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师院附中高三语文考前试题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6537885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46.31KB
广东省湛江师院附中高三语文考前试题 含答案.docx
《广东省湛江师院附中高三语文考前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师院附中高三语文考前试题 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湛江师院附中高三语文考前试题含答案
2015届高三级语文测试试题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命题人:
ZSFZ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狭隘/和蔼联袂/抉择没齿不忘/没精打采
B.媒妁/硕士懒怠/水獭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C.颁发/攀附隔阂/遗骸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D.竹笋/损失韧带/熟稔国富民殷/殷鉴不远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
中国诗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青山绿水疏林幽谷之类,环境越幽静越好,生活也越闲逸越妙。
他们很少肯跳出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他们以“乐天安命”为极大智慧,因此,他们的诗也大半是微风般的荡漾,轻燕般的呢喃。
过激烈的颜色,过激烈的声音,和过激烈的情感都是他们讳莫如深的。
他们描写月的时候百倍于描写日。
A.青山绿水B.闲逸C.乐天安命D.讳莫如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位著名体育评论员说:
“中国男篮不是谁带的问题,而是谁带都不行的问题。
”这话的后半句,我不敢随便苟同。
B.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把意思表达清楚,有些人盲目追求“漂亮”,费尽心思去造些长句子,这反而会把读者弄糊涂了。
C.来到地震灾区,我们才发现受灾群众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
D.虽然枸杞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并非适合所有人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感冒发烧的人最好别吃。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则是表现人类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反应和个性的流露
②一是需要冷静的知识,一是表达主观的热烈的情绪
③近代的技术,是人类根据科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满足生活的目的和需求的种种发明和机械。
④一方面是实用,一方面是表现,一是偏于物质,一是偏重心灵
⑤两者似乎绝不相谋,有“雅俗之分”
⑥然而我们从历史上和本质上观察它们二者在人类文化整体的地位和关系,可以说:
它们二者实可联系
成一个文化生活的中轴
A.③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②⑥⑤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①④②⑤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顾觊之,字伟仁,吴郡吴人也。
觊之初为郡主簿。
谢晦为荆州,以为南蛮功曹,仍为晦卫军参军。
晦爱其雅素,深相知待。
时大将军彭城王义康秉权,殷、刘之隙已著,觊之不欲与殷景仁久接事,乃辞脚疾自免归。
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
后义康徙废,朝廷多以异同受祸。
复为东迁、山阴令。
山阴民户三万,海内剧邑,前后官长,昼夜不得休,事犹不举。
觊之理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自宋世为山阴,务简口绩修,莫能尚也。
元凶弑立,朝士无不移任,唯觊之不徙官。
世祖即位,迁御史中丞。
明年,出为湘州剌史,善于莅民,治甚有绩。
大明元年,征守度支尚书,领本州中正。
四年,致仕,不许。
时沛郡相县唐赐往比村朱起母彭家饮酒还,口得病,吐盅虫十余枚。
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
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
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
律伤死人,四岁刑;妻伤夫,五岁刑;子不孝父母,弃市,并非科例。
三公郎刘勰议日:
“赐妻痛往遵言,儿识谢及理,考事原心,非存忍害,谓宜哀矜。
”觊之议日:
“法移路尸,犹为不道,况在妻子,而忍行凡人所不行。
不宜曲通小情,当以大理为断,谓副为不孝,张同不道。
”诏如觊之议。
加左军将军,出为吴郡太守。
太宗泰始初,四方同反,觊之家寻阳,寻阳王子房加口位号,觊之不受,日:
“礼年六十不服戎,以其筋力衰谢非复军旅之日况年将八十残生无机守尽家门不敢闻命。
”孔觊等不能夺。
时普天叛逆,莫或自免,唯觊之心迹清全,独无所与。
太宗甚嘉之,东土既平,以为左将军、吴郡太守,加散骑常侍。
泰始二年,复为湘州刺史,常侍、将军如故。
三年卒,时年七十六。
谥日简子。
(选自《宋书·顾觊之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能尚也尚:
在……之上,比得上
B.善于莅民莅:
来到,到达
c.往比村朱起母彭家饮酒还比:
邻近
D.子不孝父母,弃市弃市:
死刑
6.填人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自宋世为山阴,务简口绩修,莫能尚也。
②时沛郡相县唐赐往比村朱起母彭家饮酒还,口得病,吐盅虫十余枚。
③太宗泰始初,四方同反,觊之家寻阳,寻阳王子房加口位号,觊之不受。
A.①且②因③以B.①而②因③以
c.①而②而③之D.①且②而③其
7.下列文旬中。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筋力/衰谢非复/军旅之日/况年将八十残生/无几守尽家门/不敢闻命
B.以其筋力衰谢/非复军旅之日/况年将八十残生/无几/守尽家门/不敢闻命
C.以其筋力衰谢/非复军旅之日/况年将八十/残生无几/守尽家门/不敢闻命
D.以其筋力衰谢/非复军旅之日/况年将八十残生/无几守尽/家门不敢闻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觊之为官识时务,刘义康当权时,看到殷景仁和刘湛的矛盾已显露,顾觊之就以脚病的借口辞官回家。
B.顾觊之为官善治理,他在先后担任山阴令及湘州刺史时,治理地方都政绩显著。
C.对待唐赐一案,刘勰与顾觊之意见不同,认为其妻与子虽无伤害丈夫和父亲的动机,但也不应同情与原谅。
D.太宗泰始初年,天下大乱,四处造反,几乎没有哪个人不受影响。
只有顾觊之立场坚正纯贞,对于那些叛逆者一个也不支持。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
②觊之理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2)顾觊之对唐赐案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试简述其理由。
10.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题目。
(7分)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氓》)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归园田居》陶渊明)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赤壁赋》苏轼)
(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兰亭集序》王羲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
有必要对人类思维的器官(头脑)进行“灌输”的想法,时下正方兴未艾。
我认为脑子是感知至高幸福的器官,把功利的想法施加在它上面,是可疑之举。
有一些人说它是进行竞争的工具,所以人就该在出世之前学会说话,在三岁之前背诵唐诗。
假如这样来使用它,那么它还能获得什么幸福,实在堪虞。
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当然,如果有人乐意这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不是我能管的事,我只是对孩子表示同情而已。
还有人认为,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事实上,这是希望使自己看上去比实际上要好,十足虚伪。
这使我感到了某种程度的痛苦,但还不是不能忍受的。
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
这些人想要这样做,最重要的理由是道德;说得更确切些,是出于功利方面的考虑。
因此他们就把思想分门别类,分出好的和坏的,但所用的标准很是可疑。
他们认为,假如人们脑子里灌满了好的东西,天下就会太平。
因此他们准备用当年军代表对待我们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
假如说,思想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那么,出于功利的动机去改变人的思想,正如为了某个人的幸福把他杀掉一样,言之不能成理。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
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
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
假设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除非你能够证明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
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座鸡窝。
想当年,我在军代表眼里,也是很低下的人,他们要把自己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强加给我,也是一种脑移植。
菲尔丁曾说,既善良又伟大的人很少,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这种脑移植带给我的不光是善良,还有愚蠢。
在此我要很不情愿地用一句功利的说法:
在现实世界上,蠢人办不成什么事情。
我自己当然希望变得更善良,但这种善良应该是我变得更聪明造成的,而不是相反。
更何况赫拉克利特早就说过,善与恶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
不知道何为恶,焉知何为善?
所以他们要求的,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假设我相信上帝(其实我是不信的),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苦恼,我就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
假若上帝要我负起灌输的任务,我就要请求他让我在此项任务和下地狱中做一选择,并且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是:
选择后者。
(选自《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头脑”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头脑是感知至高幸福的器官,把功利的想法施加在它上面,是不可取的。
B.知识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灌输到头脑中去,就丧失了应有的乐趣。
c.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
D.思想可以分出好的和坏的,只要把好的思想灌满脑子,就会天下太平。
E.对人类头脑进行“灌输”的想法,作者以逐层推进的方式作了批驳。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出于功利的动机去改变人的思想,实际是在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
B.以道德的名义改变人们的思想,是出于功利方面的考虑,是作者不能忍受的。
c.把自己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强加给别人,是一种脑移植,既不善良也不伟大。
D.作者希望自己更善良,更聪明,而非愚蠢,因此脑移植善良和聪明是可以接受的。
14.对于“境界高尚的思想”和“格调低下的思想”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如何认识?
请结合原文分析。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文字的理解。
在跟随齐白石学艺的过程中,生性聪慧的许麟庐渐渐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东城齐白石”这个美誉让许麟庐非常得意并多少有些飘飘然,这时候白石老人用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亡”点醒了他。
许麟庐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形成了独特的大写意画风。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时,务必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位置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古井
三爷醒来的时候,木格子窗外的天空布满了疙疙瘩瘩的黑云。
他是被雷声惊醒的。
三爷披起夹袄,攥着一把扫帚,赶向河坡,打扫坡路上的羊粪蛋儿、牛屎。
那里有一口深水井,是贮存雨水的。
三爷极瘦,身轻如叶。
除了下井打捞水桶,他没有其他劳作之外的技艺,诸如会一点木工活、泥瓦活,或是用高粱穗子扎绑扫帚的活儿。
麦场边,河坡上的几口水井里,每年总要掉下去好多桶,身轻的三爷是下井捞桶的不二人选。
三爷捞桶,没有报酬,只是可以抿几口烧酒。
他喜欢喝几盅,但他买不起。
每次经过河南边的代销点,三爷都要狠狠地吸几口气,直到将大坛子口漏出的高梁酒气全部吸进鼻腔,他才慢悠悠地走回家。
这是三爷自己的工作。
他干了好多年了。
没有人愿意和他争抢。
三爷会绾“猪蹄环”。
将粗麻绳绾两个环,套进大腿根,腰里再缠一圈,挂一个长把铁钩子。
三爷两手攥紧麻绳,掉下水桶的两个人手摇辘轳,将三爷缓缓地放下井去。
三爷像一片树叶落下去,忽忽悠悠地进入一个黑的世界。
四五丈深的水井,三爷到底的时候,辘轳上面蛇一般缠绕的井绳渐渐释放殆尽,井下的三爷也随之变成绳头尽处的一个黑点。
井口上的人拿着一面小镜子,将阳光反射下去。
三爷的眼前呈现出一片碎银,晃得他眼睛发花。
三爷站在井底突出的一块石头上,挥动手中的铁钩子,在水底缓慢地打捞。
有时候,他感到铁钩子碰到了水桶,听到了撞击声,但滑溜溜的桶却又漂到别处去了。
三爷的声音从井底传上来,发出嗡嗡的回声,上面人听不清,就大声喊。
三爷什么也听不见,只是低头一圈一圈地抡着铁钩。
井口的石板晒得烫人。
三爷在下面发抖。
三个时辰过去,三爷捞上来四个桶。
辘轳上重新缠起一堆蟒蛇一样的井绳,三爷的光头从井口浮上来。
他嘴唇乌青,两股战战,细瘦的小腿像一根在风里摇摆的包谷秆儿。
三爷接过烧酒瓶子,“咕咚咕咚”灌下去,脖子上的喉结突出成一个石头子儿。
三爷坐下来歇息,夏季炙热的阳光使他慢慢暖和起来,身子活泛了,如一条冬眠初醒的老虫子,嘴嚅动了:
“还有三个桶在井里,我歇一会儿下去。
”将太阳的温暖收集在身的三爷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他攥紧麻绳,在辘轳“咯吱咯吱”的声音里,再一次像一片树叶落下井去。
三爷终于没有捞出井下所有的水桶,还有一个桶藏匿在某个阴暗的地方,不肯出来。
三爷的脸上显出沮丧的神情,他有些羞愧。
桶的主人拧紧了酒瓶盖子,一手提了水桶,一手提了酒瓶,喜滋滋地离开井台。
没有捞到桶的人也失望地回家了。
三爷慢吞吞地收卷起自己的麻绳,像一个战败的士兵,低下头,缓缓地走回家。
有人让三爷捞桶的时候,三爷感到莫大的幸福。
提着捞上来的水桶走过村巷,三爷的腰杆挺得很直,脸上写满了得意。
五十年前,三老爷将一担一担的黄土,倒在麦收之后的场里。
他坐在场里,用棒槌一下一下打碎小土块,拣去小石子和草叶子,再用筛子筛过,然后和泥。
三爷拉着一头牛,在泥里来回转圈。
牛脚下的泥越来越黏。
三老爷下到井底,将和好的泥在手心拍成片片,一片一片贴在打好的井壁上。
三老爷右手攥着一把尖尖的木椎,将那些泥片一下一下地钉在井壁上。
这道工序,叫作“钉井”。
黄泥可以防止水渗漏。
三老爷用四十多天时间,钉完了麦场边的那口井。
三老爷说,这口井,万古千年都能用。
三老爷死了。
三爷也老了。
去老井打水的人越来越少了。
老井上的辘轳也不见了,只剩下一块大石头,那上面有一眼窟窿,是安辘轳时留下的。
人们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打了井,浅浅的。
井下有水泵,抽水。
三爷渐渐被人忘记了。
一年无雨,家家院里的水井干枯了,人们提着桶,奔向麦场边的老井。
三爷搬了一把破藤椅,坐在井边。
群山寂寥,石径荒凉,河坡上的风呜呜地响。
三爷浸泡在夕阳里,夕阳围裹着三爷。
他的眼睛像深深的水井。
老井边的石头上长满了绿茸茸的苔藓,草苫盖了井口,他们好一会儿找不见井口。
三爷拨开草,颤巍巍地挪开井口盖的石板。
藤椅“咯吱咯吱”响,三爷听见了辘轳的声音。
他的嘴张开来,一线清水从嘴角慢慢地流下来,掉在井台边的草叶上,草叶泛着清幽幽的光。
井边的草儿又绿了。
井边的草儿一直绿着。
(有删改)
16.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三爷的形象特征。
(5分)
17.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
18.结合文本,探究本文以“古井”为题的妙处。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齐白石的洒脱和“傻硬”
王开林
尚未成名时,身份卑微的艺术家难免会遭到外界的热讽和冷遇。
清末文豪王闿运是齐白石的恩师。
素有“冰鉴”之称,他看人没看走眼,看诗却看走眼了,齐白石的旧体诗被他哂笑为“薛蟠体”。
谭延闿是民国时期的高官和有名有数的书法家,颜体字写得出神入化,他同样看走了眼,居然听信一位丁拔贡的胡说(“齐氏刀法太懒”),干出焚琴煮鹤的蠢事,将齐白石镌刻的十余方藏书印磨平。
齐白石的心理承受能力令人佩服,面对外界的贬损,他能做到八方吹不动。
他说:
“画好不好,诗通不通,谁比谁高明,百年后世,自有公评,何必争此一日短长,显得气度不广。
”他借物言志,《棕树》一诗妙句传神:
“任君无厌千回剥,转觉临风遍体轻。
”齐白石心胸豁达,性情洒脱,唯其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如其画.齐白石不拘常格。
王森然先生描写道:
“先生性柔时如绵羊,暴躁时如猛虎,无论其如何暴躁,过时无事。
正如狂风骤雨之既逝,只有霁月清风耳。
其情常似闲云,其心急如烈火,烈火燃烧,云光灿烂,极尽美观。
”曾一橹教授曾为白石老人画过一幅惟妙惟肖的头像,白石老人落笔自嘲:
“曾君一橹,工于画,此头颅,能得衰老之神。
见者必曰,此不合时宜之齐白石也。
余日:
是矣!
先生真能识人。
白石记。
”亲笔承认自己不合时宜,并非老人谦虚,实情就是如此。
1903年,同乡好友夏寿田劝齐白石去北京发展,诗人樊樊山也答应荐他去做宫廷画师,给慈禧太后画像,这无疑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想都不必想,伸手逮住就行。
可意外的是,对于他们的好意,齐白石敬谢不敏。
夏寿田还想给齐白石捐个县官当当,齐白石却没有搜刮地皮的兴趣。
齐白石认定绘画为寂寞之道,必须心境清逸,不慕官禄,于绘事才能精益求精。
齐白石的志趣确实在彼(艺术)不在此(官俸),他出身卑微,但从未因此自惭形秽,其闲章有“木人”“木居士”“大匠之门”“芝木匠”“白石山人”“湘上老农”“有衣饭之苦人”“立脚不随流俗转”“我行我道”“自成家法”“三百石印富翁”,透露出丰富的信息。
这位山民老艺术家同情一切弱者,悲悯及于虫蚁,平生最看不起官场禄蠹,其代表作《不倒翁》滑稽万状,揶榆嘲讽某些大耳阔面、好作蟹行的老爷,有诗为证:
乌纱白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白石老人一生自食其力,他冷眼睥睨官场中人,与明代画家唐伯虎有得一比,后者断了仕进之念后曾吟诗自道: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富贵不种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业钱。
”细想来,他们在艺海中遨游,纯真的乐趣,不受玷污的情操,自由自在的心境,确实是某些虚伪其身、厚黑其心的官老爷望尘莫及的。
齐白石从晚清一路走来,穿越了民国的沼泽,纵览无穷世象,仍然傲对强梁,无半分攀结的媚态,始终以处身清白、不搜刮民脂民膏为至上光荣。
“何用高官为世豪,雕虫垂老不辞劳。
夜长镌印忘迟睡,晨起临池当早朝。
啮到齿摇非禄俸,力能自食无民膏。
眼昏未瞎手犹在,自笑长安作老饕。
”
齐白石一生俭朴,于银钱事不肯轻信旁人,他总疑心这世间牛头马面无所不在。
王森然在《齐璜先生评传》中揭秘:
“因为人少鬼多,所以处世对人,(齐白石)总不放心。
即家中一切琐务,亦由其自己处理,甚至对油盐酱醋茶叶米面,自己经营,菜蔬劈柴笔墨纸张,自己购买.门窗箱柜钥匙,自己管理。
此种生活之烦苦,在他人以为可厌恶,在先生以为有趣味。
”然而齐白石的精明确实有限,骗子的额头又没黥字,自然防不胜防,他受骗上当不止一次两次。
曾有人找上门来,主动提出帮他在香港卖画,三言两语就哄走了他亲笔订下的润格,他很开心,殊不知那人更开心,回去正好借此公开地卖假画。
李苦禅先生曾撰文《忆恩师白石翁二三事》,狠揭过一回“短”:
“傻”,常受人骗。
那时因国家动荡,钞票骤然变成废纸乃是常事,齐老师不知丢了多少血汗钱,才想到要买黄金。
他不瞒我,让我看买来的黄金,我很吃惊:
‘金子还有绿色的吗?
’老师明知又吃了亏,还不敢声张,生怕惹祸。
真是哑巴吃黄连,苦在肚里。
”
艺术家本就异常天真,心如赤子,不谙世事,倒也不足为奇。
有一回,外宾参观白石老人现场作画,一个个欢笑着叽里咕噜地赞美了一通,他却不高兴,不为别的,就为洋人没跷大拇指!
(选自《长沙晚报》,有删改)
19.齐白石的洒脱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5分)
20.文章是如何展现齐白石“傻硬”的性格特点的?
请结合文本分析。
(4分)
21.结合文本,谈谈齐白石的性格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读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1)根据画面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洁、情节叙述清晰,不超过60字。
有一位商人带着他的狗远出讨债回来,走累了就在路旁小坐休息。
重新上路后,狗狂叫,并咬他的脚。
商人很生气,用手中的棍子猛打它,狗负重伤而逃。
商人走了很久———————————————————
(2)请为这只狗写一段赞美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感情真挚。
23、以下是北京市教委在线作文批阅服务积累的数据及信息,请据此就“如何让你的孩子写出好作文”给广大家长提出建议。
在对学生作文总体进行全文筛选后,初步得到学生应用的各类资料文献307篇。
其中71.3%是国内的参考资料,28.7%是国外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传统的书籍、报刊、期刊。
来自歌曲、电视、网络以及社区生活的信息在学生作文中也出现得较多。
引用古诗词是学生作文中有效的写作方法,此类作文比例约总作文数的3.8%,所引用作品涉及诗人数量最多的朝代是唐代,其次是宋代、现代。
学生的作文,主要是跟生活有关的内容,“妈妈”是学生作文的第一高频核心关键词,“老师”是作文第二高频核心关键词。
很多学生在作文中既描述了老师在教学和生活中的细节,更写出了对老师的尊重与敬爱。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当你远望雪山,会发现它在蓝天下格外迷人,有时藏在云雾中,仿佛在讲述一个神话,令人赞叹与神往。
而当你真正登临雪峰,那铺天盖地的厚雪让你眼睛无法正视,除了耀眼的洁白就是深深的灼痛,令人心生畏惧,望而却步。
要求:
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班别姓名试室班学号考生号
密封线
2015届高三级综合测试
语文试题答题卡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日期:
2015-4-7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选择题答题区域,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4、【A】【B】【C】【D】7、【A】【B】【C】【D】12、【A】【B】【C】【D】【E】
2、【A】【B】【C】【D】5、【A】【B】【C】【D】8、【A】【B】【C】【D】13、【A】【B】【C】【D】
3、【A】【B】【C】【D】6、【A】【B】【C】【D】
以下为主观题答题区域,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要超出答题区域。
二、本大题7小题(共23分)
9、(共10分)
(1)①(4分)
②(3分)
(2)(3分)
10、(7分)
(1)答:
(4分)
(2)答:
(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2),
(3),
(4),
三、本大题2小题(共8分)。
14.
(4分)
15.
(4分)
四、本题为选考内容,请任选一组试题作答并填涂相关信息点。
16/19
(4分)
17/20
(5分)
18/21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6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湛江师院附中高三语文考前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 湛江 师院 附中 语文 考前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