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日落晚唐李商隐和杜牧 部编版.docx
- 文档编号:6481718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8.40KB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日落晚唐李商隐和杜牧 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日落晚唐李商隐和杜牧 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日落晚唐李商隐和杜牧 部编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日落晚唐李商隐和杜牧部编版
【古】李商隐与杜牧
一、晚唐诗坛
(一)晚唐概况
1.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指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安禄山(?
—757),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人,有胡人血统。
本姓康,母亲从后父安延偃姓,改姓名为安禄山。
安禄山善于逢迎,他结纳李林甫,讨好杨贵妃,称贵妃为义母,骗得唐玄宗宠信。
他兼任平卢(今辽宁朝阳)、河东(今山西太原)、范阳(今北京)三镇节度使,所统领兵力达十五万之多。
安禄山见唐朝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有可乘之机,于
755年十一月,以讨伐奸相杨国忠为名,从范阳起兵反唐。
叛军很快席卷河北。
“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
”十二月攻陷洛阳,
756年正月称大燕皇帝,接着击溃潼关守军二十万,占领长安。
安禄山身体肥胖,大腹便便,下垂过膝,体重300斤。
自起兵反唐以来视力衰退,又有疽病,因此性情极为暴躁,左右服侍,稍不遂心,动不懂就鞭打,甚至杀死。
他称帝后,深居宫中,学唐玄宗的享乐,声色歌舞,骄奢淫逸,很少接见将领,凡事都通过幕僚严庄传话。
严庄虽然受到重用,也难免挨打。
小宦官李猪儿被打的次数更多。
安禄山想立爱妾所生的幼子庆思做后嗣,严庄便和次子安庆绪勾结,指使李猪儿刺死了安禄山。
757年正月,安庆绪即位。
史思明原是安禄山亲信,突厥族人。
安禄山叛唐后,他南下攻占河北13郡,被安任命
为范阳节度使,统兵8万人。
安庆绪杀父安禄山称帝,他不服,投降唐朝。
不久又起兵反唐,
759年正月杀死安庆绪,回到范阳,称大燕皇帝,并出兵攻占洛阳。
761年被儿子史朝义杀死。
(安、史二人都是死于儿子之手)
安史之乱对人民是一场浩劫,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资治通鉴》),“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旧唐书·回纥传》)。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流域,几乎一片荒凉。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无家别》),这诗句描画了由于战乱,广大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2.藩镇割据
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
藩是保卫,镇指军镇。
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来是为了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这是由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私有性所造成的固有矛盾。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了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
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
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
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
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之为“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的问题对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产生重大影响。
3.宦官专权
唐朝中后期另一个重大的政治困境,则是宦官擅权。
任用宦官,实际自唐太宗起已经开始,只是未失去控制而已。
中唐以后,皇帝既不能相信在外的军事将领,又不能充分相信在朝廷中的官僚,只能走汉代的老路,把权力甚至兵权托付给作为家奴的宦官。
其结果,是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宦官之祸。
连皇帝的生死废立之权,都经常地落在了宦官手里。
而
在官僚集团中,晚唐又出现党派之争,最著名的即所谓“牛李党争”。
在多重危机中,这个辉煌一时的帝国,终于走向了衰颓,经过黄巢起义的打击,它的崩溃已不可避免。
此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实际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二)晚唐诗坛
1.概述
晚唐时期是唐诗从盛转入衰微的时代,多数的诗人以摹仿前人为能事,气度不足,艺术成就不高。
晚唐诗歌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气氛,感伤色彩很浓。
余恕诚在《唐诗风貌》把晚唐诗歌分为两大群体:
一是穷士诗人,以贾岛、姚合、孟郊为代表,包括皮日休、陆龟蒙。
风貌特点:
境界缩小、淡泊冷清的心理、着意写诗用心思。
情节多狭窄,写法多苦吟。
二是绮艳诗人,以“小李杜”、温庭筠为代表。
风貌特点:
悲怆、绮丽、委婉。
2.“小李杜”
唐代到了晚唐时期,诗坛也如国运一般,日渐衰微。
但其中有两位诗人却异军突起,这就是李商隐和杜牧。
他们的诗以独有的风格,为绮丽伤感的晚唐诗坛增添了生气,也为晚唐诗歌创新上难以为继的局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创造了唐诗最后的辉煌,使唐朝的诗歌形成了初、盛、中、晚四个互相辉映的阶段。
杜牧和李商隐都很推崇李白、杜甫,他们继承了李白、杜甫关注国家命运,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传统,在艺术上,二人非常重视学习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和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诗律,然后通过各自的创作实践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风格。
由于这些关系,加之两人恰好一姓李一姓杜,所以世人把他们称之为“小李杜”。
“小李杜”遭遇相近,他们均胸怀大志,以重振国威为己任;但由于险恶的政治环境使他们受到压抑,无法脱颖而出,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
所不同的是,李商隐在理想破灭之后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苦恼之中,万丈雄心归于幻灭,表现在诗作中,便形成了一种往复低回、一唱三叹,且词工意深、深情缅邈的艺术风格。
杜牧在报国无门的状况下,虽也不免流露出伤忧,但执着于理想,并希望以用“知兵”来救国;因他对兵法的爱好和钻研,使他集诗人兼军事家于一身;同时,也影响到他的气质和个性,体现在诗中,遂形成了清新俊逸的独特风格。
二、李商隐
(一)历史背景——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的开始是由进士考试而起。
唐宪宗在位时期,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人才,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
考官认为两个人符合选择的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
这件事传到宰相李吉甫(李
德裕的父亲)的耳里。
李吉甫见牛僧孺、李宗闵批评朝政,揭露了他的短处,对他十分不利。
于是李吉甫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个人(牛僧孺、李宗闵)与考官有私人关系。
宪宗信以为真,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牛僧孺和李宗闵也没有受到提拔。
谁知这件事却引致朝野哗然,争为牛僧孺等人鸣冤叫屈,谴责李吉甫疾贤妒能。
迫于压力,唐宪宗只好于同年将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宰相。
这样朝臣之中分成了两个对立派。
但此时李德裕、牛僧孺尚未进入朝廷供职,所以派系斗争色彩尚不浓厚。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
由牛党人物钱徽主持。
结果又被告徇私舞弊。
在时任
翰林学士的李德裕的证实下,钱徽被降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了。
李宗闵
认为李德裕成心排挤他,于是便恨透了李德裕。
牛僧孺当然很同情李宗闵。
于是以后牛僧孺、李宗闵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跟士族出身的人结成一派,两派明争暗斗的很厉害。
到了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走上了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
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也把他提拔成宰相。
这样,两人一掌权,就极力打击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出京城,贬谪他为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
那时候,西川附近一个吐蕃将领投降,李德裕趁机收复了一个重镇维州(今四川甘孜州东部)。
李德裕大喜,立刻上书朝廷,以为自己立下大功,立刻飞黄腾达。
但是宰相牛僧孺却对唐文宗说:
“李德裕收复了一个维州,算不了什么;跟吐蕃搞坏关系,那才不上算呢!
”牛僧孺还要唐文宗下诏叫李德裕将维州还给吐蕃,李德裕气得要命。
后来到了唐武宗即位,牛党失势,李德裕当上了宰相。
他极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牛党的人都贬谪到南方去了。
846年,唐宣宗即位后,对武宗时期的旧臣一概排斥,撤了李德裕的宰相职务,把李党的人全部贬谪到朱崖州(今海南)去了。
至此,闹了40年的牛李党争终于收场了,但是混乱的唐王朝已经乱得不可收拾了。
在这种政治背景下走上仕途的“小李杜”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一生起起伏伏,身不由己。
(二)李商隐生平及创作
1.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因他早年曾在玉阳山学道,山有玉溪,故自号玉溪生。
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
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2.生平及创作
(1)家世
李商隐一直以唐王朝的宗室自居:
我系本王孙。
阴阴仙李枝。
在叙述自己的远祖时,李商隐也声称:
先君姑臧公以让弟受封,故子孙代继德礼,蝉联之盛,著于史牒。
这个“姑臧公”乃指东晋时西凉武昭王李暠的曾孙李承。
李商隐称他为先君,也就是自认和唐朝皇帝同宗,都是李暠的后代了,所以李商隐把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当作自己的郡望。
不过,这种跟皇室的认宗,并不能改变李商隐衰败、穷困的家族面貌。
他的高祖李涉只做过美原(今陕西省富平县北)县令;曾祖李叔洪年轻时才华出众,曾与刘长卿等齐名,但二十九岁却死在安阳(今属河南省)县尉任上。
祖父李俌同样是个能干人,官至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县)录事参军,还把全家搬迁到了郑州荥阳,但不幸也“以疾早逝”。
李商隐的曾祖母是位很了不起的妇女,她年纪轻轻就守寡,艰难地操持家业,精心抚养幼子,使他“以经业得禄”。
当儿子早逝后,她又“忍昼夜之哭,抚视孤孙”,但李商隐的父亲李嗣长大成人后,依旧是“家惟屡空”,以致这位曾祖母死后十多年也难以归葬。
李商隐就诞生在这样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当中,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第一阶段:
青少年时期(813-837)
①九岁丧父,生活艰难
李商隐出生是的时候,他的父亲李嗣正在获嘉做县令。
第二年,李嗣前往浙江做幕僚,小商隐也跟着家人一道到了江南,先后在浙江绍兴和江苏镇江居住。
江南绮丽的风光使李商隐陶醉不已:
他多情缠绵的性格、委婉含蓄的诗风就江南那鸟语、花香,那软风、微雨中悄然种下了。
但不幸的事情却再次降临这个家族:
父亲因病去世;而这年,李商隐才九岁。
这样,小商隐跟着全家又踏上了飘泊的路程:
这次是护送父亲的灵柩返回故乡荥阳。
在为父亲守丧期间,李商隐发奋学习,立志早日走上仕途,帮助家里摆脱困境。
启蒙老
师是他的一位堂叔,当时正在家乡教书。
李商隐一直很敬佩这位堂叔:
他“年十八能通五经”,父死后,“庐于圹侧”,“遂誓终身不从禄仕”。
徐州刺史王智曾盛礼请他入仕,但他终不从命。
李商隐一生不肯改变理想屈就权贵的骨气,可说受这位堂叔的影响很大。
从堂叔这里,李商隐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基础,掌握了诗赋的写作诀窍,并开始显露出不凡的文才。
另一方面,作为长子,李商隐小小年纪又不得不协助母亲担起了治家的重任。
十三岁时,他就开始经常帮人抄写东西,做些杂工,以补贴家用。
这时,他们一家已迁居洛阳东甸。
许多年后,李商隐对这段艰难的日子,记忆犹新:
某年方就傅,家难旋臻。
躬逢板舆,以引丹旐。
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
既祔故邱,便同逋骇。
生人穷困,闻见所无。
及衣裳外除,旨甘是急。
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
日就月将,渐立门构。
清白之训,幸无辱焉。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
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
光宗耀祖。
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
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
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
②结识令狐楚,初入幕府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对他影响深刻的有三个人。
除了给他启蒙教育的父亲以及在古文方面对他影响很大的叔父之外,另一位就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令狐楚。
那时,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往往先把自己的相关作品投送给名公贵卿看,以博取他们的赏识,此谓之“行卷”。
李商隐也不例外。
当他听说已历仕六朝、也是当时骈文大家的令狐楚到洛阳担任东都留守后,马上就产生了把自己的诗赋文章送给他看看的念头。
因为常有人投送作品来,令狐楚已经有些麻木了:
尽管他每次都渴望从中发现一两篇好文章,可每次都要失望。
慢慢地,他也就多抱以敷衍的态度看看那些东西罢了。
但这次,他刚刚读了几句,不由眼前一亮般,紧接着就叫出声来:
“好、好文章!
”
未及读完,令狐楚连忙吩咐下人把文章的主人请进来。
自然,那人正是李商隐。
就这样,六十四岁的令狐楚跟眼前这位素昧平生的少年一下结成了忘年之交,他不仅对李商隐“致之华馆,待以嘉宾”,还让他的儿子们多跟李商隐交往,向他学习。
这年十一月,令狐楚出任天平军(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节度使。
上任前的第一件事,令狐楚就是把李商隐请到自己的幕府中来,委任他为巡官。
当时,几乎每个节度使的幕府中,都聚集了大量的文人,他们一般都是已经入仕的官员,都已名声在外:
更不用说像令狐楚这样的元老级人物的幕府中了。
如李商隐这样的,既没入过仕,又毫无名气的少年文人,处在人才济济的幕府中,的确很让人吃惊。
虽然别人不大看得起他,但令狐楚对李商隐确实照顾有加,给予他以特殊恩遇:
人誉公怜,人谮公骂。
一直以来,李商隐都是用古文写作,这是他从那位堂叔那里学习来的。
但当时朝廷的奏章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文章书信,用的几乎都是极讲究对仗的骈文。
要想真正进入社会,李商隐还得学习骈文才行:
这点,他是到了令狐楚幕府中才意识到的。
作为当时特别有名的骈文大家,令狐楚把非常热心地指导李商隐学习骈文写作,他把自己这方面的经验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这位少年:
李商隐是跟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綯一起向他学习的。
从这点显然能够看出令狐楚有多赏识李商隐,他完全是以长辈的身份和情感慈爱地关心、爱护着李商隐的。
李商隐后来写的格律诗的对仗,在晚唐乃至整个唐代诗人中都要数一数二,跟令狐楚
这时的指导帮助,绝对是难以分开的。
李商隐在令狐楚生前死后都写过不少感激令狐楚的诗文。
其中有首《谢书》,云:
微意何曾有一毫?
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李商隐异常感动地认为,自己能得到令狐楚骈文创作方面的指教,比像王祥那样得到宰相的功名还要重要。
③创作
这个阶段存留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开端。
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器识。
另一些作品以比兴寄托的手法抒写作者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宛转,风格清新。
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
无题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这首诗很多专家认为是义山十六岁时所作,写的是一位聪明早慧的姑娘。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对少女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
从她八岁开始“偷照镜”写起,直到待字闺中,这么长一段生活经历,写的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小姑娘八岁开始有爱美之心,喜欢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那时的时尚是长眉呢。
这样的着眼点,活脱脱写出了女孩的心理状态。
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就喜欢玩打打杀杀的游戏,而女孩就想着要打扮自己了。
十岁时和同伴到野外踏青,还是无忧无虑的,天真烂漫地,想象着芙蓉花做自己的衣裙,觉着特美。
到了十二岁开始学艺,她是多么地认真专心,套在手指上的银甲(弹琴用的指甲套)都一直没脱下来。
十四岁的姑娘按封建社会的规矩,要避免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慨莫能外。
女孩失去了行动自由,要躲在闺房内了。
她心里想些什么?
诗人猜测大约想知道何时出嫁了吧。
可父母尚无许嫁的打算,年龄大起来了,十五岁对古代女孩来讲,已是到了婚后生子育女的年龄。
所以她只能背对秋千饮泣了。
(3)第二阶段:
中年时期(838-846)
①踏上仕途,卷入党争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
科举和幕府。
前者被认为是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后者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自己培养的政治团队,如果表现出色,也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官僚的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
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李商隐最初的府主令狐楚属于“牛党”,在他的帮助下,李商隐步入政坛。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协助李商隐中了进士。
在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并受到其赏识,娶了他的女儿为妻。
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
这桩婚姻使他被牛党视为李党中人。
令狐绹对李商隐“去牛就李”大为恼火,他逢人便说李商隐“心怀躁进,忘恩负义”。
在令狐绹看来,李商隐的行为是“放利偷合”,是
“背恩”的问题。
后来他一直没有放弃对李商隐的报复。
在李商隐投身王茂元幕府不久,牛党一派的当权人物的无情打击就接踵而至。
开成三年初春,李商隐离开新婚妻子,赶赴长安,应吏部“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以便派出官职。
初试中,李商隐得到主考官的赏识,被录取了。
可是名单送到中书省复审的时候,一个负责审核的大员看后,竟指着李商隐的名字说:
“此人大不堪。
”然后朱笔一挥,断送了李商隐的前
程。
其实李商隐的这次婚姻是十分幸福的,王茂元的女儿知书识礼,与他可以说是琴瑟和谐,
情深意笃。
但是这幸福的婚姻也给他的前途带来了不幸。
李商隐本人原想置身于牛李党争之外,他的交往有牛有李。
然而,在政治斗争中想要保持中立,显然只能是一厢情愿。
在这种情况下,李商隐的仕途显然无法顺利,他曾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两入秘书省,但只是短期地担任过低级官职。
李商隐也在基层政府做过小官(开成四年-五年:
弘农县尉;大中二年-三年:
盩厔zhōuzhì尉),
同样短暂和坎坷。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外派官员的幕下供职。
事实上,无论是“牛
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从来没有机会晋升。
②创作
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
题材比前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多方面。
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代表作如《安定城楼》《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赠刘司户蕡》《哭刘蕡》。
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思想和绮靡俗艳的诗作也有所发展,如《镜槛》《曲池》《县中恼饮席》《花下醉》。
(3)第三阶段:
后期(847-858)
①三入幕府,漂泊天涯
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纷遭到贬逐。
宣宗大中四年(850),令狐綯做了宰相,李商隐受到进一步压抑。
他在京没有出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
从大中元年至九年,先后三次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台)随人作幕僚,郁郁不得志。
大中五年,李商隐经历的另一次重大打击,是他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
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
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
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
可以想象,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他仕途上的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
家庭的巨大变故并没有给李商隐很长的时间去体验痛苦。
这年秋天,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
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他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于十一月入川赴职。
他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了四年,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
他曾一度对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与当地的僧人交往,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为僧。
梓幕生活是李商隐宦游生涯中最平淡稳定的时期,他已经再也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了。
大中九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
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
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
大中十三年秋冬,李商隐在家乡病故。
◎人品辩诬
李商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中,本人又遭逢种种不幸。
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一直在拼命抗争。
他的精美绝伦的诗文便是抗争与控诉的记录。
他是一个至情至性,重情重义,很有骨气的正人君子,绝非是势利轻浮不讲信义的轻薄小人。
只要认真考察几件事,便可以真正理解李商隐的政治品质和生活品质,而正是这两个方面使他蒙受了不白之冤。
先说政治品质。
此方面之关节点则在于所谓的“去牛就李”的问题。
李商隐受知于令狐楚,令狐父子对李商隐有恩,这是毫无疑问的。
令狐楚终生都非常器重爱护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临死时还将写《遗表》的任务交给他,可谓知遇至深。
李商隐一生对令狐楚始终充满着感激之情,绝无半字微词。
无论是从史传所载还是从李商隐诗文内证来看,李商隐平生未作一件有负令狐家之事,背恩之罪从何说起?
与王氏结婚,纯属个人婚姻选择问题,王茂元当时亦非朝廷要员,其实也没有明显的党派倾向,又怎么能谈得上“去牛就李”?
当两党激烈斗争之时,每当发生大的人事关系变动,李商隐没有一次去攀附得势者。
相
反,他总是同情那些失势被整之人。
牛党中的萧浣,杨嗣复被贬时,他曾前往贬所探望。
会昌年间令狐綯失势时,李商隐与他的交往反而密切一些。
李德裕被贬之时,李商隐毫无顾忌地为其《会昌一品集》作序,对其政绩人品给予崇高的评价,为一个被当政者严密监视下的下台宰相大唱赞歌,这需要不凡的胆识和气魄。
由此可见李商隐具有坚持正义,守正不阿,同情弱者,不依附权贵的宝贵品格。
李商隐关心民生疾苦,在弘农县尉任上,为活狱而不怕得罪上司孙简,不怕丢官,足以显示出他的热血心肠和骨鲠气节,此亦是政治品质之大节。
再说生活品质。
李商隐在与王氏结婚之前确实有过恋爱经历。
他与柳枝、宋华阳都相恋过,而且恋得非常痴情。
但当他与王氏结婚之后,对爱情却颇为专一执着,未有窃玉偷香之事。
他与妻子的感情很深笃。
王氏死后,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府主同情他鳏居清苦,要把才貌双佳的年轻乐伎张懿仙赐给他。
当时商隐正值中年,丧妻逾岁,续弦亦在情理之中,但李商隐因思念亡妻而婉言谢绝,独居至死。
妻亡之后尚能如此钟情自守,妻在之时更无可能轻佻放浪。
李商隐并非轻薄之徒。
至情至性的作品方能打动读者。
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热爱生活,关心现实与人生的作家,只有具有高尚品格的作家,才可能创作出反映社会主流与本质的至情至性的作品。
②创作
漂泊无定的生涯,使诗人后期的诗风变化更为多样,诗境也日趋老成。
在桂州时,除写了一些风神摇曳、气韵浑成的写景抒情诗如《晚晴》《访秋》《城上》《高松》以外,还以五律和五排的形式写了反映异域民俗风物、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风土诗,如《桂林》《即日(桂林闻旧说)》《异俗二首》《昭郡》。
赴徐州幕府之时,一度情绪较昂扬,唱出高歌慷慨、兴会淋漓的长篇古风《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和《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但丧妻后及任职梓州幕府期间,转而为凄苦酸楚之音,如《柳(曾逐东风拂舞筵)》《北禽》《天涯》《初起》。
同时仍保持对国事的忧虑,写下像《井络》《武侯庙古柏》《杜工部蜀中离席》《筹笔驿》之类吊古伤时、苍凉悲壮的名篇。
而到了晚年乡居时写的《幽居冬暮》,则又一变激楚顿宕为深沉凝重,将无穷的悲愤含蓄在凄清衰飒的意境画面之中,发人深思,令人叹惋。
3.独具一格的无题诗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
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飘渺,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由于它们写得比较隐晦曲折,千百年来解说纷纭,穿凿附会更不在少数。
今天看来,这些诗篇并非一时一地之作,也没有统一的构思贯串起来,而是诗人生活中随时触发的各种感受与兴会的点滴结晶。
其中,有实写爱情相思的,如“照梁初有情”“昨夜星辰昨夜风”;有明属冶游狎邪的,如“近知名阿侯”“长眉画了绣帘开”;有托喻友朋交往的,如“待得郎来月已低”“户外重阴黯不开”(这两首,现题为《留赠畏之》,而在较早的选本中作《无题》);有寄寓身世感慨的,如“何处哀筝随急管”“重帏深下莫愁堂”;还有一些兴寄难明,托意在有无之间,颇难指实。
尽管内容各别,大都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难以用题目概括的情况,统名之为“无题”。
其中少数写艳情的篇什,口吻轻薄,色调浮靡,在诗人作品中属于下乘;多数篇章则能够跳出以狎玩的眼光摹绘女子娇情媚态的陈腐格局,写出男女真诚相爱、缠绵执著的情思。
所谓“意多沉至,词不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日落晚唐李商隐和杜牧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讲义 文学 知识 拓展 日落 晚唐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