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的应用4篇.docx
- 文档编号:6515439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69KB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的应用4篇.docx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的应用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的应用4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的应用4篇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的应用(4篇)
第一篇: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普及开来,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巧用多媒体,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从而增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遥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得到了越来越多同行的关注,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与经验,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一些看法与体会遥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重点;难点
新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它能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与信息技术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文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教师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分别再现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景物特征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必将大大提高。
再如,教学《观潮》一课时,传统教学中总是拘泥于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的讲述对于从未见过钱塘江更未见过钱塘江涨潮的学生来说,想让学生单凭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是不可能的。
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对有关钱塘江图片及钱塘江涨潮、退潮的视频进行剪辑,并在课堂上相机播放,使学生深刻体会教学内容。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轻松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学习《琥珀》一课时,苍蝇、蜘蛛及松脂油三者之间在那一瞬间的运动关系,对于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动画片段或FLASH动画给学生演示后,一切便都一目了然了。
再如,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课文的重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优美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感受西双版纳的美丽。
但是学生没有亲身去过西双版纳,对西双版纳没有直接感受,存在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双版纳的植物和动物的有关资料,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创设出直观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并辅之以解说,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真切地体味西双版纳的美丽与神奇。
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多媒体制作出来的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例如,学习《刻舟求剑》一文时,明白找不到剑的原因是教学重点。
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船靠了岸”或“船在行驶”而“宝剑”没有随船走,即“船动剑不动”,让学生明白找不到剑的原因。
启发学生思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1.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录音示范,并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使学生沉浸于多媒体营造的学习氛围中,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赤壁之战》这一课,教师的朗读与配乐录音朗读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当录音放到“黄盖把二十条船的芦苇一齐点着火,乘着东南风驶向曹操船队,曹军在铁索连着的船上无法逃脱,哭声、丢盔弃甲声以及周瑜的兵追来的喊杀声、震天的锣鼓声混成一片”,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听完录音后,了解了故事梗概,注意力都比较集中。
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他们也复述得较为完整和生动。
学生在这种音响效果的氛围内学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展开了想象,培养了说话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2.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多媒体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书。
多媒体播放的朗读声音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可以让学生跟着练习朗读,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日月潭》《黄山奇石》等表现祖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的文章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先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此地的风景视频。
多媒体学把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于一体,使学生仿佛在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漫游。
这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必定感情充沛、有声有色。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作者:
谢永霞单位:
河北省任县教师进修学校
第二篇:
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已是主流趋势,而且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也大力倡导运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手段,突破传统教学的禁锢。
当然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基于此,笔者主要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作出探讨,并列举出部分合理举措。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可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让他们对语文课堂产生审美情趣,获得美的感受,并充分体现出语文知识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开阔视野,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积极意义。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需要教师充分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并结合独具匠心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质量。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很难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十分相符,展示内容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可创设出真实情景,让他们在特殊情境中领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为课堂增添活力,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比如,在进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教师可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课文中对于西沙群岛的描写,不仅有抽象概括也有细微具体,但是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比较匮乏,很难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真正体会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此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强化视觉感受,展示一些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颜色不一的贝壳,以及海龟和海鸟等,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带来切身感受。
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可使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和整理相关的图片,使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二、借力信息技术资源优势,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资源广阔,可对教材内容进行很好的补充。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在学习到这些重难点知识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或疑惑。
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借力信息技术,发挥资源广阔的优势,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或者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帮助他们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并活跃其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时,小学生对于课文中描述到的诸多美景,如果仅靠阅读和教师讲解,则很难想象到颐和园的真正美景和游览顺序。
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是教学重点;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写作是教学难点。
教师为帮助学生全方位体会到颐和园的美景,以及游览顺序,可借力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结合游览顺序制作多媒体课件:
大门、大殿、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并展示一副颐和园的平面图,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对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大致了解,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运用信息技术点燃灵性,调动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能力、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都可运用信息技术,教师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训练学生的各项语文技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探究欲望,进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当问题提出之后,他们积极和同学交流,分享个人观点与看法,从而点燃其灵性,主动参与语文知识的探究和求知,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增强。
比如,在讲授《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篇诗歌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这样几个画面:
蔚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漠、美丽的夜空、绿茵茵的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
让学生根据画面对比理解诗句,认真思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看着画面产生的思维认识有所不同,有的眉头紧蹙、凝神静思,或者互相交流、小声朗读等。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画面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他们的智慧在闪耀、思维在发散、心灵被震撼,继而对诗歌内容进行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最终体会到作者是在揭示战争的破坏力和对和平的渴望。
四、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资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
教师需高度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积极挖掘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并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资源,利用其资源广阔的优势,在互联网上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料,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不仅可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还能够使其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例如,《景阳冈》教学过程中,虽然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对武松打虎的经过描述得十分详细和生动,但是对于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来说,仅靠课文中的文本内容难以真正感受到故事的精彩,而且对故事发生的前后并不是特别了解。
教师可利用网络渠道搜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播放,让学生直观明了地欣赏了整个故事过程,并告知他们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才会遇到老虎,将老虎打死之后则任职阳谷县步兵捕头,从而开阔其知识视野,使其对故事前后有所了解。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并激发其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敢于大胆尝试,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对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寻找两者的结合点,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
[2]柳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4.
作者:
周艳春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东街小学
第三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数学课堂的结构,重树数学教学目标与理念,更新数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深入开发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认清小学数学的学科特色,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更加完美的小学数学课堂。
文章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问题;结合;改革基础
教育改革的快速实施,让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得到普遍应用。
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教学活动的整合,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革,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课堂师生互动。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造丰富多彩的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才能让小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积极去探索小学数学知识。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现状
(一)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去实践、去执行。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不太会用信息技术,大多数教师只会利用幻灯片实施教学,很少利用动画技术与交互特性。
这些教师往往将课本中的数学内容搬到幻灯片上,这不仅无法体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也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
更有教师会从网上直接下载现成的课件,顺着别人的思路教学,极大地影响了个人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切入点不准确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在一起,重点就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促进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化。
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当,会让课堂教学画蛇添足,教学效果无法体现。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利用信息技术而利用信息技术,不考虑课堂教学的需求,也忽视了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感受。
信息技术切入过早,会影响小学生的形象认知效果,切入过晚,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难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得不到重视
从教育部门来讲,有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相融合的相关指导性文件还有待完善。
教育部门提出的小学数学课程信息化要求过于笼统,不利于学校落实。
小学校园本身的教育信息化改革意识也影响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效果。
一直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崇尚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信息技术的优势。
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重视力度不足,会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方法
(一)重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本身,都应当关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结合。
出台正式文件,明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结合的细则,才能让各个学校的管理者与数学教育工作者了解如何去落实教学改革。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重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重要方法。
学校管理者要引导小学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破升学率对日常教学工作的诸多限制,将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引导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转变个人角色,通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小学生找到高效的学习工具,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
除此之外,学校管理者要定期组织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探讨,共同发现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让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创设教学情境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相关情境的支持。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情境去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会丰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在知识呈现方面具有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信息传播形象性与生动性特点,将数学知识放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体验的丰富,让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比如在讲解“位置与顺序”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情境创设的素材,利用信息技术去展示一些音频与视频教学资源,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
关于位置与顺序,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这三类位置与顺序关系,利用课堂真实情境与多媒体技术呈现出的多种情境实施教学,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座位展示位置与顺序,更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给小学生呈现一组他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像喜羊羊、美羊羊等,让学生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卡通人物的位置与顺序。
这样的情境能够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可感。
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去播放一小段视频,随机暂停,让小学生选择画面中的一样东西说出位置或顺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自由度与趣味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解决重难点问题
解决重难点问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带去多种感官刺激,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更能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停留。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讲,某些类型的应用题很难题解。
利用信息技术简化抽象的数学应用问题,将题目中的文字与真实的图片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小学生少走思维弯路,促进解题效率的提高。
像在讲解相遇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画图功能,与小学生一起将题目中的条件转变成为计算机屏幕中的图,用不同的形状表示甲、乙双方,更可以利用动画制作让应用题动起来,解决思维难点。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将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配合。
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方面的优越性,引导小学生关注自身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是做好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结合的前提。
积极创新,大胆引入信息技术,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作者:
代克磊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中心学校
第四篇: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成为了当前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对教学的大胆创新。
文章通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初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期帮助广大教师运用到教学实际中。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可为小学数学课程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也能让课堂充满无限的活力和生机,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让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得到落实。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变得清晰化、具体化,通过“声、像、图、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
一、调整学习情绪,维持学习兴趣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长时间的保持集中,极易出现走神现象,再加上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动相对紧张,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倦,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分散等情况的发生。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味性,以此吸引和刺激学生,为他们创造新的兴奋点,使其保持长时间的精力集中状态。
同时还能够为小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激发他们的思维动力,使其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比如,在进行《比大小》的教学时,教师需先让学生复习旧知识――认识1至5各个数字,提问:
4前面的数是几?
3后面的数是几?
与3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教师也可讲述故事:
两只猴子在山上玩耍,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累,于是就在山上采摘水果当作午餐,一共采摘到3个香蕉、3个桔子、4个苹果和5个梨子。
教师为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分别展示以上4张图片,并提问:
图上有哪些水果?
分别是多少个?
之后,可选中3个香蕉和3个桔子的图片提问:
这里香蕉和桔子哪个多?
回答:
同样多。
教师总结:
当香蕉和桔子一样多时,可以说它们相等,运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以此类推引导学生学习“>”“<”。
二、化抽象为直观,加强学生的理解
小学生的社会经历匮乏,生活知识狭窄,感性知识较少,抽象思想能力有限,而不少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因此他们学习起来就难以理解。
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让小学生从形象思维着手,充分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的思维逐步上升至理性思维。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带来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为其学习数学知识构建一个由形象过渡至抽象的平台,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授《除法的初步认识》时,除法是将一个大数变成多个小数,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相对困难。
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情境。
如可在课件中出示12块糖果和3个盘子,提问:
“同学们,如何将这些糖果平均摆放到各个盘子中?
”接着鼓励他们采用多种分法:
可以一块一块的分,也可以两块、三块分,无论怎么分,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
每个盘子中放4块糖果。
这样的演示方式,将“除法”这一抽象概念的产生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具体教材内容与教学需求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或动静结合,增添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这样不仅可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还能让他们主动学习,深化理解,培养其思维的创造性与灵活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难以突破,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在观察事物时无法全面把握和具体分析。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易于接受。
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多个角度呈现数学知识,着重关注重点和难点教学,改进知识的呈现方式,让小学生获得特殊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同时,信息技术可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知识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演示让小学生认识到“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是一个立体图形,而“1平方厘米”则是一个面,是面积单位,它是一个平面图形。
通过这样的演示对比,对于旧知识“面积”与新知识“体积”,学生不仅能够区分开来还能够构建联系。
体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学生经常会将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相混淆。
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直观展示出来,让他们在脑海中构建个人认知结构,充分认识到新知识的特征,从而加深对体积公式的印象。
四、运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课堂
数学源自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小学数学内容更是贴近生活实际。
为帮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知识,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找到和他们生活经验最佳的结合点,让教学内容因贴近生活而变得有趣生动。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营造生活化课堂,让学生采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生活,增强数学意识,提高其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同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将教学活动设计为:
贴近学生实际,运用使其感兴趣和熟悉的生活素材。
例如,在《平移》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生在三年级已经知道平移有两个要素,即为方向和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物体)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它的位置。
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平移”现象,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展示两个常见的生活情境:
汽车在公路上直线行驶、电梯的升降。
通过让他们观察这两种生活现象,从而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
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他们讨论出:
用扳手拧螺母、传输带上的物品、推拉门和升国旗等,以此营造生活情境,突出其主体地位。
教师将教材内容和生活情境有机整合,可让小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使其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以拉近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趋势,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合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小学 教学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