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研究生的求职总结.docx
- 文档编号:6443832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5.07KB
清华研究生的求职总结.docx
《清华研究生的求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研究生的求职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华研究生的求职总结
清华研究生的求职总结
当我亲手把三方协议交给了公司的HR。
历时6个月,跌宕起伏的求职历程已基本结束,很幸运,我签到了喜欢的公司和喜欢的职位。
在这6个月里,我体验了种种滋味,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看清了自己。
求职过程中,我从水木上得到了很多信息和帮助,所以打算把自己找工作的经历以及其间的一些感想写下来,既是对自己人生历程的记录,也是对版上诸位兄弟姐妹的一种感谢。
下面我首先把自己的情况和求职的战果简单介绍一下,这样不感兴趣的朋友就可以不用再浪费时间了,呵呵。
我本科毕业于哈工大机械工程系,但是对软件开发很感兴趣。
毕业后来到北京,在一家小公司工作了一年,作程序员。
工作期间考上了清华计算机系的研究生,02年9月开始读研,学制3年。
找工作之前的4个学期基本虚度:
第一学期实验室项目忙,天天去写很没有技术含量的程序;第二学期选了七八门课,有时间上课没时间学习,后半学期赶上非典,当时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上网聊天,认识了现在的女友(呵呵,研究生前两年里的最大收获);第三学期刚开学就意外摔伤,大腿断了,在床上躺着度过;第四学期终于可以在实验室安心做学问,发了一篇paper。
求职期间共发了一百三十多份简历,接到二十多个笔试/面试机会,拿到6个offer,其中包括:
SAP,微软工程院,XX,日立中国研究中心,再保险,海关信息中心。
还有一些offer擦肩而过,或者后来肯定不想去就没有继续面,个人感觉同一类型的单位有一两个offer就可以,多了也没多大意义。
差点忘了说,我最后签了SAP。
OK,废话说的差不多了,从下一篇开始就可以说点有用的了。
=========================================================================================
找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像我这样的非牛人需要有点自知之明――笨鸟先飞。
研二下学期我就开始考虑找工作的问题,当时我已经意识到其实我已经输了一程:
周围的不少同学都已经有了MSRA或者IBMCRL、CSDL的intern经历,而我有的只是在一个小公司的兼职经历。
显然,处于一个很不利的位置。
毕业生越来越多,职位虽然有所增长但还是赶不上求职者增长的速度,更何况真正的好职位就那么几个,我已感觉到求职的压力。
经过考虑,我认为正式开始找工作之前,我必须完成的最重要的两个任务就是找个暑期intern和提高英语口语听力水平。
于是我开始到处寻找intern的招聘信息,投简历。
最主要的两个机会就是SUN和GE,信息都来自水木的career版和parttime-job版。
SUN中国工程研究院就在清华东门,据说里面非常professional。
SUN的面试内容主要是技术方面的。
前面聊的还不错,但是最后才知道需要跟公司签一年的intern合同。
我本来打算只作暑期的intern,毕竟开学后就要找工作了,而且实验室也很忙,于是就没有同意。
就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溜走了。
现在觉得自己有点太实在了,其实那个合同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干几个月就撤也没关系。
事实上真正作满一年的很少。
后来在水木parttime-job版看到GE招聘软件开发的intern的信息,于是投了简历。
GE招这个intern主要是为了修改和维护一个用于对培训项目进行管理的软件。
我参加了两轮面试,第一轮HR面的,那个HR非常pp,而且气质很好,一身黑色半休闲的职业装,veryattractive。
面试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己面试经验的缺乏以及巨烂无比的口语水平。
一些大路边上的问题我居然事先没有作任何准备!
中间有一段英文面试,用英文聊了不久,HR就说,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对方的意思,我们还是改用中文吧。
当时真的想夺门而出。
二面是那个项目负责人,主要聊了一下与项目有关的一些问题。
几天后,HR通知我被录用了。
由于当时实验室说假期可能会加班,而GE又不是一个专门的软件公司,工作内容技术含量不高,离清华也太远,所以最后我拒绝了。
最终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暑期intern,而实验室后来又不加班了,我也只好报了个新东方的口语班,练英语去了。
现在看来,放弃了这两个intern机会实在可惜。
其实作intern重要的并不在于你具体作了什么工作,而在于你在哪里或者说哪个公司作intern。
后来的实际情况证明,有著名大公司intern经历的同学更容易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
记得摩根斯坦利privateequity部门在大陆招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清华物理系的本科生,是由于intern期间的出色表现被录用的。
如果这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的话,我相信通过正式的校园招聘,最终被录用的未必会是他。
我并不是说他不优秀,只是现在的毕业生太多了,而且校园招聘的岗位没有除了某人其他人都作不了的,实力、机会和运气都很重要。
其实intern的面试往往比正式招聘容易些,因此,大家可以把找intern作为找工作的预演或者练习。
如果真的能够有好的intern经历,对于日后的求职是极其有利的。
==================================================================================
研三上学期开学后,开始全身心的准备找工作。
我觉得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有四件事:
第一就是思考,要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想作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自己目前的状况对于争取理想中的职位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扬长避短。
第二就是制作一份有足够吸引力的简历。
我认为应届生找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太太太太太……多了。
一个职位就招几个人,哗啦几千份简历砸过去,HR怎么可能每一份都那么仔细的看?
再说这些给应届生的职位都还没到非哪个人就做不了的地步,可供挑选的人这么多,随便选选就能满足要求。
所以HR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份简历都认真考虑认真看。
记得版上有人说,他向SAP投了两份一模一样的简历,收到了一个面试通知和一封拒信。
所以简历筛选的偶然性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简历是否能够抓住HR的眼球,就成为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的关键,而进入面试之后,自己能够把握的东西就更多一些。
当然,如果能够有内部推荐,那是再好不过了,成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第三是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
这个主要就靠自己练习了。
参加一些辅导班有效果,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练。
第四就是把一些面试时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好好准备一下。
我把一些常见问题的中英文答案都写了下来,后来又准备了很多例子来进行说明。
这些东西不需要去背,但是写下来的过程可以帮助整理思路
下面重点说说我对自己的定位,以及简历。
我把目标职位分为四类:
一是研究,二是开发,三是非IT企业中的IT岗位,四是咨询。
后来又把咨询分为两类:
IT咨询,管理咨询及投行。
这个分类是针对我自己的情况,根据准备工作的不同来分的,未必具有通用性。
研究类的工作我不太感兴趣。
我在实验室做的项目是国内最重要的三个基金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的,对于研究是怎么回事我已经基本了解了。
我觉得对于研究工作,自己既不是很感兴趣,也不是很适合,毕竟硕士学位做研究有些勉强。
开发类的职位是机会最多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去做开发了,待遇也不错,估计我最终选择这样一份工作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但我有一个很大的劣势在于,由于骨折和做论文,我已经快一年没怎么写程序了,思路和概念都没有问题,因为我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很多开发的技术细节都已经记不清了,临时抱佛脚估计来不及。
总的来讲,我是把这类职位作为求职的重点来准备的。
非IT企业中的IT职位对我来讲,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以后的发展道路基本上就是做甲方,做腐败分子了。
这种道路不太适合我。
咨询类的职位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这样的职位往往招的人很少,而我也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与一下,就像买彩票。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年纪轻轻没有什么实业经验的顾问就能够指导一个身经百战的内行呢。
后来自己慢慢明白,这个职位(行业)与自己原来的想象有所不同。
其实所谓咨询顾问,并非是一帮无所不知的神人,只不过咨询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分析工具,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相对而言比较准确的得出结论。
其实咨询公司和投行的精英地位主要是他们自己捧起来的,利润高,人又少,工作时间还长,自然每个人分到的钱就比较多。
我觉得只要你的智商不是太低,数学不是太糟,英语不是太烂,身体不是太差,差不多就可以胜任。
不可否认,咨询公司和投行里的人确实很优秀,但绝对没有优秀到他们鼓吹的那种程度。
对于应届生而言,这些职位的高薪以及大量接触企业高层的机会确实是很有吸引力。
以上几类职位我都会去争取,只是喜好的程度不同。
其实最后会选择哪种职位,可能还要看具体的机会。
对于我这样的非牛人来讲,最终能够拿到什么样的offer实在是很没准的事情。
所以我确定了“先把offer拿到手,去不去再说”的原则,狂投简历,只要还能接受的职位就要去争取。
投了一百三十多份简历的战绩,让很多同学感到惊讶,呵呵,颇感自豪。
简历和coverletter都要准备中英文的。
我的简历从找intern开始做(大概是4月份),直到10月底基本定型,到了4.x版(中间经过了4次大的改版);从11月之后还在不停做一些小的修改。
我对于以上几类不同的职位,分别准备了不同的简历,其实内容都差不多,主要的差别在于侧重点不同。
比如:
前三种简历都包含了我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会使用哪些开发工具之类的内容),而在咨询类简历中就替换成了班级与社团活动。
在研究类的简历中,我强调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论文情况,而在开发类的简历中主要强调开发技能和项目经验。
同样是项目经验,在开发类简历中突出的是使用了哪些工具、完成了哪些功能、涉及了哪些领域,而在咨询类简历中则突出自己在团队里、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怎么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直至成功。
我觉得做简历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要包含有价值的和充分的信息,要想一想,如果你是HR,你希望看到哪些内容;二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让人一眼就能找到所需要的信息,HR有那么多的简历要看,如果几秒钟内找不到他所关心的信息,你的简历恐怕就要被丢掉了;三是要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内容还是格式,千篇一律的简历是不会吸引HR的注意的,所以我一向不喜欢用什么模板,而且我会把一些比较独特的经验或者特点表现在简历上。
很多讲如何写简历的文章都说,要针对每一个职位准备不同的简历。
这样的文章肯定不是针对应届生写的。
如果我要准备一百多份不同的简历,那恐怕要累死了,再说我也没那么多不同的内容可写。
我觉得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位准备几份简历就可以了,但是对于自己特别关注的几个公司和职位,可以做专门的准备。
对于面试时一些常见的问题,最好提前做些准备,把中英文的应答提纲都写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内容最好准备一些事例作为证明,很多企业都很注重实例。
比如:
你说自己有组织和领导才能,那你就要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这样才会更有可信度。
这些答案只是提纲和要点,面试的时候需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和发挥,不要让人发现你是在背。
我在MsATC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让我用英文做自我介绍。
这个东东地球人都要准备呀。
我就blablabla……结果刚说了一半就被面试官打断了,开始问别的问题,估计就是他看出我是在背事先准备好的内容。
另外,对于你特别关注的职位,最好再专门准备一份答案,更有针对性一些。
找工作千万别怕累。
从下一篇开始,我将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下我的求职过程。
===============================================================================
朗讯是我正式开始找工作之后参加的第一个面试,网上投递简历,没有笔试。
我投的是软件开发职位,但lucent的面试方式倒很像是招研究人员。
面试在世纪金源大酒店。
第一轮面试大约1个小时,前面半个小时准备一个ppt,讲自己做过的项目,全英文;后面半个小时提问。
第一轮过后会淘汰一批,第二轮是HR面,据说进入第二轮就差不多可以拿到offer了。
由于是第一个面试,还要准备ppt,多少还有点紧张。
由于我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跟通讯不沾边,所以很奇怪为什么会得到面试机会,不过还是很认真的准备。
但面试时还是出了点问题,主要是面试官对我介绍的课题的技术背景不太了解,所以ppt根本没有讲完,讲了一部分后,面试官就不停的问一些项目背景方面的问题。
面试官有三个,讲ppt时是一个年级比较大的阿姨和一个年轻mm,后半部分那个阿姨有事走了,来了一个年轻gg,三个人都是技术出身的。
后半部分面试跟面试官聊的很不错,对于一些软件开发中的现象大家都
有些共鸣。
通过这次面试,总结出作ppt是一定要注意三点:
一,即使多花点时间也一定把项目背景讲清楚;二,最好画一个系统架构的示意图,说明哪些部分是自己做的,起到什么作用;三,ppt一定不要太多,如果一开始你觉得应该作15张,那就作12张,不然一般都会超时。
至于英语的问题,只好平时多练,面试前把要讲的内容写下来,多看看。
一面之后等了走了一批人,我留下了,似乎HR面试官的人数比较少,所以等了很久。
朗讯的HR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感觉这个公司本土化的太厉害了,HR似乎沾染了很多国企的官僚气息,不知这是不是个别现象。
HR的面试主要根据你的简历问一下相关的一些情况,面试我的那个HR给人感觉有点“阴”,感觉不是很舒服。
面试官问我几月可以上班,我老老实实的说7月。
HR说他们这次主要招3月份毕业的,7月份毕业的要到3月份才会定。
我当时心里暗想,我简历上都写了7月毕业,你们还折腾什么。
半个月后收到了拒信。
据我所知,有个哥们7月毕业,说3月份可以上班,拿到offer了。
不过即使拿到offer,我也不一定会签,毕竟太早了,也许后面还有更好的。
Lucent的待遇还不错,月薪大约8700或8900,12或13个月,年底还有奖金。
面完Lucent后正要回学校,接到索贝数码的电话,通知明天面试。
索贝正好就在附近,于是要求改到今天面。
索贝的面试经历让人很不爽。
首先要填一个表格,其实上面的内容我简历上都有,然后是漫长的等待,接着是HR面,最后是他们的技术负责人面。
他们主要招做图像处理的人,我做P2P的,简历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可偏偏还要把我叫来。
HR面完之后就让我回去了。
我感觉公司既没有认真看简历,也没有什么培训计划,就是招几个能干活的来了就用。
所以从此之后,我再也不投没听说过的小公司了。
--
==============================================================================
海关信息中心是10月份网上投的简历。
先是笔试,主要内容是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都是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涉及的领域比较广;第二部分是几道编程题,程序写了一部分,有些语句需要你来补充。
考试时间比较长,好像是2.5~3个小时。
我当时低估了堵车的耗费,所以迟到了半个小时,不过还是提前50分钟交卷了,呵呵。
过了一段时间通知面试,两轮,一起进行。
第一轮过后,休息一会就会有人通知二面,或者直接走人。
一面是部门负责人(好像是处长一级的)面,二面是中心的几个主任面。
面试时涉及的技术问题不是很多,主要考察基本素质。
最后签约前还有个情况介绍会,通过这个会,我对整个中心的情况有了较为具体的了解。
这个中心原来是海关总署直属的事业单位,现在独立出来,但主要的工作还是开发和维护海关系统使用的软件系统。
中心的领导大部分都是原来事业单位直接过来的,我觉得其中一些中
层领导还是很有水平的,尤其是开发一处的处长,下面具体做事的人大都是年轻人,也不错,但是那几个副主任官僚气息太重,让我有点受不了。
另外,虽然中心现在是事业单位,但2001年之后招收的人都是按照社会招聘的方式录用。
换句话说,对于2001年之后进入中心的人来讲,跟去企业没有什么差别。
中心的四个主任都是海关派来的,公务员身份,其他人早一点进去的就是事业单位编制,2001年之
后进去的就是社会招聘。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在里面干的好,顶多就到中层,不太可能做到主任的级别。
待遇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工资不高,但是每年有2次奖金,还有一些补贴。
按照他们提供的统计数据,进入中心一年后,全部年收入平均能到9万左右(税前),2年后平均能到11万左右。
至于工作压力,不会很小,毕竟也是作开发,但肯定比公司好一些。
往年这里招聘时间都在春季,由于对招到的人不太满意,所以今天提前了不少。
他们第一次招聘(就是我参加的这次)最后录用的都是研究生,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大连理工等学校的,但是估计好多人可能不会跟他们签,毕竟太早了点。
其实如果他们再晚两个月进行招聘的话,相当一部分拒掉他们的人是会签的。
春季还有一次招聘,两次的差别就不太清楚了。
我拿到这里的offer后,考虑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不太适应这种氛围,就拒掉了。
======================================================================================
ATC是最让我难忘的一个地方,我一直对这里非常向往,最后却只能忍痛放弃。
ATC的全称是AdvancedTechnologyCenter,虽然中文名字是微软亚洲工程院,但实际上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建立的一个开发单位,主要的工作有两部分,一是把MSRA的一些研究成功产品化,二是与微软总部的团队一些进行软件产品的开发。
ATC最吸引我的就是其中大量的manager都是在微软总部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华人(也有不少老外),在其中可以充分感受国际化的工作氛围,并学习到微软的开发管理方式。
ATC的招聘进行的很早,9月底就开始了,而且规模非常大。
笔试有两轮,10月中旬和11月中旬在全国8个城市同时进行。
笔试有两部分,选择题和主观题,题目全英文,主观题作答时中英文均可(除了最后一篇英文随笔必须用英文)。
两次考试的题目不一样,甚至总分都不一样。
主观题很明显的能够看出考察的重点:
开发、测试、软件工程,与招聘的三个职位SDE(SoftwareDevelopmentEngineer)、SDET(SoftwareDevelopmentEngineerinTest)和PM(AssistantProgramManager)一致。
笔试结束后,会陆续开始面试。
考完试我就在想,这么多主观题,这么多考生,微软怎么判卷呢。
后来知道,试卷先看选择题,分数达到一个分数线的,才会看主观题。
我前一部分的分数仅比分数线高2分,但是主观题的分数比较高。
煎熬了一个月,终于轮到我面试了。
ATC的面试一般要进行大半天,前面先是三轮面试,面试官是级别低一些的leader,随后大部分人会被淘汰,留下的再进行1轮或2轮。
我面试的那天二十多个面试者,三轮后留下4个。
每轮面试的形式都差不多,时间在1小时左右,首先根据你的简历和你聊聊,然后问些问题,后面半个小时会出个编程题让你现场写程序。
一般会是中文面试,中间可能部分英文,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个老外面试官,那这一轮就全程英文了。
编程题主要考察你的思路和编程风格,一定要考虑全面,注意细节。
这次ATC的招聘规模非常大,大概七八十人的样子。
整个过程都非常认真,当时版上对于IBM等其他几个IT大公司的招聘颇有微辞,但对于ATC却基本上没有什么意见,足见微软确实对招聘是非常重视和认真的。
我觉得这次招聘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前后标准有些不统一。
由于前面面试的人平均水平高于后面的,但拿到offer的比例前后基本相同,这就造成了不少优秀的同学面试的比较早,却没有拿到offer,而后面有些水平相对一般的却拿到了。
面试进行了两周左右,我就觉得按照这样的要求根本招不满,果然后来要求越来越低。
春节后,有些面试比较早但没拿到offer的人,又被通知去reconfirm一次,或者直接拿到offer。
但这个时候,这些人大多不会再跟ATC签了。
我当时报的PM,面了4轮,然后一直没有消息。
等到快春节的时候,接到通知让我再面一次SDET,当时已经回家了,春节后面了一次,拿到offer。
如果作开发,我觉得ATC是个很好的地方,但那时我已经有了SAP售前顾问的offer,打算不作研发了,所以只好拒掉ATC,唉,有点可惜。
ATC的待遇在研发类职位中算是比较高的,一般SDE年薪税前在14W左右,SDET在12.5W左右,但每个人会略有不同,年底有0~15%的奖金。
=======================================================================
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接近1个半月的时间里,基本没有什么笔试和面试机会,这段时间是一个很艰难的时期。
由于前面一段时间我的机会比较多,有一些笔试和面试,而这段时间身边的一些同学陆续开始笔试面试,自己反倒没有什么机会,再加上这段时间内有大量的公司来开宣讲会,其中主要是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咨询公司和IT公司,使得自己在心态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有些急躁和失落。
现在回想起来,大多数人都会有段这样的时期,在求职方面很不顺利,只不过发生的时间有所不同。
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相信前方总会有机会在等着自己。
多跟朋友聊聊,缓解一下内心的压力。
另外,这其实是一段很难得得喘息时间,趁着这段时间多作些面试准备,针对以前的一些不足多作些调整。
到了11月底的时候,我已经变得相当烦躁了,几乎什么事情都快没心思做了。
幸好有些朋友不断的给我关心和鼓励,尤其是我的女友,跟她在一起总能让我平静下来。
而我也慢慢地调整好心态,由烦躁不安逐渐平静下来,开始认真地分析形势和准备后面的求职。
到了12月的时候,我已经非常的平静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因为一时的困难或失意而长时间处于不振之中。
我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我一定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
而我要做的,不是处于失落和焦虑中,而是全身心的准备,不知疲倦的去寻找机会和把握机会。
在此,对这段时间里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于我的女友也表示深深的谢意:
今天我亲自下厨,呵呵。
在元旦前的这段时间,会有大量的国际知名公司来到学校开宣讲会,而其中多为投行、咨询公司和IT公司。
这些公司的宣讲会往往搞得声势浩大,但实际上除了IBM等几个IT公司外,那些投行和咨询公司根本招不了几个人。
所以表面上看,求职形势一片火热,公司都是几千份、几万份的收简历,而其实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到元旦之后才会有offer。
所以这段时间只是虚假的繁荣,这时候大家一定要耐心。
===========================================================================================
XX是我保留最久的一个offer,我至今还认为在本土IT公司中,XX算是很出色的。
看到XX在他们自己网站上的招聘启事后,投了简历。
11月下旬的一个周六进行笔试,内容是几道编程题,主要考察算法设计能力以及对复杂度的把握。
后面的过程比较有意思,几周后我首先接到一封拒信,然后又收到一封邮件,说我在waitinglist上,过段时间会安排面试。
12月份参加面试,总共四轮,连续进行,一上午搞定。
一面HR主要是根据简历聊一些非技术的内容,很轻松。
期间知道这个HR也是刚来不久,呵呵。
二面是个工程师,主要根据我的笔试情况问些问题,然后又出了几道题目,主要说说思路,不用现场写程序。
面试官说我的试卷他挑不出什么大问题,ft,那怎么还把我放到waitinglist里?
后面的问题有编程题,也有跟数学相关的脑筋急转弯(比如有道很有意思的概论题)。
最后,他似乎对我的表现很满意,还告诉我三面的面试官是他们的技术大牛。
OK,偶来者不惧。
三面主要是问我以前做过的项目,问的很细,除了具体的开发经历外,主要看你思路是否清晰,对一些重要的细节是否有比较好的把握。
这个面试官确实水平更高一些。
印象中好像三面没有出什么题目让我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华 研究生 求职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