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
- 文档编号:6462165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3.98KB
《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
《《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
《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
一、如何理解和看待《生活与哲学》这门课和这本教材
(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的基本性质就是:
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
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
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
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
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
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
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
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有生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而就会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我们在专家点评栏目中,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供给了学生。
这师徒二人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惊异”、“迷惑”,这对不对呢?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谁更高明呢?
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为“惊讶”、“惊异”、“迷惑”等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产生的?
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可见,柏拉图师徒对哲学起源问题的追问停留在半路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问题追到了根子上。
教材既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又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导向。
这种导向不是生硬地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逐步引导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突出特点
教材的编写,是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作指导,全面贯彻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吸收了近年来学界取得的新成果,纠正了一些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并不科学的说法,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具体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
”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都要体现时代要求,都要贴近时代,都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
哲学尤其应该如此。
这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的。
马克思说: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恩格斯说:
“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应该体现时代的精神,解决时代的课题和任务。
离开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哲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
这些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心理”、“观点”、“知识”和“理论”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位历史学家说,历史是哲学的姥姥家。
的确如此,历史时代是孕育哲学的母体和沃土,离开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就没有哲学。
只有脚踏现实的土地,理论才会有生命力;只有跟上时代的节拍,理论才会有说服力。
因此,贴近时代,对于《生活与哲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二,贴近实际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构建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生活与哲学》成为一本有实效性的教材,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追求。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一种现象:
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
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
哲学产生于人们对生活、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追问和反思,因此,如何从具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致力探求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首先是我们的社会实际生活。
因此,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如果我们认识和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哲学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就会以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只是某种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无关的书本上的东西,就会导致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敷衍了事。
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即社会生活,对此不能只作狭隘的理解。
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的生活,更不能只看做是休闲、娱乐和学生周围的琐事。
它当然也包括学生的个人生活,但它是指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丰富内容。
当我们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哲学而从无比丰富的生活的海洋中选取素材时,取舍的标准首先不是空间上的远近或时间上的古今,而是是否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切相关。
某一思想或事件,尽管在时空上离我们很远,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的意义,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能力、素质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系重大,就属于我们应当选取的范围。
相反,某些事情尽管发生在今天,出现在我们身边,但不具有典型意义,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影响甚微,就不在我们选取的范围内。
理论之树怎样才能常青?
理论必须脚踏现实的土地,立足时代的发展。
离开了实际生活,理论就没有根了,就变成灰色的了。
只有来自生活的理论,才能解释和说明生活,才能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
因此,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始终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第三,贴近学生,致力于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适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结合起来。
如何让学生感觉到上好思想政治课是他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上好这一课,就无法很好地立足社会,无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时着力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贴近学生,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识发展规律来编写教材,把对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写进教材。
选取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地说,就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是我们在选择知识、原理和素材时,必须牢牢把握和遵循的原则。
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是什么?
把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思想教学生,才是对学生有益的,才能帮助他们走上光明的前途,拥有美好的未来?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世界和人生,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取得成功。
所谓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人生,就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有了正确的世界观,看世界时不出偏差,才会在生活中不碰壁,游刃有余,取得成功。
因此,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学生自身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
真理从来都是有益于人的,谬误永远都是害人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是真理,人类发展需要科学,社会进步呼唤真理。
学好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终身受益。
第四,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把知识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同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我们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意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仅仅理解为走出课堂,从事社会活动。
“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能片面理解为放弃课堂的传道授业,离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完全由学生自主研讨和辩论。
正确理解和运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前提。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如何思考呢?
掌握知识是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和形成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
教材决不是不注重知识传授,而是改革创新知识的传授方式。
在这一点上与传统有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特别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
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是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材中所讲的那些原理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这样这些原理才能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血液,流淌在他们的体内。
其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关键,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新教材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穿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材的编写首先把眼光放到学生身上,致力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坚持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把教材理解为实施课程标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同加强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相统一的。
教材在选择知识点时,充分考虑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用明确的语言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既注重克服说教式和成人化倾向,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又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确保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在预设的轨道上、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编写《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基本思路是:
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手段,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该模块的基本内容。
我们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
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材四个单元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第一单元,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
第四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对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核心问题的回答。
这是我们课程的主线,也是这一模块的基本设计思路。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
四本必修课教材,在体例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大致相同,但也各有特点。
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思维过程)是学生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是通过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让学生从中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正确使用“探究活动”是正确使用教材的重要环节。
关于探究活动的使用,希望教师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在呈现每一个原理之前,都先用“探究活动”作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原理无例外地全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主张,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的原理,学生容易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原理,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来完成。
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产生的知识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成为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第二,一般说来,“探究活动”中的材料与后面的宋体字所呈现的原理关系密切,二者都属于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
就《生活与哲学》来说,思考学习“探究活动”中的内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原理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探究活动”中的材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提供另外的案例、情境和问题,从而得出宋体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和观点。
2.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助文”
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
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辅助文有三个栏目:
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
一般说来,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它与正文的关系同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相比更密切一些。
专家点评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它同正文的关系较名言远,较相关链接近。
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同名言和专家点评相比,它与正文的关系,就远了一些。
教师可以围绕正文内容,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使用这些内容。
有些辅助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
3.正确使用各单元后的“综合探究”
各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和前面的课文,同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一学时。
从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实施的角度来看,综合探究的功能有二:
一是综合,二是强化。
所谓综合,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把本单元所涉及的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如第一单元就是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作出的系统总结和概括,第三单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作出的总结与概括。
所谓强化,是指一些综合性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放到综合探究中学习。
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等,分别在第二、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呈现。
综合探究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的基本原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探究路径参考,一是理论评析。
前者大致相当于课文中的“探究活动”,后者是综合探究主题思想的集中表达,教师应给予学生系统的讲授和指导。
总之,综合探究是《生活与哲学》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二、《生活与哲学》内容解析
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二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讨论教材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主要是就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哲学既然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此,它就要阐明世界的本质、世界存在的状态和发展的规律,它就要探究人类思维的行程,总结人类思想的智慧。
它要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智慧的王国。
在这个王国里,我们将学会如何看宇宙,看人生,看自己,看他人。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单元的核心问题,则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了说明这一主题,首先就应当知道,哲学是什么?
哲学要回答和解决什么问题?
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它是怎样产生的?
它要回答和解决什么问题?
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它的当代使命是什么?
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所以,我们要用一个单元来讲。
设置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基于以上考虑,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
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问辩人生)。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这一课主要是从生活和实践入手说明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怎样产生的,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哲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哲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哲学做好准备。
本课的基本要点有三:
一是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二是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三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其中一、二是本课的难点和突破口,三是重点。
围绕这三方面内容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在讲这一框时,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又应克服庸俗化的倾向。
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隐藏着”的知识点,一是哲学的起源,二是哲学的功能。
先看哲学的起源。
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的起源和“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命题有何相关呢?
道理很简单,既然哲学起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而每个人都在生活、实践、追问,包括小孩子也会追问月亮的那边是什么?
太阳的那边又是什么?
当然,这不是说小孩的思维已经是哲学思维,而只是说不管我们自觉与否,哲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经常和我们发生关系,因此,哲学并不神秘。
再看哲学的功能。
哲学的功能也表明生活处处有哲学。
真正的哲学,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哲学的这一功能是通过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提升人的境界、让人学会生活来实现的。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审视和内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人和动物不同。
如果说动物只是漫无目的地“活着”,人则是自觉地“生活着”。
人类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了的生活,应该是有明确的目标和思想的生活。
既然每个人都在生活,因此每个人都和哲学有关系。
这样通过“哲学的起源”、“哲学的功能”这两个知识点说明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这是本课的重点。
在讲本框时,除了讲清楚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外,还应该让学生把握哲学思维的特点,即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把握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反思、概括和总结。
从这个视角,把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
在教材中,我们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说明哲学思维的特点。
“密涅瓦”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希腊人称为雅典娜,罗马人称为密涅瓦,栖息在她旁边的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
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可以看到整个白天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追寻其他鸟儿在整个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
反思、概括和总结。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本课主要是通过考察历史上先哲圣贤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看法,了解他们各不相同的哲学主张,引导学生领悟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本课的基本要点有二:
一是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二是解释哲学基本问题。
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的主要任务是讲哲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意义。
在讲这一框时,主要应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哲学基本问题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有三种表述:
一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二是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三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第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但是,我们并没有说,对第二方面内容的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哲学基本问题是用来划分哲学派别的,哲学上最基本的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而且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之间不存在一种统一的“可知论”,因此,不能用所谓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来模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阵营。
所以,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我们只是强调,绝大多数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作了肯定的回答,只有少数哲学家,如休谟、康德等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被称做不可知论。
第三,哲学基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类的活动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认识世界,一类是改造世界。
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都离不开这一问题。
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框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
因为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错误的;唯物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正确的。
当然,对唯心主义哲学不应该全盘否定,唯心主义哲学也可能会适应某一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一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对唯心主义哲学应该采取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那样的科学态度。
列宁把唯心主义比做“不结果实的花”。
这朵花是长在活生生的人类认识的大树上的,因而建议在讲这一框时,注意使用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
因为第一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课是要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与哲学 生活 哲学 教材 框架结构 内容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