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研究4篇.docx
- 文档编号:6438169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7.20KB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研究4篇.docx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研究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研究4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研究4篇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研究4篇
第一篇
一、文学作品教材分析存有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实践看,文学作品的教材分析是较薄弱的环节,无法实现阅读教学的功能和价值。
其突出表现是:
一是直接为中考或高考而教。
中考或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按考试要点把作品拆解的七零八落。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实际上取消了教材分析,没有看到作品解读的独立意义和价值。
二是为写作而教。
从作品中归纳写作方法和技巧,仿写,当堂的写作练笔,种种做法不一而足,阅读课变成写作的辅助课。
阅读教学当然有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服务的必要,但阅读课不是写作教学的例文分析课,这种做法无形中消解了文学作品阅读的特殊功效。
三是脱离作品,做无意义的生发。
怎么理解都可以,看起来好像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实际上造成作品理解的极大混乱。
四是多媒体的滥用。
以多媒体眼花缭乱的演示,代替脚踏实地的作品解读的实践,架空了学生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当然,也有很多语文教师真诚地希望通过教材分析把阅读课上成真正的阅读课,但当他们着手文学作品的教材分析时,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入手才好。
所有这一切现象都说明,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对于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反倒被其他一些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束缚了手脚,如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取消了教师指导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一种无作为的状态。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做作品分析,没有教师的作品分析的基础工作,就不会有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与作品产生真正的交流和对话,实际上就是取消了阅读教学。
文学作品教材分析之所以成为阅读教学的薄弱环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对于阅读理解的内涵缺乏深刻而全面的把握和理解,语文教师在教材分析时的茫然失措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这一点。
正如语文教育名家钱梦龙所说:
“观念决定方法”。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深入探究文学作品教材分析不知所措的深层次原因,根据“中学语文阅读讨论”一文,找到解决因为漠视教材分析而导致阅读教学茫然混乱局面的方法,探索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材分析及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构建文学作品教材分析有效途径的设想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和阅读教学理念集中体现于下列概念的表述中:
“对话”、“个性化”、“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这是以当代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成果为背景的,可以说反映了当代阅读理念的新发展。
但新课标对它们的阐述远远不够深入,从几次全国规模的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辅导的情形来看,注意力大多集中于《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导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语文学科如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细化的改革关注不够,导致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感到迷惑。
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继续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则需要有针对性的,更深入的理论学习,同时在两方面的结合,实践,反馈,修正,完善中走出作为语文阅读教学基础的教材分析的瓶颈和困境,开拓语文阅读教学高效率与高质量的新天地。
对文学作品阅读理解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对阅读理解过程的辩证把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解释学的学习是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解释的循环”,“理解的前结构”,“视界融合”,“效果历史”,“理解作为存有方式”等理念,丰富并深刻着我们对于教材分析的理解。
理解的过程是文本的作者原初视界和解释者现有视界的交织融合,达到一种既包容,又超出文本与读者原有视界的新的视界,造成了一个理解有赖于前理解,前理解又有赖于理解的循环,这就是所谓“解释学的循环”。
审美理解就是对艺术真理的理解,也就是对世界本体存有的理解。
艺术作品作为审美理解的对象,实际上就是存有的敞开。
一方面艺术最直接地对我们说话,使我们觉得同艺术融合为一体,另一方面,我们也持续从艺术品中看到自身的存有,仿佛同自己照面。
艺术品本体意义的发现是无止境的,审美理解实质上就是艺术品和解释者、观赏者间持续的对话,是存有意义的持续揭示。
解释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汤一介曾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显学,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已全面深入地开展,尤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实践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在语文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影响,亟待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与创新实践。
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是一种可资借鉴的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有效方法,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教材分析和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赵毅衡的《重访新批评》是介绍英美新批评比较权威的著作,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
新批评认为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文本所有部分和层次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及其联系构成并指向文本的意义整体。
新批评以文本为中心,注重以细读的方法分析文本中的复义、悖论、反讽、张力,在矛盾关系的解决和调和中获得意义,认为它们是文本构成的根本策略,反映了世界本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无疑是准确而深刻的。
但否认文本与作者和读者的任何联系,则是荒谬的,成为新批评广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我们在教材分析中应该避免重蹈覆辙。
接受美学的学习同样重要,它反对机械、片面、孤立地分析文学作品,反对唯文本倾向,强调读者的积极参与与建构,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创作的,它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实现,一部作品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不能算最后完成。
文学作品的接受不仅受作品制约,也受读者制约,读者是作品的驾驭者,实现者,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读者改变自身的过程。
尤其是伊瑟尔的《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
审美响应理论》,对阅读和阅读过程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索,他的“空白”、“未定点”、“剧目与主题”、“背景与前突”、“否定”等概念与思想丰富而深刻,其思想深度与缜密让人叹服,是指导语文教师进行文本分析的一座宝藏。
对其他相关接受美学的著作也应有广泛的涉猎,并结合教材分析实践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本分析模式来。
广泛收集文本分析的成功范例,如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叶嘉莹、王毅等知名学者对中学语文文学作品的解读实践,并总结归纳他们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和解读方法的规律性,以指导中学语文文学作品解读教学实践。
语文教育专家对教材分析和阅读教学的真知灼见,也是我们应予以珍视的宝贵资源,他们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应该对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倾听他们的感悟与困惑,与他们共同学习思考,共同探讨教材分析和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也可以根据理论学习的成果,设计文本分析的方案,组织阅读教学课,共同探讨成败得失,总结经验与规律,共同促进与提升。
三、结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分析应当包括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
外部分析指的是文本与作者、时代、社会的联系,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要调好焦距,太远或太近都会使图像模糊不清。
不是从概念、思想或某种意识形态出发,应该从文本的实际和问题出发,从文外寻求合理的解释,切忌作空泛的庸俗社会学的解读。
内部分析以文本细读方法找出文中的矛盾和张力,并用还原比较、情感逻辑、复义等方法予以合情合理的解释。
因此,文本解读和分析是以文本为原点持续地画一个个扩大的同心圆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读者(学生)这方面,要重视他们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解读,鼓励不同的解读方式,但不能脱离文本的既有框架作无厘头的生发。
最后我们要铭记的是:
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
解读的最终目的是要建构一个持续扩大的精神自我,因为理解是我们的存有方式。
围绕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材分析实践中存有的种种问题,予以剖析和透视,并在寻求解决方法的思路上,拓宽视野,多层次、多角度集中解决问题的资源优势,并力图整合出有实践意义,操作性强的文本分析、解读的有效模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二篇
一、实施分层教学,增强分类指导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用“一刀切”的做法。
针对这种现象,作者认为解决的办法就是正视学生的差异,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不求个个优秀,但求人人达标。
二、寻找角度入手,提升课堂质量
(一)从课文题目入手
文章的课题大多点明了写作对象、写作范围或主要内容,因而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如教学《背影》,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文中背景是谁的?
写几次背影?
为什么以背影为题?
背影留给作者什么等。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可以加快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从课文主旨入手
被选入中学语文材料的课文大多是各个时代、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名篇佳作,其主体鲜明、深刻,而文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五部委表现主题服务的。
如教学《归园田居其三》可围绕文章主题入手,文中田园生活是怎样的?
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的?
作者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为什么?
作者不喜欢怎样的生活呢?
表现了他的什么?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就能了解《归园田居其三》是一首意味深长的诗。
(三)从文章体裁入手
文章体裁不同,教学方法也应不同。
教学记叙文,应让学生了解文章写得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明确记叙的顺序,找出叙事的顺序或写人方法;教学说明文,主要是让学生明确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所用的说明方法;教学议论文,则是让学生找出中心论点,明确用了哪些论据,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三、鼓励学生质疑,教会生疑方法
(一)质疑教材,培养求异思维
多年来的常规教学,使学生产生只听从于书本的教学迷信。
要破除迷信,一些杂志和网络上的相关对课本的质疑性文章,让学生明白,课本也不足之处,并带领学生给教本找“碴子”。
既然我们提倡师生平等,教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既然教师要尊重学生,就应该予以学生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利。
(二)深度探究,教会生疑方法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已感到困惑出求疑,容易错处求疑,从无疑处求疑等等,从而增强阅读问题的探究深度。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课题处求疑。
(2)从某些词语、句子处质疑。
(3)在阅读教学结束前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质疑。
四、掌握阅读方法,提升解题效率
(一)精度材料,把握主题
任何阅读题,不论其包含多少个小题,不论其从哪个方面提出问题,不论其层次、角度、题型有何差别,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从所给的材料当中产生的,与材料的内容或表达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
并且其名曰阅读题,就必然要求解题者认真的阅读材料。
所以认真读懂所给的材料,把握材料的内容实质和形式上的特征,就成了解答阅读题的基础和前提。
二我们有些同学在解题时,做法却恰恰相反,他们不是认真读材料,而是急于看小问题,急于答题,不在读上下工夫,结果使试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细心审题,抓住题眼
因为阅读题涉及面十分广泛,题型又变化多端,命题角度、层次、要求都不仅形同,因此审好题也是十分关键的,必须十分慎重,要仔细弄清每个小题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属何种题型,有哪些具体要求等等。
不然稍一疏忽,弄得阴错阳差,李代桃僵,必然导致失误。
随着各种阅读方法的实施与运用,久而久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阅读中来,在课堂上,教师应把自己所有爱与热情都感染学生,营造民族、快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养成学思并举,大胆质疑,好学多问的良好学习许冠,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今后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三篇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叶圣陶先生说:
“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因而,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中“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出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自学,去探索,去感悟。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显示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品味,老师不直接解答,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之后每个小组选位代表来总结这组的观点和想法。
以此让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鼓励他们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求一致答案,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点拨的方式来推波助澜,让学生沉醉在艺术体验的王国里,或发自内心的微笑,或伴有泪水的哭泣,或震撼心灵的义愤。
此外,还可以借助牵移法,让学生带着生活的体验走进文本,去体验课文中所表现的人、事、物,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味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让生活走进阅读,让阅读亲近生活,生活和阅读相接,阅读优化生活,生活验证阅读。
二、引导学生参与,优化作文教学
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植其欣赏作品的能力,训练其写作技能。
叶圣陶先生说过: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会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
”于是我们在课堂中引进一种作业叫随文练笔。
这里边的内容非常广泛,篇幅短小精悍,当堂可见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视听工具,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情境中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感受艺术魅力,从而引发学生对其内容、主题、意境的联想,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我教《春》这篇课文,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一系列图片“通过盼春图,绘春图里的春花、春草、春雨”来感受春天的美。
之后再配上一段婉转动听的音乐,里面有婉转的鸟鸣声,有和煦的清风声等等,同学们不知不觉完全沉浸在美丽的大自然中。
音乐结束后,全班同学自由发挥,畅谈自己的想象,由此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接着讨论,每人练说,之后下笔成文。
有的学生写道:
春天是爱。
天空将阳光和雨露慷慨地散布于大地,一切的生命接受了无限的恩赐,并且,这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有的学生写道:
春天是生命。
枯干的野草开始萌发,蛰伏一冬的动物开始活动,人的生命在这个季节也更加显露出张扬的个性……整个世界加快了生命的律动。
还有的学生写道:
春天热情奔放,它像一首青春舞曲,用旋律和节奏演绎着激越和雄壮,每一个音符都是心灵的绽放,火一样地燃烧,雷一样的轰鸣。
最后教师总结,春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大自然送给人们的礼物,走过春季,感悟春季,享受春季,我们的生活会像春季一样多姿多彩。
另外,有博客的同学还可以写入博客中,到作文讲评时,打开博客作文,同学们一起参评。
经过当场完成小短文和利用博客批改作文,学生的热情高涨,也越来越喜欢写博客,更喜欢浏览博客,有时还会写写感悟,这样对写作的畏惧心理越来越少,只要这样长期训练和积累,学生的语感和灵感越来越多,作文就有了源头活水,同时也获得了写作的乐趣。
三、小结
总之,电教媒体运用,是与课堂教学的最优整合,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拓宽了渠道,开阔了视野,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大了课堂的含金量。
让我们在电教媒体引导下,更好地去创新教学,更好地去理解和使用教材,更好地去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放飞学生的美好心灵,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从而改变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实现自我的超越。
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走进绚丽丰富的文本世界,让文本的精神血液培养滋润美好的心灵,使他们从一个成功点迈向另一个成功点,最终演绎一个无悔的人生。
第四篇
一、阅读教学是作文训练前提,作文训练又能巩固、反馈阅读教学效果
当今应试教育使得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圈狭小,基本为“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或“学校—家庭”两点一线。
在这种单调的生活状况下,学生作文缺乏真实的生活感受,缺失厚重的精神内涵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这种先天不足,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文化名篇,汲取他人的生活经历、人格修养、精神体验等途径来弥补,培养人文精神,提升语文素养,建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鲁迅先生说过: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因为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新课标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那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三个维度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文章写作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可以引导学生在文章感知过程中,要具有查阅工具书辅助认读的技能;在理解文字意义的过程中,要培养释词、诠句、析段、解篇、撷取重点、归纳文意的技能;在感悟文章写作的过程中,要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理清行文思路,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这使得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逐步成熟起来,作文水平得以同步提升,正所谓阅读教学是作文训练的前提。
不过作文训练在语文教学中也不是被动的。
一方面,写作活动,可以成为阅读活动的延续(如续写、扩写、改写),可以成为阅读活动的深化(如评论、发挥),可以成为阅读材料的迁移(模拟或技能训练)。
另一方面,因为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一篇习作水平的高低,可以反馈出习作者语言文字功底的厚薄,积累材料的多少,谋篇布局的拙巧,主题挖掘的深浅,驾驭体裁能力的高下等等。
俗话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仅从作文训练中就足可以检测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所掌握的知识与达成的能力。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训练又能巩固、反馈阅读教学效果。
二、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以读导写,以写促读
阅读是吸收,丰富的材料积累,行文技法的掌握,是写作训练的前提;写作是倾吐,积极有效地表情达意,是阅读效果的反馈。
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呢?
(一)以读导写
所谓以读导写,即是指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将阅读文本学习所得学以致用地运用于写作。
作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阅读教学关注诵读,培养学生写作语感
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是一篇篇极好的朗读文本。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应鼓励学生通过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获得作品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唯有如此,才能将文中的情感体验融于学生心灵,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锐度,培养作文语感。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积累朗读时所遇到的优美词句,以便写作时能引用自如,化为己用,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
面对新课标,摈弃传统语文教学一味地把文本分析得支离破碎,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做法,已成为时代的呼声。
应“以生为本”,让学生从自我认知层面去自主诵读,去合作探究,去体验积累,为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平台添砖加瓦。
2.阅读教学着意启迪,激活学生写作灵感
语文教材所选辑的作品,都是名篇佳作,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典范。
虽然不是每篇课文都能启发学生思维火花,唤起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写作灵感,但文中必然存有着一些妙笔生花之处。
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分析、总结这样的妙处,并借此启迪学生,让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自身的认知体验以及审美体验,获得写作灵感,进而激情写作,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搭建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
很多作家也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巴金先生曾说:
“读作品常常给我启发,多读别人的文章,自己的脑袋就痒了,自己的手也痒了。
”如《背影》一文中,通过描写父亲的四次背影、四句话,以及“我”的四次流泪,体现了父子间的浓浓深情。
教师可以启迪学生:
回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只言片语,细微动作,不经意的神情……当学生想起:
一句体贴的话语,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便成功地激活了他们写作的灵感,引导他们体会这些记忆中的至爱亲情,选好角度,即可下笔成文。
3.阅读教学寻找模仿点,让学生享受写作快意
孩子蹒跚走路,咿呀学语多靠模仿,写作初始也不防让他们多练习模仿。
虽说“文无定法”,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应是:
“文必有法”。
只有从“有定法”做起,才能尽快达到“无定法”的纯熟境地。
朱熹有言:
“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善学之久自然成熟”。
因此,仿写是中学作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渗透写作训练。
教材犹如“规矩”,是写作教学的极好范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根据课文的不同风格、不同语言、不同体裁、不同的写作技巧、不同的结构特点,精心选取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掌握不同的写作技能,做到以读导写,实现读写合一。
把写作训练融合于课文教学之中,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写作的盲目性,减轻畏惧心理,增强学生写作兴趣,享受写作快感。
犹如习武之人的拳路一样,初练者只有一套一套练熟了,用时方能得心应手。
虽拳拳无定法,却是脚脚有来路。
仿写训练时,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梳理出一些典型的、有特色的写作技能,为学生提供模仿对象。
如立意选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由句到篇地进行迁移模仿训练。
如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经典语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时,在学生明晰了这一连缀景物的句式,掌握了其中所蕴含的详略得当、动静结合的写法以后,可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心中“百草园”的童年趣事,仿照这个句式写一段话。
(二)以写促读
所谓“以写促读”,即是指结合阅读文本的重难点及艺术特色设计写作练习,以促进学生深入文本,提升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教学中可结合:
改写、缩写、扩写、续写、写评论、写读后感等写作练习辅助完成阅读任务。
1.读前写: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学习某一单元或某一篇具体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与之主题相关的文章,通过写作任务唤起学生过往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形成审美期待,从而产生亲近文本的欲望。
比如七年级第一单元课文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的。
那么在教学前,我们可以结合单元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个人成长经历中的人生感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如何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相关的人生问题,如一次失败的考试,一场朋友间的误会,一位逝去方知珍惜的亲人……而单元课文中则有《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启示我们人生路上困难重重,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短文两篇》告诉我们脆弱而短暂的生命怎样才能过得有意义;《紫藤萝瀑布》则让我们感悟到,生命长河无止境,应豁达乐观地面对人生一时的不幸;《童趣》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乐趣。
如此以来,通过初读课文前的写作体验,必定会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形成审美期待,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迫切想知道在名人名家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体悟人生、关爱生命的?
2.读后写: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读者的学生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重点研读和赏析之后,应引导他们回归整体并跳出文本,鼓励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并转换角色,化身作者,进行改写、扩写、续写、写读后感等,以巩固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改写要求学生在对课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转换叙述人称及转换文本体裁等改写形式,以引导学生换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感知文本。
如把古诗词改编成散文,通过现代文与经典的对比,品味诗词意境。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像的空间。
扩写要求学生把握文本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性,结合自身人生阅历,填补这些留白,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理解文章内涵。
如《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即运用了留白手法,可要求学生就“遂迷,不复得路”展开想象,探究原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桃花源是虚构的,它仅仅作者幻想中的理想世界。
续写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紧扣文章主题思想,延续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合理想象,对原文加以延伸,是主题的再次回归,也是验证学生是否真正深入文本的一个契机。
如学习《范进中举》时,可以要求学生以《范进中举之后》为题进行续写,深化对讽刺艺术的理解。
读后感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紧扣文本精髓,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有感而发并反观现实生活。
例如《再塑生命》中莎莉文老师以其出色的艺术开启了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学生可以此为切入点,写一篇读后感,就自己心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途径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