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案必修3.docx
- 文档编号:6573709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16.09KB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案必修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案必修3
第14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掌握“双百”方针的内涵及提出的目的。
理解贯彻“双百”方针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探究“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提出:
1956年,毛泽东抓住时机,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双百”方针。
3.含义
(1)百花齐放: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2)百家争鸣: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4.意义:
“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带来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春天。
“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双百”方针的破坏
1.原因:
“双百”方针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的破坏,一些学术问题被当做政治问题进行批判。
2.表现
(1)大批文艺作品如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林家铺子》《怒潮》《红日》等被点名批判。
(2)大批著名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被戴上修正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帽子。
(3)大批著名学者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惨遭迫害。
(4)大批文艺界的著名代表人物被打成“黑线”上的人,被肆意迫害。
3.危害:
严重影响了文艺的发展、繁荣和学术的进步。
欣欣向荣的新时期文艺
1.原因: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文艺领域经过拨乱反正后,“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2.表现
(1)小说精品如《班主任》《平凡的世界》《战争与人》《长城万里图》《白鹿原》等问世。
(2)报告文学如《哥德巴赫猜想》的出现。
(3)音乐、影视、绘画等杰作频出。
【易错提醒】
1.“双百”方针≠自由化方针
“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
中国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
但是,“双百”方针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在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它的提出不仅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而且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能够大大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轻巧识记】 图示法巧记“双百”方针
【易错提醒】 政治运动对文艺的冲击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尤其是十年“文革”中,许多文艺界、学术界的代表人物遭到批斗或下放到农场改造,整个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文革”证明“双百”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而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轻巧识记】 图示法理解“双百”方针的发展
“双百”方针的经验与教训
1.“双百”方针的贯彻
史料 在新中国的电影历程中,1959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以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为契机,广大电影工作者一鼓作气,共推出了风格多样、题材不同、高质量的18部献礼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广大观众和电影从业人员称为“难忘的1959年”。
画线部分史料形象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我国电影业发展成绩巨大。
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说明“难忘的1959年”为什么会出现。
提示中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和政府提出“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领域“百花齐放”;知识分子(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2.“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
史料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1)史料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工作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你有何认识?
提示
(1)新时期要继续坚持“双百”方针。
(2)变化:
活力显现——遭遇挫折——重现春天。
原因:
“双百”方针能否贯彻;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
认识:
“双百”方针实质上是文化领域的民主化,实施的目的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双百”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必须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的贯彻
(1)遇到的问题:
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政治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解决
①“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
②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3)经验教训
①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
②科学与文化的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在宪法范围内。
③“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文学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发达的方针。
④坚持“双百”方针,使科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⑤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一、“双百”方针的内涵、实质和意义
1.内涵
(1)“百”是多的意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多种“花”同时开放,允许多种观点同时存在。
(2)“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具体地说,“双百”方针的内涵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3)并不是毫无限制的“放”和“鸣”,是有前提的,前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的范围内,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2.实质:
“双百”方针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
3.意义
(1)在“双百”方针指引下,中国文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2)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两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对点演练】
1.下图是由丁聪、方成、华君武等老一代漫画家于1956年集体创作的《万象更新图》:
(注:
在漫画的前面,有一首长达四页的“万象更新”解说诗,题目为“作家们掀起一个创作的高潮!
”,《万象更新图》画面中有名有姓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如:
茅盾、老舍、周扬、巴金、冰心、赵树理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与这幅漫画创作时代背景不同
B.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与这幅漫画创作背景相同
C.这是一幅反映文艺工作者投身于火热生活贯彻“双百”方针的漫画
D.“双百”方针鼓舞下漫画所体现的这种蓬勃发展势头得到长期延续
解析:
选C。
据题目信息“1956年”“作家们掀起一个创作的高潮”可推断与“双百”方针有关,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与这幅漫画创作时代背景相同,故A项错误。
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与这幅漫画创作背景截然不同,故B项错误。
由于政治运动扩大化,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双百”方针并未能坚持贯彻下去,因此D项错误。
漫画反映了文艺工作者投身于火热生活贯彻“双百”方针的主旨,故C项正确。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不同之处
1.背景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同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另外其他阶层或政治派别也提出了代表本阶层利益和要求的主张。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
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②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
③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内涵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是各阶级各学派就其思想主张进行辩驳。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
3.意义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意义: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对点演练】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解析:
选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主张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自由争论和发展;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阶级各阶层提出的不同的治国主张。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百花齐放”主要针对的是( )
A.艺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D.学术领域
解析:
选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指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春天是指新中国的建立
B.强调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百花齐放能促进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解析:
选C。
“双百”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针。
C项是对“双百”方针的错误认识,故选C项。
3.当有人报告一位在华讲学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些观点时,毛泽东说:
“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
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
”毛泽东的这番话符合( )
A.“一边倒”政策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C.“双百”方针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解析:
选C。
依据材料中“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
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可知与“双百”方针思想符合。
4.“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出现了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
A.传统戏曲失去群众基础B.样板戏适应百姓需求
C.“左”倾错误持续发展D.落实“双百”方针的要求
解析:
选C。
“样板戏”是“文革”时期的产物,是“左”倾错误的恶果。
5.“它是20世纪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和发展和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
”这一文艺形式( )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落实
B.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C.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
D.被奉为文艺工作者占领舞台的典范
解析:
选C。
从材料中的中央“文革”小组可知这一文艺形式是“文革”期间的“样板戏”,“文革”期间“八亿人民八个戏”,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
这种形式是对“双百”方针的否定,既不利于中国文艺的发展,也不是文艺工作者占领舞台的典范。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学术、文化领域生机勃勃。
这得益于( )
A.“星火计划”的制定B.“双百”方针的重新贯彻
C.“向科学进军”的号召D.“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
解析:
选B。
根据所学可知,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做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再度迸发出勃勃生机,故本题选B项。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以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
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1956年5月2日)
(1)根据材料,概括“双百”方针的内涵。
提示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双百”方针的作用。
提示带来了我国文学艺术的春天,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2.分组讨论:
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提示新中国成立以后60多年科技、文艺发展的状况告诉我们,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双百”方针,社会主义的文艺、学术和科学技术就会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前和“文革”后到现在,我们科技和文艺的繁荣就说明了这一点;反之,就会受到挫折,甚至倒退。
“文革”期间,由于错误路线的影响,我国的科技和文艺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建议用时:
25分钟)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革”期间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解析:
选A。
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春,因此符合条件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1956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在刊物上、报纸上可说各种意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B.任何议论都可以自由发表在报刊上
C.思想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人们的权利
D.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
解析:
选D。
材料体现的是“双百”方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的限定条件表明,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故D项正确。
A、B两项表述过于绝对化;C项表述过于宽泛,故排除。
3.1956年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在文学、电影、戏剧创作上展现出了勃勃生机,涌现出如《红旗谱》《青春之歌》《关汉卿》等家喻户晓的作品,这一盛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双百”方针的确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解析:
选B。
依据时间“1956年后”和所学文学、电影等艺术的发展以及设问的限定词“直接原因”可知B项正确。
A项和C项不是直接原因;D项与材料无关系。
4.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
“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
川剧落后。
得罪了四川人。
当时一位同志回答:
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
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
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这表明( )
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
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
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解析:
选A。
“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A项正确。
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5.1957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
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
“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 )
A.“百花齐放”方针
B.“百家争鸣”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解析:
选B。
“百花齐放”是在艺术领域,“百家争鸣”是在学术领域,题干体现的是学术争论,因此答案为B项。
6.毛泽东说话“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派、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这一主张( )
A.体现了“双百”方针B.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
C.有利于文艺繁荣D.捍卫了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
选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由材料关键信息“世界观……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可知,学术受到政治干扰,所以答案选B。
7.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解禁了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
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4部观众点播电话,越来越多的点播都是要求李谷一演唱《乡恋》的。
《乡恋》的解禁表明( )
A.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B.流行音乐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流
C.文学艺术仍受“左”倾思想的束缚
D.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起决定作用
解析:
选A。
1983年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工作刚刚从过去的“左”倾思想束缚中得到解禁,由此可知B、C两项不符合史实与题意,均排除;D项说法明显错误,直接排除;题干材料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故本题选A项。
8.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最早播放的迈克·杰克逊的歌曲,就是那首著名的《四海一家》。
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产品,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连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辙。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体现多元世界的共同追求
B.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C.“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
D.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解析:
选A。
中国接受美国音乐《四海一家》说明中美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但其价值观中有共同之处,A项正确。
不同国度接受相同事物,不足以说明多元化趋势,B项错误。
《四海一家》在中国被接受不足以说明“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C项错误。
我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以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材料二 马寅初表示:
“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
“文革”中,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曾被下放劳动改造。
材料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毛泽东不让哪“几种花开放”。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造成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解析本题时间跨越三个阶段,利用丰富的材料考查“双百”方针的提出到经历曲折再到世纪之交,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双百”方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完整历程,并由此得出对党的政策方针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认识。
答案
(1)分析:
决不能让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方向,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思想之花“开放”。
实质:
说明了“双百”方针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格局。
(2)问题:
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严重破坏和损害。
影响:
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
(3)联系:
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把“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面向”的高度,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来认识“双百”方针的作用。
认识:
说明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能够吸取教训,保持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也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五 单元 现代 中国 科技 文化 14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