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6491408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74MB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三幅图片直接反映的主题是
A.亚洲文明B.非洲文明C.大河文明D.海洋文明
2.古埃及金字塔的斜度都是52度,每一石块密切连接,难以找到缝隙,连刀尖都插不进。
古埃及的测量及工程技术令人佩服。
材料反映了金字塔
A.凝聚了古埃及人的智慧B.呈现了古埃及经济的发展
C.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D.是法老的陵墓
3.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考古学家解读出已失传千余年的古埃及文字的意义与结构。
石碑上的古埃及文字应该是()
A.楔形文字B.钟鼎文C.字母文字D.象形文字
4.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王权力的象征B.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C.奴隶制君主专制政治D.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5.让婆罗门的名字带来吉祥,让刹帝利的名字带来力量,让吠舍富裕,但是让首陀罗受到憎恶。
材料体现了古印度
A.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阶级性鲜明,没有贵贱之分D.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6.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周围国家和地区传播,在东方许多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面貌,构成了“东方佛教文化圈”。
佛教在古老的东方得以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A.提出“众生平等”B.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D.实现了社会的公正
7.黑格尔说:
“提起古希腊,每一个欧洲文化人都有一种家园的感觉。
”黑格尔强调的是
A.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B.古希腊是奥林匹克的故乡
C.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D.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
8.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其中10次“主要会议”有一项固定议题:
审查在任公职人员的表现,就其去留问题进行表决。
材料中“进行表决”的人应是雅典的
A.所有居民B.成年男性公民C.外邦人D.广大妇女
9.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一种文明,无声地诉说着一段历史。
下列古迹共同诉说的是
A.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B.西方海洋文明成果
C.西方文明的交融D.奴隶制文明的辉煌
10.《剑桥古代史》中写道:
“(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铺,枕迦太基的枕头。
”这表明雅典
A.是地中海上的霸主B.工商业发达
C.是繁荣富庶之地D.将地中海变成其“内湖”
11.苏格拉底认为:
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他强调的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B.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应该“认识你自己”D.人能够改造自己
12.下列选项与下面年代尺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A.斯巴达B.罗马C.雅典D.马其顿
13.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习惯法,它是贵族为自身谋利益的工具。
公元前450年前后,经过长期的斗争,平民迫使贵族成立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
它反映了平民在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上的要求。
下列对此成文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B.彻底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滥用
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D.构成了罗马法学系统
14.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
A.人兽同体B.神人同形同性
C.唯美、唯善、唯真D.高高在上、济世救人
15.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下列闪耀着古罗马智慧的是
A.宙斯像B.万神庙
C.万物是由“原子”组成的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6.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矛盾错综复杂,再加上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不统一,所以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调整。
由此逐渐形成了万民法。
材料表明,万民法的形成是
A.平民同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B.罗马奴隶制危机的表现
C.罗马疆域扩大的结果D.罗马扩张出现新形势的需要
17.8世纪,他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继位后,他四处征伐,通过“什一税”壮大了基督教会的势力,教皇在罗马为其加冕。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
A.巴比伦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C.查理曼帝国D.罗马帝国
18.在欧洲中世纪的千年中,基督教分裂出不同的教派,势力也越来越大,影响着欧洲的思想与文化。
基督教诞生于
A.古代印度B.古代希腊C.巴勒斯坦地区D.阿拉伯半岛
19.下边的“柱式”古建筑,追求建筑的檐部及柱子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它承载的文化是
A.希腊文化B.古罗马文化C.两河流域文化D.基督教文化
20.它犹如百科全书,古希腊人民从中吸取了天文、地理、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和神话的相关知识。
现在,它仍然能够以其永久的魅力给我们髙贵的艺术享受。
材料中的“它”是
A.《摩诃婆罗多》B.〈荷马史诗》C.《逻辑学》D.《圣经》
二、综合题
2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是古东方法从习惯法阶段进入成文法阶段的体现。
它独立于宗教之外,以强制性规范确立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有效调整古东方早期奴隶制国家的社会关系。
其法律特征之鲜明、条文规定之缜密、文字表述之准确,都是人类其他早期法所不能比拟的。
它共有条文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宣扬“君权神授”。
材料二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它把向来由贵族和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作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谁制定的?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法典”的地位及意义。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
该法律对罗马乃至欧洲有着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法典对于我国制定民法典有什么借鉴意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根据长期观察,古埃及人发现,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
于是,他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定为一年的开始。
智慧的古埃及人还想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如此他们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
这种历法比现行公历每年要少6个小时。
材料二儒略历是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历法。
该历法是以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周期为准则,永久地把历法和太阳运行规律结合起来,以回归年为基本单位的一部纯粹的太阳历。
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
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用每4年增加。
由于在实过程中,累积的误差随着时间越来越大,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对儒略历进行改善与修订,将其变为格里历,即为沿用至令的世界通用的的公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示意图的形式将古埃及太阳历、儒略历、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三者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2)根琚上述材料,比较古埃及太阳历和儒略历的异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战。
他运用马其顿方阵及令步兵与骑兵、海军与陆军协同作战的严密阵法等创新战法,历时十年,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它对东方文明造成了一些毁灭性的破坏,但经这一途径,希腊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的机会。
亚历山大在征战期间,建造了几十座新城,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及亚历山大市,还有如阿富汗的赫拉特和坎大哈等,这些城市后来都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四至”。
(2)上述材料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中哪一方式?
古代史中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
(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认识。
三、论述题
25.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所反映内容的联系)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它们都属于大河文明,故选C,排除D;古代埃及是非洲文明,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都是亚洲文明,所以AB不能全面涵盖题意,排除。
2.A
【详解】
根据“斜度都是52度,每一石块密切连接,难以找到缝隙,连刀尖都插不进”可知材料反映了金字塔建筑技术的高超,说明金字塔凝聚了古埃及人的智慧,故选A;材料主要反映了金字塔建筑技术的高超,无法体现古埃及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更没有说明其是法老的陵墓,排除BCD。
3.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罗塞塔石碑上的古埃及文字应该是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D项符合题意;A项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排除;B项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文字,排除;C项字母文字是腓尼基字母创造而来,排除。
故选D。
4.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其巨大的体型代表了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汉谟拉比法典》将国王置于了石柱的顶端,也同样象征了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故选A;金字塔并不能体现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排除B;仅从图片本身的信息无法确知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是否处于奴隶社会,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两张图片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但是否处于较高水平,还需材料的进一步佐证,故D项不是最佳答案,排除。
5.D
【详解】
由材料“让婆罗门的名字带来吉祥……但是让首陀罗受到憎恶”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种姓制度,强调的是其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故选D;材料并未古印度文化产生的时间做出相关描述,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并未描述古代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如果C项成立,那么首陀罗就不会产生憎恶的心理了,排除。
6.C
【详解】
佛教宣扬“忍耐顺从”,该主张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从而的得到广泛的传播,故选C;提出“众生平等”和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都是佛教传播的推动因素,但不是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排除AB;佛教并不能实现社会公正,排除D。
7.C
【详解】
由材料“每一个欧洲文化人都有一种家园的感觉”可知,黑格尔旨在强调古希腊文明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认为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故选C;现在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可都不是小国寡民式的国家,因此A项对近代西方的影响并不大,其不可能是黑格尔称赞的理由,排除;BD两项的内涵被包含在了C项当中,二者均非最佳答案,排除。
8.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但是,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因此材料中“进行表决”的人应是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9.D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汉谟拉比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希腊的雅典卫城,罗马的大竞技场都是建筑的典型代表,因此古迹共同诉说的是奴隶制文明的辉煌,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不全面,排除。
故选D。
10.B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可以得出雅典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频繁,因此商品种类丰富,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C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D项是罗马帝国时期,排除。
故选B。
11.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他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来作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充分说明了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C项符合题意;A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排除;BD项与文艺复兴运动有关,排除。
故选C。
12.B
【详解】
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故选B;综上所述可知,ACD与题意不符,排除。
13.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早期”可知,此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称为《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川。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与《罗马民法大全》有关,排除;D项构成了罗马法学系统是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排除。
故选A。
14.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希腊神话中的神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性格,这体现出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故选B;多数希腊神祗体态上与普通人类无异,故A项不是希腊神话人物的特点,排除;希腊神祗也有七情六欲,神中也有恶神,故C项不是希腊神话人物的特点,排除C;希腊神祗也会参加人类的活动,因此高高在上并不是希腊神话人物的特点,排除D。
15.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大竞技场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古希腊的雕刻艺术,排除;C项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有关,排除;D项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关,排除。
故选B。
16.D
【详解】
根据“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矛盾错综复杂,再加上各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不统一”可知主要是由于罗马帝国的扩大,导致新的矛盾和纠纷的增多,因此需要调整原有的法律制度,从而形成了万民法,故选D;平民同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是《十二铜表法》,排除A;万民法的形成是罗马法适应社会形势的表现,不是奴隶制危机的表现,排除B;罗马疆域扩大是万民法形成的促进因素,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社会矛盾的增多,排除C。
17.C
【详解】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即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查理成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故选C;综上所述可知,ABD与题意不符,排除。
18.C
【详解】
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故选C;综上所述可知,ABD与基督教的诞生地不符,排除。
19.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石灰岩的山岗上,是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它承载的是古希腊文化,故选A;承载古罗马文化的重要建筑是大斗兽场、图拉真广场等,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承载两河流域文化的重要建筑是空中花园,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帕特农神庙修建时,基督教都还未产生,排除D。
20.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它犹如百科全书,古希腊人民从中吸取了天文、地理、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和神话的相关知识,故选B;《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史诗,排除A;《逻辑学》是黑格尔的著作,排除C;《圣经》是基督教的典籍,与古希腊无关,排除D。
21.
(1)不同:
材料一属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材料二属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
主要因素:
地理环境的不同。
(2)主要特征:
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化,文明具有独立性。
态度:
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明,持和平交流的态度。
【详解】
(1)不同:
结合图一中的内容及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属大河文明,其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结合图二中航海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文化属海洋文明,其工商业比较发达。
主要因素:
结合所学可知,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2)主要特征:
由上题得出的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差异性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文明发展具有独立性。
态度:
结合所学可从求同存异的角度展开分析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22.
(1)汉谟拉比;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意义: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十二铜表法》;影响: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有利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依法打击民事侵权行为,协调民事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法典是古东方法从习惯法阶段进入成文法阶段的体现。
它独立于宗教之外,以强制性规范确立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它共有条文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可知,材料一中的“法典”是指《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其影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法典对于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借鉴意义是:
有利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依法打击民事侵权行为,协调民事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23.
(1)太阳历——儒略历——公历。
罗马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成“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同:
都是天文历法,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异:
太阳历根据尼罗河的泛滥进行贬值,比现行公历每年少6个小时。
儒略历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为准则,通过每四年增加一天的方式纠正时间误差。
(3)世界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鉴,是认同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需要。
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是文化传播的需要,也是文化创新的需要,要实现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重要途径。
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儒略历以太阳历为蓝本,儒略历后来又成为公历的基础。
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太阳历——儒略历——公历。
(2)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太阳历和儒略历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天文历法,都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不同之处在在于,太阳历根据尼罗河的泛滥进行编制,儒略历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为准则;太阳历比现行公历每年少6个小时,而儒略历则通过每四年增加一天的方式纠正时间误差。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
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世界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鉴,是认同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需要。
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是文化传播的需要,也是文化创新的需要,要实现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重要途径。
言之有理即可。
24.
(1)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
(2)交流方式:
暴力冲突。
举例:
希波战争。
(3)认识:
是一场掠夺性战争;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光辉一页;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客观上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详解】
(1)结合所学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表述即可。
(2)交流方式:
由材料“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战……对东方文明造成了一些毁灭性的破坏”等信息可知,亚历山大东征这一历史事件反映的交流方式是暴力冲突。
举例:
结合所学可以希波战争和罗马帝国的扩张等事件进行举例。
(3)认识:
由材料“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战”可归纳为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由材料“他运用马其顿方阵及令步兵与骑兵、海军与陆军协同作战的严密阵法等创新战法……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可归纳为为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由材料“对东方文明造成了一些毁灭性的破坏,但经这一途径,希腊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的机会”可归纳为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25.示例:
论题:
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化,文明有具有独立性。
论述:
在专制的奴隶制度下的古埃及,法老是整个国家的主宰,埃及的艺术只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狮身人面像正是这种君主专制政体的折射;质朴的古希腊拥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让让古希腊人重视人本身,因此古希腊的雕塑作品《掷铁饼者》富于丰富的想象,传达了人体的自然美、和谐美,表达了人内心最本质的情感。
结论:
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明,持和平交流的态度。
【详解】
论题:
结合所学可知,狮身人面像承载的是古埃及的文化,其折射的是君主专制政体,而《掷铁饼者》承载的是古希腊文化,其强调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故由此中差异性,我们可以得出论题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化,文明有具有独立性”。
论述:
结合所学可从二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差异入手进行阐释,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史实的准确表达和语句的通顺。
结论:
结合所学可从尊重文明多样性的角度进行提炼总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县 学年 九年级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