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质实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6403814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150.80KB
黄土高原地质实习资料.docx
《黄土高原地质实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土高原地质实习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土高原地质实习资料
第一章黄土高原实习区
第一节麦积山-石门山
一、自然地理概况
本实习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东南的西秦岭地段,中心西北距天水市(秦城区)约41km。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05°56′~106°10′,北纬:
34°10′~34°30′。
区内包括了以地质地貌为主体的麦积山丹霞地貌和人文景观区,仙人崖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区,石门山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区,街子构造温泉景观区及折家河流域曲溪(流)景观区及龙王沟生态保护区。
地貌是给予了成因概念的一种地表形态,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实习区的主要景观资源。
依据海拔高程、岩石类型、地质作用过程和地貌形态,可分为剥蚀侵蚀中山地貌(I2)、花岗岩型峰林地貌(I3)及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I4);侵蚀堆积河谷地貌(II),包括黄土复盖区河谷地貌(II1)、黄土复盖区河谷阶地及牛轭湖地貌(II2)、侵蚀堆积河谷地貌(II3)和曲流及牛轭湖地貌(II4)。
麦积山-石门山实习区横跨划分我国南北气候分带的秦岭分水岭,北邻渭水,南携嘉陵,峰水晖映,山川秀美。
从东西方向看,麦积山地区又大致处于我国四个巨型地貌或台阶(青藏高原-高山、黄土高原-中山、低山丘陵及东部海洋)的第一、二台阶转换部位东测,海拔处于1000~3000m之间。
麦积山地区的渭河山及其东西一带,海拔多超过2000m,石门山为2095m,最高峰为松坪梁,海拔2334m。
区内水系如网,自秦岭分水岭分别呈南北流向,北侧的颖川河,东柯河及毛雨河等呈北北西流向注入渭河。
南测的白家河和花庙河呈南南东流向归并于嘉陵江水系。
对比南北水系,有南长北短,南缓北陡,南宽北窄和南清北浑的趋势和特点,上述特征均与新生代地质构造活动和沉积物类型不同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由于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地质地貌特殊,故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
在天水气候区划中,实习区区属于温和、温凉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实习区地形复杂,山峦起伏,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和区域性分带和差异性明显。
总的气候特征是:
温和温润,四季分明,冬冷却无严寒,夏热而酷暑,雨热同季,光照充裕,构成了游人进行游园活动和科学考察不可多得的宜人的气候条件。
二、地质背景
(一)区域地质背景
由中国大陆宏观构造地质图(1:
4000000)不难看出,麦积山-石门山所在地域在中国大地构造位置上隶属于中国东西中央造山带(昆仑—祁连—秦岭构造带)与南北中央造山带(贺兰—川滇构造带)两个巨型构造带的交接复合部。
区内具有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地质内涵,是国、内外的学界考察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地区之一,更是研究探讨中国南北自然环境产生差异原因及青臧高原演化和隆升机制的关键地带。
1、沉积变质地层
麦积山-石门山实习区沉积地层发育较全,从时代上看仅缺少太古代、晚元古代、古生代及中生代的部分地层。
从成因上讲,既有海相沉积,也有陆相沉积及风积物,类型较全。
上述地层因受地质构造长期反复活动的响,地层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和变形。
主要地层及特征如下。
(1)前长城系(Anch)。
分布在渭河两岸,以北岸为主,近东西走向,断续延伸,由一套变质较深的片岩、片麻岩和大理岩组成,局部混合岩化。
前长城系牛头河群由于构造复杂、变质较深、出露差、生物化石少,至今时代归属仍不统一。
据地层接触关系、变质程度及部分测年资料,对比后暂划归前长城系,属古元古界,形成时代早于19亿年。
(2)秦岭群(Pt1-2qn)。
呈弧形见于实习区南部,地层变质深、变形较强烈、由下而上可划分为下、中、上三个岩段。
主要岩性以绿泥石片岩、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和条状混合岩为主,夹变质砂岩和混合岩等。
秦岭群形成时代问题争论较大,一般划归为古-中元古界,形成距今约19~9亿年间。
(3)古生界(Pz)。
区内古生界地层主要出露有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及上古生界的泥盆系。
但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产状多变,地层及岩石较为破碎。
主要岩性包括寒武系的片岩、片麻岩、变砂岩,夹大理岩等;奥陶系(区域上可与陕西境内的丹凤群对比)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及正常沉积岩组合,中度凹陷变质;泥盆系以中泥盆统的四房湾组和上泥盆统的大草滩群为主,主要岩石类型为变砂岩、石英岩、千枚岩夹含砾粗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等。
寒武系、奥陶系和泥盆系地层主要见于区内东部,中、南部和西南部。
(4)中生界。
中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景区及公园的中心地区,以白垩系地层为主,分布面积也较大,次有侏罗系地层极零星见于土桥子一带。
白垩系地层分布面积较大,而且集中,层厚,近水平产出。
白垩系地层因构成闻名遐尔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石窟)的载体而进一步被命名为麦积山组(k2m),标准剖面位于土桥子以西的陈家庄-阮家沟一带。
层型剖面厚度大于482.50m。
麦积山组岩性主要为一套砖红色-紫红色厚层块砾岩夹砂砾岩及砂质泥岩。
(5)新生界(Kz)。
新生界地层在区内出露较为广泛,包括第三系和第四系,第三系的古近系和新近系为一套砖红色砂砾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夹灰绿色泥岩薄层和透镜体;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实习区北部及全区各主要河谷内,成因类型以风积黄土为主,次为河流冲洪积层,局部为湖积层。
2、岩浆岩体
麦积山-石门山实习区岩浆岩体较为发育,出露面积较大,时代连续,类型多,计有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
其中以印支期的花岗岩(党川岩体)和燕山期花岗岩峰林地貌为典型。
党川岩体集中在距今约1.95~2.39亿年前的中生代早期,岩性以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为主;石门山岩体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距今约1.45~1.91亿年前的中生代晚期,其主要岩石类型为肉红色、中粒块状花岗岩。
除上述两个世代的酸性岩浆岩体外,区内尚有众多构造期的不同类型岩浆岩的分布,而且至今新构造运动活动频繁,说明了该区所处的特殊的区域构造位置,即区域构造主应力的集中和可能的地热点和构造三联点的存在。
3、地质构造及其特征
麦积山-石门山实习区地质构造形态主要表现为多期次、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并叠加于区域破碎背斜构造之上。
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方向各异,性质复杂,规模及发育期也有所不同,其中以近东西断裂为主,规模也较大,对区内地质地貌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北而南主要有9条。
次为近南北向和北北东向,共有7条,另有北西向和北北西向5条,以上区内主要断裂共计21条。
其中以F2(渭河南缘断裂)、F3(党川至土桥断裂)、F6(夏家坪至河口断裂)、F10(马家坡-康家崖-土桥子断裂)及F11(温家庄断裂)最具代表性,上述断裂的共同交接、复合在形成区内主要地貌景观和地质构造遗迹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F2和F3分别代表了北秦岭造山带的北界和南界,是区内东西中央造山带的主轴线,F6则是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碰撞与最终缝合的典型活动带和南北秦岭的分界线,F10和F11则是中国南北中央造山带(贺兰-川滇构造带)在区内延伸通过的具体位置,特别F10与F3的交接部位基本上代表了两个巨型构造带在实习区具体衔接的构造点之一,具体位置大致在麦积山南,土桥子东侧。
沿该断裂带和交接点,岩石变形极为强烈,区域地貌分异明显,尤其控制了实习区中新生代构造盆地的形成和白垩系地层的分布范围。
如麦积山的红色砾岩大致分布在F3以北和F10西北的特定地区。
F11又对实习区的温泉成因起着通道作用。
(二)地质地貌遗迹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上述各类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和遗迹是在天水地区长期复杂的地质构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尤其是在喜马拉雅运动期的主幕—第二幕即新生代构造运动开始逐渐形成和深化而成的。
既是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及构造运动等)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地球引力、太阳福射及流水侵蚀等)联合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也是地质构造深化的阶段性产物。
据区内地层特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岩浆岩体、变质强度、古生物面貌及地貌特征等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地质深化史可以追朔至中元古代长城纪以前,距今约20亿年左右。
其间经历了9个大的构造旋回,15个世代的构造演化变形过程。
总的演化趋势为地壳经历了由强列活动到相对稳定,由复杂到简单,由海洋到陆地,再到山地的多个深化过程。
具体可划分为以下6个主要阶段。
1、前中元古代阶段(AnPt2,时代距今约19亿年前)
19亿年前,包括天水和麦积山内的甘肃广大地区处于广海环境、地壳在频繁振荡中作大幅度沉降,并伴有海底火山喷发活动,形成了分布在本区的前长城系(Anch)含有火山岩的碳盐岩~复理石强变质沉积地层,该期岩浆侵入活动不甚发育。
漫长的前中元古代时期经历了强烈而复杂的多期次构造运动,主要构造运动为阿拉善运动,受其影响长城系遭受变质改造,从而奠定了后来沉积盖层发育的古老结晶基底。
2、中、晚元古代阶段(Pt2~Pt3,时代距今约19~5.7亿年)
自阿拉善运动后,天水地区在古老基底上又分为近东西向的南北坳陷和隆起相间的构造貌格局,隆起区剥蚀,坳海槽接受沉积。
历经了约5亿年的工城纪,岩浆侵入活动仍不十分发育,以后地壳隆而复升,经强烈运动后褶皱隆受剥蚀,使元古界地层发生绿片岩相变质,形成了区内南部秦岭群(Pt1-2qn)变质岩系。
尔后,局部地区发生海水侵漫,天水海与华北海相通,接受了震旦系海相和陆源碎悄沉积(现今区内剥蚀尽)。
历时约13亿年的中、晚古生代自长城纪~青白口纪末,北山海水三进三退,祁连海四海四落,天水地区也处于时而海槽时而陆缘的复杂环境变迁之中。
3、早古生代阶段(Pz1,时代距今约5.7~4.08亿年)
早古生代时期,该区地壳活动极不均匀,差异性较大,西秦岭和天水地区活动较为强烈。
元古代末的托莱运动使全区上升遭受剥蚀,直到早古生代寒武纪早期才局部下降。
西部天山海水由西向东侵漫,在本区沉积了一套早寒武世(∈1)碳酸盐岩~硅质岩沉积。
晚寒武世时,海水后退,接受砂泥质沉积。
该期天水地区岩浆活动比较平静。
到了奥陶纪时,地史演化与寒武纪基本相同,但西秦岭及天水地区作为秦岭海槽一部分,夹持于陇西与摩天岭南北古陆之间并与南部扬子海槽相通,同时接受浅海碎屑沉积。
中、晚奥陶世时,海水动荡不定,并伴有海底中基性为山喷发活动,形成了本区丹凤群(Pz1dn)一套绿色片岩等混杂沉积,并伴有中性岩浆的局部侵入,如区内的加里星期闪长岩脉(δ33)。
志留纪时,地史深化基本沿袭了奥陶纪,处于海水时进时退,海槽时宽时窄,沉积时快时慢的过程。
志留纪末,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强烈碰撞褶皱造山,在区域上形成了祁连—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奠定了该区东西向的构造局,位于本区典型的板块碰撞带地质构造遗迹大致在此构造期定型。
与此同时,自北向南发生一系列近东西向的逆冲推覆构造和北东及北西两组以上韧性剪切构造带,前期岩层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贺兰山南北向构造带自寒武纪萌动,奥陶纪发育,志留纪最终定型,自志留纪后速、整体抬升为南北向隆起带,成为鄂尔多斯古陆之西缘,并自北向南指状延伸进入天水及其以东地区。
是区内构造演化的重要阶段。
4、晚古生代阶段(Pz2,时代距今约4.08~2.45亿年)
地史发展阶段进入晚古生代,虽历经时间短,但在壳运动相当强烈,且很不均衡,尤其是西秦岭纬(东西)向构造带表现最明显,全区呈现持续的快速沉降,表现为下沉幅度北强南弱,沉积厚度北厚(>15000m)南薄(约8000m)。
岩浆作用微弱,以中酸性和基性岩浆侵入为主,形成了本区南部中、晚泥盆世(D2、D3)R厚达数知m的陆缘海相碎悄岩沉积层及零星分布的海西期石英闪长岩(δO41)和花岗岩(r14)等侵入体。
5、中生代阶段(Mz,时代距今约2.45~0.66亿年)
中生代是该区地壳由生强烈活动时期转入相对平静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新阶段,海水自三叠纪晚期(即距今2亿年左右)逐渐后退,构造运动虽较弱但频度高,早期的印支动动和晚期的燕世时发展为时陆时海的海陆交互沉积环境,沉积层厚达13000m。
到了晚三叠世,天水地区现现局部湖泊泽环境,接受了厚度不大的砂页岩沉积。
中生代三叠纪中晚期的印支构造运动及全省及全西秦岭地区,使秦岭地区的海水全部退出,从而结束了该区的海洋环境并转为陆地的发展阶段。
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前印支期各地质体及断裂带受到不同程度的复合、叠加和改造,并产生了东西向,北西西向和北北东向大断裂,如渭河深大断裂等,并伴随广泛的中酸性岩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本大面积的印支期花岗岩体现(r15-3),党川花岗岩体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这一发展变化在天水地区具有划时代的地质意义。
印支运动以后的侏罗纪,天水地区转入陆地环境,沉积地层以陆相为主,除局部地区的小型山间盆地接受山麓相红色碎屑沉积夹炭质泥岩沉积,如麦积山土桥子一带的陈家庄组(J1-2C)以外,其余大部分为上升剥蚀状态。
到了中侏罗世末,由于燕山构造运动的频繁活动,全区进一步挤压褶皱上升,尤其是晚侏罗世的第在幕构造运动表现相当强烈,发生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景区内石门山一带的燕山期花岗岩体(r52)就是这一发展阶段的产物。
在花岗岩侵入及形成的各不同地质时期,由于受到南北方向为主的构造应力的长期作用,使岩体发生有规律破裂和断错,形成典型的组节理构造,即330°∠89°、237°∠70°和160°∠10-15°,它们把花岗岩切割成似菱形柱体(图8)。
这是石门山和党川花岗岩区峰林地貌形成的主要内动力和构造条件。
在距今约1.44~1.00亿年的早白垩世,全区上升剥蚀至早白垩世晚期转入热带—亚热带温湿—半干旱气候环境。
地壳伴随不均衡下沉,形成一些较大的内陆和山间湖盆地,接受周围山地剥蚀搬运来的粗粒沉积,以角度不整合复盖在侏罗系沉积上,形成了总厚大于5700m的油页岩,膏盐,含铜砂岩、煤及矿等的沉积层(本区缺失)。
到了距今约1.0~0.66亿年前的晚白垩世时,全省受燕山运动第四幕的影响,大部成山,仅东部天水以南及兰州以西形成大小不等的内陆山间湖盆地,接受并沉积较厚的山麓及河湖相沉积。
由于渭河大断裂,党川~甘录寺断裂与李子园~元龙大断裂带的相互制约、强烈活动,使麦积山~石门山一线之西的内陆盆地进一步扩大,东南升而西北沉,故在麦积山及仙人崖一带的盆地内沉积了晚白垩世的巨厚层陆相红色砂砾岩层沉积,并被命名为麦积山组(K2m),构成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观和载体。
6、新生代阶段(Kz,时代为距今约0.66亿年以来)
中生代晚白垩世末期的燕山运动最后一幕(第五幕),活动最强烈,地壳强烈褶皱上升,是西秦岭的天水地区由陆地转化为山地的关键的构造地貌褶阶段。
新生代第三纪时(0.66-0.018亿年)受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影响,全省普遍继续褶皱上升为山闭幕式遭受剥蚀,沉积范围缩小,山间凹地接受了古代系和新近系的红色砂泥质沉积(如甘泉寺组)。
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结束了第三纪的沉积历史并在西秦岭地区伴随强烈的地壳垂直升降运动和南北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沿断裂形成渭河北岸的零星分布的浅成相亚碱性~碱性花岗正长斑岩岩株(rξπ16)
本区地质发展历史进入距今约180万年以来的经四纪地质时期,受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的影响,天水麦积山地区以断块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
西秦岭阶段性的上升并最终构成我国南北方自然地理这一天然屏障的皱形,渭河及嘉陵江已经定型并开始垂向深切为谷,奠定了今日地貌景观的基本格局。
据古夷平面,河流阶地及白垩系地层抬升高度等估算推测,西秦岭地区和天水地区新生代以来平均上升速率在0.1-1.0毫m/年,最大上升速率达1.4-1.5毫m/年。
又从区域构造环境上看,天水地区活动断裂构造较多,且处于西秦岭纬向构造带和贺兰~川滇经向构造带的交汇部,新构造活动剧烈,地震活动异常频繁,构成了国内和甘肃省内第四纪以来新生代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主要特点之一。
综上所述,天水麦积山地区自元古代地质时期至今,已有20多亿年的构造地貌演化历史,其总的特征是由强烈活动到相对稳定,由海洋环境到陆地环境再到山地环境。
在大约距今4亿年前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碰撞造山形成祁连~秦岭加里东主构造带。
大约在距今约2.3亿年的印支运动早期(三叠纪)伴随强烈岩浆活动,形成党川花岗岩体r51-a;印支运动晚期,海水由该区全部退出,从而结束了长期的海侵历史,转为陆地,褶皱上升,遭受剥蚀;距今约1.4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晚期(第三幕),伴随强烈构造活动形成了厂门山花岗岩体(r52);进入白垩纪末期的燕山运动最后一幕(第五幕),地壳强烈褶皱上升,成为西秦岭及天水地区由陆地转化为山地的关键时期,距今0.24亿年的晚第三纪以来,尤其是第四纪(距今180万年至今)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最终奠定了今天的区域构造地貌格局。
由于西秦岭及其毗邻青藏高原晚第三纪以来的强烈隆升(印度板与欧亚板碰撞远程效应)使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垩化,变得更为干燥,风的地质作用盛行并自西北向东南分选沙漠砂在黄山高原和本景区及公园北部形成典型的风积黄土沉积及黄土塬梁峁等壮观地貌资源和遗迹。
与此同时,嘉陵江和渭河水系已最后定型,形成各种峡岩、曲溪、瀑布及湖泊景点。
三、主要实习观察点
麦积山-石门山由于所处的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及悠久而复杂的深化过程,留下众多的可供科考、科普教育和观赏的不同地质时代的沉积变质岩类、不同期次的花岗岩、白垩系的红色砂砾岩及第四系典型风积黄土沉积以及由这些地质构造景观资源所形成的花岗石峰林地貌、红色丹霞地貌(群),构造温泉,深切河谷与瀑布,黄土和曲溪地貌等。
更重要的是特殊的构造环境使这里发育着多元化的地貌类型。
从而决定了该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
沿着中央南北构造带已成为我国最为活动的新构造与潜在地震的多发带之一,区内南部的板块缝合带则决定了景区西南方向众多金属矿产的形成。
(一)地质遗迹类型与分布
1、板块碰撞缝合带形迹
系华北板块(塔里木-中朝板块的组成部分)与扬子板块碰撞缝合带,由一套海系环境下基性火山岩变质而形成的绿色片岩组成。
分布在区内南部和西南部的夏家坪-王家庄-徐家庄-土桥子—线,徐家庄以东呈近东西走向,以西急转为北北东走向。
土桥子及其以南的秦岭分水岭可以直接观察到缝合带的特征。
区内出露长度约40km,宽度为5~9km,面积约210km2。
2、中国东西中央造山带和南北中央造山带的构造结点形迹
系指中国中央造山带的东西造山带(昆—祁—秦)和南北造山带(贺兰—川滇)的交接复合部位,或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东北结点,该构造结点主要分布在党川东西向断裂(F3)、夏家坪-徐家庄东西向断裂(F6,亦即南北秦岭的分界线)与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的代表断裂F10交接部位。
具体位置可有二:
一为麦积林场以南和土桥断裂一带,一为李子园乡以东的F6转折端附近。
它是贺兰—川滇构造带可能的深部构造热源带(点)和潜在的中、强地震多发(区)带。
3、断裂温泉遗迹
主要分布在温家庄以东的F11断裂带上,该断裂断续延伸,长达(北东方向)20km,温泉泉眼(15眼之多)基本沿F11次生断裂带分布。
泉眼较集中分布在宽200m范围内的大理岩和科长角闪岩等岩石中。
泉水水温适宜(39~42℃间),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
是比较理想的疗养和热水浴场所。
除已有温泉外,可望在该断裂的延伸方向,如杨山庄及董家湾一带的变质岩与白垩地层间的同一构位置上发现并开发新的温泉景点。
4、风积黄土地层
实习区北部属黄土高原南缘,更新世以来由风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典型黄土沉积不但分布广,而且厚度较大。
野外考察得知,该区黄土形成于第四纪早期。
虽黄土厚度不如兰州的厚,但地层发育全、黄土与古土壤序列清晰,它是青藏高原隆升所形成的区域环境效应及风的地质作用的最终遗迹,与黄土高原腹心地区的剖面可比性较强,尤以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离石(e2ol)和马兰黄土(e2olm)最典型,它是秦岭、黄土高原和渭河变迁的直接证据。
分布于渭河两岸及其东泉乡和甘泉乡之间的广大地区。
可供观察研究的剖面在东柯河口及甘泉乡一带。
复盖面积约250km2。
5、集中的多金属矿产地遗迹
主要分布在区内西南部丹凤群地层中,形成以金、银为主的多金属矿产地10余处,具一定开采价值。
该类矿产的形成与印支期花岗岩侵入及其区域性断裂活动而产生的地内热液交代作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二)主要地貌类型与分布
1、麦积山丹霞地貌
地壳表面各种各样的自然风貌,都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地表形态上的巧妙组合。
其中造型奇特、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貌本身即是很好的风景旅游资源。
分布于区内北部的土桥子-麦积山-仙人崖-滩子头—线,呈近东北方向延伸,东北长约20km,西北方向最宽,为12公里,面积约130km2。
该新生代沉积地层分布面积较大。
地层厚度也较大,故以麦积山命名为麦积山组(E2m)。
老第三系砖红色砂砾岩,岩层产状基本水平,形成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源,具潜在的开发前景。
麦积山“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是典型的“麦垛式”丹霞地貌。
仙人崖,从地貌上看,形如覆盂,又像蛤蟆嘴,是延弧形裂隙风化剥蚀形成的天然洞穴。
仙人崖主要由西庵和东庵两部分组成。
古代庙宇都修建在月牙形的崖坎内。
周围山体岩石被侵蚀风化,经过风和流水的搬运作用,迁移至湖中沉积,形成陆相碎屑岩,即第三系麦积组。
由于当时沉积的气候环境变化而形成了各种紫红、黄绿色的中细粒长石砂岩、沙砾岩、钙质粉沙岩,这些沉积岩中沉积构造发育,具有很好的大型槽状层理、交错层理,示相性典型,是古湖泊环境的良好标志。
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在高约142m、形如农家积麦之状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有窟龛194个,蔚为壮观,和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一起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中国的四大石窟。
这里出露老第三系的红色沙砾岩,构成麦垛山体的岩石,质地粗糙,节理又相当发育,不宜精雕细刻,故而以泥塑和壁画艺术为主。
经过一千五百个春秋,塑像并未溃散,泥土几乎与坚石相似,这种特殊的和泥法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艺术。
麦积山石窟艺术之所以独具一格,特殊的地质条件也有一定作用。
大约在公元734年(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崖壁中间洞窟塌毁后,整个石窟群开始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
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5个。
在全国著名的石窟中,以麦积山周围的风景最为秀丽。
山峦上密布苍松翠柏,野花茂草。
麦积山所在的小陇山,植被的垂直分带明显。
拔海<1800m,以锐齿栎为主,混生华山松、油松、山杨、白桦等;1800~2200m间,以辽东栎为主;>2200m,有小面积的青扦林。
2、石门山花岗岩峰林地貌
花岗岩是地面上最常见的酸性侵入体。
据统计,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覆盖在地表上的面积,为所有其余侵入岩的20倍。
它质地坚硬,岩性较为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多构成山地的核心,成为显著的隆起地形,在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常形成挺拔险峻、峭壁耸立的景观。
花岗岩由于节理风化、崩塌作用,常形成峭壁悬崖、孤峰胫天、石柱林立等奇特景观,如黄山的莲花峰、炼丹峰和天都峰,华山的东西南北中五峰相峙,天柱山的天柱峰,九华山的观音峰也非常典型。
表层岩石球状风化显著,还可形成各种造型逼真的怪石,如海南的天涯海角、鹿回头、“南天一柱”,浙江普陀山的“师石”,黄山的“仙桃石”等,更具观赏价值。
我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东的第二、三级地势阶梯上。
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
中国的许多名山,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辽宁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山东的泰山、崂山、峄山,陕西的华山、太白山,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浙江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湖南的衡山,河南的鸡公山,广东白云山、罗浮山,广西贵平西山等,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所组成。
天水的石门山,是甘肃著名的游览胜地。
主要分布以区内东北部F10断裂东南侧,呈北东走向,北东方向长约30公里,宽约3—5公里不等,面积约70平方公里。
主要由花岗岩(Υ15)和二长花岗岩(ηΥ15)组成。
这里出露海西期的大片花岗岩岩体(灰白色黑云母花岗岩,有花岗岩伟晶岩脉的穿插)。
连片整体的花岗岩,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支离的山峰呢?
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会产生原生节理。
成岩后,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又形成许多次生节理。
石门山花岗岩体的围岩为中泥盆统大草滩群,主要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夹少量变质砂岩。
在这里可以测到以东西向为主的几组节理,局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土高原 地质 实习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