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6387153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62.49KB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x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主持人:
黄福云、何大学
课题组成员:
高正烈、马庆增、马雪敏、李伯奇、焦冉、宋伟、肖霞
课题顾问组:
王忠东、张敬邻、李凯
二、课题级别: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HJG10023),是淮北市教育局2010年批准的市级调研课题,由淮北市教育局组织,淮北二职高主持并负责调研实施。
三、课题界定:
中职教育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总量、结构和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近些年来,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低,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厌学和学习障碍等现象较为严重,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的课题界定,就外延而言,类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包含农村与城镇职业学校,研究对象是中职学校学生,研究内容为学生学习障碍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本课题研究通过样本调查、理论探究、实践探索、完善机制、形成成果等阶段,着力解决学生学习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通过培养与研究,达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生学习活动是受其个体的人生价值观、各种非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对其学习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外部因素或情境等影响。
近几年来,任教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多有这样的体会:
许多学生学无动力,教师教得吃力。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迷迷糊湖、得过且过、松松垮垮、毫无上进心。
造成这些学生学无动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基础差、学习能力低。
近些年来,国家高考政策的调整,高校扩招引发普高的扩招,大量成绩中等以上的初中生毕业生进入普高就读,致使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
这些职校生大部分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从初中教育进入职业教育,职校生面临两个较大的挑战,一是课程内容的增多和程度的加深,二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
初中阶段的课程主要如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这些课程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产生厌学心理,或多或少有点提不起兴趣。
与此同时,进入职业学校后,大量的专业课程一时间让他们学习无从下手。
如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原理》、《多媒体基础原理》;财会专业的《财务会计》、《工业会计原理》,机械专业的《电工与机械》、数控专业的《数控机床操作》等,这些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
由于专业课本身的特点使职校的教学方法与初中教学有很大不同,职校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多一点。
这些变化使初中阶段基础本来就很差、学习能力很低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程难入门,摸不透,吃不消。
结果,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就随之慢慢减弱。
二、学习动机不明确。
在心理学中,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
这种内部动力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我要学”所引发的。
没有动机,就学无动力。
奥苏贝尔指出:
“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关系。
”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的需求强烈,求知欲旺盛,学习自主自觉,并能全力以赴,希望成功。
曾经有一项教育研究调查表明:
相当一部分的职校生就读职校的目的不明,有的是迫于家庭的压力,有的是为了混日子,有的是混文凭,有的是来结交异性等等。
这些学生本身就缺乏学习的需要,动机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的。
通过研究,以帮助学生在破解学习障碍这方面摆脱困境,培养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因而本课题极具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此类课题研究成果在我省中职学校几乎未见优秀成果案例,即使有人研究,也比较肤浅。
本课题组力图通过有效研究,最终形成一个高效可操作的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与对策研究的模式,为本校乃至本地区职业学校的找到一条解决学生厌学、提高育人质量的实施操作根据。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很大的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初中学校的学困生、问题生和厌学生,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适时适势进行学习障碍疏导,最终形成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障碍的整套对策理论。
通过本课题研究,能深入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状况、目的、存在问题和学习现状,改变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障碍较多等现象,克服厌学和解决学生学习障碍及其他学习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讨制约学生学习行为和产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发现寻求消退、减少、排除不良学习习惯的最经济最有效的理论和技术对策,促使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题研究,能指导职业学校更好地实施职业指导,帮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使企业更好地了解职业学学生,实现学校、社会、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学生,进而能提高毕业生质量,促进职业学校学生更好的、更优的就业,进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本课题研究,能促进职业学校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实施有的放矢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本课题的实施,就是用案例去研究学困生、学障生、厌学生各自的个性及其形成的条件。
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寻找因材施教的方法,从而真正做到: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人成才”,这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正是开展本课题研究深层次意义和价值所在。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范畴。
通过分析、调查研究和理论体系构建,进一步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作出界定。
以本校学生为样本,辅以本地区兄弟职业学校学生的抽样调查,了解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障碍的成因以及学困生、学障生的学业现状、特点等,并进行归类,从而建立学校转化解决学生学习障碍的组织、制度和激励机制,开展系列的破解影响学生学习障碍的实践活动,对中职学校学困生、学障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营造出学生健康成长和良性学习的环境
(一)研究内容
1、以学科和专业教学为经线,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四大块:
①分专业、年级、城乡学生类型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障碍类型,进行原因分析,并探讨、研究排除学习障碍的策略;
②分文化课、专业课、实践技能课进行学习障碍特征的分析研究;
③学习障碍特征、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研究。
④形成中职学校各学科、各专业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最佳教学策略。
2、以综合研究为纬线,研究内容包含六个方面:
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成因,存在的学习障碍、特征和表现形式的分析;
②寻找排除学生学习焦躁、恐惧心理策略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③对“引导学习心理优势,弱化学习心理劣势”的研究;
④进行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健康的养成和心理干预对培养学习兴趣的研究,形成一套适时适势的排除学习障碍的疏导策略;
⑤初步形成切合职业学校学生排除学习障碍的学习方法、特征和模式;
⑥改革教学方法,形成“让每一个学生都实现良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的研究。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进行如下分步研究:
1、学生学习障碍成因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把握影响学生学习的真实障碍和具体情况。
①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研究。
首先,由课题组研制一个开放式的教师问卷,对各科教师和班主任进行调查,要求他们写出班级中有学习障碍学生的数字,并写出影响学习积极动因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原因。
随后,由课题组编制出“中职学生学习障碍情况调查表”,发给教师和学生填写,主要内容是列出学习障碍的表现、分类、特点和成因,让师生确定哪些是学生所共同具有的,哪些具有共性,哪些是可以克服的,哪些是可以逐步修正的。
②通过现有资料和调查数据对学习障碍成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③通过教师座谈、学生座谈和家长座谈等形式,掌握典型的学习障碍成因的材料。
2、解决学习障碍的理论学习和正确意识树立。
参研教师要努力学习解决学生学习障碍及学障生、学困生转化的理论知识,确立关注学障生、学困生发展的理念,比如:
多元智力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分类要求,分层教育”的理念、因材施教的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等等。
初步掌握转化学障生、学困生的方法技巧。
3、开展心理教育,树立学生自信,唤醒主体精神。
①情景教育法。
采用现身说法、故事演讲、榜样示范、角色扮演等教育方法。
②活动体验法。
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主题活动、兴趣活动,开展军训、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科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等活动,让学障生、学困生学习生活有趣,学习有意义,学习有目标、有方法,努力做到从“我怕学”、“不愿学”、“不想学”转化到“不怕学”、“愿意学”、“我想学”、“我能学”。
4、加强教学改革,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机制。
一是改革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内容:
按企业的需要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知识现状,使用好现行教材;允许将教学难度与学生水平相差太大的内容砍掉,降低教学要求和难度,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扬长避短,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展他们的特长爱好,发展个性;二是采取“面向全体、分层递进”的分层教学策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层次感清晰的不同的分层目标、分层评价,实施分层设计、分层辅导和分层作业,通过分层施教,达到分层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三是强化实践课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课时毕生,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四是强化实习实训,提高实习实训质量。
5、加强学法指导,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机制。
一是开发学生潜能,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培养发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
二是排除学生情感障碍,优化非智力因素。
学生产生学习困难,肯定存在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科不喜爱等原因,教师要在弄清楚根源的情况下,排除学生的情感障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三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减少学习障碍,拟编写《淮北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学法指导手册》供学生实践操作。
四是加强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学习、生生互动、师生有效的沟通与反馈、评价,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群体优化。
6、建立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一是赏识性评价(情景激励性评价)。
改善师生关系,尊重、赏识“学困生、学障生”,实施发展性评价,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到自信的支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培养兴趣,确立目标,改变其精神面貌,矫正不良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困生、学障生”的学习积极性。
7、建立优化学困生、学障生转化的外在机制
一是建立师生互助发展合同制,业绩与奖惩挂钩。
学校建立专业部、班级考核目标,把学困生、学障生的转化作为考核的硬指标,落实到教师个人。
实行教师与学生的互助合作制和导师制。
二是完善家校沟通机制。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家长通告学生学校的情况,重视家长的各种意见,与家长共同配合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实施替代学分。
人无全才,智力多元,学生数学英语的学习成绩往往不好,然而他们却有其他方面的特长,可以采用替代学分的形式,用实训作品、技能大赛成绩、德育学分、专业技能、歌舞、书画演讲、写作交际和社会活动、见义勇为、为人服务、社会责任感等成绩和表现来替代文化课的不及格,只要总学分达到规定的要求,就可以毕业,还可以评三好学生,可以评为学习的榜样。
8、及时评价、总结、反馈提高。
每个阶段、每个个案通过针对性测试,对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不断改进。
(三)研究方法
1、资料和文献法:
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
2、调查研究法:
追踪调查“学困生、学障生”的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3、个案分析法:
把转化模式中的对子“教师+学困生、学障生”“优生+学困生、学障生”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后差距,总结经验。
4、行动研究法;全体参研教师、参验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业成绩,逐步转化。
5、经验总结法:
实验探索、提炼成果、理论创新、推广成果。
6、观察法:
观察“学困生、学障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7、测试法:
通过学业测试了解“学困生、学障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8、实践反思法:
通过学术探求、群众性实践验证、建立操作框架,认真分析比对和实践探究,形成实验型科研论文、实践型成果和研究型科研课题方案。
七、研究条件及研究进程
1、研究条件:
课题负责人黄福云系学校校长,曾担任两个省级课题,两个市级课题的负责人,在CN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3篇,6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校长培训班、提高班和研修班,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组织领导协调能力。
在淮北地区具有非常好的人脉,能为本课题的实施和成果推广提供保障。
课题负责人何大学系学校职教研究室主任、市职教教研员、市计算机学科带头人,对职业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具有成熟的思考和独特的经验。
本课题由校长担任课题组组长,职教研究室负责搭建课题研究网络,另将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顾问组,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课题组成员均系学校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骨干,具有丰富的研究能力和管理经验,课题组是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团队精神的梯队型研究队伍,有很强的教研意识,具有一定的取得教科研成果。
本课题组成员在近三年内已完成三个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学分制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弹性学制管理方案与实践研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和两个市级课题:
《进城务工人员的岗前培训与调研》、《CAI辅助教学及课程开发研究》,发表论文数篇,德育活动成效显著。
学校计算机网络和图书馆是课题组成员查阅资料的重要来源,学校具有较多研究性书籍资料。
学校及课题负责人与本地及外地市众多学校拥有良好合作关系,学校严密而成熟的教科研管理网络是组织课题的保证。
课题组资料准备充足,研究方法成熟,实施有计划、有方案,有专人及时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资料准备充分。
学校德育网络、心理咨询机构和计算机网络中心,能为课题提供实践应用研究。
2、人员分工
黄福云:
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及应用推广。
何大学:
制定本课题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和课题的理论性研究,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
高正烈:
负责课题的协调和实践性探究研究。
马庆增:
课题联系人,负责学生实践技能课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以及课题的实践性操作研究,书写课题报告,撰写论文和阶段性总结。
李伯奇:
负责专业课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参与课题实践探究、书写指导和总结报告。
马雪敏、肖霞:
负责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研究及对策研究;
宋伟、肖霞:
负责数据调查、问卷调查、查阅收集整理资料和实践探究等。
焦冉:
负责文化课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参与数据调查、问卷调查、查阅收集整理资料等,书写论文。
3、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期限为18个月,2010年10月开题,2012年2月结题,研究进度大致分为调研现状与分析问题、设计制度与实践验证、整理完善与成果总结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的形成阶段(2010.8-2010.11)
成立课题组,进行合理分工,责任明确,措施有效。
一是撰写项目申报书,申请立项并及时开题进入研究阶段。
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家访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现状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学习障碍的成因,形成有关“学困生、学障生”的成因、心理分析等调查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三是进行分析问题,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操作目标开展研究,对课题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路线,完成课题实施方案,完成有关理论学习,收集整理相关材料。
第二阶段:
课题的实施阶段(2010.12-2011.6)
一是落实分工,开展实验,收集实验资料,对学校的教育观进行制度设计,对学生学习障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解决障碍寻求和提供依据。
二是积极实施试点研究,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和学生的学习观,力求寻找方法。
三是进行理论探究,撰写经验文章,指导试验。
四是反复对照比较,修正实验数据。
第三阶段:
课题的验证、修改完善和总结阶段(2011.7-2012.2)
一是整理实验实录,提炼实验成果;二是撰写论文,出版论文集,录制实验光碟。
三是学校推广、验证、提升实验成果。
四是进行课题总结,聘请专家结题验收,组织鉴定,形成汇总报告、结题报告和成果汇编,课题结题。
研究期间召开8次专题研讨会。
具体安排为:
1.2010年11月,召开开题会;
2.2011年1月,召开调查分析会;
3.2011年3月,召开材料分析、讨论会;
4.2011年6月,召开综合研究讨论会;
5.2011年9月,召开阶段性试验总结会。
6.2011年12月,召开课题初步成果汇总会(成功案例、典型案例、研究论文、新的育人观的构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等进行总结)。
7.2012年1月,召开课题总结、组织鉴定和课题成果发布会。
8.2012年2月,召开结题会。
八、预期研究成果
一、第一阶段成果:
建立多种形式的调查量化表,形成初步的分析结论,完成阶段性的研究和论文,形成阶段性的成果,对学生进行全流程、多角度的综合研究、甄别,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引导与指导,形成应用研究报告。
二、第二阶段成果:
形成切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的教育教学策略模式方案,各子课题汇总形成总课题报告,在全校推广施行后,形成总结性文章和经验性论文,形成结题报告,推广,发表。
三、课题组成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
四、印制成果集,在兄弟职业学校推广成果。
九、经费支出预算
课题开题费:
200元
课题鉴定费:
600元
课题研究费:
4200元
文献资料费:
600元
专题研讨会:
100元×8次=800元
其它:
600元合计:
7000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学生 学习 障碍 成因 对策 研究 开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