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6 朱德的扁担优质教案.docx
- 文档编号:6480007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5.76KB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6 朱德的扁担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6 朱德的扁担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6 朱德的扁担优质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6朱德的扁担优质教案
16朱德的扁担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新偏旁同字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
3.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新偏旁同字框。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
【教学难点】
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新偏旁同字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来认识了一位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十大元帅之一,国家副主席朱德爷爷。
(课件出示1)朱德图文
朱德(1886~1976)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
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在参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作了巨大努力。
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朱德爷爷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朱德的扁担》)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2)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biǎndānzhìwǔjūnzhànshìzěn
扁担志伍军战士怎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扁、担、军、战、怎”,整体认读音节“志、伍、士”。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
朱德扁担抽出敌人斗笠打仗心疼不料敬爱山高路陡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5)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填空。
带领大家,战士们心疼,把藏起来,
在刻三个字。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6)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扁担志伍军战士怎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
“士”加“心”是“志”;“亻”加“五”是“伍”,“冖”加“车”是“军”。
(2)换一换:
“想”减“相”换“乍”就是“怎”。
“但”减“亻”换“扌”就是“担”,“站”减“立”换“戈”就是“战”。
(3)减一减:
“偏”减“亻”是“扁”。
(4)猜谜语:
“家里失火了。
”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组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扁、战”并讲述:
(板书:
扁战)
(课件出示7):
“扁、战”田字格课件。
“扁”:
半包围结构,属于左上包围:
左上包围类型的字包围部分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则要写端正。
“扁”字“户”部要斜长,下面的部分要写端正。
同时被包围部分的右侧应突出包围圈。
“战”:
左右结构,左右差不多大,右部“戈”斜钩写长而舒展,不要写成“弋”。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8):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爷爷,了解了他和扁担的感人故事。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biǎndɑnduìwutónɡzhìzhànshì
()()()()
1.抄写本课会写字,各四个。
3.搜集我国十大元帅。
答案:
1.扁担队伍同志战士
2.略。
3.中国共产党十大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诱导试学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位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十大元帅之一,他是谁?
请同学们再次呼喊他的名字。
(生:
朱德)(师板书:
朱德)我们听到了朱德与什么之间发生的故事。
(生:
扁担)(师板书:
扁担)我们已经了解了朱德是用扁担往山上挑粮,为什么要挑粮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2.师简介历史背景(课件出示9)
1928年4月,朱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后,国民党就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
他们在两次围剿失败后,又实行了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
这时,从山下秘密挑粮上山成了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3.大家看朱德准备去挑粮了,(课件出示10:
出示课文插图)你看这就是朱德,还有那一根扁担,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
扁担上写有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为什么扁担上会刻有这些字呢?
(战士们藏扁担)
二 引导探学
1.同学们,老师今天要代表朱德军长给咱们班的小战士下一个任务,比一比那一组的同学完成的任务最出色。
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想想:
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2.分小组合作学习。
3.讨论交流:
A.战士们不想让朱德挑粮是心疼他,从哪些句子看出挑粮很辛苦?
(课件出示11)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要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十分难走。
(让生理解“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体会挑粮的艰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B.战士们每次天不亮就出发,到了天黑才回来,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课件出示12)(出示句子)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晚上还要整夜整夜的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让生从“满满的、整夜整夜”体会朱德的辛苦,生练习积累ABAB的词语,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板书:
满满的整夜整夜)
(课件出示13)(让生体会作者连续用三个动词,形象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
生练习动词使用如:
听广播等,让学生用三个动词进行描写某种事物,如:
小猫跑过去、猛地一扑,抓住了那只可恶的老鼠。
)
C. 正是因为大家关心朱德,想让他多多休息,所以藏起了扁担,可为什么又不藏了?
(让学生理解“敬爱”,从而感受人物品质——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板书:
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4.教师小结
朱德的精神感染着大家,后来战士们还编了一首歌谣:
(课件出示14)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一直到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他还到十三陵水库和大家一起挑土修水库。
5.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三、开导活学
同学们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洒满了革命先辈的鲜血,在我们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的就是他们。
请同学们收集一些革命故事,选一个自己最受感动的,在国庆节后我们举行一个“讲故事、祭先烈”活动,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形象生动。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朱德的扁担》讲给大家听。
2.朱德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3.照样子写一写。
(穿着)草鞋()旗号()红领巾
答案:
1.略。
2.因为朱德以身作则,和同志们同甘共苦,所以,大家都敬爱他。
3.(打着)旗号(带着)红领巾
【板书设计】
16朱德的扁担
满满的整夜整夜
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是一篇赞扬人物品质的的文章。
为了让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十分重要,我先已进行了情景创设,然后层层推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小组学习。
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时,我以读为基础,充分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在进行人文性熏陶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孩子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理解重点词句,积累好的词句、进行说写训练,初步感受作者组织语言、运用词语的方法,促进由读到写的迁移,将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抓关键词“藏、同甘共苦、劝、做扁担”学习课文,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扁担图,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
(板书:
扁担)指生认读。
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谁的扁担吗?
补全课题:
朱德的扁担,指生认读。
齐读课题。
2.指生介绍朱德,师进行补充。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1.课题为“朱德的扁担”,他用这根扁担做什么吗?
(挑粮上山)为什么要挑粮上山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
(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
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
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
3.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观察这根扁担,你发现了什么?
(朱德记)他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呢?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一)体会“藏”
1.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战士们为什么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1)朱德同志是军长,他都要忙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学生看图片试着说一说。
)
(2)教师小结:
是啊,清晨,当战士们还在睡梦中时,朱德同志可能已经在察看地形,进行作战布局,布署一天的任务。
白天,他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和战士们一起耕田种地。
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思考,研究战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他的工作这么忙、这么苦,却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呢?
3.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体现挑粮累的句子
课件出示:
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1)五六十里:
单靠两只脚要走上以整天!
路远吗?
谁来读好这个数字?
(2)山高路陡:
什么是山高路陡呢?
(课件出示“山高路陡”的井冈山,学生想象:
这样的路会怎么难走呢?
谁来读出山的高,路的险?
指名读。
(二)体会“同甘共苦”
过渡:
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争着去,抢着去,作为总司令的朱德同志,当年已经四十多岁的他,也和战士们一样争着去挑粮。
(课件出示插图)
1.看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相机出示草鞋、斗笠。
2.说话练习:
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文:
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第二句话,学生齐读。
4.同学们,故事学到这儿,你们认为朱德同志是位什么样的人呢?
(板书:
同甘共苦)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呢?
看到朱德同志这么辛苦,也难怪战士们会这样想------(课件出示)
5.这句话该怎么读出战士们的心情呢?
试一试。
(自由读,指名读)
6.带着你的担忧、你的心疼齐读。
(三)体会“劝”
1.在这种情况下,战士们都劝他不要去挑,你想想:
战士们会怎么劝说朱德同志呢?
(思考交流)
2.多么贴心的话呀,朱德同志听劝了吗?
他会怎么回答战士们好心的劝说?
(交流)
(四)体会“做扁担”
1.在大家劝说不成的情况下,只好决定把他的扁担藏起来,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
这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
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战士们的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不料)
2.让红军战士们没有料到的是,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
夜那么深了,可他还在煤油灯下用力地劈、认真地削、仔细地磨。
花了很多精力,做了整整一个晚上,当第二天早晨,他拿着扁担走出来的时候,你看到的朱德司令是什么样子?
(交流)
3.看到朱德同志连夜赶做的新扁担,战士们还忍心再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吗?
因为大家知道,他们藏了,朱德还会再做,这样只会让他更累,战士们不忍心啊!
而且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是藏也藏不住呀,大家是不忍再藏,不能再藏了。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齐读)不料,朱德-----三个字。
所以大家见了(引读)越发敬爱-----他的扁担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和战士们(指板书)同甘共苦的人,他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战士们在一起。
三、拓展延伸:
朱德爷爷的这根扁担,让我们永远记住了朱德爷爷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伟人,永远学习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相信,读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和小朋友一样受到教育,和小朋友一样感动。
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周围的人听。
资料包
说课案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朱德的扁担》讲的是在1928年,红军初建时期,在国民党竭力“围剿”的特定环境下,广大红军战士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而到茅坪去挑粮食的故事。
全文没有一句对话,但却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的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场面。
课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可以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的形象,而且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革命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尊敬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挑粮食路途遥远、山高路陡,体会挑粮的艰辛。
2.第3自然段是全文教学的重点。
要从中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和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之情。
3.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想象拓展,发展学生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也是多元的。
”启发学生借助教材展开想象,并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内心,从吸收至倾吐,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认识,指导他们的生活。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去对比,加强对当时革命状况的了解,从而引发对革命事业崇敬之情。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使得学生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一员来参与,参与其中的艰辛,参与其中的心理过程,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的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人的尊敬与热爱。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
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
另一个重点就是“扁担”,始终抓住“扁担”,从战士的“藏”,到朱德的“做”,并且刻上“朱德记”三个字,层层递进,把难点一步步的剥离,突破。
第2自然段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挑粮食路途艰难。
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体会去挑粮食的一定是身强力壮的人,这是因为路途艰辛。
这样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挑粮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接着再联系他们平时爬山时的感受:
自己空身爬都很累,担上粮食就更艰难了。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情感体验使这个难点很好的解决了。
本课的重点段是第3自然段,这个自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精神。
学生主动学习比被动的学习更有效。
通过让学生了解双方的行为意图,从每个角色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体会到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以及朱德同志的精神,这样有了换位思考的答案,比教师填鸭式的说教要好多了。
之后出示这句话:
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指导朗读,体会其中战士们对朱德的关心。
课后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周围的人听。
这样的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以这堂课的学习为起点,积累更多的知识。
这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五、说效果
通过了解文章大意,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朱德简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
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3年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在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
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biāndàntóngzhìduìwuzhànshìzěnyàng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处 挑 难
( ) ( ) ( )
3、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红军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 )
2.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 )
3.山上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
( )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
天上飘着白云。
(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1.黄叶落下来。
()的黄叶()落下来。
2.小鱼游着。
()的小鱼()游着。
五、课文整体梳理。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朱德同志用扁担来干什么?
2.为什么战士们会藏起他的扁担?
3.为什么朱德同志在他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这五个字?
六、重点段落品析。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草鞋,斗笠,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选词填空。
(把词语写到文中横线处)
带着挑起穿着
3.从短文内容我们了解到,朱德同志是位能与战士们的人。
七、猜字谜。
平反之后泪双流
答案
一、扁担同志队伍战士怎样
二、chǔ(处理 ) tiāo(挑起) nán(难题)
处 挑 难
chù(到处 ) tiǎo(挑拨 ) nàn(困难)
3、1.储藏2.尊敬3.经常
四、1.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2.成群的小鱼快乐地游着。
五、1.下山挑粮食。
2.心疼朱德同志,担心他太累。
3.怕战士们再藏起他的扁担。
六、1.zhàngtèngliào
2.穿着带着挑起
3.同甘共苦
7、猜字谜。
士
圣人之言行身之则----《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一说法,大体可信。
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
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泰伯》第一章:
子曰: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第二章: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泰伯》第三章: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
“启予足!
启予手!
诗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泰伯》第四章: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动容貌,斯远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6 朱德的扁担优质教案 部编版二 年级 语文 上册 16 扁担 优质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