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复习资料10页.docx
- 文档编号:6525557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2.59KB
八上语文复习资料10页.docx
《八上语文复习资料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复习资料10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语文复习资料10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三峡》
《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答: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
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3.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
突出了什么气氛?
答: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
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4.讨论:
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答案要点: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 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 结构提纲
总特点: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侧重写山: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
分特点:
(1)夏:
水涨流速,交通断绝。
(2)春冬:
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3)秋:
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侧重写水:
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
* 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答: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答: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答:
山的“连”“高”“窄”。
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答: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答: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
(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答: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8“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答: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9.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
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答: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0.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答:
①奔放美②清悠美③凄婉美
1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曰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12、 用原文回答: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1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1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16、“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
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曰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晨昏变化之美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8、中心内容及结构:
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分写)
《答谢中书书》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
《记承天寺夜游》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5、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
共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答:
“美”字。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
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答: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答:
最后一句;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
《记承天寺夜游》
一、结构: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描写议论。
第一层:
(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
(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
(4句)观月赏景。
(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
(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二、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
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三、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
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答: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答: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答: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答:
初极狭,才通人。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答: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答:
自然环境:
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
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
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
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答: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答: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答: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
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答: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答: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答: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陋室铭》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为什么?
同意。
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
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
(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5.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答:
月色美,触景生情。
6.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
答:
“庭下如积水空明”发挥奇特想像,用了新奇的比喻。
7.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答:
月色皎洁。
空灵。
8.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答:
欣然起行,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10.本文可分三个层次,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叙事,再描写,最后议论。
《观潮》
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如履平地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6、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答:
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最后一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
2.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答:
形、色、声、势
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请从文中找出来。
答:
比喻:
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
夸张:
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4.第二段文字主要写水军演习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答:
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技艺娴熟,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5.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
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二)
“吴儿善泅者数百……虽席地不容闲也。
”
6.第一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勇猛、矫健、灵活等特征。
“旗尾略不沾湿”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7.概括两段内容。
答:
①段写吴地健儿精湛的水上表演。
②段写观潮的热闹场面。
8.第一段哪些句子突出了壮士形象?
而哪些句子又突出了勇士们的高超本领?
答:
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9.上文第二段文字与写海潮和水上表演有无联系?
能否删去这一段文字?
为什么?
答:
有联系,这是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的精彩。
如删去,表现不够充分。
1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1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
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湖心亭看雪》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答:
怀念故国的深情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
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
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
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答: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二、到亭上……更有痴似相公者!
5.“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答: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6.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答:
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7.“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
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答: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8.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诗四首》
一、归园田居(其二)
1.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
答:
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思想
2.“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
答:
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3.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
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4.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答:
用语平淡自然,而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二、使至塞上
5.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五言律诗。
6.本诗首联交代了出使原因和目的地。
7.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
写出了什么意境?
你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吗?
答:
最精彩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
8.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渡荆门送别
9.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10.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答:
山势随着平原渐渐消失,江水向辽阔的原野缓缓地流淌。
此联写远景。
11.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答:
随”、“入”二字,能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12.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答:
明月倒映入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13.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
不是。
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桃花源记》
(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人)便要(渔人)还家,(村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村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人)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村人)皆出酒食。
(渔人)停数日,(渔人)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1.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
(文中)
2.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咸来问讯。
(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
(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与外人间隔。
3.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
(发现桃源)
(访问桃源)
(离开桃源)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C)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5.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答:
桃花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它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1、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4、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5、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4、甚异之
6、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8、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0、“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短文两篇》
一、陋室铭
1.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何陋之有。
2.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答:
龙、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3.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陋室铭》,作者是刘禹锡。
他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
二、爱莲说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晋/陶渊明/独爱菊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
3.《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
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
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牡丹”比喻富贵的人“莲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看法:
对有些拜金主义者的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要受到批评和否定。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爱慕富贵的人多,作者的知己少,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讽刺了追逐名利的世态。
5..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BC,咏莲的有DE,咏牡丹的有A。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石青糁之。
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魏学洢写的《核舟记》,该文的体裁是说明文,核舟雕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2.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生活时代、姓名和精湛技艺,引出核舟的来历;第二段说明核舟的大小和格局。
3.第二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词语有: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4.细读第二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
答:
船在中间处高起,上有箬篷覆盖,两旁各有四扇窗子,且能自由开关,有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分别刻有8个字。
(二)
船头坐三人……珠可历历数也。
5.本段是突出“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中的哪一方面(A)
A.大苏B.泛C.赤壁D.大苏泛赤壁
6.本段层次清晰,作者描写的顺序有(A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上语文复习资料 10页 语文 复习资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