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致敏原控制程序.docx
- 文档编号:651797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8.01KB
最新致敏原控制程序.docx
《最新致敏原控制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致敏原控制程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致敏原控制程序
最新致敏原控制程序.
致敏原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保证公司产品的食用安全,实现致敏原的全流程管理控制,避免致敏原交叉污染,有效地维护消费者和员工的健康,特制定本项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含致敏原产品、与含致敏原产品共用生产设备或同一生产场所加工出来的产品和外来潜在致敏原风险的管理控制,对致敏原的识别、供应商审核评估、原辅料贮存处理、生产加工返工、产品包装和产品标识进行全流程管理。
3.职责
3.1质量部负责监督生产现场致敏原控制的执行落实,制订致敏原目录(见附录A),并适时更新。
3.2研究院负责产品开发及配方变更过程中致敏原审核控制;审核产品标签标识内容,确保符合我国及产品销售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要求。
3.3采购部负责原辅料供应商的致敏原管理的审核评估。
3.4生管部负责含致敏原物料的仓储保管和物流跟踪。
3.4生产部负责含生产区域致敏原交叉接触的预防控制,含致敏原的产品的生产策划和实现。
3.5综管部负责员工致敏原知识培训和考核(纳入安全培训范畴),提升员工致敏原意识。
3.6技术部负责提供致敏原管理控制的技术支持(如致敏原残留验证)。
3.7市场部负责涉致敏原产品的销售跟踪和协助产品召回。
4.内容
4.1致敏原的识别
致敏原控制清单》(见附录A),并适时更新控制清单,实现对公司产品和原辅料的致敏原完整识别,确定公司产品和原辅料含有的致敏原成分和可能的致敏原风险。
致敏原危害评估应包含在公司HACCP计划危害分析过程中。
致敏原评估应包括产品原料、辅料、加工助剂和包装材料,了解其原料组成,并评估是否在《致敏原控制清单》内。
4.2供应商审核批准
致敏原控制管理评审应纳入公司供应商管理评审程序中。
相关供应商应提供其致敏原管理控制计划以及记录,确保其致敏原管理控制能力。
致敏原成分声明的内容,保证采购产品不含有未经宣布的致敏原成分。
致敏原控制计划实施效果。
涉致敏原成分审核结果应妥善保存,同时反馈到食品安全小组。
4.3产品开发及其变更控制
致敏原识别纳入产品开发控制中,在产品设计的源头识别致敏原,尽量不用涉致敏原物料,并负责产品配方变更。
致敏原的使用必要性,避免因盲目设计而带入不必要的过敏风险。
含致敏原成分的产品或样品研究开发,需得到高级研究员或更高层级领导认可批准。
致敏原成分,应予以精炼等技术手段尽量降低致敏原含量,开发成低敏产品,并进行致敏原含量检测以正确评估产品潜在过敏风险。
4.4致敏原的隔离预防
致敏原原料单独设立收货和储存区域,并安排致敏原原料单独使用的容器和相关操作工具。
致敏原的原辅料应清晰识别,包装可靠妥当,不至于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或毁坏。
原料接收时应检查包装完好性,并做好记录,避免致敏原交叉污染。
致敏原的衣帽鞋应和其他衣帽鞋分隔开来彻底清洗。
致敏原物料在搬运过程必须加以遮盖保护,并具有清楚可见的标识。
含致敏原的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致敏原的人员应重新设计其交通模式,避免交叉接触。
致敏原产品和非致敏原产品应在单独生产场所或单独生产设备进行加工;条件不允许时,应利用物理屏障进行隔离,并给以颜色编码的标识加以区别。
洁净区内产品混合、包装工序等在独立区域进行,设计专门管道避免空气系统等引入的致敏原风险。
4.5产品实现和返工控制
致敏原和不含致敏原的终产品清单,将含致敏原产品排列在生产过程的最后程序,并安排含相同致敏原产品进行长期生产运行,减少生产转换。
致敏原成分应安排在生产线尽可能晚的工序阶段加入。
含致敏原产品生产结束后,应立即安排进行彻底清洁。
致敏原潜在交叉接触的重要源头。
返工可能污染源有结转产品、不合格品、退回产品和原料相关停机产品等。
含致敏原物料返工应按公司相应返工程序进行。
致敏原的返工物料应按“相似归于相似”原则返回相应物料中,同时做好记录工作。
无法依次加以控制的返工料,必须标识在标签上,利用颜色标记等对含致敏原的返工器具进行识别,并防止交叉接触。
致敏原的返工物料的配方组成、产生时间、产生地点或阶段、返工处理时间、使用数量应予以清楚记录保存,进行文件化,确保达到可追溯要求。
4.6设备清洁
致敏原物质的去除,清洗工艺应能彻底清洗祛除生产线上残留的致敏原物质。
致敏原残留的验证。
应制定验证程序文件,包含生产线致敏原残留分析、关键控制点、取样方法、清洁验收标准、致敏原检测标准等内容。
致敏原产品的生产转换,应做好设备特别是共用设备的清洁工作,做好相应清洗记录和检查记录,防止致敏原残留导致交叉污染。
致敏原不会带入下一批原料或产品中。
“隔离”。
质量部应评估受影响批次产品的致敏原含量,采取加注致敏原成分声称措施处理。
致敏原检测结果、清洁监测结果进行清洁工艺有效性和符合性评估。
对清洁工艺实行持续改进以及再验证。
4.7产品标签
致敏原声称内容审查。
致敏原必须加注标签,致敏原声称内容和形式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保证标签清楚传达所有致敏原,使用通用名称作为致敏原标识。
致敏原声称范围应包括含致敏原成分的产品,还有同一生产线或生产环境下可能含致敏原成分的产品。
出口销售产品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要求对声称的致敏原种类进行识别审核,加以调整。
致敏原产品标签验证包装材料上的配料声明和任何警示性标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4.8员工意识
致敏原知识是预防过交叉污染的重要部分。
公司HACCP培训和安全培训计划应包括致敏原培训内容。
做好致敏原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予以妥善保存。
致敏原员工了解工厂所涉及使用的致敏原成分,在此同时针对员工岗位职责进行不同水平的致敏原培训,组织相应考核以保证关键岗位员工熟悉操作规范。
致敏原意识水平,查阅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确保致敏原培训得到有效落实。
4.9致敏原计划的评估改进
致敏原管理执行情况应该包含在公司FSSC周期性评估范围内。
食品安全小组应根据公司产品致敏原含量检测报告、客户投诉或相关部门反馈情况和公司内外反应信息对致敏原管理执行效果进行正确评估,并转化为书面记录。
致敏原控制计划执行效果信息,结合公司产品和工厂变化情况,适时对监控体系进行更新,并给予记录。
5.相关文件
《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设备清洁消毒工艺规程》
《HACCP计划(人参苦荞营养精华)》
附录A致敏原控制清单
国家
致敏原成分
相关法规
中国
1.含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等);
2.甲壳类及其制品(蟹、龙虾、虾);
3.鱼类及其制品(鲈、鲽、鳕);
4.蛋类及其制品;
5.花生及其制品;
6.大豆及其制品;
7.乳及其制品;
8.坚果及其制品(杏仁、榛子、胡桃、澳洲坚果、巴西坚果)。
《GB/T27339-2009预包装食品的致敏原成分》
欧盟
1.含麸质谷类(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等)
2.鱼类及鱼类制品;
3.甲壳类(动物)及其制品;
4.蛋类及蛋类制品;
5.花生及花生制品;
6.大豆及大豆制品;
7.奶类及奶类制品(包括乳糖);
8.坚果及坚果制品(如杏仁、美洲山核桃或胡桃);
9.芹菜及其制品;
10.芥末及其制品;
11.芝麻及其制品;
12.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浓度大于10ppm)
《欧盟2003/89/EC指令》
美国
1.牛奶;
2.蛋;
3.鱼类(如鲈鱼、鲽鱼或真鳕);
4.甲壳贝类(蟹、龙虾或虾);
5.树坚果类(如杏仁、美洲山核桃或胡桃);
6.大豆;
7.花生;
8.小麦。
《2004年食品过敏源标识和消费者保护法规》
日本
强制标示致敏原:
1.小麦;
2.荞麦;
3.蛋类;
4.乳类;
5.花生;
推荐过敏物质:
鲍鱼、鱿鱼、鲑鱼卵、虾、柑橘、蟹、猕猴桃、牛肉、核桃、鲑鱼、鲛鱼、大豆、鸡肉、猪肉、松菇、桃子、山药、苹果、胶冻、香蕉。
《食品和农业进口条例和标准修订致敏原标签要求》
澳大利亚/新西兰
1.含有麸质及其制品的谷类(小麦、黑麦、大麦、燕麦)
2.甲壳类动物及其产品(蟹、虾)
3.鸡蛋及其产品;
4.鱼类及其制品(鲈鱼、鳕鱼);
5.乳及其制品;
6.花生、大豆及其制品(花生、大豆);
7.坚果、芝麻及其制品(杏仁、腰果、核桃);
8.大于10ppm的亚硫酸盐
1.《食品致敏原管理和标签-企业指南》;
2.《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致敏原 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