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税事诗歌.docx
- 文档编号:6539142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14.83KB
古代税事诗歌.docx
《古代税事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税事诗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税事诗歌
●古代税事诗歌
皇粮国税,古已有之,中国老百姓对其早有认同。
这在古人诗歌中多有反映:
国强税事兴,税兴国必强。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振兴。
所以杜甫在《忆昔·其二》诗中,对唐初的开元盛世极力赞美,其诗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谷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洲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这幅人民安居乐业,农人五谷丰登,商贾不绝于道,民富国强,四海升平的美妙图画,除赖于当时的政治清明外,经济上则赖于由赋税合理带来的“公私仓廪俱丰实”。
宋代陆游的《秋获歌》: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
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
万人墙进输官仓,仓吏肉冷不暇尝。
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扶官道旁”。
用“万人墙进输官仓”来描绘农民送公粮的景象,可谓生动贴切,令人如历历在目,可见我国农民交公粮的意识历来很强。
俗话说:
“大河满,小河不会干”。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追求的是法治和公平,是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学习和借鉴古人对皇粮国税的认识,必须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税收公平,并通过开展税收宣传提高人们的税收法纪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
●唐代元结:
退贼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唐末诗人郑遨:
美人梳妆时,满头间珠翠。
期指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白居易:
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枯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白居易:
重赋
●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
●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织妇词
●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 缲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税赋二字解
●税从禾从兑。
本义:
田赋,征收的农产品;税,租也。
——《说文》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急就篇》注
●赋”由“贝”“武”二字组成。
古代以“贝”代表珍宝、货币,以“武”说明用于军事、战争。
远在西周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君对所征的兵车、兵器、衣甲等军用品“赋”,征的土产均称税。
“税”由“禾”“兑”演化而来,是交换的意思,即农民交纳粮食,国君诸侯保护他们的土地和人身安全。
秦汉起,赋税通常指按地、丁、户征收的土地税、壮丁税、户口税。
明朝摊丁入地,即将壮丁税、户口税合并到土地一并课征,赋税主要是指田赋。
清末,赋税逐渐成为多种税的统称,与租相同。
●税收之最
●
臭不可闻的粪税
郭沫若在解放前为了讽刺当时的苛捐杂税,曾经写过一幅讽刺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如今只有屁无捐。
这个对联的下联属于夸张之笔,而上联提到的粪税,却是当时的确存在的税种。
据考证,在当时的北平,有两种与粪有关的税,一是“公厕税”、二是“粪厂税”。
公厕税就是对公厕出售粪肥收入征的税,按公厕所处地点,分为四等,按月征收,最高等20元,最低等10元;粪厂税是对经营粪肥生意的商户征收的税,按资本的千分之一征收。
这两项税由当时的卫生部门征收,每年的收入全北平只有区区几千元,根本微不足到,但论名声,在民间却已是臭之又臭了。
●牙税
●牙税,在现代人看来,一是陌生二是遥远三是新鲜。
其实,牙税税种的出现,且名及一时,是在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生存的时间不长,但他为中国税收史平添了几分花絮,很值得回味。
牙者,互市之意。
牙税本意亦犹言商税耳。
后世凡设立行号,处于供求之间,代客买卖货物,交互说合以抽取用费者,谓之牙行。
业此者必向官领取行帖,名曰牙帖,每年按帖缴纳税银谓之牙税。
故所谓牙行,实系作中间买卖之行家。
例如米行、鲜货牙行、田地房产之牙纪是也。
而所谓牙税,实系一种特别营业税
●清初,于各省设牙帖之额,由藩司颁发牙帖而收其课,报部存案。
至康熙初年,其弊渐著,其制愈滥。
雍正十一年(1733)下谕整顿,不许州县滥发牙帖,并为定额。
但各省仍操给帖征税之权而中央不能征收,然中央往往为地方定额并规定税则。
后改牙帖皆由部发,各省按所给多寡以其税解部。
其税则约分三等:
上则纳银三两、中则纳银二两、下则纳银一两,亦有减为二两、一两、一钱者。
降及季世,牙税愈滥。
或期满不换,或无照私开,辗转牵引,互相影射,或一帖而分设多行,或一字而兼营多业。
加以官商之勾结,胥吏把持,帖捐年税半归中饱,扰商极深而税收益寡。
●民国三年(1914)财政部电令各省按照本地情形妥拟章程报部以资整顿。
四年九月,更拟定整顿大纲八条,使各省章制略有变更,然等级税率仍异常纷歧,且收入甚微,所补于国用极小,而扰商深矣。
民国十七年(1928)七月召开财政会议,议决由省政府举办营业税,其从前牙税、当税一律归入整理。
二十年(1931)六月十三日《营业税法》第十条规定“各省(市)原有牙税……得暂照原有税率分别改征营业税”。
但此种“换汤不换药”之办法,使积弊重重之牙税依然蔓延。
各省虽有改变名称者,然其所征税率仍系沿用旧制,无多更改
●无名山与无税碑
●在山东省聊城市于集镇连海村后的绿色田野,万顷碧波中,一块青石突兀而立,如天外飞来。
这就是无名山。
无名山其实并不是山,而是一块重约100公斤的青石。
此山虽小,历史上却与税收还有一段因缘。
●清朝康熙年间,刑部侍郎任克溥系山东东昌府(今聊城)人,他深怀爱民护民之心,为人耿直,为官清正,敢于直言进谏。
1679年,任克溥告老还乡。
1699年,山东一带洪灾,良田被淹,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四处乞讨。
任克溥曾将东昌灾情三次上书皇帝,要求减免官税以赈济灾民,但均未得到回复。
官府依然强征皇粮税赋,百姓怨声四起。
●这年夏天,康熙皇帝顺运河南巡,途经聊城。
任克溥闻知,就悄悄将一巨石安放在连海村后,并让周围百姓传播民谣,“无名山占地千顷,牛儿洼万年不干”的民谣在当地迅速传开。
民谣传到康熙皇帝的耳朵里,康熙帝便询问归居在此的老臣任克溥,此事当真?
任克溥冒着欺君之罪,斗胆回答果有此事。
并将聊城百姓民不聊生的真实情况告知康熙。
●康熙皇帝闻听此事,立即颁诏,免除了山东一带的皇粮赋税。
从此,东昌府的灾民不仅减去了赋税负担,而且连码头装卸货物的人也均不再纳税,百姓得以安生。
康熙走后,东昌知府即把一块“无税碑”立在东昌城内,并修了碑楼。
●税收思想
●孔子的税收思想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维护“礼制”;在经济上提倡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在财政上主张节用爱民;在税收上要求轻徭薄赋。
孔子的税收思想可以归纳为:
●维护“籍田”,反对“税田”。
孔子生活的时代,鲁国等各国先后推行“税亩”制,即“履亩而税”。
“履亩而税”是按实际占有土地情况征收实物税的赋税改革,用以代替“籍田以力”(相当于井田制之下的助法,是一种劳役税)的奴隶制税制。
孔子则极力反对“税田”, 维护“籍田”。
●强烈反对聚敛,提倡节用。
孔子主张“政在节用”、“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在税收征收上,孔子强调惠民,坚决反对重税,主张“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
薄敛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口号。
孔子反对鲁国按田纳赋以增加人民负担。
孔子曾指责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冉求是“非吾徒也”(《论语·先进》)。
●强调培养税源和征收什一税,反对竭泽而渔,认为轻税可以促进民富,民富才能国富。
孔子的弟子有若曾说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这也是孔子的主张。
在税收负担上,孔子主张什一税,即孔子学生有若说的“彻”,以此作为薄赋敛的标准。
●孔子的税收思想为后世所继承,成为我国历代税收思想的主流,被后代思想家用以体恤人民疾苦、呼吁减轻税负,对后代封建政府税收政策的制定产生过很大影响。
●董仲舒的税收思想
●董仲舒提出了“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的建议,他指出,通过限田,达到“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的目标。
董仲舒还从理论上剖析了秦朝的横征暴敛政策及其后果,主张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他称颂自己假托的古代税收制度,认为“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供;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抨击秦朝税制是“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主张“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董仲舒的限田论为后世均田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两税法
●宰相杨炎提出了著名的“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据丁征税的作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
它的基本内容有:
(一) 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定出的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
(二) 主户和客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 (三) 两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 (四) “租庸调”和一切杂捐、杂税全部取消,但丁额不废; (五) 两税依户等纳线,依田亩纳米粟,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均平征收。
(六) 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税。
(七)凡鳏寡孤独不济者,可以免税。
●“两税法”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出自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作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
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
●隋朝建立后,开皇二年(582)新令规定:
一夫一妇为一床,交纳租粟三石,调绢一匹(四丈)或布一端(五丈)、绵三两或麻三斤;单丁和奴婢、部曲、客女依半床交纳;丁男每年服役一个月。
●开皇三年又令:
成丁年龄由十八岁提高为二十一岁,中男由十一岁提高到十六岁;每年服役期由一个月减为二十天;调绢由一匹改为二丈。
开皇十年又规定丁年五十岁,免役收庸。
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隋炀帝即位后,“除妇人及部曲、奴婢之课”。
租调徭役完全按丁征收。
●李渊建立唐朝后,武德二年(619)二月制,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此外不得横有调敛。
武德七年四月,又颁新的赋役令,规定:
每丁纳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每年交纳绫(或绢、絁)二丈、绵三两,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丁役二十日,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折绢三尺。
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皆免,正役和加役总数最多不能超过五十天。
赋役令还规定:
遇有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以上免租,十分损六以上免调。
十分损七以上,课役俱免。
这就是租庸调制的主要内容。
以后虽不断修订,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但上述基本内容一直未变。
●唐朝赋役令还规定,五品以上高级官僚及王公的亲属都可以按照品级在规定范围内免除赋役。
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的中下级官吏只免除其本人的课役。
征发课役的原则是,先富强,后贫弱;先多丁,后少丁。
唐律禁止官吏在征发课役时违法及不均平。
●一条鞭法是明代政府为巩固封建政权,稳定明中期以后的统治秩序,解决财政危机,扩大财政收入由张居正主持而进行的一项赋税制度改革。
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
第二,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
第三,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
第四,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丁粮毕输于官”,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一条鞭法的实行,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它简化了赋役的征收手续,改变了以前赋与役分开征收的办法,使两者合而为一,赋役的主要对象由人税转变为对物税,劳役制渐归消失,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中国古代的治税原则
●有义的原则,即强调国家征税要合乎道义。
孔子说:
“义然后取,人不厌取”。
“有君子之道,其使民也义”。
这里强调的“义”。
就是要行仁政、轻徭薄赋。
因为“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轻征赋税有利于争取民心,使统治者长治久安。
●有度的原则,即强调国家征税要适度。
《管子》书中指出,“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
所以,应坚持“取于民有度”的原则。
●有常的原则,即强调国家定税要有常规,税制要相对稳定。
傅玄指出,应坚持赋税有常的原则。
“国有定税,下供常事,赋役有常,而业不废”。
而要做到“有常”,关键在于中央决策者和地方官吏的行为规范化。
“上不兴非常之赋,下不进非常之贡,上下同心以奉常教”。
●统一的原则,即全国的税政要统一,商鞅主张全国税政统一,“上一而民平,上一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
就是说,国家税政统一,对所有的一视同仁,没有歧视,人民就感到赋税公平,就能取信于民,官吏也不便营私舞弊了。
●弹性的原则,即强调赋税的征收量有伸缩性,依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孟子反对征定额税,主张丰年多征,灾年少征。
《管子》书中,将年成分为上、中、下三等,提出不同的年成依不同的税率征收,最坏的年成“不税”。
●普遍的原则,即强调征税的面要宽,纳税人要普遍。
《周礼》一书提出,国中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缴纳赋税。
耕田的贡九谷;经商的贡货物;从事牧业的贡鸟兽;从事手工业的贡器物;无职业的也要“出夫布”。
●均平的原则,即强调征税中应做到均平合理。
但各思想家强调的角度不同。
●一种认为,按负担能力征税才算均平合理。
海瑞认为,按赋税能力征税,做到“贫者轻,富者重,田多者重,田少者轻,然后为均平也”(《海瑞集》)。
●第二种认为,征税不分贵贱强弱,一律平等对待算均平合理。
如苏绰说:
“夫平均者,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此谓均也(《周书、苏绰传》)。
●第三种认为,征税既要坚持“横向均平”,又要坚持“纵向均平”。
如杨炎、王安石、张居正等在进行税制改革中,一方面取消或减少势族纳税上的优免特权,另一方面按财产或土地的多少征税,都在一定的程度上贯彻了公平的原则。
●明确的原则,即强调让纳税人对征税的有关规定有明确的了解。
苏绰认为,贯彻明确的原则,对征纳双方都有利。
因为生产财富有一个过程,纳税人预先知道有关规定,“先时而备”,就能做到“至时而输”,避免滞纳,官府也就能顺利完成征税任务。
●适时的原则,即强调征税所规定的时间和时限要适当。
《管子》认识到,纳税的时限规定应适当,时限越短,纳税人所受的损失越大。
“令日十日而具,则财物之价什去二;令日五日而具,则财物之价什去二;朝令而夕具,则财物之价什去九”。
●便利的原则,即强调定税应尽量给征纳双方以便利。
《史记》载,夏禹时就注意定税要方便纳税人。
“禹乃行相地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因地制宜,贡纳当地土特产,同“舍其所有、征其所无”比,给纳税人带来了便利。
●为公为民的原则,即强调国家只能为公为民而征税。
荀悦指出,国君应有“公赋而无私求”,“有公役而无私使”。
如果为私征赋役,必然产生不良的后果。
“私求则下烦而无度,是谓伤情”,“私使则民扰而无节,是谓伤义”。
●增源养本的原则,即强调国家治税中要重视培养税源。
荀况认为,生产的财富的本源,税收的财富的末流,国家应“节其流,开其源”,这样,所得的财利“实出百信”,就可达到“上下俱副富”。
●税民所急的原则,即强调选择人民必需的生活、生产用品征税,以保证税收充沛、可靠。
刘晏认识到:
“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
他通过整顿盐务,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盐税收入。
“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效益的原则。
强调征税中尽量减少耗费,以减少纳税人的损失或增加赋税收入。
商鞅主张通过“官少税简”减轻农民的税负。
他说:
“官属少,征不烦,民不劳。
则农日多”。
●1949年9月29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制定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历史性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纲领的第四十条中规定了新中国的税收政策:
“国家的税收政策,应以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照顾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及国家建设的需要为原则,简化税制,实行合理负担。
”从而以近似立法的形式科学地确定了新中国的税收政策,可以说这是多年来毛泽东税收思想与实践的结晶,新中国税制建设的指南。
●税收文化在实践中的应用和积累
●税务文化就是税务干部的人文环境
●税务文化=地区文化+时代文化+行业文化+本单位文化
●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的总和(谢旭人)
●物质文化
●税务文化行为文化
●精神文化
●税务物质文化
●税务机关统一的符号系统。
如统一着装、佩带税徽、税章等;
●涉税服务场所;
●其他办公物质条件。
●税务行为文化
●税务部门的有形无形工作方式;
●税务部门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
●税务工作外部环境。
●税务精神文化
●税务文化的作用
●营造氛围
●提供载体
●强化管理
●凝聚人心
●营造氛围
●学习
●开会
●公益活动
●文化娱乐活动
●廉政建设
●提供载体
●物质类:
饮食、居住、旅游、
●制度类:
税制、征管制度、行政制度
●行为类:
风俗习惯、审美、礼仪
●精神类:
情感、
●活动类:
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时代类:
大众文化
●地区类:
民俗、
●强化管理
管理科学的两次飞跃: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的含义:
第一,对人的全面认识: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
第二,动物性,要求对人进行利益约束;
第三,思想性,要求对人进行精神激励
●文化管理的优势
●美国管理大师加利·哈默把企业经营干脆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人手“的经营:
二是“人脑“的经营;三是“人心“的经营。
●曾国藩提出了“勤教“与“严绳“并行的方针:
●教而不管,不如不教;管而不教,虽管无效。
●凝聚人心
●文化---和谐---人心
●如何建设税务文化
●文化建设误区
●文体论
●标签论
●速成论
●无用论
●文化建设原则
●首要在带
●关键在规
●突出在润
●着力在升
●带:
领导对文化建设具有绝对的影响力,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不需要专门建设,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文化存在的两种形态:
●-----自发的存在;
●-----自觉的存在
●规:
即用规章制度校正干部行为。
干部的好作风、好习惯不是自然而然就能产生出来的,必须靠“规”正之。
●润:
即滋润。
荀子在《劝学》篇中讲“玉在山而草木润”,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登高可以使人心旷,临流可以使人意远。
要创造一种使人登高临流的“润”环境,就要克服传统观念,打破等级界限,创造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使全体干部能够心灵沟通、感情交流。
●升:
即提高,用正确观念引导干部。
红契是中国旧时用于不动产买卖、典当,经官府加盖官印并纳税的的契约。
官府收税后办理过户过税手续,然后在“白契”上粘贴由官方排版统一印刷的文书(即“契尾”),最后在粘贴处加盖州县官印(骑缝章),这样的地契叫做“官契”,也叫“红契”。
红契受法律保护。
红契是政府或法律认可的产权凭证。
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完税后由政府在契尾加盖政府印章,相当于官府颁发的财产所有权证。
区别
编辑
地契分为“白契”和“红契”。
立契后,
康熙年间房产证由白契和红契组成
向官府交税叫“税契”,交纳的税为“契税”。
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称为“白契”,也叫“草契”。
其内容包括交易的性质、产业的数量或面积、坐落地点、价格、交易条件等。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白契”没有法律效力,而“红契”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经过官府认可与盖章的。
牙税是汉语词汇,指牙契税,出处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经制钱》。
中文名
牙税
拼 音
yáshuì
注 音
ㄧㄚˊㄕㄨㄟˋ
引证解释
牙契税
【拼音】yáshuì
【注音】ㄧㄚˊㄕㄨㄟˋ
【条目】牙税
【引证解释】
1.牙契税。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经制钱》:
“三年冬,遂命东南八路提刑司,收五色经制钱赴行在……增添田宅牙税钱。
”
2.向牙商征收的捐税。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牙税》:
“牙税,乃市侩之身帖。
”《清史稿·高宗纪一》:
“己亥,免江苏山阳等十三州县牙税。
”
即厘税。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
“1853年刑部侍郎雷以諴在扬州帮办军务,为筹措江北大营的军饷,在仙女庙等地创办厘捐。
”
又称厘金、厘金税。
晚清实行的一种行商税。
在水陆要隘设立关卡,征收过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税,百分之一为厘,故名。
《清史稿·食货志六》:
“釐金抽捐,创始扬州一隅,后遂推行全国。
咸丰三年,刑部右侍郎雷以諴治军扬州,始於仙女庙等镇创办釐捐。
”《文明小史》第十五回:
“国家不裁釐捐,这些弊病总不能除的。
”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
“迨后天下多事,始创榷货抽釐之制,藉资军饷。
釐捐最旺时,岁收二千万。
”
咸丰即位之初,国库严重空虚。
咸丰即位的那一年,户部可以支取的银两只有区区22万两,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国库里只有这么一点钱,的确令人惊讶。
另外,国家每年的开销支出也很惊人,例如咸丰三年(1853年),当年朝廷光军费开支就达2900万两,国家财政赤字严重,全国各地起义不断,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再加上各地抗捐抗税的斗争时有发生,财政危机必须尽快解决,但如果一味的提高征税额度,势必引起百姓不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正当咸丰皇帝为此事焦头烂额之际,有一个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江南,有一个文人,叫钱江,他给当时正在为清军江北大营筹措军饷的帮办军务大臣雷以诚提了一条建议,就是征收“厘捐”,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征收“商业税”。
中国自古只有农业税,没有商业税,当时的中国商业非常繁荣,政府没有从中收税是一大损失。
雷以诚按照钱江的办法,在水陆要冲设卡,征收货物税和过境税,税率按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一征收,此法操作简便,收效很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