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三.docx
- 文档编号:6508040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531.44KB
北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三.docx
《北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及协议流程
姓 名__17____ 实 验日期:
2014年4月11日
学 号___ _____实验报告日期:
2014年4月12日
报 告退 发:
(订正、 重做)
一.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网络拓扑图)
(1)操作系统:
Windows7
(2)网络平台:
Dynamips环境下的虚拟网络
(3)网络拓扑图:
6个路由器,3个PC机,11个网段。
(PS:
我的学号是511,所以第三个IP为1)
二.实验目的
✧在上一次实验的基础上实现RIP和OSPF路由协议
✧自己设计网络物理拓扑和逻辑网段,并在其上实现RIP和OSPF协议;
✧通过debug信息来分析RIP协议的工作过程,并观察配置水平分割和没有配置水平分割两种情况下RIP协议工作过程的变化。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配置流程,重要部分需要截图)
(1)改写的.net文件
ﻩ
(2)实现RIP和OSPF协议前配置
1.运行各个路由器和主机
2.完成各个路由器和主机端口配置
R1端口:
PC1端口:
测试连通性:
(3)实现RIP协议
未配置RIP协议的情况:
R1端口配置RIP:
测试RIP后路由之间的联通:
测试RIP后主机之间的联通:
配置RIP协议的情况:
Debug信息:
R1路由:
R2路由:
同一自治系统中的路由器每过一段时间会与相邻的路由器交换子讯息,以动态的建立路由表。
RIP允许最大的跳数为15多于15跳不可达。
RIP协议根据距离矢量路由算法来完成。
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路由表,通过相互传递路由表来更新最新的与其他路由之间的信息。
从上图中R1路由是接收R2传来的信息来更新路由表,而R2是从R5接收信息来更新路由表。
关闭R2水平分割:
通过对比关闭之前和之后的R2的debug信息,我们可以发现,在关闭之前,路由器会标记已经收到的信息,不会重复的接收和发出,而关闭之后路由器就在两个路由之间不停的循环发送和接收,照成了不必要操作。
如果在链路中出现了故障,我们会发现有水平分割的话就会防止出现无穷计数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践 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