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校本培训.docx
- 文档编号:6529563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63
- 大小:212.11KB
普通高中新课程校本培训.docx
《普通高中新课程校本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新课程校本培训.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新课程校本培训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校本培训
学
习
材
料
(二)
重庆市巴蜀中学生物教研组选编
2010年3月
参与编写人员:
杨宇周兴成杨德芳季鑫
洪德隆张玉禹云霜贺泰秀
史良王旭王志谭林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
重庆市巴蜀中学生物教研组2010年3月
目录
第一部分历史回眸4
第二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6
第三部分课程改革与教材13
第四部分课程标准与初高中生物21
第五部分课程标准与“以校为本”27
第六部分课程改革与课程资源29
第七部分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31
第八部分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34
第九部分课程改革与选修制42
第十部分课改中存在的问题45
第十一部分生物科学史与教材50
前言
改革与发展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永恒的主题,从2001年9月在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实验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等都在对新课程改革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010年,重庆以及四川地区等也即将实行新课程改革方案,作为后进入实验阶段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一重大的举措,如何面对其他地区所取得的成果,如何面对其他地区所出现的问题,如何行之有效的解决相同的问题和面对自身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对新课程标准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先对其进行了解和学习。
从1978年至今纵观教育课程改革,本次新课程改革在继承了过去的课程改革的有效成果的基础上对新课程又更加大胆的推出很多新理论、新方法,无论从教材体系还是课程资源以及教学评价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首先要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备战状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完善自身的科学素养,迎接新课程改革的到来
-------正确的理解教育改革,而观念是改革的燃料,要想深刻的学习和领悟新课程标准的实质精神,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观念的改变,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这本资料的一、二部分内容是已经进行新课程标准学习者对我国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改革目标、内容、原则、技术等的学习与理解,以及大家对大多数文献的阅读与整理。
--------深刻的体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的教育与世界各国已经完全接轨,这就必然带来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古板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下一代应该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不能让应试教育再束缚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未知状态下抹杀孩子们的想法。
新课程标准充分的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理念。
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再由教师对其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以便于塑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深入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即将在我市全面开展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如:
教师专业化、课程资源、教学评价、新教材的选修制等等内容有个深入透彻的理解,俗语说: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那么,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在现今的教育中已经不再适用,因为那一桶水是“死水”,是不能流动的水,而教师需要的水,是能够流动的水,是像江、河、湖泊那样的活水,所以,教师先要更新自身,不断的更新自身,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目前新课程标准这一江新鲜的水应该为我们所掌握,所使用。
---------熟练的掌握新课标教材。
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是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以及思维的惯式编排的,而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是按照生命科学史的发现过程加以排版,共分为六个模块,这有助于学生探讨结论的来源,开创他们的思维,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人生观。
而新教材的编排方式,实际上也为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
它要求教师对生命科学史有透彻的了解,以便于教师在完善自身的同时,还能对学生提出相关知识模块中的各种有开创性的问题的应答与解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
---------主动的实践探究。
为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根本没有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禁锢,进而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开发。
新课标教材不再是一味的灌输式的教学,真正的使课堂成为“实验室”,使教师成为具有科学思维的“导师”、“实验师”。
由教师引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尽可能的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而得出已有的科学性结论,这样既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探究式教学对于知识也有一定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所教授知识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掌握好探究式教学的尺度。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以往的教学观念我们在批判性继承的同时,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勇敢的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并且期待着在未来的岁月中新课程标准改革能够开出更加美好的“春花”,结出更加丰硕的“秋果”。
注:
以下内容的相关文献为收集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所得,其中大部分内容是整理以及摘录出来的,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能够提供微薄的参考,以利共勉。
第一部分历史回眸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进程,期间有惊涛骇浪,有千回百折;有矢志不移的追求,也有刻骨铭心的伤痛。
教育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近代的“教育救国”论到当代的“科教兴国”论和“人才强国”论,都表达了对“教育作为社会改革的时代承担者”的强烈需求。
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正是由邓小平领导的科技教育界的拨乱反正发端。
1978年3月4日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分别召开,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双翅。
从1978年开始,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引下,人们内心的改革火种被点燃,教育系统积聚的创造力空前地迸发,千万所学校扬起了远征的风帆,至今我国的教育经历了30年的风风雨雨。
在此过程中我国教育系统的课程改革根据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也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深化、不断的完善。
30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拓展、深化和再发展等四个阶段。
1、课程改革研究的历程
(1)起步阶段(1978~1985)
这一阶段无论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是研究的层次和水平,都处于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研究的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后,教育部直属的人民教育出版杜率先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套《课程研究丛书》,并于1981年创办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刊物--《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成立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机构--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
(2)拓展阶段(1986~199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加快。
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同时制定了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并鼓励作者集体和个人编撰教材,这为课程改革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
许多学者围绕课程教材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
课程结构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课程教材的时代性、乡土性及农村课程改革等问题也得到初步探讨。
综合课程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围绕着综合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综合课程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课程综合化等问题。
经过卓有成效的努力,义务教育新的课程计划、各科新的教学大钢正式颁行,教材多样化的格局开始形成。
(3)深化阶段(1994~1999)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一些问题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与义务教育课程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于课程教材的编制与设计,如何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和学生三因素的客观要求,正确处理和摆正课程的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者探讨的话题。
高中课程结构的改革一直是这一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之一。
1995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高中教育工作会议。
1997年起,国家教委决定在两省一市试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包括新课程计划、各科新教学大纲和各科新教材),并决定逐步推广。
事实充分证明,这项试验是成功的。
1997年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隶属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这也反映了群众性课程学术研究的迅猛发展和渐趋成熟。
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理论的探讨也向纵深发展。
这既是课程改革实践的客观需要,也是研究者自觉意识的反映。
[1]
(4)再发展阶段(2000~现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又可以分三个阶段:
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阶段,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实验工作拟用三年时间。
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
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
至此,在我国逐步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2]
第二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
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课程实施的行为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
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其基本理念有: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
[3]
2.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明确规定,本次高中课程改革要以“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3.新课程的具体目标
⑴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的实践;
⑵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
⑸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4.新课程的突出变化
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其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比较好地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
其变化的具体表现如下:
⑴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
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
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改变了以往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
在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与以往课程多是由学科构成不同,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
⑶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
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从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其时代性,又要反映其基础性,同时还强调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⑷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
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⑸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
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新课程实施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
学校要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方案还要求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保障高中课程更有个性。
⑹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方案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长空间,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5.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⑴高中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
⑵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
⑶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⑸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建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⑹统一目标要求,弹性指导。
6.学习领域的设置
设置学习领域的一个根本目的,就在于加强科目之间的整合。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课程一直有着浓厚的分科主义的传统。
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各学科日趋走向分科与专门化,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学生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而且,过于强调分科也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分割,难以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整体认识。
这样做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设置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可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7.设置模块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体现的教育价值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设置模块是本次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亮点,也是推行新的高中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基础。
以模块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其优势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设置模块体现出课程设置的新理念。
模块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围绕某一主题并整合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经验而进行的。
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组织课程内容而言,这更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相互联结。
模块的这种设置为教师和学生经验的介入开拓了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模块的设置而灵活地实施课程,为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
模块的设置也为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的介入开辟了道路,因为模块是相对独立的主题性设计,而不是原先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严密组织课程内容。
⑵模块的设置也会带来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
新的课程方案将原来的学期划分为两个时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显然这是为了实施模块而做出的调整,模块的设置直接影响了教学的安排。
这样,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也变得灵活、生动。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推进课程的实施,由此也可以带来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和特色化。
8.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
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6学分)。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⑴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⑵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⑶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⑷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9.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开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是: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真实问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有助于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五个阶段。
阶段一:
确定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必须是学生的,或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提出。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创设情境、捕捉时机等方式引导学生确定研究的范围和主题。
课题必须是生活的,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来源,最好是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社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课题必须是可研究的,必须符合研究的框架要求,如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以及研究的结果会是什么等。
阶段二:
制定计划。
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就应着手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中要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资料搜集的方法和工具。
同时还要明确学生小组的分工。
阶段三:
搜集资料。
根据计划中的规定,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馆活动、上网查询、参观访问、实验操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并做好记录。
阶段四:
总结整理。
“研究”是个体头脑中的知识与具体的现场经验不断解构、融合、重组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整理、分析所搜集的资料,不断验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
最后,综述资料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阶段五:
交流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而不是带有功利目的的表演。
在成果分享后,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
10.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对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的适应
要落实高中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
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
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式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
因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格式学习,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培养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
⑵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
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也就意味着,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增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⑶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
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就是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
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训,来遮蔽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
⑷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
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总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而不能仅仅是关注于“知识”或“能力”等单维目标的实现。
11.新课程理念下,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⑴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⑵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⑶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⑷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⑸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⑹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12.新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⑴良好的班级气氛:
营造积极正向、温暖和谐的班级学习团体;⑵丰富的学习机会:
有效运用教学时间,教学管理井然有序;⑶妥善的课程安排:
班级各项教学活动依据课程纲要与教学目标设立;⑷明确的学习重点:
提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准备;⑸扎实的学习内容:
内容充实完整、说明条理清晰,让学生易懂易记;⑹智慧的教学对话:
教师提问精要、创意,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同成长;⑺充分的练习应用:
足够练习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生多方应用;
⑻高度的支架支持:
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多样协助,让学生积极学习;⑼学习策略的教导:
教师以身作则教示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自发;⑽协同合作的学习:
学生成对成组,学习相互协助,建构精熟与理解;⑾目标为本的评量:
正式非正式评量考查学生朝向目标进步的情况;⑿教师的适度期望:
教师依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适切的学习进步的期望。
13.新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⑴高中教学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实施中各个学习领域中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⑵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教师要结合整个模块整体把握,设计模块的教学实施。
要深入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主题开展,避免学习过程过于发散,导致主题的迷失。
⑶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⑷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指导学生选课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14.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层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转变学习的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1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⑴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新课程 校本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