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加强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docx
- 文档编号:6501612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9.33KB
浅论如何加强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docx
《浅论如何加强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如何加强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如何加强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论如何加强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
————————————————————————————————日期:
法政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论如何加强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
班级:
09思想政治教育(汉)班
学号:
20091103901
姓名:
余永珍
指导教师:
刘爱华
2013年5月1日
摘要……………………………………………………………………2
关键词…………………………………………………………………2
(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2
(二)理想信念的含义………………………………………………2
(三)当前对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3
参考文献…………………………………………………………………9
英文摘要………………………………………………………………11
英文关健词……………………………………………………………11
浅论如何加强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
法政学院09级思想政治教育(汉)班余永珍
指导教师刘爱华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的时期,也是是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给当代中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们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的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学校、社会、家庭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初中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初中生、教育工作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导致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不断碰撞。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能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西方的文化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那么,如何防止某些西方国家文化的入侵,改变本民族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民族精神?
这给当代初中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严峻的挑战。
同时因为本人在呼和浩特市三十五中学初二(14)班担任思想品德实习教师,感慨颇深。
因为,初中学生是理想信念开始形成的时期,并且,一个人在十几岁形成的信念,往往具有“定势”作用,以后要改变比较困难。
因此,帮助初中中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和正确的思想观点,对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前途及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在心理发展阶段上所属少年期,也称青春期,在我国一般是指11、12岁到14、15岁阶段的初中生。
这是由童年期向青春期的过渡阶段。
在生理上以发育为主要标志,在心理上以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为主要标志,这两者是同时出现的。
在认知心理发展上:
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思维品质的发展存在矛盾。
在这个时期,初中生人格心理表现出:
自我意识高涨;反抗心理产生;人际交往上建立起新的模式。
(二)理想信念的含义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展望,是人们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人们人生诉求、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以奋斗目标为表征的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高度自觉意识。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性的一种标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
理想和信念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理想以信念为支撑,理想的追求和实现体现并折射着信念;信念决定着理想的内容和方向,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持久精神动力。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任何民族、国家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共同理想信念,这是一个民族、国家统一行动、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精神支柱。
(三)当前对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是由家庭培养、学校教育、社会熏陶和自我学习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学生提供政治导向、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我们国家初中生理想信念的主要内容是:
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的时代。
初中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是国家教育的根本目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
四有新人的标准,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其中我们最为强调的是有理想。
所以我们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
江泽民同志更高瞻远瞩地提出:
“要以对今后10年乃至下个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广大青少年。
”胡锦涛同志适应新的时代潮流,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因此,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我们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运用求实、创新而有成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原则,开展扎实而又生动活泼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逐步树立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当前对初中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当前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
但也不能忽视,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人文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思潮间的相互交流,交融,交锋的现象,使由于初中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的不到位,使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念迷茫、理想模糊、观点偏激、责任缺乏、意志脆弱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初中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着“迷茫无知”的现象。
1.虽然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多年,但是,现在在教育界里还有很多人存在这样的看法:
初中学生还是张白纸,你教给他什么就是什么。
而正是在这种理念的下,我们的教师常常无视学生是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而存在,无视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并且是不断发展的个体。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常常听到我们的教师这么对学生说“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你怎么这样子不听话”“你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啊”等等的言语的缘由所在。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完全不是和学生做心灵的交流,引导他们去发现生命的真谛了。
这是教师理念的错误导致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偏差之一。
2.有的初中教师知道要教学生开取寻求人生理想之路,却在具体的教学和实践中不知道怎样去开导他们,具体要给他们说些什么内容自己也不知道。
使得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当成了说名人名言,说成功人士的典型事迹,说犯罪歹徒的恶劣事迹等等。
教师往往采用平铺直叙式的语言来说明事实道理,使之停留在纸上。
而不是通过一些媒介或让学生们谈论身边发生的场景直观的将各种理想信念教育所表达的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
这样不仅使教学没有收到效果,而且学生的内心也不会有深刻的感受。
这样的教育会使学生出现追求理想短暂化的结果。
学生理想心理表现出动荡性、摇摆性,社会政治理想模糊。
一旦自我理想与现实生活出现冲突,学习遇到困难就觉得一切是那么的遥远,容易泄气。
或者表现为只憧憬美好的愿望,却不愿意在实践中拿出实际的行动,成为理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3.当前初中生的课程时间安排相对较紧。
大多学校为了所谓的升学率与招生计划,充分利用资源,将大部分的课程安排给语、数、英等智育主课,而给同样重要的德育教育仅仅排一周一节的课程,甚至有时候为了教学的进度还会占用初中生德育的课程时间。
对此,我们该拿什么时间来给学生做理想信念的培养?
而且作为思想的教育怎样才能体现出教育的效果?
这些给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带来了一种茫然的感觉,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怎样去做。
(二)部分相关教育工作者忽略对初中生在“理想信念”上教育的现象。
1.日益扩大的改革开放促使经济的飞速度发展,使得人们在享受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放松了对自己精神空间的构建和再构建。
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份子——教师,当然也受其影响。
尤其是市场经济中的逐利思想。
这种影响即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其负面影响最重要和最严重的体现就是教师自己本身对自己理想道德的变形和缺失。
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指路人。
所以有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理想信念的缺失,还直接起到了教坏学生的恶劣后果。
2.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在这个意义上也算是相关的教育工作者。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家庭过于溺爱孩子,忽视培养孩子自律自强的理想信念教育理念。
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
理想价值功利化。
部分家长们认为理想即是未来的职业,因此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孩子如何毕业,升入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好就业,有利于将来的就业。
(三)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理想信念教育存在“远离学生”的现象。
1.我们知道,理想是引导我们未来走向的一盏指向灯。
学生们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坐标。
可是现在,我们很多教师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成了一种输灌,一种脱离了学生实际情况的说教。
例如我们经常听见某某老师说“你们呀,真是不知道我们以前读书的苦。
那个时候饭都吃不饱,天天走一小时去上学,还要做农忙,很辛苦,哪像你们现在那么好条件,所以你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好好读书。
”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语。
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使听的学生不在所云如坠雾中。
2.少数教师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差,不重视师德修养,不关心,不尊重学生。
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特点,处理问题感情用事,宽严失度,解决问题不彻底,姑息迁就;或严而出错,采取惩办主义,挫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徒增逆反心理。
(四)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理想信念教育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生活环境等外界条件,威胁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得初中生接受摹仿能力强,识别选择能力差,极容易受到影响。
社会是影响人们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对人的影响是直接的、全方位的。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上的发展期,世界观的形成期,对新鲜事物敏感好奇。
但毕竟还不成熟,涉世不深,思想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还不能分辨是非,分清善恶,以致使初中生在许多问题上屡屡由于“政治上的幼稚,道德上的无知”而犯了错误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加强理想信念策略的研究
理想就像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理想只有始终被自己明晰才能切实发挥对于人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如果理想经常改变或者理想太多,实质上就是没有理想。
而缺乏明确理想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
当今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对增强当代中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给我国当代初中生的理想信念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作为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层次性,又不能简单地把构成心理素质的诸因素截然分开,而应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深化初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主要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理论上,要坚持与时俱进,立足于现实。
这要求我们初中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教育理论创新上有所突破,有效消除其滞后性。
学校在进行初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理论旗帜,捍卫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统摄地位。
(1)加强学校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再认识。
理想信念教育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抓手,持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使理想信念教育在各科教学环节中的渗透、融合,这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对此必须加深认识,提高自觉性。
(2)理想信念教育的基层是班级。
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目标时,必须把这种引导真正落实到实处,贯彻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立足点在班级,班级是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基层。
(3)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观。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精神支柱,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树立一个理想。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离开理想指向的理想是不存在的。
在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出现的理想价值功利化,应该逐步地予以引导并加以改正学生失衡的地方。
使学生的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观。
因此,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世纪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要以变应变!
依据变化了的情况去研究、去探索新的教育途径。
(4)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追求理想是初中生的一种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心理需要。
但这种理想由于初中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稳定是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化的。
因而良好的班风、校风,积极向上的教育活动,健康有益的书籍,都会对学生形成理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地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供他们去学习、效仿和体验。
让他们独立地去辨别是与非,从而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寻找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差距。
端正并内化为自我的理想信念。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目标要大,计划要小,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点滴的小事应与远大的目标联系起来。
(二)方法上,要适应新的对象和新的社会环境,扭转滞后的被动局面。
面对传统封闭界限的突破,必须推动基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手段、方法的现代化。
同时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综合矫正初中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和表现,这给学校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
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少年。
(2)上级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优化社会环境,激励初中学生健康成长。
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
国家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
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环境。
(3)优化家庭环境,重视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努力应做到:
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业,照料他们的生活,更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自立的能力。
同时也要让子女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照料家中的老人和病患者,由此培养起子女对他人的爱心与劳动意识。
也要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如助老助残活动,向灾区人民捐款献物活动,义务植树活动等,培养他们对社会的爱心与责任感。
更要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灌输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让他们逐渐形成守法守德的行为习惯,履行他们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三)根本上,关键是“人”的问题。
没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事业。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理想信念教育是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中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要求学校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因此,作为21世纪的教师,必须树立自觉的政治意识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1)教师要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专业知识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教师必须注重师德修养,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热爱祖国,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以身作则践行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成为受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
”
(3)教师应恰当地采用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这不仅影响着学生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同时对个体的品德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转向积极型。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
(四)实践上,重视知识基础和兴趣培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向基础教育阶段延伸。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
那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邓小平同志不仅强调了理想信念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而且又强调了艰苦奋斗是实现崇高理想的必由之路。
因此,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积极投身于广泛的社会实践。
离开了社会实践,理想信念既难以真正地树立,又常常会沦为无着落而又脆弱的空想或幻想。
(1)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求实效。
只有取得了实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称为成功的理想信念教育。
因而,教师在开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不能只是空洞地说教。
基于中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于外界思想的排斥心理较强,反叛情绪较重,因而对于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只能引导,不能灌输。
理想信念教育要具有渗透性,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在一切生动有趣的事例中来进行。
(2)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文化市场的建设。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着周边生活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所以政府部门要重视文化市场的建设,加大对书刊和音像制品的监督,加强对录像厅、歌厅、舞厅的规范管理,有效地利用电视、广播、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中学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中学生。
(3)在今天面对市场经济的学校德育中,要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和选择职业等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考察,使学生对我国国情所所了解,对改革开放有所了解,教育学生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建设联系起来,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育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学校德育要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培养进取的健康心理,掌握对情绪自我调节的技巧,提高经济逆境曲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把个人放在社会和集体利益的恰当位置上去。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优良品德,具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学好本领贡献力量的目标。
(4)理想是处于理性状态即还没有变成现实的东西,这就充分说明,理想是具有距离属性的,有时会导致理想我与现实我差距的加大引起心理不适应。
因此,我们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既要满足于学生在想象中的理想王国里遨游,又要重视现实生活中实现理想是需要付出艰难困苦的劳动,注重耐挫折教育。
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奋斗的毅力,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伟大与平凡的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阶段是人们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学校、社会、家庭必须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这将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基础性的、更是具有实践性的道德教育工程。
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价值,准确把握其发展取向,立足当代初中学生实际,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遵循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客观规律,科学谋划,切实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与和社会和青少年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真正使初中生能把个人理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融合,把个人奋斗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相融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飞自己的理想信念,谱写辉煌壮丽的人生之歌。
致谢
本篇论文历经选题、构思、写作、初稿、多次修改、定稿等几个阶段,费时几个月。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刘爱华老师多次精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杨立英.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3.樊浩“德”——“育”生态论[J].东南大学学报.
4.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
从理解到行动.江苏教育出版社
5.胡和显.中学德育教育的困惑及对策[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6.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7.池方浩,池哲萍.教育研究文稿的写作[M].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8.王守恒,查晓虎.教育学教程[M].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9.罗国杰.面向新世纪的品德教育.2003.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黄济,劳凯声,檀传宝.中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唐家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5.9.
ShallowDiscussionOnHowToStrengthenTheEducationOfThe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OnIdealsAndBeliefs
CollegeofLawandPoliticalScienceYuYongzhen
DirectedByLiuAihua
Abstract:
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arenotonlyintheperiodofimmaturityphysiologicallyandpsychologicallybutalsointhekeyperiodofforminggoodmoralconduct,establishingcorrectideals,beliefsandoutlookonlifeandworld.However,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globalization,communication,integrationandconfrontationofideologyandcultureamongdifferentcountrieshavebecomeincreasinglyfrequent,thusputting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forpoliticalsensitivityanddiscriminationtothecontemporary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andalsobringingseverechallengesforuseducationworkerswhofocusonidealsandbeliefsofthes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加强 初中生 理想信念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