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docx
- 文档编号:6423119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24KB
自然辩证法复习.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复习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辨析)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课本P1)。
2.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
“演化”除了指食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即“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沌态”之间的更替。
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
(1)可逆和不可逆
可逆和不可逆是自然演化过程中两种相互对应的状态。
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境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反之,若系统及其环境一经变化后,不能回复,这种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
(2)时间之矢
时间是与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有箭头(方向)的。
(3)现实的自然过程是不可逆的
自然界中实际发生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有时间箭头的。
自然界真实的物理图像是:
不可逆过程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因为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都有演化的历史,在金华的单行道上不允许走回头路。
相反,可逆过程倒是相对的,是一种理想过程,舍去了徐国规定的抽象形式。
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
(1)分叉:
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现代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和混沌理论的研究表明,自然系统的进化或上升的发展,不是单一的、线性的因果关系,而是有着复杂性和多样性。
同时在进化或上升的道路上,由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会使系统在前进道路上不断地分化,从而有多种可能性和多种分歧。
这种类似“进化树”的“分叉”,是自然演化的一种基本方式。
表明了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对立统一。
(2)突现:
突发性、间断性和不可预测性
根据突变论,系统既可以通过渐变,也可以通过突变而进化。
自然系统的进化史渐变与突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所谓突现,是指由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的形态、结构和性质,对自然系统的演化而言,即是值自然系统的新的形态、结构和性质作为整体的突然出现。
从突变论、自组织的分叉理论以及实际过程来看,自然系统的图线不是仅有一个类型,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类型,在突发性、间断性、不可预测性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自然系统的演化包含着前后相继的各种运动过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是临界点上新质的突然产生。
分叉理论表明,在临界点上,系统可能进入多种状态,从逻辑上讲,这些状态形成的机会是均等的,而现实的突现状态时多种可能性的一种。
因此,人们只能对此作出概率性的预测。
这就是突现的不可预测性的特点。
(3)“内在随机性”:
确定性和随机性
对于确定非线性系统,即使没有外部的随机作用,不涉及大数现象或群体效应,初始条件也是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产生出随机性。
它是确定性系统内固有的特征,因而被称为“内在随机性”。
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1)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
宇宙的演化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形式,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
”第一,“运动的不灭性不能仅仅从数量上,而且还必须从质量上去理解”,即要着重从质的不灭性方面来理解运动不灭的原理,任何运动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能力是不灭的,无限的;第二,“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即还必须从质的不灭性方面来理解物质不灭的原理。
既然在我们的地球上,在自然界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产生了无数的有机物直到能思维的人类,那么当它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被毁灭以后,“在另外的地方和另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这就是物质“运动的永恒循环”。
(2)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
进化和退化的交替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现代宇宙学对于宇宙未来演化趋势的推断
3.自组织机制: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课本P65)
所谓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信息(指令)的情况下,其内部各子系统(要素)默契配合,自发地协调一致地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或排列)的过程。
组织与自组织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组织过程。
生物体有自己的组织,社会集团和银河系也有自己的组织。
组织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从无联系的状态,排除了许多别的可能联系方式,只取某一种或几种联系方式的过程。
比如,把混乱的人群排成队,也是一种组织过程,这个过程的意义无非是原来每个人都可任意处在空间各点,而一旦排起了队,可取位置的可能性就比原来大大地缩小了。
因此,所谓组织过程是事物之间联系的可能性空间从大变小的过程。
或者说是从混乱无序发展到有秩序的过程,是一个建立联系的过程。
自然界中广泛地存在着这样的自组织系统。
自组织现象普遍地存在于天体的、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各类系统之中。
耗散结构的形成需要的两个条件:
(1)系统必须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2)系统的不同元素之间必须存在着非线性机制,确切地说,即系统的涨落得到非线性放大。
自组织机制: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同环境之间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终究要达到热力学平衡态的,也就是系统内部能量与物质均一分布,陷于无序状态,系统的总熵达到极大。
普里戈指出,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自然系统可以通过自然界组织过程从无序演化为有序。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
无序与增熵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这就是有封闭系统所决定的,而对抗这种决定的运动路线的关键就是开放。
所谓开放,就是借助外部环境输入负熵克服、抵消系统内部的增熵。
因此,开放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
因为在近乎平衡态的情况下,即使系统开放,它也会返回平衡态的。
“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非线性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可以分为简单的线性相互作用和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
这意味着系统内要素独立性的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
4.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混沌理论,是一项通过研究复杂的动力系统,揭示表面无序行为所蕴藏的有序性(非混沌状态)的技术。
根据混沌理论,企业、组织都是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共同作用的、极不平衡的系统,它们的未来表现不可能通过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件、行为来预测。
在混沌状态中,组织行为既不可预测(混沌),又有一定规律(有序)。
“混沌理论是对确定性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不稳定非周期性行为的定性研究”(Kellert,1993)。
在没有变量的情况下,系统运动是一项有规律的重复行为,通过研究认识这一系统状态,非周期性行为就变成了可以观察的对象。
不稳定非周期行为则复杂得多:
它不做重复运动,不断展现出任何细微变化动乱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根据当代数学理论的定义,混沌系统就是对“对初始条件极度敏感”的系统。
换句话说,为了精确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需要知道它无限精确的初始状态,即便很小的误差,都将立刻导致预测错误。
5.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巴西挥动翅膀,也许就是德克萨斯一场飓风的起因
6.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的关系
人工自然指受到人类实践活动所改变或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那部分自然。
人工自然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类需要与供给关系的矛盾。
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的联系:
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天然自然是人工自然的基础,人工自然是由天然自然逐渐转化产生的。
它们都服从同一自然规律。
区别:
天然自然是纯自然存在物,人工自然是经过人的智慧物化的自然;在天然自然中,自然规律自发地起作用,人工自然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
7.人与自然如何协调
(1)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2)人是能动的存在物,与自然具有对象性关系。
这种对象化关系体现在:
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自然规律,并且随着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扩展,人类建立了人工自然系统,促进了自然的发展,并对自然生态的原有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
(3)随着近代人类建造人工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改造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导致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性影响,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4)人类认识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科学关系。
首先,必须在认识上进行根本转变,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的伙伴;其次,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第三,人类必须进行社会制度方面的变革,消除阻碍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因素,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8.科学的本质(课本P94),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如何区别(即科学划界的标准)
科学就其表现样态来说,它是一种知识体系;就其发现过程来说,它是一种活动体系;就其社会存在方式来说,它是一种社会建制。
广义的知识包括人们以各种方式认识自然和社会所获得的认识成果,狭义的知识特指科学知识,即人们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科学的最基本特点是系统知识。
科学属于知识范围,但不是全部知识都是科学。
科学只是知识中的一部分,是知识的高级形态。
科学知识的特征:
内容的客观性;理论的逻辑性;应用的普遍性;进步性。
科学作为产生知识的认识活动,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求真原则。
伪科学的根本特征是反科学性,即:
主观随意性;神秘性;反逻辑性;不可确证性。
1、科学的涵义
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
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是实际财富
2、科学的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最根本的属性
2)、可检验性——可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
3)、系统性——具有严密逻辑的结构体系
4)、主体际性——科学家共识
科学划界的标准(课本P95)
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论题。
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
此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其核心是科学划界的标准。
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经验证实标准
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那么这个命题就有意义,反之就没有意义。
可见逻辑经验主义以意义标准作为科学划界的唯一标准是与它的证实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科学命题或科学理论的经验证实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结论真,前提未必真。
后来逻辑经验主义用“可检验性”或“可验证性”来代替“可证实性”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虽然已经接近对科学本质的刻画,但仍然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
2、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经验证伪标准
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可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可证伪性具有用可观察的证据与其比较的性质,也就是可检验的性质。
对理论的检验,强调用确凿的证据反驳它,而不是去论证它。
3、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范式标准
认为科学史一种社会事业,它与社会的其他精神活动形式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分明的界限。
历史主义者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分为两派:
一:
承认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划界的必要性,坚持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和相对的,渗透着社会和心理因素的科学划界标准。
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
二:
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不存在普遍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因而主张科学与非科学不划分,也不应该划分,这是历史主义走向极端的典型表现。
4、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12个条件为标准
给出了科学知识领域的12个条件,任何不能满足这12个条件的知识领域都是非科学,任何一个本身不是科学却自称科学的知识领域都可称为伪科学。
9.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技术和科学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科学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一般生产力。
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
2、技术和科学的目的不同
科学属于认识范畴,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做什么、如何做。
3、技术和科学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
科学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
技术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可以预见的
4、对技术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不同
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生产出更新和更好的产品
10.科学价值观(课本P104)
科学价值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来考察和评价科学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科学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科学与人或社会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科学的属性在与人或社会发生关系时的体现。
当科学对人或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他就具有正面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者具有负面价值。
科学作为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有着自身所固有的客观属性即科学属性。
但科学价值并不单纯是科学属性的反映,而且标志着科学属性对人类有什么积极意义,能满足人类什么需要的性能。
科学的价值是以科学属性作为客观基础的科学客体与一定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看来,科学是有价值的。
科学价值既存在于科学的内在属性中,也存在于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因此,科学价值可以划分为“科学中的内在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两个基本方面。
11.科学的问题在研究中的地位、作用
一、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1、科学问题的规定
①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②时代所提供的知识背景决定着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答途径。
③有些问题受目前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一时尚无法进行研究,这些问题还不能称为科学问题。
2、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
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
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培根为代表的归纳主义者认为,科学研究从观察和收集材料开始。
波普尔:
科学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
问题既是旧理论的终点也是新理论的起点。
这是因为:
第一,从科学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旧理论不能解决问题时,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着手建立新理论。
第二,从科学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去选择、收集事实材料,而让与问题无关的材料流失,不让其引起信息效应。
12.科学假说(课本P120)、推理
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它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
科学假说的形成基本条件:
(1)一致对应性——常规科学时期与理论相互支持;科学革命时期将理论兼容为特例
(2)可解释性——最大限度解释已有科学事实
(3)可预测性——对未知或未来事实作出推论并且得以检验
科学假说的形成途径:
当新发现的事实不能用原有的理论来说明时,就需要提出假说。
提出的假说通过实践检验,被证实或证伪,被修正或被新的假说取代。
假说的特点
①科学性。
②假定性。
③易变性。
建立假说的原则
1、不悖原则。
2、解释性原则。
3、可验证性原则。
形成假说的步骤
1、占有材料
2、提出假说
3、从假说推结果
4、检验结果
5、部分证实假说或证伪假说
假说的检验
1、逻辑分析。
2、实践检验。
3、证实或证伪。
4、判决性实验
假说在科学思维中的作用
恩格斯说: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
1、科学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2、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
3、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科学假说得到证实后就转化为科学理论。
经验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方法
1、经验定律型假说的特点及类型
经验定律型假说是对某类现象共同性质和特征的普遍化描述或是对若干类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普遍化描述。
特征:
描述性(性质描述与关系描述)、经验性(观察概念)、普遍性(普适性)、稳定性(规律性)等。
类型:
性质型经验定律与关系型经验定律以及统计型经验定律
2、经验定律型假说是概括的成果
概括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对普遍性的认识方法。
概括分为经验概括与定律概括。
经验概括是不完全归纳方式的偶适概括。
定律概括是在经验概括基础上,通过与理论的演绎结果相结合,从而判定现象间联系的必然性,是演绎概括。
3、数理统计方法在概括中的应用
统计概括(整体概括),是在经验概括阶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概率命题式的结论。
原理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溯因方法(猜想、试错)
1、原理定律型假说的特点
原理定律型假说是对经验定律的解释,通过猜测或者想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特点:
解释性、本质性、符号性、逻辑检验性、变动性。
类型:
构造性原理定律与分析性原理定律——构造性理论与原理性理论;
内部原理(基本原理)与桥接原理(中介原理)。
2、溯因方法与科学猜想
原理定律型假说的溯因法模式:
(1)相关的经验定律L
(2)如果H(设定的原理定律型假说)为真,则L可被解释
(3)所以,有理由认为H为真。
原理型假说为经验定律提供了因果机制的解释,这种猜测出于科学共同体的背景知识。
3、理论模型的应用
想象力提供了关于未知因果机制的理论模型。
以模型逻辑拟合因果机制;描述因果机制;通过对模型的修改、更替,扩展和完善对因果机制的认识。
推理:
一、演绎方法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就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
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场合,结论是将特殊场合归到一般原理之下得出的新知识。
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
凡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属性,其中的每一个别事物必然具有,所以从一般中必然能够推出个别,只要推理的前提是正确的,推理的形式又合乎逻辑规则,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真实的。
演绎的局限性:
(1)演绎的结论已包含在前提之中,它的陈述不能多于前提所给的东西;
(2)演绎的结论只是对个别事物共性的判断,不能揭示个性的多方面丰富多采的属性。
公理方法
公理系统演绎法。
所谓公理系统演绎法就是从若干称为公理命题出发,把有关条件逐步综合进来,经演绎逐步推出其他较为具体命题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从理论命题推出理论命题。
由于这种方法具有逻辑必然性和严密性,并能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上升,因此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来构建理论体系,并对某个理论进行逻辑论证。
理想实验方法
运用理想模型在思想中进行逻辑推理、数学运演,就形成了理想化的思想过程,通过它做推理或理论研究,一般称为“理想实验”,也可称“假想实验”
二、非演绎方法
1、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也是通过逻辑思维进行科学抽象的基本方法,其实质是要正确把握客观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归纳与概括
穆勒五法:
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3、类比与联想
A事物有a,b,c,d属性
B事物有a',b',c'属性,与a,b,c相同或相似
推论:
B事物也可能有与d相同或相似的d'属性
4、思想模型法
思想模型是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的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
思想模型也包括数学模型。
思想模型具有解释功能、判据功能、预见功能即创造性功能。
在这个意义上,理想模型方法又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13.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波普尔之科学发展模式:
P1→TT→EE→P2
P1科学始于问题,而非始于经验。
T1:
竞争的试探性的理论是大胆的猜测;T2:
检验评价
E1:
检验排除错误,淘汰被证伪的理论;E2:
选择确认度最高的理论。
P2:
新问题------
14.科学技术的体制化(课本P259),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
科学技术体制化就是科学技术确立为一种社会建制的过程。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量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
这种科学技术组织制度及其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规范从无到有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般指的是:
①某学科已有一支专业研究队伍;②有了自己的学会或研究机构;③有自己的出版物;④学科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⑤有相应的学位、学衔等。
科学技术的体制化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不断拓展和丰富着其内涵。
科学技术体制化的标志
科学技术体制化的主要标志是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的产生与形成,以及建立相应的社会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协调科学技术业和其他事业同步发展。
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容
1、科学技术的投入体制
2、科技研究的结构比例
3、科学技术的法律制度
4、科技研究的管理体制
在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家宏观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正在从具体项目管理向间接服务管理转变,其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方面。
微观层次的科研院所则进入市场,逐步成为享有充分自主权、实行科学管理的独立法人。
(对科学技术的意义没有找到)
15.技术价值
技术价值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当技术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价值。
技术价值的主要内容
(1)技术的自然价值技术的自然价值是指技术在与主体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技术设计和发明,由其自然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
(2)技术的社会价值技术的社会价值是指在技术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中,主要通过技术的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由其社会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
技术的社会价值是在技术的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的,它包括技术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
技术的自然价值与其社会价值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
二者的矛盾、不平衡是绝对的,它们之间是不可比的,从技术的自然价值很难准确预测出技术的社会价值,技术对社会带来的正面与负面效应更多地与其社会价值有关。
因此,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更应该关注技术的社会价值。
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课本P243)
1、技术推动模式,即技术创新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生产与销售——市场开发的线性模式进行
2、市场拉动模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辩证法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