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康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docx
- 文档编号:6433869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9.77KB
刘永康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docx
《刘永康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永康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永康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
《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
执教:
四川师范大学刘永康
师:
同学们,我曾是中学语文老师,已经23年没有给中学生上过课了,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我和在座的同学们是相见不相识,你们很小,我很老,但是有句俗话叫做“老还小”,希望你们把我当作你们的朋友。
生:
好!
师:
同学们在作文里常常用到简笔,例如在公园看到有蝴蝶、有燕子、老鹰,回来写观察日记怎么写的呢?
“蝴蝶在飞,燕子在飞,老鹰也在飞”,这样的简笔可谓简矣,但是淡而无味,因为他没有把老鹰、蝴蝶、燕子在飞的空间位置姿态描绘出来,如果写成“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燕子在柳条中往来穿梭,老鹰在天空中诋毁盘旋”,这就好了。
同学们在作文里面也常常用到繁笔,比如说,写开学典礼,一起笔就是“听了校长慷慨激昂的、动人心弦的、感人肺腑的、发人深省的报告以后,大家都摩拳擦掌的、争先恐后的、跃跃欲试的、你追我赶地投入了学习雷锋的热潮”,这样的繁笔确实繁,确实烦死人。
因为它是堆砌辞藻,烦冗拖沓。
还有的繁笔是,一味盘旋兜圈子,结果是钉子钉在马腿上,离题万里。
那么作文究竟需要怎么样的简笔和繁笔呢?
又怎样做到合理的简笔与繁笔呢?
这个问题应该去哪里找答案?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篇周先慎先生的《简笔与繁笔》,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简笔与繁笔》。
(板书标题“简笔与繁笔”)
师:
那么作文需要怎样的简笔与繁笔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这篇课文的第一段,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端,把简笔与繁笔妙用的关键词语勾画默读出来,现在请大家马上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分钟后)
师:
好了,我们看完第一自然段,那么大家说,我们需要的“简笔”,(展示课件),应该是什么样的“简笔”?
言简意赅还是言见意少?
生:
言简意赅!
师:
是凝练厚重还是平淡单薄?
生:
凝练厚重!
师:
言简意赅、凝练厚重。
言简意赅的“赅”就是完备的意思。
言简意赅的意思就是语言虽然简洁,但意思完备。
凝练厚重,凝练不只是精炼,还包括内容紧凑!
厚重是指内容丰富,意义深远。
需要的简笔就是这样的,言简意赅、凝练厚重,这种的简笔表现在文学大师的文章里面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用课文的关键词语回答。
生:
惜墨如金。
师:
对了,惜墨如金。
数字乃一字传神。
(展示课件)墨,大家都知道,墨水,这里指代的是文字,惜墨如金就是说,珍惜文字就像珍惜金子一样,我们需要的简笔就是这样的,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总之要收到以少胜多、以约总博,驭万里于尺幅(板书),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简笔,那么作文需要什么样的“繁笔”呢?
描摹物态。
大家说。
生:
穷形尽相。
师:
刻画心理是什么?
生:
细致入微。
师:
好了,我们对繁笔的要求是两点。
如果你是描摹物态,那么就要穷形尽相,如果你是刻画心理,那就要细致入微。
穷形尽相,这个四字短语出自陆机的《文赋》,原话是“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板书),虽,虽然,“方”和“圆”是同义语,也就是一个词“方圆”,方圆就是规矩形式,“离”和“遁”是同义语,都是逃离、脱离的意思,那么“离方”和“遁圆”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写文章不拘一格,虽然要突破一定的形式,但是,“期穷形而尽相”,“尽”当务必讲,“形”和“相”是同义语——形象,“穷”和“尽”也是同义语,“穷形尽相”就是穷尽形象,穷尽形象就是说描绘得十分细腻,形容得十分生动。
这就是我们对繁笔的要求,要描摹物态穷形尽相、刻画心理,细致入微。
(展示课件)那么,何以见得文学大师们的简笔是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
何以见得文学大师们的繁笔是穷形尽相、细致入微,我们以书为证!
对了,它表现在文学大师们的文章里面如何不同。
就好像我们画国画、画水墨画,把墨泼在宣纸上,以笔来点洒,也是用浓墨重彩来渲染它。
那么何以见得大师们的简笔是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何以见得文学大师们的繁笔是穷形尽相、细致入微、用墨如泼?
(展示课件)我们以书为证,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把说明简笔与繁笔妙用的事例找出来。
开始看书。
师:
(再次提醒学生)仔细地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把说明简笔与繁笔妙用的事例找出来。
(两分半钟)
师:
好了,刚才同学们默读了课文的第二段、第三段,那么请大家说,说明简笔的妙用用了几个例子啊?
生:
两个。
师:
哪两个?
生:
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师:
对了,用了两个例子,景阳冈上的武松打虎,景阳冈上的山神庙作“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的险境。
第二个例子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那“雪下得正紧”的“紧”字,一个紧字。
那么说明繁笔的妙用又用了哪些例子?
大家说。
生: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师:
对了,首先还是用到了《水浒传》中的“鲁提辖路见不平一声吼,当出手时就出手,三圈打死镇关西”,第二个例子是鲁迅先生的《社戏》里面的“我”,等名角盖叫天出场的焦急心态。
(展示课件)好了,请大家注意,周先慎先生在说明简笔妙用时候,用的第二个例子,那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那雪下得正紧”的一个“紧”字,这个紧字很普通啊,很不起眼啊,但是课文里面怎么说的?
金圣叹怎么怎么赞扬他?
生:
齐读,富有神韵
师:
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怎么赞扬它?
生:
富有神韵。
师:
什么叫神韵?
神韵就是风格流韵,这个词高度含蓄,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紧字,用到这个地方,金圣叹会赞扬它,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会赞扬它一个紧字富有神韵,周先慎先生会把它作为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一字传神的典范,要了解这个紧字的分量,你们课文里面学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吗?
生:
没有。
师:
那么《水浒传》大家都熟悉的,我们在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读过原著,有的看了连环画吧,至少有的看过电视剧的吧,那么,这个紧字,境界全出,富有神韵,就是高度含蓄的意思,我们来体会一下,怎么体会呀?
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整个故事情节,是要联系林冲由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全过程,来体会这个紧字,然后请大家思考,以及前后左右在思考的基础上,议论议论。
现在就开始……
(生讨论,师提醒讨论热烈)
谁来体会一下,品一品。
为什么说它境界全出,富有神韵?
它高度含蓄,究竟什么意思,谁来说?
发扬奥林匹克的精神,重在参与,说错了没关系。
刘老师经常也会错。
好,这位同学,我们掌声鼓励。
(掌声)
生:
我觉得这个“紧”字,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它。
一方面是,雪下得很大;另一方面是联系林冲的背景,从他的内心来分析,表示林冲的内心有一种急迫的感觉。
师:
好。
其他的哪位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他说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写实;另一个方面把心情联系起来,突出了人物心情很紧迫。
那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其它的看法?
生:
我觉得林冲的心情不应该紧迫吧。
应该是比较着急,还有矛盾的心情。
师:
你看到这里着急么?
生:
着急。
师:
也着急。
这样写的效果哦,让读者都着急起来了。
写得很好,还有么?
生2:
和那个同学一样,也是写实。
师:
这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没有关系?
生2:
暂时没想到。
师:
好没关系。
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你说。
生3:
为下文林冲铺垫,渲染气氛。
师:
好的,这位同学的看法基本正确。
一个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另一个是为故事情节和伏笔做铺垫。
这两个方面就是生命境界的内涵。
那么雪下得正紧,这个“紧”字,既是指雪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猛,越来越恨,越来越不松劲;又是指故事情节发展很吃紧,它暗示在一场大风雪的背后,迫害林冲的阴谋活动正在进行的紧,使读者不得不为林冲当时的处境感到心紧!
这因为雪下得下,草料场才怎么样,坍塌!
正因为草料场坍塌,林冲才会到山神庙避风雪;正为林冲到山神庙去避风雪,才有机会从陆域和福安的口中得知,高俅要制他死地而后快的狠毒。
怒火中烧演出了一场报仇雪恨的闹剧,终于在风雪中上了梁山。
因此,一个紧字是在叙事,最后是势不可挡薄而出,所以一个紧字境界全出,一个紧字富有神韵;一个紧字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真是当之无愧!
好了,我们作文需要什么样的简笔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
这样的简笔啊,言语言语不多,道理深,犹如食言味精生葱熟酸,这么一点但是味道却是十分的鲜美。
我们需要的繁笔就是这样的繁笔,就是穷形尽相、细致入微、用墨如泼。
这样的繁笔语言虽多,但不嫌啰嗦,犹如珍珠宝玉越多越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庄子在《骈武》篇中,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
“凫颈虽短,续之则忧;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颈虽短,续之则忧;鹤颈虽长,断之则悲”这是什么意思呢?
凫,是野鸭子。
颈,腿。
“凫颈虽短”就是野鸭子的腿虽短,但是你嫌他短怎么样?
加它一截。
“续之则优”就应该这么短,凭什么去加?
“鹤颈虽长,断之则悲”鹤,白鹤。
颈,腿。
大家都知道白鹤的腿怎么样?
长!
本来就应该这样长,如果你嫌它这么长,砍它一截,怎么样?
“断之则悲”什么意思?
有哲理哦。
它说的是事物讲究自然的和谐,不可随意的增一,也不可随意的减一。
如果我们使用简笔,你认为文字少就随便加一点,这样就会像凫颈一样“续之则忧”如果我们使用繁笔,你认为文字长,就随便砍它一点,这像什么?
就像鹤颈一样“断之则悲”,事物讲究自然的和谐,不随意增减。
于是我们对待简笔和繁笔应该抱什么态度,请大家再回过头看第一自然段。
关键词语,既然简笔有简笔的妙用,繁笔有繁笔的好处,我们待简笔和繁笔应抱什么样的态度。
生:
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师:
好,大家注意到了这句话。
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这个宜字它的意义,实际上我们记住了,宜字无外乎两个意义我们都接触过。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初中学过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一段,我们一起来背一下。
从“宫中府中”背!
生:
宫中府中,具为一体,制法章否,不宜异同
师:
还要背下去,若有。
。
。
。
。
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终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
。
。
。
。
师:
宫中府中,具为一体,制法章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终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板书:
不宜异同,宜付有司,不宜偏私)这段话里面一口气出现三个“宜”字,当什么讲?
应该讲。
好,这是宜字的第一个意义。
宜字还有一个意义是我们应该熟悉的大家回顾一下,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成语叫什么?
生:
因地制宜
师:
对了,有一个同学谈到了“因地制宜”。
对把?
因地制宜出自《春秋。
和柳传》里面原话是“因地制宜。
。
。
。
。
。
。
”因地制宜,这个宜当什么讲?
适当、恰当,因地制宜就是在不同的地方采用适当的、恰当的措施方法,对了,“宜”我们平常一个当“应该”讲,一个当“适当”讲。
我们回答“各得其宜”这个“宜”就是两种意义的哪种?
生:
第二种。
师:
第二种,好的。
各得其宜,就是简笔与繁笔要各自得到适合他们的用处,各尽其秒,简笔与繁笔要各自发挥他们的妙处,现在,我们已经弄清楚了,如果以前我们以前弄不清楚,我们现在就要搞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简笔?
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繁笔?
穷形尽相、细致入微、用墨如泼。
对了,写文章,有时要用这样的简笔,有时要用这样的繁笔,就是这样的繁笔。
但用简笔的时候,该简就简,不要烦而不简,该用繁笔的时候,该繁则繁,你却简而不繁。
这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对了,又一个问题就出来了,什么问题?
怎样才能够做到恰当的时候使用简笔与繁笔,做到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展示课件)
怎样做到合理的简笔与繁笔,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这里边有一个标准问题,还有一个手段问题。
请大家在看书的时候注意,要合理地使用简笔与繁笔,手段和标准是什么?
请把说明手段和标准的词语勾画出来。
(一分钟)
师: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要合理地使用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这其中的标准,课文里面提出了什么样的标准?
生:
在特定环境。
。
。
。
。
。
。
师:
对了,提出了一个标准,“无可削、不得减”(展示课件),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卷七》中的《荣裁片》,原话是“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大家都知道,刘勰是南朝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心雕龙》总结了我们文学创作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带规律的东西,到现今有很多的现实意义。
如果我们的文章做到了无可削、不得减,足知文辞的演绎挤干了水分,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提炼呢?
生:
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师:
有的同学说,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还有什么?
生:
并不全在字斟句酌。
师:
还有的说,并不全在字斟句酌,手段就是提炼。
怎么提炼,课文中讲了两个方面。
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展示课件)好了,要做到无可削、不得减,怎么提炼,哪两个方面?
师生齐:
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一个提炼字句,一个提炼生活。
好了,强大家注意,注意课文里面的这句话,在字斟句酌的前面有几个什么字?
生:
也并不全在。
。
。
。
。
。
。
师:
下笔时的字斟句酌也并不全在,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周先慎先生要在提炼的功夫,字斟句酌的前面要加上“有不全在”这几个字?
意图是什么?
请大家前后左右思考讨论。
(生小声讨论)思考的基础上争议就应该出来了。
动静要结合,该静要静,该动要动。
师:
好了,哪一位同学有看法的,请自动站起来说。
怎么要在字斟句酌的前面加上“又并不全在”这几个字?
这个题有一定的难度哦!
好,这位同学你说。
生1:
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并不需要太多的功夫去认真思索。
师:
好,不需要加太多的功夫去思索,这就是说要加“并不全在”的原因。
对吧。
好,请坐,这位同学,你说。
生2:
我觉得他这样写会使语言非常的周密谨慎,他如果全是下笔的时候,后面举的这个例子,都是来自生活,会推翻他这个,我觉得他这样写会使他的句子显得非常周密、谨慎。
师:
周密!
好,周密表现在哪里?
这个话摆在字斟句酌前面,它管到几句话?
它否定了字斟句酌没有?
(生2:
没有)既没有肯定它,也没有完全否定它,(生2:
他也没有肯定他),也就是没有完全肯定,还兼顾了后面的,对吧,肯定什么?
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对了,在字斟句酌前面加上“并不全在”这几个字,既肯定了字斟句酌的重要性,又否定了字斟句酌的唯一性。
从而强调了来自生活发诸真情的必要性!
因为平常提到谈到提炼的功夫,往往只想到了什么?
只想到字斟句酌,而最容易忽略的是什么?
来自生活,发诸真情,而文章是来干什么的?
是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当然是该使用简笔,还是该使用繁笔,完全要从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需要出发。
因此,它在字斟句酌的前面加上“并不全在”,既肯定了字斟句酌的重要性,又否定了字斟句酌的唯一性。
从而强调了来自生活发诸真情的必要性!
同学们。
书要读得精细呀!
不要在皮面上跑。
要透过字里行间,把语言背后隐含的信息捕捉出来。
要把语言符号象征的情感意趣把握住,好了,通过以上的阅读思考研究,我们已经很清楚,作文需要什么样的简笔,需要什么样的繁笔,对简笔与繁笔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标准是什么,手段是什么。
请大家共同来阅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倾向。
。
。
。
。
。
”预备,起!
生:
齐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
好了,这一段,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是联系实际,来批评繁简不当的弊端,使文章更加有的放矢,矢能中的。
通过以上的阅读和思考,老师的讲解,大家明白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简笔与繁笔,怎样合理地使用简笔与繁笔,现在我们的研究由内容转为形式了。
首先你们说这篇文章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生齐答:
议论文
师齐答:
现在我们回到这个板书提纲(展示课件)。
“破落”“紧”这两个例子是用来说明什么的?
生齐答:
简笔
师:
说明简笔的特征的,简笔的特征是什么?
生齐答:
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
师:
“拳打镇关西”和“等名角出场”这两个例子又是用来说明什么的?
生齐答:
繁笔的
师:
繁笔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
穷形尽相、细致入微、用墨如泼。
师:
那么简笔的妙用和繁笔的好处最终归结到什么?
生齐答:
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师:
怎样做到合理的简繁,是不是也是瞄准什么?
生齐答:
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师:
好了,请大家说这篇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
分论点是什么?
论据是什么?
谁来说?
生1:
我觉得中心论点是简笔与繁笔各尽其宜、各尽其妙
师纠正:
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生1:
嗯,然后两个分论点就是简笔的特点与繁笔的特点,论据就是引用《水浒传》里面的事例来说明简笔要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繁笔要穷形尽相、细致入微、用墨如泼。
师:
好的,刚才有个同学纠正了你的发音,是言简意gāi不是言简意hāi。
对了,论据就是四个例子,大家说我们看它这个论证方法是理论论证还是什么论证?
生齐答:
事例论证
师:
事例论证,好了,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篇文章事例论证有什么特点?
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通过研究这篇文章事例的特点,大家要发现,发现什么?
议论文事例论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后我们才能运用这个原则去读议论文,用这个原则去写议论文。
现在我们开始研究,这篇文章事例究竟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你悟出了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现在我们开始探究这个问题。
好,怎么探究呢?
大家看,说明简笔的妙用用了几个例子?
生齐答:
两个
师:
成双,说明繁笔的妙用又用了几个例子?
生齐答:
两个
师:
成对。
好了,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说明简笔的妙用和繁笔的妙用都分别用两个例子?
我们从中去掉一个行不行?
比如说明简笔的妙用用的两个例子,“破落”和“紧”这两种例子我们随便从中去掉一个,行不行?
生齐答:
不行
师:
为什么?
分道理
生2:
因为我们都举两个例子,能使文章表达得更全面,使它更具说服力,如果去掉了就不全面了。
师:
你这个回答大方向是正确的。
我们的探索是一步一步的,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是正确的。
刘老师也经常是肤浅的,没关系。
接着说(把话筒递给另一个同学)。
好,你说,为什么是两个例子,去掉一个例子行么?
生3:
不行。
师:
为什么?
生3:
如果只用一个例子,那么这个例子就有偶然性,并不严密。
师:
这个回答我还不够满意,也许我不正确。
我认为这个同学没有答全面,好那个同学说。
生4:
如果这么砍掉的,这么说就是作者赞成这个写法,因为他说写繁笔的例子多一些,写简笔的例子少一些,我觉得不平衡,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赞成写繁笔,对简笔持一种否认的态度。
师:
嗯,你们同意她的看法吗?
生齐答:
同意
师:
我不同意。
(生4坐下)你不忙坐,问题还没有理清。
我一定要你把这个问题说出来,怎么办?
我告诉她行不行?
生齐说:
不行。
师:
不行怎么办?
我们帮助他一下。
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就是“点播”这两个例子,你看一看,和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有关系,那就是“惜墨如金”的后面是什么?
生4:
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师:
好,那么这两个例子和这一句话是什么关系?
哪个例子说明数字传神的?
生齐说:
破落
师:
哪个例子是说明是一字传神的?
生齐说:
紧。
师:
砍掉“破落”数字传神有没有依据?
生摇头
师:
砍掉“紧”字,一字传神有没有着落。
生:
没有。
师:
对了,问题就在这里。
我们读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学会瞻前顾后,整体把握,不要孤立的去看,联系前后。
因为作者提出“惜墨如金”作者力求数字乃一字传神。
破落刚好说明是一字传神的,砍掉它数字传神没有依据。
一“紧”字刚好说明数字传神的,砍掉它一字传神就没有着落,就好像我们一个人两只手砍掉一只,那是不健全的。
好了,那么说明繁笔的妙用也用了两个例子,为什么也要用两个呢?
砍掉其中一个行么?
谁来说?
你来说。
生:
我还没有想到。
师:
好,那我还是点播一下。
你看这两个例子,和前面繁笔的两个特点是什么关系?
生:
说明“穷形尽相”的。
师:
谁是说明“穷形尽相”的?
生:
拳打镇关西
师:
谁是说明惜字如金的?
生:
名角出场。
师:
砍掉拳打镇关西。
“穷形尽相”有没有?
砍掉“名角出场”那么“惜字如金”能体现出来么?
生:
不能。
师:
能砍掉么?
生:
不能。
师:
所以这两个例子都是必要的。
好,请坐。
仍然说明我们读书要瞻前顾后,整体把握。
好了,说明简笔的两个例子不能砍,说明繁笔妙用的两个例子也是不能砍得。
不能砍,没关系,但是能不能增加?
你说。
生2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2:
太多了就会显得很拖沓。
师:
好的请坐下。
这两个例子说明简笔的妙用和繁笔的妙用的例子是必要的,而且也够了,再说下去,行文就显得翻涌拖沓,就好像一件新衣服我们在上面补上一个补丁,有必要么?
生齐说:
没有。
师:
对,,没有。
由此,议论文要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事例应该是什么?
好,你说
生3:
首先要说明它的特点,然后用事例来证明它的特点。
事例不能砍也不能增。
师:
做到“不可削,不能减”,那么这样的事例必要么?
充足么?
生3:
必要充足。
师:
对了,请大家记住,我们议论文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使用的事例必须是必要的,而且是充足的,要达到“不可削,不得减”增加也不行,减少也不行。
作者的这篇文章的用意符合他自己提出的要求。
好了,不能增也不能减,由此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
议论文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事例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现在我们继续研究。
看!
(指向课件)说明简笔妙用的两个例子不能增也不能减,他们颠倒可以么?
后面繁笔妙用的两个例子不能增也不能减,那么能不能颠倒顺序?
大家想一想。
大家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要把道理讲清楚。
那个同学来说?
生4:
我认为顺序不能颠倒
师:
为什么?
生4因为如果两个事例的顺序颠倒的话,显得作者写的它的论据比较混乱
师:
比较混乱,这个话说得很关键,
生4也就是说,它前面的论点和后面举的论据应该是相照应的。
师:
相照应的,你说的非常好,说明她读书注意到了瞻前顾后,整体把握。
你看,为什么“破落”和“紧”这两个例子是不能颠倒的,仍然跟后面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一字传神这句话有关。
对不对?
数字乃一字传神,“数字传神”说在前面,而“破落”是与“数字传神”相对应的,当然应该说在前面;“一字传神”说在后面,而“紧”是与“一字传神”相对应的,也应该放在后面。
如果颠倒顺序,论点和论据发生错位,对不对?
生齐答:
对
师:
同样地,“拳打镇关西”,“等名角出场”,因为描摹物态穷形尽相、刻画心理细致入微,描摹物态穷形尽相说在前面的,拳打镇关西是说明穷形尽相,当然要与之对应,说在前面。
刻画心理细致入微,“等名角盖叫天出场”的焦急心态是用来说明刻画心理细致入微的,当然要放在后面。
由此,我们要得出议论文事例论证应用事例的第二项基本原则,大家来概括。
事例和论点之间应该怎么样?
生齐答:
相互对应
师:
对了,是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
好,议论文使用事例论证要遵循的第二项基本原则:
观点与事例要丝丝入扣,不能发生错位现象。
观点要统帅事例,事例要证明观点。
好了,继续探究,我们再看这篇文章事例论证,还有什么特点?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说明简笔和繁笔的妙用,一共是四个例子。
请大家看,这四个例子从时代来看,你们看出了什么?
“破落”“紧”“拳打镇关西”出自什么?
生齐答:
《水浒传》
师:
《水浒传》是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
生齐答:
古代
师:
古代的。
“等名角盖叫天出场”的焦急心态这个例子出自什么?
生齐答:
鲁迅先生的《社戏》
师:
它举的例子从时代来看,由古至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谁来说?
为什么既要有古代的又要有今天的?
生5:
这样比较充分,有顺序性
师:
有没有代表性?
生5:
有
师:
有,对了,请坐下。
大家看,它使用的例子既有古代的,又有今天的,那就说明什么?
从古至今的这样来使用简笔与繁笔是历来如此,这样来使用简笔与繁笔可以说从古至今历来如此,这就突出了论点的历史性和规律性。
好了,继续思考,继续思考这四个例子,说明简笔的妙用,你看,用的例子,偏偏是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水浒传》,用长文章来说明简笔的妙用,说明繁笔的妙用除了用到长文章以外,偏偏用到了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的短文章的例子,请大家思考一下,用长文章来说明简笔的妙用,用短文章来说明繁笔的妙用,为什么要这样举例啊?
为什么说明简笔的妙用用长文章的例子,说明繁笔的妙用用短文章的例子。
这又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这个问题有难度哦,答不了没关系,本来就很难,答对了不得了,谁来说?
(一女生站起来)好,这位同学知难而进啊,来,你说。
生:
我认为它说明,简笔的话用这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刘永康 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 永康 简笔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