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人才培养方案.docx
- 文档编号:6475777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34.67KB
测量人才培养方案.docx
《测量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人才培养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1方案制订的依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1依据
本方案是根据教育部和安徽省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文件并结合我院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实际条件编写的,编制依据主要有:
1、《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3、《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4、《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管理实施办法》
5、我院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改革指导意见并结合本专业目前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1.2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加强校企合作,立足铁路面向全国”的战略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整体规划专业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整合,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强化实践环节,着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3基本原则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编制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坚持以德树人,把德育融入到教学全过程。
要坚决贯彻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按照“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现代高职教育办学要求。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等特点,在对市场、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的对接。
2、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科学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和前提。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包括就业面向)不宜过宽,必须针对某一岗位或某一岗位群,同时兼顾学生职业的发展,杜绝“万金油”式的定位。
3、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必要,要符合我院实际情况及学生在校时间的实际状况。
严禁以教师为本位来设置课程,课程设置须经教研室充分讨论,报教学院、系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2)要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
贯彻落实“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及其教学要求直接导入专业课程体系,确保本专业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业后,能达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必须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顺利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构建模块式的课程教学平台。
相近专业原则上一年级应按专业大类建立基本一致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模块,适当加入专业课程。
二年级开始按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立多个专业课程模块。
4)实践教学环节。
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本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应着眼于本专业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要求,安排专业应用能力综合训练和实习。
2教学计划
2.1类型层次
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
专科
2.2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
2.3修业年限
学制:
全日制三年
2.4就业岗位
1、专业测绘单位的测量、管理岗位;
2、工程施工企业、建设单位、勘测设计院(所)、房地产测量公司、监理公司等的工程测量岗位;
3、各行业测绘相关部门;
4、测绘仪器营销单位的营销及软件的开发岗位。
2.5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勘测设计测量、工程施工测量、工程变形监测以及测绘管理等知识,具备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测设、测量数据处理、测量技术设计与总结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精神,具有质量意识、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与责任意识,适应测绘、铁路、公路、建筑建设一线需要的“下的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6人才规格与关键能力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规格要求分解为以下几点:
1、知识结构
1)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
2)工程识图的基础理论知识;
3)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
4)控制测量的专业基本知识;
5)测量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6)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专业知识;
7)常规的地形测量方法及数字化测图专业知识;
8)卫星定位技术与应用知识。
9)公路、铁路等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1)专业能力
(1)具有控制测量的能力;
(2)具有控制网平差计算的能力;
(3)具有误差分析的能力;
(4)具有地形测绘的能力;
(5)具有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灯施工放样的能力;
(6)具有地籍测量的能力;
(7)具有建筑施工测量的能力;
(8)具有竣工测量及变形观测的能力;
(9)具有编制测量程序的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具有较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4)具有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3)具有组织协调能力;
(4)具有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
(5)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4)关键职业能力分解表
岗位
应具备的能力
支撑课程
控制测量员
①控制测量的能力;
②控制网平差计算的能力;
③误差分析计算的能力;
④GPS控制测量的能力;
⑤控制网技术设计与总结的能力;
①工程控制测量
②GPS测量技术
③测量平差
④摄影测量与遥感
⑤工程控制测量实训
⑥毕业设计
施工测量员
①工程控制测量的能力;
②线路施工放样的能力;
③建筑施工放样的能力;
④高速铁路精密施工放样的能力;
⑤竣工测量及变形观测的能力;
⑥测量程序编写与使用的能力。
①线桥隧施工测量
②高速铁路精密测量
③建筑施工测量
④路基路面施工
⑤铁路轨道施工
⑥桥梁施工
⑦隧道施工
⑧测量程序设计
⑨新工艺新讲座
⑩铁道概论
数字测图员
①地形测绘的能力;
②数字测图的能力
③地籍测量的能力
④房产测量的能力
①地形测绘
②数字化测图测量程序设计
③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④施工图识读
2.7毕业要求
在籍学生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完成143学分(含素质拓展领域4学分),并取得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准予毕业。
具体分解为:
公共学习领域(43.5学分)、专业学习领域(99.5学分)、素质拓展领域(4学分)并至少获得下列证书之一:
1.工程测量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控制测量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3.工程测量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施工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5.测量技师证书。
2.8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有:
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数字化成图、线桥遂施工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及GPS测量技术
2、主要课程及内容
1)土建工程概论与识图
本课程主要讲授工程制图、识图及常见土建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初步的识图能力,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涵、水利设施等常见工程的建设程序及有关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及今后从事工程测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数字化成图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作业过程、野外数据采集、数据编码、数据传输、图形编辑和图形输出等内容。
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字化测图方法。
3)地籍测量
本课程主要讲授土地管理的基本知识,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面积量算,计算机地籍数据处理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土地管理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权属调查和计算机地籍数据处理的方法,掌握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方法和面积量算的方法。
4)航空摄影测量
本课程主要讲授航空摄影及摄影处理的基本知识、航摄像片的判读与调绘、综合法测图、全能法测图、地面摄影测量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航空摄影、摄影处理的方法以及航摄像片的数字特性,掌握综合法、全能法测图的航测外业工作和地面摄影测量的方法。
5)AutoCAD
本课程主要讲授AutoCAD的安装、外部设备的配置、实用命令、主要绘图命令、输入文本命令、编辑图形命令、图形显示命令、图层命令、线型命令、图块操作命令、作业工具命令和图形输出命令,使学生初步掌握AutoCAD的使用方法。
6)控制测量
本课程主要讲授控制测量绪论、电磁波测距、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导线测量、参考椭球和高斯投影计算。
使学生掌握三、四等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7)GPS定位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技术设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等。
8)测量平差
本课程主要讲授测量平差基本理论、条件平差、两组平差和间接平差、导线网、测边网、边角网平差,高程控制网平差等概念。
使学生掌握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平差方法。
重点使学生掌握现有平差软件的使用。
9)工程测量
本课程主要讲授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及精度分析、建筑工程测量、管线测量、贯通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和高精度工程测量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施工放样、变形观测和工程施工中的常规测量方法。
10)遥感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种遥感平台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信息的传输和接受、各种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遥感数据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过程,初步掌握多时域、多光谱的遥感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1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本课程主要讲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GIS数据源、数据模型、编码及特征表达,GIS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和组织,GIS数据库及属性库的操作,GIS空间数据处理,GIS的基本空间分析操作,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其应用,GIS数据及其产品的输出等内容。
结合软件操作,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12)铁道线路
本课程主要讲授铁路轨道构造、铁路选线、铁路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的概念,路基排水设计的原则和基本知识,路基设计原理和方法,路基的防护与加固,土质路基和石质路基的施工方法。
13)铁路桥涵和隧道
本课程主要讲授铁路桥涵、铁路隧道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的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14)实践环节(实训要求)
(1)课程实习:
学生在校学完测量理论课程之后,在校外集中进行的数周测量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测量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进行综合测量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际测量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品质。
(2)生产岗位实习:
在学生学完主要专业理论知识和完成基本专业技能训练之后,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之间安学员到生产单位参加与本专业线、桥、隧、涵等工程施工或维修密切相关的测量、试验、施工或维修作业的内外业等主要岗位工作,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体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意识。
(3)职业技能鉴定:
在学生完成专业课教学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后,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获得一个或两个企业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
(4)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
在学生学完所有理论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之后,安排学生到顶岗实习单位或其他单位收集设计资料,然后选择设计题目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选题要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满足实用性、综合性的要求。
2.9进度安排(表)
1、各类课程学时分配
见附表1
2、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名称
学分
周数
所在学期
地形测绘实训
4
4
4
工程识图与CAD实训
2
2
2
线桥隧施工测量实训
4
4
4
施工图识读
2
2
3
工程控制测量实训
6
6
3
测绘案例分析
2
2
5
3专业教学实施(建议)
3.1专业建设模式
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按职业能力递进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强化4个层次阶段,对应新生-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高技能人才的递进式人才培养目标。
在初级、中级、高级阶段实施工学交替的“课堂+工地”教学模式,在强化阶段实施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课程安排方式,划分为9个学习领域,构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18个教学包。
(教学包见表3.3.2)。
为便于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基于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推行7周学段制。
将3年的培养过程以学段划分,对应18个教学包,分为18个学段,每个学段7周。
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为导向,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过程如下:
1、初级阶段:
(1~6学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施工图识读与绘制能力、施工测量能力、工程试验能力。
教学内容包含《施工图识读与绘制》、《工程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等方面的6个教学包。
采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将课堂与实习(训)地点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系统、过程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进行测量工、试验工、制图员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最终达到初级工水平。
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学生对职业岗位有初步的认识,完成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2、中级阶段:
(7~12学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教学内容包括《施工测量》、《CASS》、《大比例尺地形图》等方面的5个教学包。
实施工学交替的“课堂+工地”教学模式,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载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将课堂搬到工程项目工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和较强的操作技能,同时进行测量工、施工员、绘图员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最终达到中级工水平。
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学生对职业岗位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3、高级阶段:
(13~15学段)针对本行业的特性,针对《施工测量》、《线桥遂施工测量》等方面5个教学包,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学。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系统、过程技能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进行高级测量工的职业技能鉴定,最终达到高级工水平。
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学生对职业岗位有深刻的认识,完成专业技能的训练,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4、强化阶段:
(16~18学段)实施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毕业半年前,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用人单位的技术人员(吸收为兼职教师)为主,学校专职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
将学生的实践与岗位责任挂钩,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责任感、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检验学生综合应用专业技能的能力。
如果因工程项目需要,毕业典礼可以直接在实习单位举行,由学校相关领导和企业人员一起组织,增加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对应的工作。
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学生完成专业技能强化的训练,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3.2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三年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够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两个方面。
1、素质培养模式
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综合素质专题培养
2、技能培养模式
专业知识→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应用型技能培养
3.3专业教学模式
1、第1、2学期基础理论课程运用多媒体、电子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学周数为18周。
2、第3、4、5学期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周数为18周。
3、第6学期顶岗实习,教学周数17周,采用施工企业项目工点教学,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共同指导学生实习。
4、实践教学环节每周按28学时计算。
3.4师资配置
1、教师人数和结构
1)本专业的专职教师不少于15人,其中理论课教师应不少于12人,实训教师不少于3人,“双师型”教师不少于专职教师的80%;
2)本专业70%以上专业理论课应由专职专业教师承担。
兼职专业教师应有稳定的队伍;
3)本专业教师应为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其学历水平一般不低于:
专业理论教师和兼职专业教师硕士;实训教师大学本科。
期中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五年以上专业实践经验。
1、业务水平
1)本专业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
2)具有多名经系统培训、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主要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
中、其中高级职称占专职专业教师数达90%,生产技术类课程均由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任教。
3.5实训条件配备
1、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名称
仪器数量(套)
备注
1
普通水准仪
80
2
电子水准仪
20
3
单机站
3
4
全站仪
30
5
GPS
15
6
无人机
1+12
12为教学训练机
7
精测精调设备
3
8
自动化成图软件
1
9
可编程计算器
40
2、多媒体实训教室
序号
教室名称
实训内容
备注
1
测量仪器仿真演练室
1、常规仪器的使用教授
2、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
2
精测精调模拟演练室
1、高速铁路各种板型的精调、精测
2、高速铁路长轨精测、精调
3
自动化成图实训室
1、地形图的绘制
2、地籍图绘制与房产图绘制
3、土方量计算及工程应用
3、实训场地
序号
实训场地名称
实训项目
备注
1
控制测量实训场
1、常规测量仪器训练
2、平面控制网建设
3、高程控制网建设
4、地形测绘
2
沉降与变形观测训练场
1、沉降观测
2、变形观测
3、倾斜观测
3
无人机训练
航测训练
4
巢湖综合训练场
施工测量技术训练
5
施工测量实训场
1、线路中线施工放样
2、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3、桥遂施工测量
3.6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名称
(1)《摄影测量学》
(2)《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二版)》
(3)《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三版)》
(4)《GPS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
(5)《遥感图像解译》
(6)《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
(7)《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9)《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应用》
(10)《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进展与成就》
(11)《测量学》
(12)《铁道概论》
(13)《土木工程概论》
(14)《工程测量》
(15)《控制测量》
(16)《遥感与摄影测量学》
(17)《GIS地理信息系统》
(18)《变形监测》
(19)《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
(20)《AUTOCAD》
(21)《专业英语》
(2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4)《高等数学》
(25)《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三版)》
(26)《线桥遂施工测量》
(27)《铁道概论》
2、参考资料
1)《城市测量规范》(CJJ/T78-2011)
2)《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GB/T20257.1-2007)
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92)
5)《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T22021-2008)
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7)《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1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12)《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CH/T1004-2005)
13)《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
14)《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
1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
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17)《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692-2005)
18)《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2008)
19)《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
2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
2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2)《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23)《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GB/T23709-2009)
3.7主要专业教学实施
1、基本素质教育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等基本内容。
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使其了解并能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以加强道德修养和提高法律意识。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学习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要求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过程、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指导作用。
对这些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了解这些成果之间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形势与政策》
介绍时事热点、难点,宣传中央大政方针,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形势与政策有关的知识、理论、现状和趋势,以及党和政府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的教育。
帮助学生正确把捏形势与政策的走向,提高形势与政策分析水平,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4)《英语》
学习词汇、语法,掌握常用词汇,立足人际沟通、人机沟通,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达到能阅读和翻译一般性专业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日常会话的目的。
5)《体育》
按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执行,使学生掌握一定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等,并培养1—2项体育爱好,使之有一个强健体魄,终身受益。
6)《高等数学》
学习一元函数的微积分等基础知识,了解极限与连续的基本理论掌握运算方法与应用。
7)《工程数学》
学习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了解随机变量的概率及其分布,掌握运用行列式,矩阵解线性方程组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解决方程中的实际问题。
8)《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操作使用和维护管理、计算机操作系统(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主)、常用汉字输入和办公处理软件(WORD,EXCEL)、INTERNET网络与QBASIC语言,掌握语言结构,具有程序设计和工程计算的初步能力。
表1课程设置模块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设置模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基本素质教育模块
(30学分)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人才培养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