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哈尔滨各国旧领事馆资料未整理版.docx
- 文档编号:6576324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99MB
20世纪初期哈尔滨各国旧领事馆资料未整理版.docx
《20世纪初期哈尔滨各国旧领事馆资料未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初期哈尔滨各国旧领事馆资料未整理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世纪初期哈尔滨各国旧领事馆资料未整理版
哈尔滨领事馆
在哈尔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19个国家(注:
俄国与苏联合并计算,未单列)的领事馆,第一个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的无可争议是俄国,1907年1月14日设立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之后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意大利、葡萄牙、立陶宛、波兰、匈牙利(按设立领事馆先后时间排序)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集中分布在南岗区和道里区。
一、俄国与苏联领事馆
开设时间:
1907~1920年
领事:
(本表格来源于《黑龙江省志·外事志》)
1907年1月14日,俄国在哈设立总领事馆,B.B.留巴代理总领事。
1909年7月20日,包培调任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历史编年》)
地址:
中东铁路局楼内,1908年迁至红军街中东铁路局宾馆内(今龙门大厦),后迁至吉林街18号。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志·附录》)
南岗区红军街85号
迁入时间:
1907年1月14日
地址:
南岗区红军街85号
现今用途:
龙门大厦贵宾楼
简介:
为中东铁路公司副总工程师伊格纳齐乌斯设计,铁路工程处处长希尔科夫监工。
为砖木结构,属于“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为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
(以上资料来源于《老街漫步》)
龙门大厦贵宾楼该建筑由上下两层组成,使用面积为3700平方米,共设有客房33间,会议室1间,浴室等其他用房8间;一层设有客房20间,餐厅1间,台球室1间,办公室3间,更衣室、浴室等其他用房12间,另设有花房2处;地下室设仆人宿舍1间,酒窖、食品库等其他用房5间。
日俄战争时,这里临时辟为伤兵医院;1907年为俄国军官的俱乐部,俗称“戈比旦乐园”,后改为俄国总领事馆。
1937年又变为接待军政要员的“大和旅店”。
解放后,这里是接待前苏联专家的专家楼。
1968年,成为哈尔滨铁路医院,后又改为铁路招待所。
1997年10月,为龙门大厦贵宾楼。
大楼经过三次大修。
1926年中东铁路管理局将房子进行了第一次大修改造,当时的木质结构改为了大理石结构,以前的双门也改造成了单门。
1936年伪满铁路管理局又进行了第二次大修改造,融进了日本建筑特色。
1937改为大和旅馆。
1946年4月,哈尔滨解放,“大和旅馆”才归还给人民。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适应各界游客的需要,1996年,哈尔滨铁路局对这幢建筑进行了第三次大修改造。
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完善了具有中西特色的全套现代化服务设施。
建筑平面呈“L”型,出入口设在转角处。
转角处的立面用装饰柱和竖向门构图划分,打破两冀的横向划分的手法,以此强调出建筑物的挺拔、高大的视觉感。
这座建筑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后加上去的门口雨搭,采用了金属构件,给人一种新奇感。
门前两处飞鹰标识是1926年大修后的装修物。
始建于1901年的铜制转门已经旋转了整整一个世纪。
转门为可叠的,曾遭破坏。
现在的转门为修复后的,当年影星林青霞、秦汉拍摄电影《滚滚红尘》时在此取过景。
当年整个房子建设得非常奢华,英国人在1889年发明的抽水马桶在仅隔12年就进入到了这个宾馆里。
在大厅的一侧,有一个巨大的壁炉,当年壁炉是用来取暖的,如今只是作为一种装饰。
在壁炉上方的墙体上有一个梳妆镜,镜子的四周镜框十分别致,上面有一个精细雕琢的木饰,十分古朴典雅。
楼梯是用昂贵的胡桃木制作的。
该楼大厅右侧曾陈列过一架名贵的座钟,是英王赠给慈禧太后的礼物。
1900年义和团围攻北京,西太后仓皇出逃,此钟流落到民间,几经辗转,这架座钟,成了驻扎在哈尔滨的沙俄黑龙江军区司令部的陈列品。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这架座钟不知去向。
直到1919年,中东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一家古玩店里以25卢布将它买回来。
1921年,放回到已作为中东铁路公司办公楼大厅右侧的位置上。
后来,大钟在文革的时候消失,至今下落不明。
在宾馆“第聂伯河”餐厅里,有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大冰箱,整个冰箱的箱体完全由胡桃木镶嵌而成,外面设有六个大小不一的门。
每个门的把手都十分的精巧,上面都是手工打磨铸铁构成的,冰箱的内门板是镀铜的。
据介绍,这个冰箱在最早的时候是利用盐和冰块来制冷,现为全国仅存的一个仍在使用的木制冰箱。
215客房始建于1901年,过去是该建筑中最豪华的贵宾客房。
溥杰和张学良住过215房。
这个宾馆曾经有很多的历史名人在此居住过,当年溥仪的弟弟溥杰夫妇曾经在215房间居住过。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联发街57号(今公司街59号)
迁入时间:
1909年
地址:
联发街57号(今公司街59号)
现今用途: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
简介:
始建于1906年,为砖混结构,属于“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为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
(以上资料来源于《老街漫步》)
1920年9月29日,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关闭。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历史编年》)
俄国驻哈领事馆从车站街的中东铁路宾馆(现红军街85号的龙门大厦贵宾楼)迁于此处。
俄驻哈总领事留巴·霍尔瓦特、鲍培·特拉乌绍利特等先后在此办公。
1920年北京政府宣布停止俄驻华公使、领事待遇,俄国驻哈总领事馆关闭。
同年10月,哈尔滨华俄工业专科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在此开办。
现今成为了现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南岗区吉林街18号
1924年5月31日,中苏建交谈判结束。
双方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宣布两国正式建交,并就解决两国间悬案问题的途径取得了一致意见。
又签订了《暂时管理中东铁路协定》,共同认定:
“该路纯系商业性质,除本身营业性质事务外,所有关系中国国家主权的各项事务,一慨由中国政府办理③(③苏亚克诺索夫著《俄罗斯与远东问题》1933年上海翻译研究会。
)。
5天以后,中国外交部将原俄国驻华使领馆的房舍、财产一律移交。
7月29日,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临时开馆(地址在道里经纬二道街)。
苏联政府派拉基金(Н·Я·Pакитин)为全权代表,但中国东北地方当局并不承认。
直到9月20日,东三省自治政府代表郑谦、吕荣寰、锺世铭与苏联全权代表库兹涅佐夫(КуЭдечов)在奉天(今沈阳市)签订了《中华民国东三省自治政府与苏维亚社会联邦政府之协定》(即《奉俄协定》),就中东铁路、航权、疆界、商约及关税条约、宣传等问题达成协议后,才予承认。
所以延至10月5日,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才正式开馆,并举行了悬挂苏联国旗仪式。
馆址在南岗吉林街18号,原俄国总领事馆旧址。
(以上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志·外事志》)
南岗区耀景街22号院
使用时间:
1911~1918年,为沙俄驻哈尔滨的总领事馆。
1927年10月25日,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从吉林街18号迁到此处。
地址:
南岗区耀景街22号院
简介:
俄罗斯建筑风格,为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
1907年1月14日,设立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领事馆由前后二楼组成,分别建于1907年和1924年,为俄罗斯建筑风格,均为一类保护建筑。
1907年到1910年间它成为中东铁路局的俱乐部和图书馆。
1911年至1918年间则成了沙俄驻哈尔滨的总领事馆馆址。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后,这里又一度成为中东铁路附属地俄军总司令普令什阔夫骑兵大将的官邸。
1927年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从吉林街18号迁到此处。
1929年7月21日因"中东路事件",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关闭,“中东路事件”结束后,1930年1月,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正式恢复办公。
1945年8月9日苏军对日宣战,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关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最先给予承认并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年10月20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再次恢复。
1962年9月25日,中苏关系再次破裂,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关闭。
1963年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此办公。
2005年移交给省外办。
目前,耀景街22号院落被确定为哈尔滨市历史院落,一个历史院落,两座一类保护建筑,哈尔滨独此一处,尤为珍贵。
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0月21日,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在此正式建立。
1962年9月25日,因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政府正式对外公布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关闭。
后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使用,直至2005年,应俄罗斯方面的要求,我方将房产归还给俄方。
二、美国领事馆
开设时间:
1907年1月21日~1941年
领事:
费士尔福列德、顾临、梅诺德、詹金斯、汉森、柯威乐、路易盖尔来等。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外事志》)
领事:
先后担任领事的有雷诺·费希尔、顾临、梅诺德、精琦士、韩森、索克滨、柯威乐、欧顿斯。
地址:
南岗区买卖街(今果戈里大街),后迁至南岗区大直街102号。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志·附录》)
1907年1月21日,美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在新买卖街设立,费雷德·费希尔任领事。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历史编年》)
早期位于南岗东大直街与花园街中间区段的新买卖街(现果戈里大街)的“美国驻哈尔滨领事馆”馆址。
现已拆。
1921年12月5日,美国驻哈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领事金经司升总领事(迁入东大直街102号处)。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历史编年》)
1921年12月15日,美国驻哈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
(以上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志·外事志》)
1921年12月5日,美国驻哈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领事金经司升任总领事。
(以上资料来源于《黑龙江外事事略》)
南岗区东大直街102号
使用时间:
1921年1月21日至1941年12月8日
地址:
南岗东大直街102号
现今用途: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家属楼
简介:
该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具体时间史料不详),为砖木结构,属于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为哈尔滨三类保护建筑。
1921年12月15日,随着美国人大批来哈经商,美国驻哈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同时代管希腊侨民事务,领职人员增至9人,并迁入南岗东大直街。
1932年2月日军侵占哈尔滨后,美国驻哈尔滨领事馆依然存在,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伪当局封闭。
最后一任领事路易·盖尔来及全体馆员均被软禁在该馆内达半年之久。
1942年7月4日,被遣送到日本,再由日本乘船经南非返美。
1907年1月,费希尔(Fred.D.Fisher)任领事。
1909年3月,顾临(RogerShermanGreene1881-1947)接任哈尔滨领事。
1910年,詹森(NelsonTruslerJohnson1887-1954)从奉天副领事任上调来哈尔滨任副领事。
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梅纳德(LesterMaynard)任哈尔滨领事。
1919年-1921年,詹金斯(DouglasJenkins)任哈尔滨领事。
1922年2月21日,汉森(GeorgeCharlesHanson)被任命为哈尔滨领事,1925年4月卸任,1929年又来任领事,1931年随该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至1934年卸任。
一说其间并未离任过。
1925年4月8日-1929年,索科宾(SamuelSokobin)任哈尔滨领事。
1934年3月7日-9月4日,柯威乐(CabotCoville)任哈尔滨总领事。
1934年9月4日,欧敦斯(W.A.Adams)被任命为哈尔滨总领事,但后来并不在任,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自然解职。
1937年-1940年,兰勒拿署哈尔滨总领事馆总领事是麦热尔(GeorgeRobertMerrell,1898-1962)。
1940年8月,美国驻哈尔滨美国总领事苟尔雷(LouisHillGourley,1889-1950)上任,翌年11月30日时仍在任,是该总领事馆的最高负责人。
(以上资料来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三、日本领事馆
开设时间:
1907~1945年
领事:
川上俊彦、本多熊太郎、佐藤尚武、天羽英二、冢木毅等。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外事志》)
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设立于1907年2月5日,地点在南岗义州街27号(今花园街27号,现花园小学校校址处),1936年2月26日迁到车站街(现红军街)满铁事务所楼内(现铁路公安局)。
当时日本驻哈总领事馆的规模为哈尔滨市外国领事馆之首,除总领事、副总领事外,还设有司法领事,下设警察署和特务组织,其总领事大部分是高级特务。
在领事馆的地下室还设置了刑讯室和监狱。
1932年2月,日本侵占哈尔滨后,领事馆的警察署逐渐扩大,变成了同日伪警察局、宪兵队平行的法西斯组织,参与了对中共党组织的刺探和破坏活动。
1937年后,领事馆的地下监狱变成了为平房细菌工厂(即731部队)集中和输送"马路大"(细菌工厂做试验的活人)的转运站,直到1945年8月关闭,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一直是残害中国人民的魔窟。
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任职时间及作品。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志·附录》)
1907年3月4日,日本在哈设立领事馆,总领事川上俊彦就职。
馆址设在新买卖街和花园街交角处。
1936年2月28日,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由南岗义州街迁车站街。
1932年12月14日,森岛守仁来哈就任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大桥忠一去职。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历史编年》)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西方各国势力开始进入东北北部地区,日本遂于3月4日在哈尔滨设立日本总领事馆。
地址在哈尔滨南岗义州街27号(现果戈里大街,老领事馆建筑已经于2001年拆除,在其原址建起现今的花园小学),首任总领事为川上俊彦。
1936年2月,日本总领事馆迁入红军街108号。
现花园小学位置上的日本驻哈尔滨领事馆旧影
红军街106、108号
使用时间:
1936年2月至1945年8月19日
地址:
红军街106、108号
简介:
建于1924年,为砖木结构,属于折衷主义风格建筑,为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
(以上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志·外事志》)
日本总领事馆官邸—果戈里大街298号
地址:
果戈里大街298号
现今用途:
省外事办办公楼
简介:
该建筑建于1920年,为砖混结构,以古典主义为基础,融入文艺复兴及“巴洛克”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科林斯式叠柱门廊及女儿墙与法式穹顶结合,形成浑然一体的精美艺术造型,充满了欧洲情调,不愧为尤里·彼得洛维奇·日丹诺夫的经典之作。
为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
1945年前是日本总领事馆官邸。
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这栋建筑被苏军占用,成为苏联红军卫戍区司令部政治部办公处。
1947年3月这里成为哈尔滨苏联高等音乐学校。
解放后成为苏侨中学。
1958年成为黑龙江省外事办公室至今。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四、法国领事馆
开设时间:
1907年5月18日~1947年3月15日
领事:
彼列斯克、罗梅洛、兰必斯、李必丽、索朗特、布道凡等。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外事志》)
领事:
彼列斯克、罗梅洛、兰必斯、李必丽、勃朗特、雷诺·路易、喜得乐、莱尔堪·儒里、阔热克、布道凡等。
领事:
1913年在任署领事是梅洛罗(M.Romero)。
1920年,李毕利(HenriLepice)任哈尔滨法国领事。
他1906年来毕,后历任天津副领事、云南府副领事和署领事、沈阳署领事、成都署总领事,直到调任哈尔滨。
1923年已调任北京法国公使馆。
1923年,莱皮斯尔(CharlesLepissier)任哈尔滨法国领事,头衔是满洲领事。
他1882年5月23日生于广州,在巴黎东方语言学校受教育,1907年2月来华,(注:
TheChinaWho'sWho1923,Shanghai,p.167.)1908年-1914年在沪任翻译及副领事,1931年5月调任天津领事,1935年5月1日请假回国。
1924年11月,路易·雷乐(LouisReynaud)被任命为哈尔滨法国领事。
1933年法籍犹太人西蒙·开斯普(SemionKaspe)在哈尔滨被绑架,雷乐领事和香本(AlbertChambon)副领事处理了此事,后者两年后在哈尔滨审理此案时仍任此职。
1941年11月30日任哈尔滨法国领事的是列乌尔库银(H.Leurkuin),1945年2月死于任所,是哈尔滨最后一任法国领事。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地址:
龙江街39号,后迁至颐园街3号。
法国驻哈尔滨领事馆,设立于1907年5月18日,地点在南岗龙江街39号,是仅次于俄国、日本之后最早设立领事馆的国家,所以建立较早,主要与道胜银行有关,俄国利用清政府为偿付日本赔款而大借外债的机会,承揽了对清政府的借款。
为此,俄国利用法国财政资本,在彼得堡建立了华俄道胜银行,又在哈尔滨设立分行。
此后,法国人便开始陆续来哈尔滨经商。
1925年升为总领事馆。
1945年8月被日本查封,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恢复开放。
1947年3月15日闭馆。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志·附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一度降为副领事馆,战后(1918年)又升格为领事馆,1925年再次升格为总领事馆,1931年改为一级领事馆,派本香为副领事,主持馆务。
二战期间,法国领事馆受维希政府领导,“法国抵抗运动”胜利后,最后一任领事莱尔堪·儒里,于1945年2月病死任所。
德国投降后,6月9日为日伪当局查封。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在苏军占领当局的协助下,9月20日该馆曾一度恢复活动。
1947年5月15日,哈尔滨特别市政府社会局外侨科奉命将该馆接收,遂闭馆。
(以上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志·外事志》)
1907年5月18日,法国在哈开办领事馆。
馆址初设埠头高加索街(现西三道街),后迁吉林街与齐齐哈尔街(现龙江街)中间区段的东大直街上,20年代迁至齐齐哈尔街路东39号。
1925年升格为总领事馆。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历史编年》)
颐园街3号
使用时间:
1907年5月18日~1945年
地址:
颐园街3号
现今用途:
现为黑龙江省老年大学。
简介:
该建筑建于1914年,为砖混结构,属于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原为犹太商人列昂基·沙耶维奇·斯基德尔斯基私宅。
五、西班牙领事馆
开设时间:
1909~1936年
领事:
费拉斯果(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外事志》)
西班牙驻哈尔滨领事馆,设立于1909年1月30日,地点在南岗铁岭街33号,首任领事为林拉斯米。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志·附录》)
西班牙驻哈尔滨领事馆设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1月30日)。
馆址在南岗铁岭街33号,首任领事为费拉斯果②。
(②黑龙江省省档案馆158—1—23号。
)西班牙于1916年3月14日,宣布加入《英俄协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仍继续开馆。
1936年西班牙内战开始后闭馆。
后西班牙承认了伪满洲国,但领馆未再恢复。
(以上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志·外事志》)
六、德国领事馆
开设时间:
1909~1945年
领事:
道弥尔、韩赐、梯格斯、吉溥利、包敖古等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外事志》)
1909年8月21日,德国驻哈领事馆在炮队街江沿附近设立,领事道弥尔(1910年9月迁至车站街,一战时一度关闭,1920年恢复后迁至阿什河街与花园街交角处)。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历史编年》)
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 设立于1909年8月21日,地点在道里区江沿街,后迁到南岗区花园街37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关闭,1920年7月24日恢复开放,1923年升为总领事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关闭。
先后担任过领事的有道弥尔、韩赐、梯格斯、吉溥利等。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志·附录》)
西二道街10、12、18号
使用时间:
1909年8月21日至1910年9月
地址:
道里区西二道街10、12、18号
现今用途: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联合社
简介:
该建筑为砖混结构,属于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为哈尔滨二类保护建筑。
德国领事馆在此仅仅停留了13个月就搬走了。
现西二道街12、18号为黑龙江省供销合作联合社,西二道街10号为商铺。
阿什河街22号
使用时间:
1910年至1917年3月14日;1920年7月4日至1945年5月
地址:
阿什河街22号
现今用途:
花园小学图书馆
简介:
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结构为砖木结构,属于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为哈尔滨三类保护建筑。
1909年8月21日德国在哈尔滨设立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
馆址先设在道里,1910年9月迁至此处。
1917年3月1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京民国政府宣告与德国、奥地利两国断绝外交关系,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即关闭。
1920年7月24日,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于原址恢复。
1923年升格为总领事馆。
1945年5月,苏军占领柏林,德国投降,日伪当局于5月末封闭了德国领事馆。
日本投降后,8月24日苏军搜查了原德国领事馆。
领事邦查布等被俘后押往苏联,房屋、财物及档案均由苏军接收。
(以上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志·外事志》)
最早担任德国驻哈尔滨领事的是道弥尔(Dr.H.Daumiller),1910年1月5日,原驻小吕宋领事韩赐(Heintze)来哈尔滨接任道弥尔担任领事,但道弥勒1913年时仍在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3月14日,中国北京政府正式宣告与德、奥断绝外交关系,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被关闭。
1920年7月24日,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恢复办公,领事由原驻奉天领事梯格斯担任。
1923年3月,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1929年-1930年,斯托别博士(Dr.G.Stobbe)任德国驻哈尔滨领事,秘书是马尔克斯(F.Junks)。
斯氏1930年5月调任大连领事馆馆务处办总领事。
1930年6月2日,吉溥利(HermannGipperich)吉溥利担任总领事。
不久又降为领事馆,领职人员4人,1925年梯格斯再次担任领事。
1929年7月26日至1930年1月,由于哈尔滨发生了“中东路事件”,苏联驻哈总领事馆关闭,德国领事馆曾代行苏联领事馆事务。
1931年,卡尔·奥古斯特·鲍尔泽(KaelAugustBalser,汉名鲍敖古)任德国驻哈尔滨领事。
在哈尔滨的德国侨民比较少,1932年最多时,达598人。
(以上资料来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七、英国领事馆
开设时间:
1911~1942年
领事:
斯莱、康斯、柏达、菲利普、卓乃斯等。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外事志》)
英国驻哈尔滨领事馆,设立于1911年,地点在南岗大直街。
英国为与俄国争夺在哈尔滨的统治权,于1929年4月改为总领事馆。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总领事馆降旗被关闭。
先后担任领事的有义思德、斯莱、康斯、柏达、菲利普、卓乃斯等。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志·附录》)
1911年,英国在哈尔滨开设领事馆(初设在南岗区西大直街与铁岭街交角处,后迁至车站街新址。
1928年升格为总领事馆)。
1929年4月1日,英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
(以上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历史编年》)
红军街69号
使用时间:
1911年至1941年12月8日
地址:
红军街69号
简介:
建于1919年,为砖混结构,属于英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为哈尔滨二类保护建筑。
建筑平面为凹字形对称布局,极具北欧陡坡高层顶的建筑特征,造型典雅端庄,在哈尔滨近代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有着独特的地位。
1911年英国在哈尔滨正式设立领事馆,馆址最初在南岗大直街56号,后移至此处。
1929年4月1日升格为总领事馆。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英国总领事馆被日伪查封。
最后一任领事阿尔切及领事馆其他领职人员,均被软禁在领事馆内,档案、财产均被日伪接管。
1942年6月4日,领事馆全体人员被遣送,经南非回国。
(以上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志·外事志》)
八、比利时领事馆
开设时间:
1913~1942年
领事:
干司特、盖·维多尔德、爱尔涅斯多夫、德格宣等。
地址:
道里区商铺街(今花圃街),后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世纪 初期 哈尔滨 各国 领事馆 资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