检查方法灵活多样
4.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客观公正;为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
向(主要目的)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④巩固性原则
⑤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
⑥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
⑦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⑧因材施教原则
2、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②谈话法(问答法)
③读书指导法
④演示法
⑤参观法
⑥实验法
⑦练习法(实践活动法)
⑧实习法
⑨讨论法
⑩发现法
2)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②教学内容特点
③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④教师本身素养
⑤教学方法本身特性
⑥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
认识的总目标一致;认识的基本规律和阶段具有一致性。
2)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
①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
②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③认识方式的简洁性和高效性。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3)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
创设一种教学氛围
2)领会知识:
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方面
3)巩固知识:
方式主要有作业、练习、复习等
4)运用知识:
两种基本方式,一是问题的解决,二是实际操作
5)检查效果:
通过测试评估
(四)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基本特点:
①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单位
②在教学活动程序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
③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40~45分钟)
2)优越性:
①有效地扩大了学校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②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③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④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3)局限性
①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③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④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2、个别化教学(并不是个体独自学习)
运用个别化教学形式要注意的问题:
1)、学习的步调
2)、教学目标
3)、学习活动或材料
4)、评价学生的手段
5)、个别辅导
3、分组教学
1)能力分组:
按学生的能力放在水平分组教学
2)作业分组: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的教学
3)校外分组:
依据入学考试成绩的高低进入不同的学校
4)校内分组:
依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在不同班级
(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1)诊断功能
2)反馈调节功能
3)区分与鉴别功能
4)激励功能
5)导向功能
2、教学评价类型
1)依据评价标准
①相对评价:
指在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同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评分方法:
百分制和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目前有些小学已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如思想品德评定采取“等级+评语”的办法。
②绝对评价:
判断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而进行的评价。
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
:
把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做出的评价。
评价结论表示方式有:
数值(纵向评价)和评语(横向评价)。
2)依据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①诊断性评价:
事前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
事中评价
③总结性评价:
事后评价
3、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是指评价应按教学活动评价本身的客观规律办事;可行性是指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要尽可能简便易行。
3)主体性原则:
承认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教学评价必须采用一致标准,但不能只搞一种模式。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期性评价如,期末评价、年终评价;
经常性评价如,每天进行的教学检查与评定。
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性评价给人模糊感觉“基本上”“差不多”“大概是”“若干”,因此需定量评价作为补充。
(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
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2、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
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抛锚式教学模式:
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
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
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自我发现法”和“活动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
基本操作程序:
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较多地被采用,围绕三中心进
行教学:
教师、课堂、教材
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经过凯洛夫等人改造传入中国
基本程序:
复习旧课——激发学生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理论基础:
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
基本操作程序:
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四、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机智
(一)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1、导入技能
1)导入的作用:
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要求,为学好
新知识创造良好前提
2)导入需注意的方面:
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
3)导入方式:
衔接、悬念、情境、激疑、演示、实验、实例、典故
2、提问技能
1)课堂提问的作用:
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反馈评价,
调控教学;提供参与机会,发展表达能力
2)课堂提问的过程:
拟题阶段、引入阶段、列题阶段、听答阶段、评价阶段
3)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处理的方式:
重述、追述、补充、更正、评价、检查
4)课堂提问需注意的方面:
设问精当、发问巧妙、启发诱导、归纳总结
3、讲授技能:
包含讲述技能、讲解技能、讲读技能、讲演技能
1)讲授技能需注意的方面:
①讲授的科学性:
科学的内容、态度、语言
②讲授的适应性:
狭义的适应“教”与“学”的适应;广义的适应包括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思维
③讲授的教育性:
突出“新”“实”“活”三个字
④讲授的启发性:
启发对学习目的的意义的认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情绪情感。
⑤讲授的情感性:
以情育情;以情感人
4、板书技能
1)板书的功能
①吸引学生注意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③发展学生的思维
④给予学生美的熏陶⑤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
2)板书内容
①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③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
3)板书主要格式:
①提纲式:
最常见,适用范围最广。
特点是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便于学生按提纲掌握知识。
②词语式:
语文教学板书特有的表达形式之一。
特点是紧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联想
③表格式:
特点是内容扼要,对比性强,容易使学生把握事物的本质,深刻领会教学内容。
④结构式:
由词语、短句加上连接符号相互联结而成。
也称为框架式、线索式板书
⑤图示式:
与结构式相似,但强调动态的结构,而结构式板书强调静态结构。
⑥板画式:
各种地图、形象画等
5、结课技能
1)结课类型
①认知型结束:
也叫封闭型结束,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程的要点上。
②开放型结束:
不局限于复习巩固,把所学的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
2)结课过程:
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二)说课
1、说课类型
1)研讨性说课:
对说课内容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探讨的一种说课形式
2)评价性说课:
评价教师的说课水平。
其特点:
灵活性、广泛性、实效性
3)检查性说课:
对教学设想、教学效果的检查和监督。
是种大型、综合、全面的
说课。
4)主题性说课:
说课主题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
5)示范性说课:
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为说课者
2、说课基本内容
1)说教材:
①说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③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④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
2)说学情
①分析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②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
④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3)说教法及依据
4)说学法及依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
它的核心是抓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贯彻“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要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学法指导便成
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5)说教学过程:
是说课中的中心内容,是能否说好课的关键,是说课的重点部分
①教学思路的设计与教学环节的安排
②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③说重点与难点处理
④说教学手段的采用
⑤说作业布置
6)说板书设计
7)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反思的内容包括成功点、失误、疑惑点、情感激发点、感悟点
(三)教学机智
1、教学机智的基本属性: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力。
2、教学机智的特征
①实践性:
教学机智的基本属性
②个性化:
时空人等多因素交错的结果
③集成性:
教学过程由多种要素组成,由多重环节展开,受多种因素制约
④高效性:
教学的高水平,高效率
⑤创新性:
智慧的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教学 基本理论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