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考点分析.docx
- 文档编号:6416847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85.14KB
中考《思想品德》考点分析.docx
《中考《思想品德》考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思想品德》考点分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思想品德》考点分析
2007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分析
陈志英徐慧英周春菊
专题一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序号
学业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2005年
2006年
1
理解情绪对人影响的两重性
b
2分
2
学会调控情绪
c
2分
2分
3
懂得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b
4
学会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
c
2分
2分
5
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a
6
学会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
c
专题一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考点l理解情绪对人影响的两重性(考试要求:
b)
一、情绪的种类
由于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情绪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为喜、怒、哀、惧四大类。
在这四种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
二、情绪对人影响的两重性
情绪犹如双刃剑。
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这是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这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
考点2学会调控情绪(考试要求:
c)
调节和控制情绪,要求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调节情绪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如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和个人的特点加以灵活运用。
一、注意转移法
含义:
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人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方法:
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力;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改变环境,如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散步等。
二、合理发泄法
含义:
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途径与方式宣泄出来。
方法: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
三、理智控制法
含义:
在陷入不良情绪时,主动调动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绪,并尽力使自己愉悦起来。
方法:
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己提醒自己,遏制不良情绪的产生;在困难和逆境面前,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得以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心理换位,与对方交换一个位置,站到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学会升华,将消极的情绪与头脑中的一些闪光点联系起来,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
考点3懂得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考试要求:
b)
一、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
地位:
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具有坚强意志。
措施:
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要从细微之处做
起,从小事做起;应善于管理自己;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可以尝试先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实行,这样加强管理,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就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学习、娱乐、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休息等活动安排好,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考点4学会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考试要求:
c)
一、挫折的两重性
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
然而,对具有坚强意志,而且积极进取的人来说,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
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二、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1.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不断前进。
2.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遭遇挫折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办法。
3.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
4.会自我疏导。
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三、自我疏导的方法
1.合理宣泄:
向老师、父母和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以缓解压抑的心理,减轻痛苦。
2.移情法:
在自己情绪不佳的时候,换一个能使自己心情好转的情境。
3.目标升华:
把怒气和悲痛转化为动力,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以更强的信心去追求,就能战胜挫折。
考点5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考试要求:
a)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考点6学会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考试要求:
c)
1、竞争的作用、规则、目的
(1)竞争的作用:
1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促进作用。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高自己的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作用;产生自卑感;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妒忌心理。
(2)竞争的规则是公平: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3)竞争的目的: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①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因为没有参照系。
②同样,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
③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
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
3.在合作中竞争
(1)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2)在合作中竞争的意义:
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的竞争。
才能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的进步。
(3)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4)倡导竞争理念:
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
(5)我们如何在合作中竞争:
①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②要善于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
4.在竞争中合作
(1)在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我们如何在竞争中合作:
①应体现“双赢”原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②要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换位思考;以诚待人,帮助他人。
③需要形成团队精神。
5.团队精神的的含义、核心及在处理你和班集体关系中的启发
(1)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2)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3)应该和同学团结合作,乐于奉献,把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共同把本班建设成优秀班集体。
【例l】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这表明()
A.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
B.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C.情绪会影响性格特征养成
D.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答案】A
【例2】我们应当学会合理发泄情绪,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在适当场合哭一场B.与人大吵一场
C.向自己的朋友倾诉D.进行剧烈的运动
【答案】B
【例3】材料:
菲律宾前外长罗慕洛,身高只有1.60米左右。
他也曾为自己矮小的身材自惭形秽,年轻时常穿高跟鞋,别人嘲笑他丑人多作怪,为此他愤然脱下高跟鞋,发誓再也不穿。
在工作中他拼命努力,用成就弥补了身高的不足,最终成为菲律宾外长、联合国发起人之一。
在联合国成立大会上,罗慕洛以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身份应邀发表演讲。
当他走上讲台时,由于联合国讲台的高度是按西方人身高设计,他只有两只眼睛露出讲台,引得下面哄堂大笑。
但他仍镇定地站在那里,待笑声渐落,突然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挥动,庄严地说道:
“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
”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寂然,随之掌声雷动。
罗慕洛成功地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矮小促使他成功。
以至于他说出这样的话:
“但愿我生生世世都是矮子。
”
请用学过的有关情绪的知识,分析回答以下各题:
(1)材料中的罗慕洛遇到了怎样的挫折?
造成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2)罗慕洛是怎样应对挫折的?
(3)你对罗慕洛的“但愿我生生世世都是矮子”这句话有何感想?
【答案】
(1)罗慕洛遇到的最大挫折就是身材矮小,经常受他人嘲笑,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
造成这个挫折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的个人因素,先天生理上的缺陷,身材矮小,使他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同时也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即世俗的眼光和评判标准也对他造成一定的压力。
(2)面对这样的挫折,罗慕洛也曾自惭形秽,甚至愤怒过,但他还是以理智的方法来应对。
首先他转移注意,努力工作,并树立正确而远大的目标,最终成为菲律宾外长。
而当他站在联合国成立大会的讲台前,再次面对他人嘲笑时,则能冷静对待,以惊人的话语给他人以回击,最终改变他人的态度,获得理解与尊重,又一次成功地战胜了挫折。
(3)当罗慕洛说道“但愿我生生世世都是矮子”时,他已经不把身材矮小当作自己的心理负担,已经很好地战胜了挫折,将劣势转化成了优势。
所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们首先应该勇于面对挫折,然后学会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战胜挫折,不断磨练自己,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且积极进取,培养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与道德修养。
【例4】故事一:
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年轻时就立志做一番事业,后来袭父职做了太史令,专心致志于《史记》的写作。
但因“李陵事件”受到株连,触怒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受到极不人道的酷刑,在肉体和精神上受到了重大创伤。
蒙受奇耻大辱的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于是不顾残疾的身体和巨大的精神创伤,“隐忍苟活”,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终于写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50万字巨著《史记》,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故事二:
孙膑,齐国人,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青年时曾与庞涓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因庞涓妒忌,遭其陷害被处以酷刑,挖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使之终身残疾。
身处危境的孙膑,显示出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
他佯狂自晦,并设计归齐,得到大将田忌的赏识;又通过著名的“田忌赛马”显露出惊人的才华,得到齐威王的器重,被任为齐国的军师。
马陵之战后,孙膑辞官归隐,潜心研究军事理论,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司马迁和孙膑有什么共同之处?
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他们的故事对你磨砺坚强意志有何启示?
【答案】
(1)司马迁和孙膑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曾身处逆境,却都凭着坚强意志,战胜困难,并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由此说明了坚强意志的重要性。
坚强意志是人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强大动力,帮助人们坚定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帮助人们理智地对待困难和挫折,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与行为,不让这些影响自己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从而帮助人们克服一切困难,实现目标,成就一番事业。
(2)我们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从司马迁和孙膑的成功例子中得到启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在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中取得成功。
而坚强的意志,是可以磨砺出来的,即:
①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③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④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适当地、自觉地接受挫折的考验。
【例5】对下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孩子:
爷爷,您请坐!
家长:
傻小子,大人不让座,你让干嘛!
①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十分必要②学校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缺乏实效③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还不够高④父母应该以良好的思想品行教育孩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例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多年来,丛飞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义务演出300多场,无私资助贵州、四川等省贫困山区的贫困失学儿童和残疾儿童l78人,捐资助学金额累计超过300万元。
他顽疾缠身仍坚持扶贫济困。
……他的事迹感动了深圳,感动了广东,感动了全国,因而以高票当选“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
(1)材料体现出丛飞什么样的优良品德?
(2)选择材料中所体现的某一优良品德,谈谈你在这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你准备如何改进和提高?
【答案】
(1)材料体现了丛飞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良品德。
(2)必须根据材料所体现的三个方面选择其中一方面;必须写出自己的不足,而且能写出自己改进和提高的具体做法。
言之有理的就符合了答题要求。
专题二法律教育
序号
学业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2005年
2006年
7
知道法律的特征
a
3分
8
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
9
理解宪法与普通法的关系
b
10
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c
11
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
a
12
学会依法保护自我
c
13
知道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a
14
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b
3分
15
学会依法自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c
2分
16
学会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
c
17
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
18
知道法律对公民的个人隐私
a
19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c
20
知道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
2分
21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
22
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b
4分
23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c
考点7知道法律的特征(考试要求:
a)
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两种方式)。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考点8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考试要求:
b)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
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考点9理解宪法与普通法的关系(考试要求:
b)
一、比较宪法与一般法律
(一)联系:
宪法的本质特征是国家的根本法,它与普通法相对称,它们同属于法律的范畴,具有法律的共性。
1.它们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2.都是经过特定程序而成为国家意志(法)。
3.都具有强制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4.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二)区别: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普通法往往只对国家或社会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作出规定;宪法规定的则是一个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即关于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等。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宪法和普通法的关系上看,一方面,宪法的内容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又为普通法提供了立法原则,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它与普通法是一种“母法”和“子法”的从属关系;另一方面,其他任何法律、法规,无论在精神原则或是具体条款上都不得与宪法相矛盾,否则就无效,并会导致被撤销或改变的后果。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我国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进行起草,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讨论,再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而普通法律只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1.法律地位: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2.表现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的依据;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考点l0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尊严(考试要求:
c)
一、我国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意志,生动地反映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它是人民的意志和党的正确主张的统一;同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国的母法,依法治国实质上是依宪治国,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则法制无存。
二、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考点ll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考试要求a)
一、家庭保护
1.含义和作用:
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这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2.基本内容
(1)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2)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3)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二、学校保护
1.含义:
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2.基本内容
(1)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
①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②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2)人身权利的维护:
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权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生命安全的保障:
①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
三、社会保护
1.含义:
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基本内容
(1)社会文化保护:
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2)身体健康保护:
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
年人出售、出租或者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
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3)劳动保护:
未成年人已经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4)自由权: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5)精神权:
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四、司法保护
1.含义:
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基本内容
(1)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14周岁以上不满l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l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3)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
考点l2学会依法自我保护(考试要求c)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1)非诉讼手段: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通过非诉讼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诉讼手段:
A.打官司指的是诉讼。
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B.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①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
②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③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国家和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应如何加强保护?
(1)国家、社会应完善法制建设,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违法行为,加强国家和社会保护。
(2)学校:
加强学校保护,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
(3)家庭:
加强家庭保护,监护人依法行政监护权,以健康的思想、文明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影响和管束未成年人或被监护人。
(4)个人:
学法、知法、守法,不做违法的事,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考点l3知道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考试要求:
a)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于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
三类违法行为(七下P93)
类别
含义
违反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危害程度
相同点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行政法
行政制裁
一般违法行为
其中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民法
民事责任
刑事违法行为
违法刑法的行为
刑法
刑事处罚
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考点l4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考试要求:
b)
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3.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
考点l4学会依法自律,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考试要求:
c)
一、学会依法自律。
1.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2.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
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品德 中考 考点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