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交通网络形态.docx
- 文档编号:6551661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588.27KB
西安的交通网络形态.docx
《西安的交通网络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的交通网络形态.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的交通网络形态
西安的交通网络形态
西安的交通网络布局形态
1.地理环境
西安,古为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地理环境优越。
正因如此,2015年末常住人口870.56万,其中城镇人口635.68万,城镇化率72.61%。
人口密度861人/平方公里。
这足以证明这座千年古城巨大的吸引力。
2.城市职能
自古至今,西安一直是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
古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而今又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部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全国的公路、铁路、航空也都交汇于此。
3发展目标
突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特色,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4.西安城市发展布局形态:
中央组团式
西安当前区域空间格局可概括为:
一个主核心,一个副核心,以主要交通线为放射轴的“放射状多圈层”空间结构。
一个主核心为西安,一个副核心为咸阳;多罔层包括核心区、紧密区、辐射区、影响区,各圈层之间以三条主轴、五条副轴为发展纽带,共同带动西安地区的发展。
在2008年到2020年的第四次城市规划中,西安提出了“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空间格局规划;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西安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
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其中:
“一城”为主城区;“一轴”为以陇海线为主轴的城镇经济发展轴;“一环”为以关中环线为纽带的城镇经济发展集群带;“多中心”为主城区外围的中心城镇,包括四个组团、三个新城和四个县城,其中:
四个组团指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三个新城指临潼、阎良、泾渭;四个县城指户县、高陵、周至、蓝田。
西安第四次城市规划图
5.西安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形态:
方格网式
西安市以老城棋盘式路网为核心,分别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延伸,仍基本保持了方格式道路网的特征。
路网布局也朝着“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格局发展。
西安市依托“米”字形交通骨架曾编制了一个大九宫格局的城市规划。
中心是西安主城区,东面是临潼副中心,西面是咸阳副中心,南面是长安副中心,北面是三原副中心,东北是阎良副中心,西南是户县副中心,东南是蓝田副中心,西北是空港副中心。
这个规划还获得了国家建设部的大奖。
5.1方格网式布局形成原因:
1.西安最早建城之初便是方整空间结构
西安古称镐京,长安,是有着悠长历史的文化名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城市兴衰,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其城市空间形态独具韵味。
西周镐京遗址位于沣河两岸,据《周礼·考工记》记载: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
由此可见,镐京城的空间形态结构应为方整轮廓,“井”字形路网骨架。
2.唐长安扩建采用棋盘式路网格局,明清保留其格局
隋长安城即大兴城的城市形态,以《周礼考工记》中的法则为依据,并且在创立皇城制度方面更有了发展。
唐长安扩展了大兴城的规模,采用严整的棋盘式道路网格局,坊里结构,占地80多平方公里,设置108坊,皇城和宫城居中,朱雀街为中轴线,南有庄园别墅,东部骊山为避暑圣地,北部为狩猎场。
唐长安城的结构形态,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整形城市,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营造水平的最高水准。
从总体环境来看,在四周八水环绕和南部终南山绵延起伏的自然轮廓的配对下,唐长安城不但显示了辉宏的气势,更取得了与大自然山水和谐的美感。
明清西安作为西北的重镇,基本上是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造。
其结构形态仍保持着“方整城池,皇城居中,棋盘路网,轴线对称”的特点。
明清西安作为西北的重镇,基本上是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造。
其结构形态仍保持着“方整城池,皇城居中,棋盘路网,轴线对称”的特点。
3.建国后注重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
建国以后至今,西安已完成了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在历次总体规划中,主要延续城市的传统格局,同时结合当时的城市建设需要,确定了相应的城市结构形态。
每一次的城市规划,都注重保护西安古城的历史风貌,加强老城的整体保护,制定老城保护规划,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
经过近些建设,西安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区道路网布局继承唐长安城方格网的格局,采取棋盘、环状加放射的模式,组成了一高一绕二轴三环的城市道路网主骨架。
一高(东西高架路)、一绕(西安绕城高速)、二轴(东西五路与南北大街)、三环(城市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八射线(太华路、太白路、太乙路、华清路、咸宁路、朱宏路、枣园路、长缨路)
优点:
保护了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整体结构和布局,保护了古城的历史韵味。
坚持了以城市协调发展的目标,坚持了保护优先,有机更新的原则,强调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保护了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文物古迹、大遗址、河湖水系等,体现西安古都特色,比较妥善地处理好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
缺点:
1.历史遗留的道路基础与现代交通发展建设不相适应
历史遗留的道路基础与现代交通发展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和西部中心城市地位与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矛盾,均制约和影响着西安当前的交通状况。
西安的“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路网结构与功能存在缺陷:
西安市路网结构基本呈棋盘加放射线的格局,近3000个平面路口纵横交错,行人过街设施严重不足,快速干道和立体交通路网尚未形成,属于平面低速交通体系。
绕城高速利用率低,加大了城市交通负荷。
城市现有路网体系、特别是干道路网体系不尽合理,南北向干道建设严重不足。
中心城区被城墙包围,仅靠出入口实现城内外的交通衔接。
次干道和支路建设改造滞后,交通“微循环”系统不畅。
道路功能的低下和道路网络的不完善,导致整体道路通行能力不高。
2.道路密度太低,造成交通拥堵
西安的“九宫格局、棋盘路网”空间布局,导致路网密度达不到一定要求,造成城市拥堵病不可避免地出现。
西安在2016年中国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拥堵程度排名15,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路网密度太低。
西安机动车保有量:
239.41万辆
公共运营车辆:
7781辆
西安交通指标
指标
城市
道路长度
(千米)
道路面积
(万平方米)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平方米)
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西安
3570.58
8457.14
18.26
6.51
(以上数据来自西安统计局2016年年鉴)
西安与国际大城市路网密度比较
城市
西安(2015年)
伦敦(2004年)
纽约(2005年)
东京(2005年)
道路长度(公里)
3570580
14676
13552
11845
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6.51
9.29
17.01
18.74
国际大城市的路网密度一般在8公里/平方公里左右,由上表可见,西安无论是道路长度还是路网密度都与伦敦、纽约、东京有较大差距。
7.总结:
西安面对单核心空间发展模式(同心圆模式)的城市结构形态难以克服的“大城市病”等诸多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城市结构形态。
但是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道路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人口密集、活动频繁、设施集中、用地紧张等特点,反映在交通上则表现为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求”大于“供”的基本矛盾突出。
治理西安交通拥堵城市病任重道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安 交通 网络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