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6448723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225.56KB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课时
1
学习目标
1、100%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负数,并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85%的学生会初步运用正、负数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据。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一)1、自主学习例1.完成下列问题。
比0℃低的温度叫(),通常在数字前面加“-”(负号),如-3℃表示(),读作()。
比0℃高的温度叫(),在数字前面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读作(),也可以写成3℃,读作()。
2、在2人小组内说一说-3℃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
3、填写课本2页的表格,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例2,完成下列问题。
1、2000.00表示(),-500.00表示()。
2、像+3、500、4.7、
…这样的数叫做(),像-3、-1.2、-
…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但负数前面的“-”()省略。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读作:
()+6.3读作:
()
三、分层训练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61.5+
0-5.2-
+32
正数:
()负数:
()
2、华山最高处约高于海平面2154米,记作()米。
太平洋最深处约低于海平面11034米,记作()米。
3、今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5℃,记作(),最低气温是零下3℃,记作()。
4、判断:
①0℃就是没有温度。
()②“4米”与“-4”米的意义相同。
()
③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如“+8”可以记作“8”.()
④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直线上表示数
课时
1
学习目标
1、100%的学生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
2、95%的学生会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导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1、+2.1读作()-6读作()
2、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下降了7℃,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例3.并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
1、想在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应先确定()()()。
2、画一画:
3、观察并思考:
在直线上可以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
0右边的数是(),0左边的数是(),负数都比0(),正数都比0(),负数都比正数()。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课本5页的“做一做”。
2、
(1)在直线上,-2在-5的()边。
(2)如果向东走15米记作15米,那向西走20米记作()米。
3、比一比
-3○1-5○-6-1.5○-23
-21○00○0.0512○+1
★4、某小组测量身高,以125厘米为标准,同学们的身高记为0厘米、+3厘米、+2厘米、-1厘米、-2厘米、+4厘米。
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折扣
课时
1
学习目标
1、90%的学生能理解折扣的意义,掌握折扣和百分数的关系。
2、80%的学生会解决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课本8页的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九折表示(),也就是(),打九折出售就是按()出售。
2、八五折表示原价的()。
3、自主解决问题
(1).
4、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方法一:
方法二:
小提示:
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相同。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几折就是(),如八折就是()%,六五折就是()%。
2、完成课本8页的“做一做”。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成数
课时
1
学习目标
1、90%的学生能理解成数的意义,掌握成数和百分数的关系。
2、80%的学生会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课本9页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通称()。
如:
“二成”就是(),改写成百分数是();“三成五”是(),改写成百分数就是()。
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约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小结: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几成几就是百分之几十几。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2、完成课本9页的“做一做”。
3、李丽妈妈的服装店实行薄利多销的原则,一般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二成后作为销售价。
照这样计算,一件进价为220元的衣服应标价多少元?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税率
课时
1
学习目标
1、90%的学生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2、85%的学生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导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10页的知识。
1、在2人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纳税的含义以及税收的种类。
2、缴纳的税款叫做()。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
3、应纳税额=()。
收入额=()。
4、自主解决:
一家化妆品店2月份的营业额是2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这家化妆品店2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体育彩票兑奖时规定,超过一万元的奖金要按奖额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王叔叔幸运地中了500万的巨奖,他应缴纳的税款是多少万元?
2、课本10页的“做一做”。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利率
课时
1
学习目标
1、90%的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2、80%的学生会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并会计算定期存款利息。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1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2人小组内互说存款的方式。
2、存入银行的钱叫做();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
利息=()
3、请你班王奶奶算一算,到期后她可以取回多少钱呢?
(提示:
取回的钱=本金+利息)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小红将8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4.40%,到期后应的利息多少元?
2、王爷爷买了30000元的五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年利率是5.50%.到期后,王爷爷可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3、课本11页“做一做”。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
课时
1
1、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A商场打五折销售,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妈妈要买一件标价为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2、课本12页“做一做”。
3、某品牌童装正在搞促销活动。
方案一:
满100元减30元;方案二:
打八五折销售。
小丽的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套衣服,原来的标价为150元。
按哪个方案买比较划算?
4、小强想去买一件新衣服,他在商场和专卖店发现同一款衣服,但价格却不同。
商场里原价230元,现在按八八折出售,且按打完折后的价钱,满200送20元现金;现在专卖店里卖210元,并且所有商品一律降价20%出售。
你能帮他想想,在哪里买更划算吗?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圆柱的认识
课时
1
学习目标
100%的学生认识圆柱,并能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圆柱的特征。
95%的学生能理解圆柱侧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其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导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对的棱的长度()。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圆柱:
像蜡烛、茶叶罐、比萨斜塔等物体的形状都是()的。
2、圆柱的组成:
圆柱是由()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形。
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除外)叫做(),它是一个()面。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条。
3、认识圆柱的侧面:
动手剪罐头盒的商标纸,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P18“做一做”的1、2.
2、完成课本19页做一做的2题。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课时
1
学习目标
100%的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90%的学生会正确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并会运用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导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在小组内交流上节课所学的有关圆柱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圆柱的表面积就是指圆柱的()和两个()的面积和。
2、小组交流:
圆柱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圆柱的侧面积如何计算?
3、自主完成“做一做”。
4、自主学习例4,并尝试完成。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并不是所有的圆柱形物体都有两个底面,有的有一个底面(如圆柱形水池),有的没有底面,(如烟囱)。
解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四、分层训练
1、用白铁皮做5个长0.6米,底面直径是0.2米的烟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2、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8米,深2米。
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圆柱的体积
课时
1
学习目标
95%的学生能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85%的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并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导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1、()叫做物体的体积。
2、V长方体=()V正方体=()统一的公式表示为V=()
二、探究新知
1、在4人小组内,用学具拼一拼,想一想。
我们可以把圆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
(1)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圆柱的体积()。
(2)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拼成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
(3)因为:
长方体的体积=()×()
所以:
圆柱的体积=()×()=()
(4)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那么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就是:
()。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算一算
2、完成课本25页做一做1、2.
3、一个圆柱形水池,半径是10米,深1.5米.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
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解决问题(圆柱练习)
课时
1
一、填空: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10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2、有一个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长是8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3、有一个圆柱形杯子,从里面测量得出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杯子最多可以装()毫升水。
4、一个圆柱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高是()厘米。
二、判断:
1、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都能用V=Sh表示。
()
2、把一个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体积不变,表面积也不变。
()
3、一个玻璃鱼缸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4、圆柱的底面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
5、如果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相等。
()
三、解决问题
1、滨海化工厂有一个圆柱形油罐,底面半径是4米,高20米。
(1)给这个油罐的表面刷油漆,需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立方米汽油重0.7吨,这个油罐最多能装汽油多少吨?
(油罐厚度忽略不计)
2、一个圆柱形水槽的底面半径是8厘米,水槽中完全浸没一个铁块,当铁块取出时,水面下降了5厘米。
这个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根圆柱形木料长3米,如果把它锯成3段相等的圆柱形木料,表面积增加了16平方分米,原来这跟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圆锥的认识
课时
1
学习目标
100%的学生认识圆锥,了解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95%的学生了解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塔顶、灯光和帽子的形状都是(),简称()。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例1.完成下面问题。
1、认识圆锥:
圆锥是一个立体图形,上面(),底面是个(),侧面是一个()面。
2、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有()条高。
3、试一试:
拿一个圆锥形物体,试着测量它的高。
并在2人小组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4、动手做:
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沿一条直角边贴在木棒上(如课本32页所示),快速转动,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细心观察是()。
5、比较圆柱和圆锥,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填一填:
(1)圆锥有()个侧面和()个底面,侧面是()形,底面是()形。
(2)将一个圆锥沿着它的高平均切成两半,截面是一个()形。
2、判断
(1)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
()
(2)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也有无数条高。
()
4厘米
3、将上图中直角三角形以4厘米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这个图形的高是()厘米。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圆锥的体积
课时
1
学习目标
95%的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85%的学生会解决与圆锥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导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2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学具中的圆柱和圆锥,你能发现什么?
2、猜测:
学具中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验证猜测。
4、通过验证,我发现: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的圆柱体积的()。
V圆锥=
三、知识应用
工地上有一堆沙子,近似于一个圆锥(如下图)。
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四、分层训练
(一)判断: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
2、圆柱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
(二)填空
(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75.36m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m³。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41.3m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m³。
(三)解决问题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cm²,高是12c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用钢铸造成的圆锥形铅锤,底面直径是4cm,高5cm。
每立方厘米钢大约重9g。
这个铅锤重多少克?
★个性拓展练:
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
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厘米?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比例的意义
课时
1
学习目标
100%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比例的意义。
90%的学生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导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2、求出下列每个比的比值。
12:
16
:
二、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课本40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操场上的国旗:
2.4:
1.6=()
教室里的国旗:
60:
40=()
所以,2.4:
1.6=60:
40,也可以写成()。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是要看他们的()是否相等。
2、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用线连起来。
2.5:
19:
5
4.5:
2.54.5:
2
14:
2415:
6
9:
47:
12
★3、两个正方体的棱长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
大正方体和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小正方体和大正方体的体积比是().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时
1
学习目标
95%的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85%的学生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导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判断3:
1.5和6:
3能否组成比例。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4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比例的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2.4:
1.6=60:
40中,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
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
3、我发现: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20,其中一个内项是4,另一个内项是()。
2、如果4:
a=b:
5,则ab=()。
3、根据4×7=2×14,写出下面比例。
4:
2=():
()2:
7=():
()
7:
2=():
()2:
4=():
()
4、、根据等式,改写成比例式。
14×12=21×8A×B=C×D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解比例
课时
1
学习目标
95%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解比例的意义。
85%的学生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解比例。
导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为320米。
北京的世纪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
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2、自主学习例3,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式成立。
8:
6=4.6:
()6.3:
()=5:
9():
=3:
2、解比例
=
=
:
=
:
x
:
0.5=
:
x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正比例
课时
1
学习目标
85%的学生能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80%的学生了解正比例图象的特征,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导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下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能否组成比例?
汽车行驶的路程/千米
160
640
小红的年龄/岁
11
15
汽车行驶的时间/时
2
8
小红的身高/米
1.2
1.6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例1,完成下列问题。
)
1、文具店有一种型号的铅笔,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支
1
2
3
4
5
6
7
8
…
总价/元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
①总价随数量的变化而(),数量增加,总价();数量减少,总价()。
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是()的。
②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它们的关系叫做()。
③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式子表示:
()
2、上题中各种数据可以用右面的图像表示:
①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么?
②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买7支铅笔,总价是()元;12元能买()支铅笔。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两种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这两重量必须是(),这两种量的()必须是一定的。
2、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1)购买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
(2)购买《教与学》的本书和钱数。
()
(3)圆的周长与直径。
()
(4)圆柱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和高。
()
(5)一本书,已读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
(6)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
班级
六
(1)班
姓名
()组()号
课题
反比例
课时
1
学习目标
85%的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75%的学生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实例,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导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二、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例2,完成下列问题)
1、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cm2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①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水的高度随底面积的变化而(),底面积增加,高度();底面积减少,高度()。
②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它们的关系叫做()。
③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式子表示:
()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四、分层训练
1、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这两种量必须是(),这两种量的()是一定的。
2、生产一批洗衣机,每天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全册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