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30份打包Word版含答案 14.docx
- 文档编号:65734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1.08KB
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30份打包Word版含答案 14.docx
《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30份打包Word版含答案 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30份打包Word版含答案 1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30份打包Word版含答案14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想要生生不息、蓬勃向前,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只能是痴(cī)人说梦;中华民族要增进民生福址、实现民族复兴,不坚持绿色发展只会是半途而废。
B.韩国海上调查情报科长黄俊贤表示,“扣留、没收、报废”等处罚能起到与“停止、取缔营业资格”一样的制裁效果,相信经济杠(gàng)竿惩罚能让那些试图继续进行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和船主“彻底死心”。
C.在明清以前,乡村是美好的代名词。
孔子说过“礼失而求诸(chǔ)野”,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也同样在乡村里发现了诸多旷世奇才,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更是长年隐居在山林里,不愿意出来做官。
D.熄了引擎(qíng),旋下左侧的玻璃窗,早春的空气遂漫进窗来。
岑(cén)寂中,前面的橡树林传来低沉而嘶哑的鸟声,在这一带的山里,荡起幽幽的回声。
(命题思路:
原创。
考查常用规范汉字的读音和书写。
选项来自美文及报刊,关注文化和时事热点,语言材料新鲜。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3题
【甲】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
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和自己交朋友,还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
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
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
【乙】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丙】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你也会乐此不疲。
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
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虽然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
【丁】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搅扰B.顾影自怜
C.乐此不疲D.虽然
(命题思路:
原创。
考查词语的理解和正确运用,涉及一般实词、虚词、成语,范围广。
)
3.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
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B.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C.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你也会乐此不疲。
D.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命题思路:
原创。
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涉及冒号、顿号、逗号、句号的运用。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把资金投到电影制作环节中,参加国际电影节赚得口碑,之后再去宣发、销售和推广,在当下这是一条独立电影的可行之路。
至于这条路能走多远,仍需时间验证。
B.很多人认为山寨是祸水是阻碍行业发展、影响创新企业发展的罪魁祸首。
然而乐动卓越CEO邢山虎则认为用良好的心态看待山寨,被山寨也未尝不是件坏事。
C.对于“异地养老”模式还是应以市场来进行调节,把选择服务的权利交给老人。
随着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政府应由“补机构”向“补人头”转变,也就是将补贴发给作为服务对象的老年人,以此来解决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说,目前中国房地产一个重要特点是分化越来越严重,在价格上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三四线城市房价大体上是回落的,问题和矛盾主要集中在部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命题思路:
原创。
本题考查学生的病句的辨析能力,ABD项来源于时政新闻,C项没有作修改,报刊语言不规范现象严重。
)
5.某校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要求学生为自己的教室拟一个室名,体现雅居寄情的主题。
请你代拟一个室名,要求内容健康,有文化内涵,并用一两句简洁的话来阐释室名的涵义。
(3分)
示例:
凌云阁——胸怀凌云壮志,心系天下苍生。
答:
▲
(命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仿写,所选材料贴合学生生活,在考察对联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的挖掘。
)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展开想象,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描写一段100左右的文段,再现它的意境。
(6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命题思路:
原创。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合并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共10分,其中选择题3分)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
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关注的中心。
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
老子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
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
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
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
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无为”方能大有为。
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
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
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
“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
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
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
天道忌盈。
老子认为天道忌盈。
什么是“盈”呢?
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
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
月满则亏,盛极则衰。
老子曰: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
怎样才能常虚不盈呢?
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
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
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伟业须从细小做起。
老子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
老子认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
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
事物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
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王爱群)来源:
人民日报
7.下列对老子的“德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刻意追求有德反而成就大德的理政者,才是真正有大德、厚德的理政者;为声名求德的人,反而失去了德。
B.对理政者而言,能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其所需,就是有德。
C.理政者只有用合理的规则将人们的得利、得位极其途径、多少、高低等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才能成全大德。
D.理政者刻意求德,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高“有求必应”,其实质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命题思路:
综合考查学生的对现代文语段的理解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虽然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汲取不少治国理政的智慧。
B.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得益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这是老子提倡“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依据。
C.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他主张理政者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D.老子认为大事由小事积累而成,对理政者而言,如果不善于从小事做起,抓住关键细节,就不能成就大业。
(命题思路:
综合考查学生的对现代文语段的分析理解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9.请概括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
(4分)
答:
▲
(命题思路:
部分原创。
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里面蕴含有丰富的修身、治民、治国思想,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但在浮华的现实中,我们很少能沉下气来对传统文化作一些思考。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共20分)
哑巴与春天——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
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
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
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
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
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
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
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
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
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
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
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
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
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
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
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
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30份打包Word版含答案 14 高考 语文 命题 比赛 试题 30 打包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