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裂缝通病防治知识.docx
- 文档编号:654704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718.48KB
工程裂缝通病防治知识.docx
《工程裂缝通病防治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裂缝通病防治知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裂缝通病防治知识
工程裂缝通病防治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
一、设计
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
当平面有凹口或洞口时,凹口、洞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20㎜,厨房、浴厕、阳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应小于90㎜。
3当阳台悬挑长度不小于1.5m时,阳台应采用梁板式结构;当悬挑长度小于1.5m且需采用悬挑板式结构时,悬挑板根部厚度不应小于外挑长度的1/10,且不应小于120mm,悬挑板面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且应在悬挑板底配置抗裂分布钢筋。
4房屋屋面及建筑物两端开间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直径不宜小于φ8㎜。
5在现浇板断面或板跨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现浇板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直径不应小于φ8㎜,洞口削弱处应每侧配置附加钢筋,并应在板的上表面配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
6在房屋各楼层阳、阴角处及较大板块的四角部位应设置沿两个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状布置不少于7φ10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长度应不小于1/3板短跨,且不小于1200mm,附加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
7大柱根部板面受力钢筋长度应从柱边起算。
剪力墙、柱根部板面负筋宜适当加强。
8除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外,砌体结构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240㎜,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00㎜。
圈梁转角处应增加2φ12转角筋。
9现浇板受力钢筋应采用延性、韧性较好的热轧带肋钢筋,宜采用细且密的配筋方式。
10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否则必须有减少混凝土收缩的设计措施。
11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房屋中部设置施工后浇带。
施工后浇带两侧应设置双层加强钢筋。
12预埋管线不应集中通过现浇楼板,应分散布置,设计中水、电、设备等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在同一位置管线重叠不得超过两层,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
线管的直径应小于楼板厚度的三分之一,且不应超过50㎜,并使管壁至板上下边缘净距不应小于25㎜。
13现浇板内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若在跨中没有上排钢筋,则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增设φ6双向间距100宽600㎜的钢筋网片,多根管线并排时,增设钢筋网片的宽度应超出管线每边300㎜。
14不宜将给排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楼板中。
二、材料
1水泥。
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对防裂抗渗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铝钙含量不宜大于8%。
使用时水泥的温度不宜超过60℃。
2骨料。
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中、粗砂,不应采用粉砂和细砂。
3矿物掺合料。
粉煤灰必须符合国家Ⅱ级灰的标准,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渣粉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0%;采用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其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
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50%。
4外加剂。
选用外加剂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5水。
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当使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回收水时,应经过沉淀,去除砂石、泥浆澄清后方可使用。
6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根据设计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能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7预拌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40%以内。
8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楼板、屋面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20㎜;高层建筑混凝土楼板坍落度根据泵送高度宜控制在小于180㎜,多层及高层建筑底部的混凝土楼板坍落度宜控制在小于150㎜。
9严格控制现浇楼板混凝土单方用水量不大于180kg/m3。
10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泥用量宜为270kg/m3~450kg/m3,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
11混凝土供应商提出的混凝土性能指标和相关生产技术资料应当齐全。
三、施工
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认真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
夏季应尽量避开当日高温时段,春季应避免在大风天气下施工。
现场应有特殊情况下的混凝土施工应急预案和措施。
(加QQ40056874进空间,看更多建筑精品日志)
2混凝土进入浇筑现场时应按规定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宜大于180㎜,其它住宅不宜大于150㎜。
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严禁对预拌混凝土现场加水,改变水灰比。
3支撑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应进行模板设计,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立杆应对准,并在底部铺设垫板。
现浇板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立杆间距不宜大于900mm,严禁在虚土上支撑模板。
4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拆除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时,应待后浇带施工完毕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6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钢筋间距。
混凝土浇筑时应设置板厚标高控制点,严格按照设计板厚浇筑混凝土,还应铺设架空通道,保证钢筋不位移不变形,并确定专人负责。
7现浇板中的线管应分散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并排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线管间的最小净距不小于25㎜。
8混凝土浇筑宜一次连续完成,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9在现浇板混凝土初凝前宜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2~4次压抹,宜采用机械磨光机抹平。
10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O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堆放建筑材料等重物。
11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承重结构构件的模板支撑方能拆除。
跨度小于8m的梁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结构构件的模板支撑方能拆除。
跨度大于8m的梁板及悬臂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结构构件的模板支撑方能拆除。
12混凝土现浇板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覆盖养护,并淋水保湿,可采用麻袋或薄膜包裹覆盖。
对普通混凝土的养护至少应持续7d,对添加缓凝剂的混凝土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至少应持续14d。
1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
二、地下室底板上浮防治
1、及时做好基坑降水排水;
2、与设计单位联系,尽可能采用2:
8灰土或3:
7灰土回填;
3、采取必要的抗浮措施:
(1)增加压重;
(2)设置抗拔桩或抗浮锚杆;
(3)采用盲沟排水;
(4)其他有效措施。
4、分层夯实,确保回填土质量;
5、后浇带施工完后及时做好顶板的覆土;
6、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室底板厚度不得小于400;
7、设计为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可采取盲沟、集水坑疏水的降低水压措施。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
(加QQ40056874进空间,看更多建筑精品日志)
1、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质量问题和原因:
(1)混凝土温差产生内约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降温后收缩,外约束对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
(3)混凝土自身收缩产生的混凝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指标:
(1)混凝土浇筑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
4、大体积混凝土采取的一般技术措施:
(1)降低入模温度优化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采用双掺法配置混凝土(掺入矿渣和粉煤灰),尽可能采用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热;降低砂、石、水泥温度;采用冰水拌合混凝土等。
(2)减缓浇筑速度
(3)分层浇筑
(4)选择浇筑时间
(5)减缓表面温度的降低(保温覆盖、蓄水养护)
(6)搭设暖棚
(7)降低中心温度(采用较少)
(8)模板保温
(9)铺设滑动层
(10)采用温度监测技术,及时数据分析,采取措施,指导施工
四、砌体工程裂缝防治
一、设计
1住宅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应以控制变形值为主,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2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伸缩缝,当采用可靠技术措施时,可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
3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承重墙体连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φ6水平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00mm,6、7度抗震设防时底部1/3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砌体结构中非承重后砌隔墙与承重墙、柱连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60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柱内不应小于500mm。
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沿墙高每隔500mm~60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内长度,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6、7度抗震设防时宜通长设置。
5砌体结构的底层和顶层(包括跃层)的窗台标高处,应设置纵横墙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腰梁,其高度宜为砌块块高的模数,且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纵向钢筋均应与构造柱可靠连接;其它各层的外窗应设置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窗台板,高度不小于60,纵筋不少于2φ10,单肢箍筋φ6@200,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每边不少于600mm。
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填充墙,当墙长大于5m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且墙顶与梁应有拉结;当墙高超过4m时,应于墙体半高处设置高度不小于120mm与墙等厚的钢筋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7砌体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梁、柱、剪力墙墙肢等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外、内墙面应采用热镀锌电焊网(直径≥1.0mm)或加强型耐碱玻璃网格布抹聚合物砂浆并锚固的加强带进行抗裂处理,加强带距接缝部位的宽度:
内墙每边不应小于150mm,外墙每边不应小于250mm。
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砌体填充墙应满铺热镀锌电焊网砂浆面层加强。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轻质隔墙板等易产生裂缝的墙体,应采用满铺热镀锌电焊网(直径≥1.0mm)或加强型耐碱玻璃网格布抹聚合物砂浆并锚固的抗裂处理。
8混凝土墙、柱边和门、窗垛小于240mm以及窗间墙小于360mm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9砌体结构承重墙体或后砌填充墙上大于2m宽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10填充墙体应设置在梁上,不得直接设置在楼板上,不可避免时,必须满足结构计算要求,否则应对墙底部结构进行加强。
11对于砌体结构屋顶女儿墙及外墙设置通长窗的窗台,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及抗裂柱,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抗裂柱内配不小于4φ12纵筋及φ6@200箍筋;压顶和抗裂柱搭接、锚固长度不小于500mm。
12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采用与墙体材料特性相匹配的专用砌筑砂浆砌筑。
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砌块)承重墙体的抗裂设计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裂缝 通病 防治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