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写作.docx
- 文档编号:6458648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53KB
人物专访写作.docx
《人物专访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专访写作.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物专访写作
人物专访写作
(2
人物专访写作
人物专访
专访,又称访问记。
《纽约先驱论坛报》创办者贝内特于1839年首开记者单独采访总统的先例,并创立了问答式的记者访问记。
我国写专访的开路先锋是黄远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访在我国报刊界迅速崛起,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其实,专访本是一种采访方法,现在则被当作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来使用,我国不少教科书把它与消息、通讯、特写并列为4种主要新闻文体。
人物专访是就某个人物或某个问题进行的专门访问,具有三个“特”:
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特定的场合。
人物专访内容集中且单一。
在写作上,它把人物访问记、人物通讯、人物特写三者融为一体,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个要素,突出“专”、“访”二字,用散文笔法,自由灵活地表达访问的内容。
人物专访比人物通讯和特写更直截了当。
通讯和特写中的描写、叙述比较细致、形象,专访则简明精练,要言不烦,接近于新闻(消息),又比新闻更舒展自如,更富有表情达意的色彩和感染力。
报纸上任何体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
人物专访在前几年蓬勃发展的原因在于:
一是大量读者关心的人物需要登场,应该登场。
报纸适应这种社会需要,打主动仗,增加了目的性很强的人物报道。
如各届党政机构和人民团体负责人改选,新人物上台,他们有什么新打算、新思路,为众人所关注。
许多政治、文坛、影坛、体坛的人物久违了,有的改行,有的出国,有的又回归,有的又有新动作……这些也为大家所感兴趣。
上述这些人的家庭生活、业余生活也为大家所关心。
与此同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许多新秀大量涌现,新闻媒介应为之张扬、赞颂、介绍。
二是深度报道被我国新闻界更加重视。
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事实的新变动,还要求对某些新闻事实或人物提供背景和解释。
这一类新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新闻界兴起的竞争,也促使这种报道蓬勃发展,各家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
专访的专,就是包含了“特”:
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谁发现了,别人没有找到的人谁找到了,别人还不了解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谁了解了,就会随之产生“专访”。
一篇专访往往能赢得一大批读者。
三是新闻需要鲜明的个性。
新闻改革要求新闻报道摈弃大而全、小而全,减少总结性、概貌性、综合性的报道,要求一事一报,专一些、单一些、个性鲜明一些。
新闻界对新闻事实的片断性和事件的连续性,有了进一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专访就以主题集中、突破口小、特色鲜明而取胜。
专访常常取其一点,不写别的,如一个市长、部长、局长,只写他如何处理群众来信或如何教育子女等。
人物专访采写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一、选准访问的对象
专访对象的选择,对采写成败有决定性的意义。
人物专访按内容分,有侧重于访问人物本身事迹的,有访问某个问题的,有访问某一新闻事件的,这些统称为人物专访。
其访问对象为:
⒈重要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
事因人生,人以事显。
名人多被认为有做人物专访的价值,因为他们做事有自身的特殊性。
但是许多人物专访,其对象可能是社区中的普通一员。
作为新闻人物,他们的经历、爱好、感受、见解以至于家庭状况,都是读者所感兴趣的。
比如说,李宇春本来是四川音乐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因2005年在“超级女生”演唱赛中夺冠,受到许多青少年的喜爱。
她本人也一时成为不少媒体报道的对象,因为读者、听众对她的事情感兴趣。
时过一年后的2006年,《南方人物周刊》还以《李宇春一夜成名》为题,对她作了报道。
人物专访紧紧扣住新闻事件写,从某一点或某一侧面进行开掘,就能深化事件报道,使新闻事件产生“立体感”。
所以,专访的作者,眼睛要紧紧盯住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鲜的事件及其有关的主要人物,眼明手快,及时捕捉,从深处开掘,从侧面烘托,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⒉虽非新闻人物却具有新闻因素的知情人
专访所具有的明确的目的性,使某些并非新闻人物的人也能成为访问对象。
其条件是,他必须与某一事件、问题、人物有密切关系,能提供一般人所不能提供的情况。
专访常常是通过谈话来说明一两件历史事实,讲清一两个具体问题;或借助专访来纪念某个人和某个事件等。
这样有关的知情人就显得十分重要,甚至是非他莫属。
有些知情人是惟一的或是幸存者,这就具有特别的访问价值了。
⒊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和权威人士
这些人的谈话有权威性,能帮助、启发别人,读者自然感兴趣。
这些人还能够针对某些问题提供新的见解、新的材料。
如,1996年7月1日国内各报都发表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人物专访《历史的必然——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
当时再有整整1年,香港就要回归,在这重要历史时刻,由鲁平来谈香港回归的有关问题,是最权威、最切合时宜也最切合大众的需要了。
又如,2006年5月,第九届科博会在京举行。
25日,《参考消息》发表了记者对英国首相科学顾问戴维·金的专访,强调“科学和技术对良好的国家治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以学术界为根基的顾问团,对所有政府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有些问题则只是传播一些读者欲知而未知的知识、情况。
当某一事、某一人、某一问题为社会所广泛议论时,人们很自然地想了解一下权威人士的看法。
特别是社会上对某一问题有争议、有歧义、有谣传时,这种访问就更加迫切,更为必要。
专访的记者,要关心社会上各种动态,关心国内外最新情况,多想、多探索报道的点子,一个点子就会引出一篇专访报道。
有人曾问新华社记者郭超人,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
郭超人回答三句话:
多数人能想到、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根本不能当记者;多数人能想到、做到的,你也能想到、做到,你能当记者,但只能当一般的记者;惟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你想到了、做到了,才能当一个好记者。
二、选准访问的场所和时机
专访的写作,要选择访问的最佳场所和最佳时机,这是增强专访的新闻性和现场感、引起读者兴趣的重要一环。
这方面需抓住以下三点:
⒈选择与事件有关的现场
许多事情,可以说时过事过境未迁。
当事人与有关的人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可以因境而忆事,触景而生情。
有时,可以边谈边看,边回忆边联想,会讲得细致、真切、有感情。
有时还可以现场表演,或展示实物,使谈话源源不断,丰富多彩。
记者身处这种场合,可以更好地观察、感受,培养和激发感情,才能写得“如临其境”。
在球场访问运动员,在书房访问作家,在机床旁向工人提问,在田间地头与农民谈心,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说:
“假如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台上约见政治家,在栏圈而不是在棚圈里约见野牛骑士……首要的是,要避免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人。
”(见《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
⒉选择与问题有关的典型场合
对于访问场合的选择,作者可把握一定的主动权。
可以按照需要说明的问题,安排适当的场合进行谈话。
比如说,你要写某某人的家庭生活,当然在他的家里谈话最好;你要写某某人的公关成就和思路,可以在社交场合谈话;你要写电影演员的见解和感受,不妨选择摄影棚。
⒊选择读者最关心和人物感受最强烈的时刻
有时,时机可以成为记者访问的主要理由和根据,成为新闻性赖以存在的基础。
时机错过,报道的新闻性也就随之失去。
如,选择人物刚刚归国、晋升、获奖等时机,其感受最强烈。
时间久了,一切就平淡了。
此外,如改革者遇挫折,批评者受报复,先进人物遭讽刺打击,或在人物最需要关怀支持等时刻,也可以作为专访的根据和由头,通过专访报道来扶正祛邪。
当有一些问题发生争议,有些事实被曲解,有些观念被搞乱,也是专访记者用武之时,可以通过专访报道介绍情况、澄清事实或树立某种正确的观点。
三、注意谈话纪实
专访,主要写访问的情况与谈话的过程、写现场活动,其中心是一个“访”字。
并不注重写事迹,也不注重写历史背景,事迹和历史只能作为简要的背景灵活穿插。
访问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话,主要表现方法就是纪实。
过多地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都是不得体的。
⒈提出尖锐问题,抓住矛盾要害
人物访问的能手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以敢于和善于提出尖锐问题著称,往往能经过一番唇枪舌剑获得所需的材料。
她的采访是十分紧张的,而不是松松垮垮的。
她采访邓小平,第一个问题就出语不凡: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第二个问题又进一步说:
“对西方人来说,我们有很多问题不理解。
中国人民在讲起‘四人帮’时,把很多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说的是‘四人帮’,但他们伸出的却是五个手指。
”后面,法拉奇还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被碰倒过,这就是周恩来总理。
为什么周总理一直在台上,一直在掌权,虽然有的时候他也处在很困难的地位,他又不能纠正当时那些错误?
”可以说,法拉奇这些问题都十分尖锐重要,而且为世界所注意的。
由于她发问前作了精心研究,问得很有质量。
当然,邓小平回答得也是精辟而巧妙的。
(见《邓小平文选》)
人物访问的提问大体上有三种类型:
一是漫谈式的。
气氛松弛,范围不限,主要请对方谈观感或想法。
这种问题谈起来容易,但易问得笼统,答得也一般化。
第二种是直指式的。
目标明确,问题具体尖锐,不容回避搪塞,易于突破,但问得不得当也容易使对方“闷掉”,出现冷场和僵局。
第三种是商量式的。
问题具体明确,问在要害之处,但口气比较缓和,有点请教或恳求的口气,不至于逼人太甚。
这三种方式应以直指式为主,与其他方式结合使用,这样才能提高访问的效率和质量,不至于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开“无轨电车”。
⒉保留谈话个性,体现人物风貌
采访对象的谈话,因人而不同,各有其独特的个性:
有的庄重严肃,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富于哲理,有的热情洋溢,有的委婉细腻,有的粗犷豪放……写作时,要保留采访对象谈话的原貌,减少人工斧凿的痕迹。
比如说,你访问一个诗人,他的谈话往往会有诗的语言喷涌出来,也往往有诗的意境拨动你的心弦;你访问一个老科学家,他的语言就可能十分精练和严密;访问电影演员,可能他的谈话、动作和神色一起生动地呈现在你面前;访问一个革命前辈,则可能是严肃而又亲切,谈话语重心长。
这些谈话个性和人物风貌,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有助于读者理解谈话内容,有助于表现专访的主题。
有些人写人物专访,往往只注意从某种报道意图出发,而不注意理解和表现人物的个性,反映人物特有的精神风貌;有些人习惯于用自己的一套语言去概括人物的谈话,结果写出来缺少个性,为读者所厌弃。
⒊巧妙穿插第三者谈话
人物专访如果老是两个人一问一答,有时会显得枯燥单调。
如果偶尔有次要人物参加谈话,就在舞台上起了“配角”的作用。
次要人物的插语一般不多,但往往是在关键之处,或恰当之时,而且是非说不可的话或能引起特殊效果的话。
如在学者家中谈话插入学者的夫人或子女几句话,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这位学者的某些个性特点,人们就会爱看、爱听。
适当穿插第三者的谈话,情节就丰富了,形式也活泼了。
⒋记者参与事件发展,为专访增色
在人物专访中,记者是活跃的一方,可以用各种方式使访问更活泼,内容更充实。
如邓拓写《访“葡萄常”》,在结尾处说,离开常家,由衷地祝福他们,并且用“画堂春”的调子写了一首词送给她们。
这首词是这样的:
“常家两代守清寒,百年绝艺相传。
葡萄色紫损红颜,旧梦如烟!
合作别开生面,人工巧胜天然;从今技术任参观,比个媸妍。
”由于词的内容和形式都好,对表达主题很有助益。
这里,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专访中得到了很好发挥。
专访要访,要有记者形象。
有访有问,有动态感,有生活气息,有感情交流,让采访对象、记者、读者三者沟通思想和感情,产生心灵的交感。
但要注意,记者不可突出自己,要恰如其分,要得体。
记者在专访稿中,不可无知、无礼,也不可无自尊。
要不亢不卑,落落大方,亲切自然。
自我描写过多就会喧宾夺主,破坏效果。
四、写好现场和人物
⒈气氛的渲染
谈话要有好的气氛。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聪明睿智,就是表现在特定的环境里,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同采访对象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似地谈起来,无拘无束……”这种气氛也应该反映到作品中,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没有气氛的专访是死板的,缺少生活气息的,因而也是缺少可读性的。
叶永烈写的关于数学家苏步青的专访《数学诗人》一开始写道:
……很有意思,我们竟从他的名字开始谈起。
在过去,我曾听到过这么一种传说:
苏步青的谐音是“数不清”,这是他立志要攻克数学堡垒而取的名字,但又自谦“数不清”。
谁知苏老一听,爽朗地大笑起来,说道:
“根本没有那回事情。
我一生下来,父亲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那时候,怎么会知道我长大后研究数学呢?
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含义是清楚的,‘平步青云’嘛!
那是一种旧意识。
我哥哥叫苏步皋,‘步步高升’的意思。
”
这样写来,读者也饶有兴味地被带入当时的氛围中了。
⒉实物的引发
一件实物往往可以引出一段故事。
采访、写作人物专访时,要注意这种实物的引发。
采访对象睹物思人,见物忆事,触景生情,由此及彼,思绪不断。
有一些生动的故事,前前后后可以用一件实物作线索串连起来。
写作时,要让这种实物凸现在读者面前,让实物“说话”。
这种形象实在的东西,会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人民日报》记者柏生采访邓拓夫人丁一岚时,发现她客厅的东墙上挂着邓拓的遗像,旁边是一幅隶书对联:
“又闻子规啼月夜,独骑马总马入深山。
”柏生采访时就抓住这一实物作引线,引出邓拓的许多事迹来,包括他的爱情故事。
专访的题目就是《写在绢帕上的诗》,把绵绵情意和革命豪情都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专访中的人物描写,主要是向读者具体介绍访问对象的状况。
人物描写要有特色,符合人的身份;要简约,以粗笔勾勒为主;要紧扣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要有深度,有感情,尽可能从外表深入到内在的性格和精神世界中去。
专访中人物的出场也要讲究。
可以依时间顺序请出人物,发表谈话;可以按读者心理要求介绍社会名流;可以通过背景穿插,使特殊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出场;还可以运用场景、场面描写,托出人物。
在考虑谈话个性和环境烘托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不能过分铺张或展开。
因为人物专访毕竟不是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仍需要有新闻的简练朴实。
有时,不仅需要具体,也需要概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物 专访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