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修辞手法.docx
- 文档编号:6552768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562.37KB
设计中的修辞手法.docx
《设计中的修辞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中的修辞手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中的修辞手法
设计中的修辞手法
二、设计中的修辞手法—通感
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说“在我看来,感觉或形象的组合是设计者在信息接受者的大脑中进行的一种信息再构筑活动。
这一再构筑过程,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刺激的过程。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它们组合起来产生的刺激,在接受者的大脯中进行感觉的再现;这种再现,在我们的大脑中生成所谓的“印象”。
进而言之,大脑中的这种信息构筑活动的形成,离不开通过感觉器官接受的来自外部的各种信息,同时也离不开存在于记忆中的被外部刺激所唤醒的材料。
记忆并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在接受外部信息的同时,依次被一一唤醒,彼此认证,再充实以新的信息。
因此,所谓印象,就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部刺激,并把这些刺激和人脑中原有的记忆组合、联系而生成的结果。
设计行为,则是以这种组合而成的印象为前提,并且有意识地干预这一组合过程的行为。
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信息的构筑”——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干预组合印象的生成的过程。
”从中我们看到设计是信息组织、传达的过程,设计作为科学与是艺术的结合体,它的艺术性毋庸置疑;设计师作为一种视觉工作者,设计的结果必须能给大众带来审美的享受。
在这个组织、转达信息的过程中设计师作为信息的发出者要准确传递信息也要将信息优美艺术化的传递,这样信息的接收者(观众)才能通过设计师视觉化语言表达中,感受到更多。
我们在评价设计的时候往往会说“我感觉……”,这种表达往往是含糊不清的,不够明确的。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但在人类感知、认识事物时不是运用单一感觉器官的行为。
钱钟书先生说: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这个说法很好的解释了人类感觉的现象,这就是通感。
通感就是借助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使眼、耳、舌、鼻、身不同感官的感觉联系起来的心理现象。
我们在城市里用视觉欣赏建筑时建筑重复与变化的形态会联想到音乐的节奏与韵律感到听觉的美感;我们用嗅觉闻到香的东西会从味觉联想到甜的感受;看见环境中大面积的红色时身体会感觉热。
这种通感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转移,感官的交相为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
对于这种能力的认识,并将通感现象运用在艺术相关领域中,能突破语言、形式的局限,丰富审美情趣,增强艺术效果。
对于设计师要运用通感这种设计中的修辞手法,利用人的感知、表象形态到意象形态的各种感觉转移、渗透、互通审美体验。
由于在工业设计中大多用视觉化的形态为表现语言,因此,要尽可能使设计物通过视觉化表达产生各个感觉器官的通感,从多层面达到信息传递的准确、优化。
原研哉先生提到“如果票面上印的是一幅森林的图片,那么,这张图片所带来的就不光是视觉刺激了,它还会唤起我们对森林的记忆,包括嗅觉和听觉在内的各种记忆都会因为这种微妙的刺激而被唤起。
其最终结果是在观者的脑中,形成一幅由多种刺激组合形成的综合形象。
”掌握通感这个设计的修辞手法,是要求设计师理解设计感觉不是单纯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感觉个体(设计师或观众)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设计师或观众)心理需求、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特征等影响下的复杂综合体。
需要从多个角度培养、训练设计通感。
首先,用心体会生活,培养敏锐的感觉。
比如说看一幅画,普通人可以仅觉得是静止的颜色和线条的组合,但对于设计师要可以通过颜色和线条感受到光影、温度等甚至某些音乐旋律;在触摸各种材质时,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心情,如:
金属的冷漠,棉质的亲切;在看到色彩时,可以感受到温度,如:
冷冷的灰色,暖洋洋的橙色,并且将这种感觉收录,积累丰富心灵的审美体验,这种感觉在设计师大脑中的丰富程度,就是设计表达成熟的基础,丰富的感觉是设计通感实现的起点。
其次,设计师要展开关联和联想训练,在生活中观察各个事物本质感受的关联性,展开直觉、情感联想,设计通感的实现正是联想架起了感觉与事物之间的桥梁。
再次,培养丰富的情感,作为设计师一方面通过生活积累情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各种艺术形式(如:
电影、戏曲、音乐等)的欣赏与涉猎培养情感,同时提高艺术修养,情感是设计通感的实现的动力。
最后,由于设计、工业设计的语言是视觉形象,那对视觉性符号如:
形态、色彩、材质等与人的审美感觉有关的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明暗、虚实、比例、对比、尺度等关系的收集、积累、研究是很必要的,它是设计通感实现的素材。
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设计通感的能力越强就越能良好地将信息进行组合,敏感、准确地把握设计形态,将信息传达出来。
三、设计中心思想、关键词、元素、视觉形象概念引入
前面我们讲到设计是一个信息组织、传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创意就是核心,我们常说所有的设计是相通的,信息的组织、传达就是相通点。
我们以一影视广告设计案例来分析:
某品牌巧克力影视广告,镜头画面出现一女士端坐上海外滩的露天咖啡茶座,以优雅、精致、知性气质的形象出现,在放下手中的小说的同时,从手提袋中拿出一块该品牌巧克力,伴随着婉转轻柔的吟唱音乐,咬下一口细细品尝,同时从巧克力中滑出的一条巧克力色丝绸缎带轻轻将她环绕、流动,镜头转换为一缕牛奶倒入轻轻拂动的巧克力色丝绸上,同时从中浮现出该品牌巧克力,随之广告语出现“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在这广告设计中想要传达的信息是巧克力的丝滑口感,优雅小资品牌的形象。
试想当不出现广告语时,你是否可以领悟到该巧克力的丝滑口感,回答是肯定的,原因是当经过镜头画面的引导,我们已经把丝绸缎带的视觉感受通感到触觉感受随之通感到巧克力的味觉口感上了。
在这则广告设计中要传达的信息是巧克力的细腻滑润口感;所产生的设计关键词是:
柔滑、轻软;由元素(视觉元素)来讲柔滑、轻软可以是平静的水面、微微的清风、妈妈的亲摸等等,能在众多视觉元素中选用巧克力色的丝绸缎带这个元素,表现了设计人员对视觉元素和信息之间的准确性的把握;丝绸元素展现的视觉形象的状态是轻轻拂动的不是笔挺的,这更加强了细腻、丝滑的感受。
这则广告的成功是合理的分析关键词,巧妙的选择的视觉元素,良好的运用视觉形象,用视觉到触觉再到味觉的通感过程完成“细腻滑润”这个核心信息组织、传达。
设计的过程好比是在建造一座桥梁,在这座桥梁左右两端,一边是设计所要表达的信息,一边是视觉化的设计结果,要使信息安全、准确的通过这座桥,就需要建造桥梁时有坚实的基础,中心思想、关键词、元素、视觉形象就是其基础。
同样工业设计的创意构思,是设计最初的形态化描述,是设计者思维最活跃的发想阶段,表现出原创性、灵感性、活跃性和设想性;是使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抽象的见解,具有形态与结构的过程。
在工业设计的设计创意构思实施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清晰:
中心思想、关键词、元素、视觉形象这几个基本概念。
中心思想:
是从所要传达的信息归纳的与设计形态有关的特性、感受描述;它作用与设计的整个过程,也是设计方案的评价、判断、选择的标准。
关键词:
是通过中心思想的确立而展开的与设计形态有关的文字化设计定位,也是设计方案的评价、判断、选择的标准;元素:
也可以说视觉元素,是生活的点滴(各种视觉符号);视觉形象:
通过描述产生某种特征(色彩、材质、机理、比例等)的可知的视觉形态。
通过设计实例来分析:
这是一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这位同学比较认真,当开始和指导老师讨论选题时,他说要做个家用电话,而且他已有了视觉形象(图2-9),并且功能很多,视频、手写输入等等,我们看到的这个视觉形象从造型,和众多的功能来讲,像是款高科技的TI产品,并不能说是家用电话。
但通过交谈、分析,我们发现学生想要的是:
因为家在北方,自己在南方学习,父母非常思念他;从小有和父母有通信习惯的他,希望和父母的交流、联系可以除了电话以外,还保留字里行间的亲情,但可以省去邮局的麻烦(这也是我们被电子产品包围的现代人回归的一种心态)。
这到底是什么呢?
从中我们分析学生想要通过这个不明确性质的产品,传达的信息是:
可以打电话以外、手写书信的字体、与父母的亲情。
通过几周的讨论、思考,并对形式、技术调查、情感分析,确立设计的中心思想为:
情感交流器,定位是家用电话,具有通话功能;基于传真手稿功能;有一点回归心态;形式要简洁,体现家庭交流的亲情。
接着展开关键词:
摒弃电子高科技形式回归简洁地;造型感受安静地;功能可手写地、可出纸张信件地。
接着开始寻找元素:
分析父母情感是对身在南方儿子的思念,从字面展开联想:
从情感思南到形象司南(图2-10),开始分析司南: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巧合的是司南正是指示南北方向工具,从中丰富设计的中心思想,关键词可以在设计中添加指示方向的功能,经过技术分析可以用GPS定位技术完成,但表现形式由中心思维为标准:
仍尽可能简洁,确定视觉元素为司南形象的现代演绎。
其后开始创造视觉形象:
如图(图2-11),随后产生两个方案如图(图2-12)、开始评价、判断、选择:
两个方案多满足了中心思想为中情感交流器,具有通话功能,形式都比较简洁,可以说都是司南形象的现代演绎。
方案一的手写地、可出纸张信件地的关键词的形象化用的是手写屏幕形式,较之方案二的直接在底座上书写的形式更加有电子感,产生的通感现象更接近IT产品,与设计关键词摒弃电子高科技形式回归简洁地不符,同时方案二的视觉形象更符合家用电话的产品特性更加单纯,形式要更简洁,最终选择方案二深入,设计结果如图(图2-13)。
最终确定设计名为“思南——家用电话”,选用色彩、材料时还是以中心思想、关键词回归简洁;安静地为前题,整体外观选用聚碳酸脂材料,不透明的漫射的白色,创造安静、简洁视觉效果;内部选用丙烯酸材料,表面坚硬,效果透明和轻便,采用热情的红色,与外观产生对比,从整体上加强安静感;按键部分采用硅树脂这种透明度材料,湿软、果冻般触感让人摸上去很亲切。
结合以上的例子中创意构思的过程,我们看到设计中心思想、关键词、元素、视觉形象概念的及理解与处理它们之间的的关系的重要性;掌握完整地、深入地提炼设计中心思想,准确定位关键词,广泛地开展联想、通感寻找元素、根据中心思想、关键词准确的创造、选择视觉形象是培养学生以形态为核心的设计创意能力的重点,并可以展开实验性教学得到验证。
(图2-9作品最初视觉形象)
(图2-10司南)
(图2-11视觉形象创造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中的 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