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docx
- 文档编号:6508497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7.49KB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docx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相提并论”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讲述导入
1、从前,过往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罐,另一个是铁罐。
(板书:
课题)出示图片
2、读课题,陶罐和铁罐都是什么用的?
3、教学多音字:
盛当表示放东西的时候,读chéng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
1、陶罐和铁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请大声读课文。
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一开始铁罐瞧不起陶罐,后来陶罐被当成宝贝,铁罐却消失了)
三、朗读对话,体会神态
1、写铁罐看不起陶罐的是哪几段?
2、读1~9段,找出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好课文、读好对话的秘诀,就是找到提示语,找到表示表情、态度的词语。
表示表情和态度的词语叫“神态”的词语。
4、赶快度1~9段,找出神态的词语。
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
交流(板书)傲慢、轻蔑、恼怒
5、表演:
这些神态谁表演的最像。
6、这3个神态的词语能不能互换顺序?
为什么?
7、读出越来越生气、越来越蛮不讲理的语气。
8、陶罐呢?
他是什么神态?
(谦虚、争辩、理会)*板书
9、陶罐争辩什么?
他懦弱吗?
10、读出谦虚但并不懦弱、坚定的语气。
11、你们看,找对这些表示神态的词语,对话就读好了。
只要根据提示语,找到感觉,带上表情,课文一定能读好。
12、读了对话,奚落这个词语意思知道了吗?
(用很尖刻、很难听的话,去嘲笑、讽刺别人)相提并论呢?
(两样东西好坏差不多,可以放在一起比较)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体会性格
从这些对话和神态中,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
(板书:
盛气凌人、傲慢无理、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谦虚有礼、坚定、有志气、据理力争)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10段,感受事物的变化
1、时间飞逝,时代起了什么变化?
读第10段。
2、覆灭是什么意思?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正是我们上一课学的道理)
二、朗读对话,体会不同的结果
1、一只骄傲的、盛气凌人、瞧不起别人的铁罐和一只谦虚有礼但并不懦弱的陶罐,结果一样吗?
读11~17段。
2、用自己的话说他们两个的结果:
陶罐被人发现,仍然光洁、美观、朴素,很有价值,被当成了宝贝;铁罐却不见了。
3、铁罐哪里去了?
(生锈腐烂了)
4、上节课,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读好对话的秘诀,怎样才能读好对话?
5、马上边读边找到神态的词语(惊讶、兴奋、高兴)
6、表演
7、读好对话。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五、作业
1、积累表示神态的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
(耐心、语重心长、亲切……)
3、看图,编写童话。
4、基础练习。
27、陶罐和铁罐
陶罐:
谦虚、争辩、理会
铁罐:
骄傲、奚落、傲慢、轻蔑、恼怒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思维铺垫。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朋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
陶罐和铁罐
(二)自读自悟,突显个性
1、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
(1)学生练习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2)认读字词带拼音不带拼音
(3)浅谈感受(大家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
(4)看插图,猜一猜哪个是铁罐,哪个是陶罐?
为什么?
2、默读思考
(1)小朋友们都觉得铁罐很骄傲,陶罐很谦虚,你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铁罐是骄傲的?
请你默读课文,划一划能看出铁罐骄傲的句子,圈一圈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然后读一读,看能不能把它的神态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反馈: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悟到铁罐是骄傲的?
3、指导朗读,感受铁罐之傲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奚落是什么意思?
(讽刺、讥笑、嘲笑,)看来铁罐很自以为是。
那么,他是如何奚落陶罐的?
(2)‘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为什么敢这样问陶罐?
重点指导朗读:
(板书:
傲慢)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铁罐为什么称陶罐为“懦弱的东西”?
师:
铁罐认为陶罐胆小、无能,是不敢去碰它的,对吗?
像这样胆小、软弱无能,就称作懦弱。
陶罐真的是懦弱的东西吗?
这是铁罐对它的轻视,结合插图理解“轻蔑”。
(板书:
轻蔑)
(4)‘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对呀!
铁罐由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了,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到铁罐的情绪变化了吗?
请用你精彩的朗读把它的情绪表现出来。
(板书:
恼怒)
(5)“‘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
在说第四句话时,作者没有写是怎样的神态,作者是留给你们来想象,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神态呢?
(出示句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请你联系前几句话读一读,想想填哪些词比较合适?
(暴跳如雷、生气、愤愤、蛮不讲理、不可一世、自高自大……)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三)课时小结
1、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2、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会有什么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又有什么变化呢?
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复习巩固
1、出示字词,认读课文1至9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2、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
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3、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4、指导写字
引导分组观察:
“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
“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
“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是“”。
5、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
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6、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7、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一课时板书:
陶罐和铁罐
谦虚骄傲
傲慢
轻蔑
恼怒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结果性目标:
(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性目标:
(1)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2)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4)听取信息资料,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5)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字词,初步感知
(1)出示词语:
傲慢轻蔑恼怒
指名读全班齐读
(2)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谁会演,你能把“傲慢”这种神态表演出来吗?
再出示“轻蔑、恼怒”全班表演
引入:
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谁的神态?
板图:
铁罐
(二)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研读铁罐子
(1)自由大声朗读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罐子?
(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语言的用“~~”标出)
(2)反馈交流:
课件随机出示句子
1“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
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师言语激励、引导:
会读,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会读了。
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
指名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
语调下沉。
)指名读
3“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
读时声高气粗。
)指名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
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
铁罐()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等。
语调紧凑高昂。
)
指名读齐读
5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
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
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
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说――)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6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课文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
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凭什么奚落陶罐呢?
(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
6师:
真能干!
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
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
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
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
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研读陶罐子
A指名读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谁能读出谦虚的神态)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
不会生锈、美观)
3“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出示四句话,自己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指名板书。
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有感情朗读
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
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
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习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指名当配音演员,
3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看着大屏幕的视频来演读。
◎研读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1)过渡:
要说当配音演员,你们还真够格。
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陶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
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
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大家默读10——17自然段,划出写他们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句子)
(2)指名说,齐读课件出示的三句话。
1、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2、“多美的陶罐!
”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
3、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板书:
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3)质疑问难,反馈交流。
1、陶罐还是当年的陶罐吗?
(陶罐变了,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
)
2、铁罐到底哪儿去了呢?
3、……
(大象博士告诉我们,放录音: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
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
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
听了大象博士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过渡:
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
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
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
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
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
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
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四)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读读背背。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五)布置作业
仿写:
以《和》如:
《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钢笔和铅
《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一文是小学语文第7册第6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
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
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这一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对事物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也乐于与人交往;一部分学生只能初步认识一些客观事物,用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连朗读课文都有困难。
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我放手学生自读自悟,并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学生们置身于故事中,使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让学生仿造课文编写寓言,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抓住人物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感悟陶罐和铁罐的形象,体会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分角色有感情地演读课文。
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变化后的情况,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4、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做几道算术题,好吗?
学生开火车口算1+1=?
2+1=?
3+4=?
4+9=?
5+7=?
6+8=?
师:
同学们算得很准确,而且速度也很快。
但是,有一个人她算出的结果啊----都等于1。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估计学生会笑这个人是傻子,觉得这个答案是荒唐的,)
师:
如果用算术中的正常定理去看,这个答案是可笑的,但是,若换另一种新的视角去看,你就会发现——出示课件(学生应该会恍然大悟,并赞叹)
师小结:
其实,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万花筒,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此看问题不能用一种模式,那么我们在阅读课文时,也往往需要不断转换视角,变换视野,那样,你会发现与众不同的另一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以口算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复习回忆,感知文本
导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
昨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的生字和新词,瞧,它们都跳到老师的大屏幕上了,还认识它们吗?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变得很有价值,铁罐却无影无踪了。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展示实物:
陶罐、铁罐。
引导学生说说陶罐和铁罐两种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
(陶瓷易碎,铁质虽坚硬但易被氧化生锈)相机展示实物:
一块锈铁和陶瓷碎片。
2、谈话导入(陶罐和铁罐各有自己致命的弱点。
可惜铁罐没有意识到,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则寻味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27、陶罐和铁罐(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
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找出、画出生字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受人物(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
(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
③思考:
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
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
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
教师相机小结:
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说说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
a、“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
b、“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
d、“谢谢你们!
”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分角色朗读课文。
(强调把人物语言作为重点,注意对话语气)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
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通过演一演、评一评课本剧,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讨论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铁罐自恃坚硬,狂妄、傲慢无礼;陶罐谦虚、忍让而不软弱。
)
3、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
(重在体会表演是否体现出人物特点,对话的语气如何?
)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2、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紧扣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领悟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
(分小组上台表演)
2、点评表演情况。
①对话的语气是否体现:
如: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故意挑衅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狂妄自大、无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蛮不讲理,恼羞成怒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狂妄、蛮横
……②铁罐消逝前的自言自语是否体现哀叹。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①教师启发: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从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任何事物总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
)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如:
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也可以。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说说自己或周围的人是否也充当过铁罐或陶罐一类的角色。
2.续编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1、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感悟课文寓意: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教学 设计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