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docx
- 文档编号:6529508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42KB
农村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docx
《农村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篇一:
农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三农”工作的带头人
——联圩镇东岸村党支部书记熊小宁“双带”致富事迹材料
熊小宁,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东岸村党支部书记。
近几年来,东岸村在熊小宁的带领下,不仅自己跃上了种粮大户之列,而且带动全村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涌现出了年播种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86户。
粮食生产在该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抓规模种粮的新格局。
他带领群众摆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富裕,率先奔上小康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乡第一,达到人均7369元;实现了100%的组通公路,100%的农户通自来水,用卫生厕,100%的农户拥有高等家用电器和农用机械;在外包田居全县之首,达到一万亩;群众在县城购买商品房30套,在村庄户户建有楼房。
其主要先进事迹表现如下:
一、诚心、热心、积极发展粮食生产
03年刚进入村委会工作,本地粮食市场疲软,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外出打工农民骤增。
有的土地荒芜,有的庄稼种后无劳动力管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生产。
熊小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与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的他盘算着:
这么好的地荒芜了多可惜啊!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市场的疲软应该是暂时的。
古人曾说“逢俏莫赶,逢疲莫懒”,我何不把外出打工人员的土地承包过来,既使
他们能安心地在外工作,又能增加我的收入。
当年就承包耕地100余亩。
由于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成本较低,当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尝到甜头以后,熊小宁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至2011年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粮食产量达180万公斤,他的示范带头作用,立即为当地群众吃下“定心丸”。
他们纷纷找到书记,要求熊小宁牵头走出东岸,来到了与其相隔一岸的成新、朱港农场,找到他们的领导,逐年把两个劳改农场的田全部承包过来,转给本村群众承包,实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
他的事迹,很快引起了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并以他为榜样,在全镇广泛宣传和推广。
目前我镇已涌现出规模种粮户722户,种植面积突破13万亩规模种植已构成我镇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熊小宁重视粮食生产,更注重对土地的珍惜,不让土地闲置,想尽办法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
每年科技下乡、农机推广,他都热情欢迎。
陪同农技干部挨家挨户作宣传发动,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因为他心里想到的不仅是自己要科学种田,更希望周围的农民朋友也能搞好科学种田。
每年村民开展技术培训,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聚精会神地聆听。
村民中有思想不通、不乐意接受新技术的,他帮忙做动员工作;有没领会技术要点的,他用认真听讲、勤奋实践得来的知识无私地帮助别人弄懂。
在生产过程中,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殆。
坚持良种良
法,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
由于他的勤劳加智慧,获得粮食产量达1000公斤的好收成。
二、无私、诚信,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
熊小宁书记虽然文化不高,但他却比任何人都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每年农技部门安排在他那里的试验田,他都欣然接受,在试验中,有的品种因为适应性差,或者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而导致减产,农业部门按惯例要对他进行补偿的时候,他都说:
“我不要你们补钱,那样就见外了。
我把你们当作亲人,让我和你们一起做点事,筛选出哪些品种适合我们这个地方,哪些品种好,我们老百姓照着买,买到放心的品种,我只有高兴的份,哪儿会要你们的钱。
”一席话,说得农业干部们心里热乎乎的。
熊小宁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私、诚信的人,他良好的公德意识确实也感染了一些村民,大家纷纷消除成见,乐意跟农技干部聊天了,乐意跟干部们接近,学技术了。
东岸村的粮食生产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产量突飞猛进,成为当地粮食生产优质高产示范村。
为了解决劳动力严重匮乏和机械紧张的矛盾,他率先购进了排灌机械和收割机械等机具6台套,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在他的带动下,通过自筹资金,县农机部门补助,先进购进了小型收割机、化肥深施器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共238台(套)。
探索出了适合该村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机械化田间作业的推广运用,增强了该村农
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年机耕作业面积可达985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5%,把农户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对助农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村党支部连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他个人连年被评为县、镇优秀共产党员、南昌市劳动模范。
篇二:
农民劳模个人事迹材料
农民劳模个人事迹材料
高焕球,男,1973年9月出生,汉族,东风桥镇新东坡村一组村民,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有成员5人,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谱写了种粮新篇章。
近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上他坚持农业生产标准化,拥有农机设备大型联合收割机二台、大型高速插秧机二台、旋耕机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一台、机动喷雾机三台。
承包了农田1000余亩,年总产约400吨,全年实现粮食总收入近百万元。
高中毕业的他面临着生计问题,作为一名年轻人,他敢闯敢干,在家种田,在外打工,做过泥水匠,当过搬运工,1996年在镇上开了石门桥第一家网吧,2000年利用开网吧赚的钱买了一台收割机在农忙时帮别人收割稻谷。
这段时期,他看到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稻田抛荒严重,部分农户在水稻种植上一直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水稻种植存在品种混杂、经营管理粗放、劳动力投入大、水稻加工销售困难等诸多问题。
为此,他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看到了科学种粮的曙光,必须实行集中种植,形成规模才能节约成本。
他毅然放弃了网吧经营,投身入老本行----农业生产中去,当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曾说自己是一名农民,国家也需要农民,要不然大家的粮食要谁来种,人民吃的粮食谁来出。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农业生产前景很广阔,要把这块农业蛋糕做大做强。
2005年他开始承包水田,初时只承包了30多亩,
通过科学管理、机械操作,节约了成本,慢慢到现在承包了1000余亩。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他坚持农业产业标准化,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努力降低种田成本。
一是应用优质的品种。
在粮食品种选择上,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种。
二是积极应用免耕。
抓好除草关、水分管理关。
根据测产验收,利用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每亩能增收节支120多元。
三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水稻配方施肥建议卡,按卡施肥,施配方肥,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在病虫防治方面上。
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控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自己创收之余,他注重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承包农户的耕地,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出租金的方式,不断拾起石门桥镇、德山镇等地方村民抛荒的田地,综合应用农艺与农机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水稻亩产最高达700公斤,他雇佣部分农民参加土地托管,并付给相应工资,这样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劳作,却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种种合作关系,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2005年至今累计完成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6万亩,为当地农民新增收入400多万元。
最近几年,他先后投入50多万元,用于扩大种植面积和购买农业机械,每年在水利方面都投入一万多元进行沟渠疏浚,虽然投入多,但是效益巨大。
现在农业机械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用于出租,
目前年收益在四十万元以上。
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不像一个老板,而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真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我镇很多群众带来了新的种粮模式,不仅自己创收,还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
篇三:
省级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XXX同志先进事迹
XXX,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初中文化,XXX县XX镇XX村小河边村民小组组长。
2007年,被中共XXX县委评选为“十大杰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08年被XX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保山市劳动模范。
XXX凭着对家乡满腔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白手起家,通过近21年的摸爬滚打,在地处边远山区、属于省级贫困村的家乡,垦荒山、建茶园、种林果、制茶叶,在承包来的千亩荒山上建起了260亩生态茶园、200亩连片泡核桃园、200亩西南桦树林、300多亩桉树林和200多亩水冬瓜树林。
同时,身先士卒,带领群众栽茶种树、引水修路、兴办公益,大干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100多户、400多名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用艰苦创业的榜样、热心助民的赤诚,书写了一曲新时代农民科技致富、勤劳互助、传承美德的动人乐章;在最平凡的社会角色中,以个人“草根创业”的生动历程,折射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当代农村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和日益强劲的勃勃生机。
不信贫穷宿命奔走学艺荒山创业
XXX出生的山寨,属于省级贫困村里有名的贫穷小组。
那里—1—
交通闭塞,条件恶劣,人均拥有水田面积不足1分。
过去,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年复一年的用毁林开荒挑战着广种薄收的宿命。
遇到好年景,玉米饭勉强可以熬过年关。
然而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使得多数人家捱过了夏荒就不得不外出找活,糊口度日。
由于没有什么手艺,出去也多是帮人砍柴挑粪,混个肚子饱。
而XXX家在寨子里又是比较典型的困难户。
因为人多地少,父母多病,家里常常寅吃卯粮甚至揭不开锅。
自幼自尊好学的XXX挑着柴、背着玉米面,在一校一师的教学点读完了小学,又到20多公里外的中学上完了初中,终因家里贫穷,不得不离开了校园,回家开始了挖地砍柴的祖辈传承。
眼看着山越砍越光,日子越干越苦,17岁的XXX也和同村的孩子一起开始了外出谋生。
起初没钱又没手艺,他也只好跟着别人一个寨子一个寨子的去帮人挖地、挑粪,混口饭吃。
长辈们都对他说,出生在这大山里,注定了就要受穷,这就是我们的宿命。
然而,好强的XXX却不认这个穷命。
与同村伙伴不同的是,他在外出谋生的日子里,只要能学到手艺就抢着去干,从不计较工钱多少。
在他心里,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理想逐渐清晰。
他要实实在在的学一门手艺,在家乡的荒山上干出一番大事业。
就这样,XXX帮了石匠家砍柴又帮木匠家挑粪,后来又跑到邻村嫁接核桃、种茶制茶的大师傅家里干起了免费的长工。
几年后,他回到了家里,用省吃俭用积攒的900元钱买了一拖拉机化肥,跑到自家的荒山上扎起窝棚住了下来,白天挖地种树,晚上看书学习。
平日里,除了下山—2—
帮人嫁接核桃、培育茶苗,或者上街卖鸡以外,就成天躲在自己的山里挖地种树。
许多人都笑他穷得讨不上媳妇躲到山里隐居去了。
自古天道酬勤。
一年后,他一人就在荒山上种起了20多亩茶、2亩多草果、2亩多花椒、10多亩水冬瓜树,养起了300多只鸡。
3年后,XXX的茶园越扩越大,核桃也越种越多,和集体承包来的300多亩兰桉林也可以炼制桉油了。
他隐居的山头满目葱绿,XXX也逐渐富足了起来。
每年靠着卖茶、卖鸡、卖桉树油,他的收入也就从一万、两万渐渐地增加到了三万、四万。
后来,他索性把家里人全都约到了山里,专业干起了自己的生态园。
就在这时,机遇光顾了这个有准备的人。
随着XXX县委、县政府茶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茶叶市场大幅上扬,群众大干茶叶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XXX引进试种的“云抗10号”、“清水3号”等新品种茶苗成了市场的抢手货。
XXX埋头磨砺的几年终于有了回报。
从优质茶叶种苗的提供到种管技术的指导,XXX都占据了先发于人的优势。
2001年,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卖茶苗、卖茶叶、卖花椒、卖生态鸡、卖桉树油,XXX一年就赚了16万多元。
有了资本,他的创业也就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瞅准机会的他把资金全部都投放到了茶园的壮大发展上。
他把茶园扩大到了50多亩,把茶苗繁育基地扩大到了10亩,又贷款组建起了50多人的育茶服务组,外出到腾冲、耿马、盈江等区县承包茶苗培育、茶园建设的工程。
到2007年,茶叶市场价格攀升到历史最高的疯狂,XXX一年就赚到了50多万钱。
小富起来的XXX—3—
没有自足,他敏锐的发现,高潮过后定有低谷。
于是,他又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把精力从茶叶育苗倾斜到了一直坚持着的植树造林上来,开始了壮大发展泡核桃,连片种植西南桦树林。
一路走来,XXX拼的就是不信贫穷的宿命,自力更生,脚踏实地,依靠科技,艰苦创业的实干和巧干。
他对自己的经历这样总结:
生在百业俱兴的太平盛世,党的富民政策越来越好,只要有信心,肯学习,瞄准了目标,大胆的谋划,脚踏实地的干,人人都能脱贫致富。
不走歪路用活政策绿色发家
从民间盛传“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上世纪80年代的草莽创业时代,到流行“骗项目、玩贷款、套资金”的上世纪90年代的“伪资本运作”时代,XXX这个山里农民的创业路上,也此起彼伏的出现过太多的诱惑和干扰。
要创业就会有坎坷。
XXX同样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山穷水尽。
然而他却从来没有动摇过。
看到别人靠着乱砍滥伐木材、私挖乱采矿山,或是欺上瞒下哄骗项目、套取资金成了暴发户,他总是嗤之以鼻。
他总说自己虽然受够了贫穷,但子孙的饭吃不得,违法的事干不得。
从一开始,他就把脱贫的根扎到了绿化山林的土壤里,把致富的手放到了遵纪守法、自力更生、依靠科技的口袋里。
没有本钱就一点一点的积攒,没有手艺就一点一点的学习。
他虽然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4—
但从没放下过书本,始终坚持着不懈学习。
尤其是自2001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通过学习理论政策,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创业道路更加宽广。
他在理论政策的学习中,抢抓到了发展生态产业、夺取集体林权改革的先机、壮大发展农企联手合作组织的无限商机,走上了一条贫困山区依靠生态产业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不丢纯朴本色携手乡邻共同致富
一路走来,XXX从卖苦力学手艺到发家创业带头致富,始终没有忘记过扶贫帮困、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
他总是时时提醒自己,在穷困的儿时生活里,在艰难的起步岁月中,乡亲邻里和各级组织曾给予过自己的关怀和帮助。
他从学得种茶嫁接的手艺开始,到当上小有名气的小老板,总是热心的帮助着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他所在的达仁村已经成为了XXX县这个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里的茶叶专业村。
在四乡八里,在漫山遍野的茶园里,由他无偿服务或是奢供茶苗,甚至白给种苗建起来的生态茶园数不胜数。
只要群众有所求,他总是义不容辞的无私援助。
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下,他在加入了党组织后又于2003年被推选为了村民小组长。
从此,他的心里更增添了份共同致富,带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神圣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自他接过村民小组长这个有责无权的担子以来,他个人投入建设公益的资金—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劳动模范 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