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答题技巧.docx
- 文档编号:6409183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7.49KB
中考历史复习答题技巧.docx
《中考历史复习答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答题技巧.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复习答题技巧
陕西2014年中考历史学习掌握好五大方法
一、做课堂笔记抓住三个时机
中考历史的范围为七、八、九年级的6册教材,全部内容即中国史(七、八年级)与世界史(九年级)。
中国史比例约占65%,世界史约占35%。
中考选择题主要倾向于对同学熟记能力的考查,同学们在认真听课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是关键。
名师建议,学生整理笔记要抓住三个时机,一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补记。
毛晓斌老师强调,笔记不能只有老师的板书,板书仅是本课的简要重点,还应该在笔记上记录这个知识点是如何理解、如何构建的。
此外,习题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如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而复习课,重点要记知识点间关联,可用图示或图表法。
其次,同学们要重视老师的习题课和复习课,老师会把之前课程讲解的知识点在复习中进行串联,同学们可以把之前上课没弄懂的问题通过习题进行强化,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二、阅读教材要掌握“三法”
中考历史学科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理解能力和对历史事件是否熟知,这就要求考生复习时要建立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架构。
首先要重视教材目录,教材目录清晰记录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帮助考生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找到一章一节相联系的知识点,由点及面地记忆省时又省力。
此外,毛晓斌老师介绍了三种高效阅读教材的方法,帮助考生减轻记忆的负担,还可以记得牢靠。
线索式阅读法:
历史教材很多内容都有非常明晰的线索,通常最常见的是时间线索。
以美国为例,按时间顺序将与美国相关的历史事件整理一条发展线索,即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大萧条-二战-冷战,这样与美国相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提纲式阅读法:
对于阅读理解难度较大,涉及到的问题较多时,可以采用提纲式阅读法。
如美国独立战争,作为历史事件一般来说考生通常从以下几方面了解,起因、过程(历史人物、转折性事件、重要文献等)、结果、影响等,理出主要知识点,便可以轻松掌握。
对比式阅读法:
把同类内容的课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得出一般规律。
如在学“资产阶级革命”这一主题时,可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阅读,这样识记更容易,而且还能对比异同。
三、加强记忆重在“五法”
历史学科,有很多知识点如人物、事件、年代、历史材料等都是需要考生反复强化记忆的。
毛晓斌老师建议:
“如果能掌握以下五种记忆方法,那么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就不会有大问题。
”
提取字头记忆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例如:
中国近代史晚清历史基本线索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学生就可以记忆为“鸦、鸦、洋、甲、戊、八、辛”,既简单又有效果。
概括记忆法:
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例如: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割三岛,赔两亿,设工厂,增口岸。
”这就可以把握本课的基本内容了。
关键字词记忆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例如:
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
考生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大大加深;③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③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把以上关键词串连成句就是一道分析题的答案。
顺口溜记忆法:
顺口溜记忆法是最快速也是最简单的,毛晓斌老师将其总结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讲解记忆法:
这是一种新的记忆方法,给其他人讲述历史事件,记忆效果比一个人自己记忆要高几倍,且记忆的储存时间长。
以上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陕西2014年中考历史学习掌握好五大方法,祝你中考拿高分,鲤鱼跳龙门!
加油!
名师为中考支招
“在历史科的复习中,应对重点、热点知识着重复习。
”名师建议。
在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上,“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个学习主题时,掌握四次战争、三个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认识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旧中国落后的重要因素。
另外,2008年恰逢戊戌变法110周年,关于中国近代化过程问题,在开卷考试中,需要学生具有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复习时应该注重归纳法与比较法的运用,按照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乃至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搞清楚中国近代化经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周年,复习此知识点,可联系美国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得出启示:
(1)任何国家要想发展必须根据国情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有生产力的发展;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中国30年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我们更加坚定一个信念:
我们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学习“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就发展为题,结合今年冬季我国南方雪凝气候所凸现的问题,充分认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有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节约能源是当今全社会和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贵阳实验二中高级教师段渝玲说:
“贵阳市历史中考其题目难易比例为7:
2:
1,即识记能力占70%;理解能力占20%;运用能力占10%。
”段老师首先分析。
所以复习时,同学们如能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并形成能体现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产生的因果关系的简明扼要的知识网络,便能较顺利地完成三大部分的题目。
“另外,同学们还应针对历史中考中单项选择、材料分析和问答这三类题型,加强练习。
”段老师建议,复习时,同学们可以找一些典型例题加以理解。
例如单项选择题中的否定型、排序型、比较型、因果型、时空型;材料题中的注释型、组合型、提炼信息型、识图表型;问答题中的叙述型、归纳概括型、评价型、综合型、开放型的典型例题加以阅读理解,从中悟出规律,以实现知识的迁移,顺利地解答各类提问。
陕西中考历史冲刺答题技巧
1、“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变为“鸦片战争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变为“《马关条约》及其主要内容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3、“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变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变为“戊戌变法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5、“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变为“中国民主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时期就进入到民主革命时期,一直到1949年);
6、“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变为“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7、“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变为“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8、“英国工业革命的内容”变为“珍妮机的发明及作用”;
9、“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变为“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
10、“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内容”变为“林肯及其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内容”;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2、“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变为“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13、“印度等国独立及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变为“印度独立及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命题预测
1、有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考查的趋势。
比如:
对鸦片战争的考查,去年只掌握其影响,今年还要求对其本身的知识有所掌握。
这样,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失败的原因等基础知识,在复习时也要留心。
2、开始注重考查学生用史实论证的能力。
比如:
在台湾问题上,强调用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来证明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学生加强对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有所了解,而不是局限在空泛的谈论“两岸交流发展快”这样的言语。
(史实举例:
截至2007年9月底,大陆已成为台湾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两岸贸易规模快速扩大。
两岸通航进程也稳步向前推进。
2003年以来,两岸春节包机已四度飞航,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也已实现。
此外,为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2005年以来,祖国大陆先后对30多种原产于台湾的水果、蔬菜、水产品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等。
)
3、试题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更加关注与历史相关的时事热点、中外历史的结合。
比如:
今年看好的热点之一是“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这一热点除了可以与中国发展振兴、共产党探索所得的成就等知识联系外,也可以与“世界史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等联系。
陕西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介绍
摘要:
为了让同学们对历史有更深的理解,下面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陕西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
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
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
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
每点一分。
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4.试题全部答完后一定要检查。
所有考生在时间允许时都要检查。
检查选择题主要是做个确认,特别不自信的答案必须要翻书证实,做到心中有数,非选择题部分则按上述答题原则中的“三化”,逐条对照答案,查看有没有漏答项,如果有,及时解决。
另外,认识、把握各种题型的功能、特点、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历史中考成绩是很有必要并大有帮助的。
1、选择题是根据教材内容、情景设置的题干和四个不同选项组成,所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大,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审题?
找准题干中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以作出准确的选择,其次,根据题型特点?
可以采用排除法和使用最佳选择法。
2、填空题和相关连接题同样属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点,答案是唯一的,因此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在空格处填上准确的答案。
3、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归纳史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
材料的选择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超越教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没有完全脱离教材,又是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即知识的迁移,这是材料解析题最基本的特点。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是,首先是阅读材料,必须作到“读懂、读透”材料,不仅从文字上读懂,而且要从历史角度读懂材料。
把材料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阅读理解材料。
这样,才能作到对材料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其次是审读设问,弄清命题者的意图所在,明确各题的不同要求,按要求解答。
再次是处理好设问与材料、材料与教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从材料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组织材料解答。
4、读史有感题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一种主观性试题,此题能够比较准确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即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和归纳等能力。
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首先要审题,目的在于完整准确地答题,其次要审定题目类型,明确试题对答题表达方式的要求,再次注意分值分布,把握答题的重点部分,作到全面思考,找出要点,语言的表达准确。
5、识图题是考查学生技能的一种题型,考查的是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科之间相关连接的能力。
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首先观察图,分析图的类型,图包括战争形式图、重要事件示意图、实物图等。
找出相关信息,其次与把图放在历史的背景下,找出相关知识点,再次结合设问,弄明白命题者的意图,结合史实进行回答。
中考历史观点例证题答题技巧
此类试题往往涉及既有积极一面又有消极一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要求学生答题时要作正反两面解析;引导学生的思维向不同方向延伸,展开学术式的争论,从不同立场和视角,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类试题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知道,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自己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为基础,去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创新、进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更加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以从容、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
典型示例:
【例8】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小小的炮兵上尉登上了法国政治舞台,并从此叱咤风云长达22年之久,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世人对他的看法也褒贬不一,有人说拿破仑是进步潮流的代表,有人说拿破仑是一个战争狂人。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例9】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现在的圆明园
仅存少量景点,有人主张应在原地重建圆明园,有人则反对重建。
请从多角度思考,写一篇短文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题型分析:
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试题情境,选择一种观点,列举历史事实作答。
无论选答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学生答题时可根据自身实际,诸如知识能力的构成、兴趣、爱好、趋向等,选择自己赞同的观点,列举相关史实作答。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试题除了已列出的观点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提出其他的观点进行论证。
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此题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外,还可提出另外的观点,如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参半,没有主次之分。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创见性,答案的要点也较容易答全。
参考答案:
【例8】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但在作答时需注意以下两点:
①用历史辩证的眼光分析拿破仑,可以以他的对外战争作为突破口。
②要选用一定的史实论据。
【例9】反对:
(1)圆明园是中华民族备受屈辱的历史象征,是旧中国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直接见证。
保留原貌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功能,时刻教育人民不忘历史教训,只有提高国力,才能避免国难临头。
其中蕴含的巨大社会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2)圆明园的建筑当然可以仿古而建,但是当年园内价值连城的珠宝、文物被殖民强盗抢走或毁坏,如今这批最具价值的珠宝、文物已经无法收回,甚至无法仿制。
其精髓不在,重建又有何意义!
赞成:
(1)如今的圆明园仅存几个景点,重建圆明园,恢复当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经济的发展。
(2)珠海在一个非圆明园遗址的地方仿建圆明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京焉能熟视无睹?
(3)旧中国由于腐败无能,令国家蒙受屈辱,如果在原地重建一个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珠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不是同样可以教育人民吗?
(4)文物本身虽然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是文物的仿制同样具有社会价值。
2014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运用数字学习
第一,运用数字分析问题。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需要分析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这个时候,可以运用数字。
比如,在分析1950年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时,就可用一些数字说明:
(1)在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拥有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2)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至8%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至30%的土地。
这样的数字对比,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解放后要进行土地改革了。
第二,数字的情感教育作用。
比如,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可以用数字说明敌人进攻的凶猛、战斗的激烈。
“美国侵略军开始用300多门大炮向上甘岭阵地进行猛烈轰击2个多小时,发射炮弹30多万发,飞机空投炸弹500多颗。
然后,敌人以7个营的兵力,在40多架飞机和3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而“志愿军战士克服缺粮、缺水、缺氧等重重困难,在坑道里坚持战斗半个月”。
这些数字充分说明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深深的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三,与数字有关的历史名词。
一些历史名词和数字有关,比如,三八线是二战结束后,盟国协议以朝鲜国土上北纬38度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三八线长度248千米,宽度大约4千米。
这样,也就大致了解了作为军事分界线的三八线。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之辩证评价历史人物
一、推动社会论
主要看历史人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例题释疑】评价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的功绩不仅体现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更为重要的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国人觉醒。
他审时度势,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把革命逐步推向全国。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
孙中山革命的一生,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
二、历史功过论
将历史人物的活动分功和过分别评述,并综合指出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例题释疑】试评拿破仑。
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中,拿破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镇压了叛乱,粉碎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武装干涉,打乱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觉醒,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
但是战争后期具有明显的侵略和掠夺性质,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因此综观拿破仑的活动,对当时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起过作用的,他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三、历史阶段论
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例题释疑】评价蒋介石。
1.土地革命时期:
蒋介石与人民为敌,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2.抗战时期:
蒋介石领导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做出了贡献。
因此说,蒋介石当总统时独裁贪权,对付反对者不择手段;但他在抗战时期又为民族独立做出过贡献。
3.抗战胜利后:
不顾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发动了内战,既不得民心又不得军心。
总之,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有:
将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是否推动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评价要客观,不能随意夸大和否认历史人物的作用;评价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等。
只要方法得当,同学们就能轻松的评价历史人物了。
中考历史思辨性历史试题答题技巧
一、单一型辨析题
单一型辨析题是指题干所展现的观点要么是正确的,要么是错误的。
在解答这类辨析题时,要先判断观点是否正确,然后分析其原因。
因此,解答观点单一型辨析题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
一判断,二分析。
【例】“环境污染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又一个重要礼物”你同意这种观点?
为什么?
【解析】类似这样的题目,在作答时首先应该“辨”,辨即判断,要判断出正误,明确自己的观点,第二步就是进行“析”,即进行分析,这是答案的主要部分,就是对自己所持的观点进行分析,如果同意此观点,要说明理由,如果是反对或认为观点错误,则要说明理由、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要指出避免、改正该错误的方法。
第三是“结”,结即总结,在有些试题的答案中可以与分析部分重合或省略。
【参考答案】
我同意此观点,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的大批建立,所释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造成严重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问题。
我们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复合型辨析题
复合型辨析题是辨析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重要题型之一。
这类试题大部分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题目形式上比较灵活,如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前半句错误后半句正确、两部分都正确或都错误等,可以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受出题者的青睐。
其特点是:
题目所给的观点或材料可以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要点,而且往往各小点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因此,解答这一类辨析题时,首先要分析小要点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把握观点的正误,然后再对每一个小要点分别进行分析,最后总结。
【例】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算把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之一,但遭到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说:
“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针对此问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讨论,也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观点一:
认为应该纪念,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打破了世界的孤立封闭状态,是功臣,应该纪念。
观点二:
认为不应该纪念,正是他的航行,带来了一场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侵略,他是殖民侵略的头目。
请问:
你持哪一种观点?
请谈谈理由。
【解析】此题是一道典型的材料辨析题,虽然不用判断其正误,但是无论你持哪种观点,都得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持观点一的同学是从哥伦布航海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而持观点二的同学只是从消极影响进行分析。
严格的讲都是不完整的。
解答此题要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航海事件放到整个历史发展中去进行整体把握,分析此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到底是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呢,还是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如果是前者那就应该纪念,如果是后者就不应该纪念。
【参考答案示例】
我同意观点一。
虽然哥伦布的航行使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由此开始,但是他的航行也打破了世界孤立封闭的状态,使旧大陆与新大陆连成了一个整体,把世界各个地区联系在了一起,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哥伦布的航行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因此应该纪念。
(如同意观点二,可以仿照上述示例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总而言之在解答思辨型试题时一般按照三个步骤进行,即表明态度,有力分析,归纳总结。
第一,表明态度。
就是在答题时首先要判断原观点是否正确,表明自己的立场。
第二,有力的分析。
即对于你所持的态度、观点,搜集出有力的证据和理由来支撑。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你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否则那就是在胡说。
第三,归纳总结。
即在详细的分析之后,整理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理由条理化、鲜明化。
历史全面解析答题技巧
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
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
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
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
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历史 复习 答题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