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关于秋季的诗词鉴赏送给大家.docx
- 文档编号:6384950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82K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关于秋季的诗词鉴赏送给大家.docx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关于秋季的诗词鉴赏送给大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关于秋季的诗词鉴赏送给大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关于秋季的诗词鉴赏送给大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关于秋季的诗词鉴赏送给大家
秋词
唐代: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悲寂寥:
悲叹萧条。
春朝:
春天。
排:
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
青天。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不过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不过,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点,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即使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不过,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个别致的景观的描绘,体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不过它所表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但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
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秋夜曲
唐代: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译文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
注释
秋夜曲:
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
桂魄:
即月亮。
相传月中有桂树,又月初生时的微光曰魄,故称初生之月为桂魄。
轻罗:
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
已薄:
已觉单薄。
筝:
拨弦乐器,十三弦。
殷勤弄:
频频弹拨。
空房:
谓独宿无伴。
赏析
首句点明时间,夜幕初临,月充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
这与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应,因为天气已凉,所穿的轻盈细软的罗衣,已感到单薄了。
但还不觉得寒冷难忍,所以还没更换衣服。
字里间隐隐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
第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
讲述女主人公一直在室外弹筝,从月亮初升一直到夜深,仍然在频频弹拨,丝毫没有回房的意思。
实写女主人公迷恋弹筝,以至废寝忘餐。
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并不是因为爱弹筝爱得入迷才这样,而是“心怯空房不忍归”,以揭穿了女主人公内心处的秘密。
末句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
写女主人公在深深思念着远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愿独守空房,只有借弹筝来排遣凄凉寂寞的情怀。
房空,心更空虚,其情悲切。
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诗人描写了一种清冷的景象,以此为“背景”,再写女主人公的“衣着”,以衬托其孤寂。
末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接写“弹筝”的行动,似迷恋乐曲,实际上以乐曲寄情。
末句画龙点睛,通过正面抒情,对思妇的心理活动,实行了生动深刻的刻划,顿觉无限幽怨之情跃然于纸上。
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
诗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心境,抒发内心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流露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现出诗人诗艺的功力。
太原早秋
唐代: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译文
秋色逐步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区太原上空的月亮,而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绮楼上,她的身傍。
思念家乡的心就象这绵绵持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注释
太原:
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
光阴逝去。
众芳歇:
花草已凋零。
大火: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
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
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
张衡《定情歌》:
“大火流兮草虫鸣。
”《图书编》:
“大火,心星也。
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
塞:
关塞,指长城。
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
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
云彩飘过黄河,也表现秋色。
故国:
家乡。
汾水:
汾河。
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
《唐六典注》:
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
《太平寰宇记》:
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赏析
作者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即所谓“健举之至,行气如虹”(《唐宋诗醇》)。
后半反复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原因在于诗人措辞设喻之新奇巧妙。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伙流”。
“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
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
“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
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
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个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
“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
“塞”指边塞。
“河”指黄河。
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
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使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
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
“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
”同时又说:
“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
”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
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诗人)虽身在异域他乡,做的梦也在边城月中萦绕,“月亮代表我的心”啊;不过当我梦醒之后,我“心飞故国楼”了。
这里,一个“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
这个联两句在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表明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是合。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悠悠”就是本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
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持续的意思。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
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个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
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长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使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
其次,后两句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持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持续的情怀。
秋思
唐代:
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译文
燕支的叶子枯黄而落下,女子独自登台远望。
看到天空中青云纷散,单于带着秋色到来。
胡人的兵队在沙漠边塞集合,汉使往玉门关折回。
在他乡的客人还没有归期,徒然为蕙草的摧折感到悲伤。
注释
燕之:
草名,可做红色染料。
碧云:
青云,碧空中的云。
单于:
外族首领。
沙塞:
沙漠边塞。
玉关:
即玉门关。
蕙草:
一种香草。
征客:
做客他乡的人。
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唐代:
赵嘏
云雾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注释
凄清:
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
清,一作“凉”。
拂曙:
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
流:
指移动。
汉家宫阙(què):
指唐朝的宫殿。
动高秋:
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
雁横塞:
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
横,渡、越过。
塞,关塞。
长笛:
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
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
篱:
篱笆。
红衣:
指红色莲花的花瓣。
渚:
水中小块陆地。
鲈(lú)鱼正美:
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
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
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
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
南冠:
楚冠。
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
《左传·成公九年》: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
‘南冠而絷者谁也?
’有司对曰:
‘郑人所献楚囚也。
使悦之,召而吊之。
’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揽长安全景。
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
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
“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
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
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
这两句是说:
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
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
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
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
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
这个联是赵嘏的名句。
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
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因为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
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
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
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但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不过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
诗人说:
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但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
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
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使用,使得全诗意境长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初秋
唐代:
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逐步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不觉:
不知不觉
初秋:
立秋左右
清风:
清凉的风
习习:
微风吹的样子
重:
再次
凄凉:
此处指凉爽之意
茅斋:
茅草盖的房子
莎:
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
指露水珠
秋怀
宋代: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译文
这节令风物有哪一点使人不称心?
可不知怎的,我面对这满眼秋色,却禁不住黯然神伤。
西风猎猎,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细雨濛濛,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
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
什么时候能满足我的愿望——挽着鹿车,回到颍东,耕田植桑。
注释
秋怀:
秋日的思绪情怀。
节物:
节令风物。
酒旗:
酒店悬挂于路边用与招揽生意的锦旗。
包羞:
对所做事感到耻辱不安。
鹿车:
用人力推挽的小车。
《风俗通义》说因其窄小,仅载得下一鹿,故名。
颍东:
指颍州(今安徽阜阳)。
欧阳修在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乐西湖之胜,将卜居,不久内迁。
翌年,约梅圣俞买田于颍。
鉴赏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
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
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
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
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
该联采用白描的手法,将酒旗招摇于西风中,菊花在细雨中盛开之景形象描述,以乐景衬哀情照映首联,并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情的黯然。
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
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
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秋天,草木黄落,原野萧条。
苍凉凄清的景象,最易触动离人游子的伤感,勾起羁旅行役的乡愁。
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首开其端,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从各自的身世经历,以“悲秋”、“秋兴”、“秋怀”为题,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感慨。
如黄庭坚的“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秋怀》二首之二)便是这类感秋抒怀诗中的佳作。
这两首《秋怀》诗,并未凭秋色诉离情,托秋意写别恨,而是借秋景表达他们的忧国之心,格调高致。
欧阳修诗的首联“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用反问句式,点明自己热爱自不过又心绪黯然的矛盾。
秋天不但令人心旷神怡,而且是五谷登、山果熟、菊黄蟹肥的季节。
这样的季节,本应令人欣喜陶醉,为什么反而使诗人黯然神伤呢?
--这就不能不引起读者的疑问。
颈联承第二句,对此作了回答: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要理解这两句,先须了解“感
事”和“包羞”的内涵。
诗人幼孤家贫,生性节俭,而今已有丰厚的官俸,因而他的“感事”,显然不是个人生活上的事而是国家大事。
如果说上句尚属隐约其词,那么,下句便由隐约而明朗:
所谓“包羞”,即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只感到耻辱。
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云: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那是批评项羽不能包羞忍耻,再振羽翼。
欧阳修诗中的“包羞”,其用意恰好相反。
两句意为:
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
其忧国之情溢于言表。
这种拳拳忧国之心,又是借秋景的描绘得以体现的。
诗人以景传情,情韵深长。
欧阳修的诗颔联承首句描绘“节物”: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
十字咏尽秋日佳趣。
《雪浪斋日记》云:
“或疑六一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
子和曰:
‘六一诗只欲平易耳。
如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岂不佳?
’”这联名句,不用一个系词,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但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不但有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那样的自然美景,也有张籍“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成都曲》)那样的市井侧影,可谓出语平淡而寄情深邃。
欧诗从感念“节物”出发,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又难能如愿,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感情。
罗诗则表现了深切的亡国之痛,如“凄凉”、“那堪”、“风雨”及“毡寒”等词,无一提及国势,却洋溢着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注重、焦灼以至失望愤慨的情绪,含蕴是深广的。
欧诗尾联借用佛教用语,愤然思归:
“鹿车何日驾?
归去颍东田。
”鹿车,借用佛家语,此处以喻归隐山林。
两句意谓:
何日才能驾起鹿车,回到颍东去过躬耕田亩的生活呢?
诗人以“贤者避世”之想,表现了对与世浮沉的苟且生活的憎恶。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自述,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故号六一居士。
参照这个自述,能够清楚看出,欧阳修的“鹿车何日驾?
归去颍东田”,即有儒家忧世之慨,也有道家超然物外之想。
总之,这首诗“实而有条理”,流转自然,语无华饰而爱国情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暮秋山行
唐代:
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译文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
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
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没有了灰尘。
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
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
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艰苦的辛酸。
注释
飒飒(sà):
风声。
旻(mín):
天空。
此处指秋季的天。
鶗鴂(tíjué):
亦作“鶗鴃”,即杜鹃鸟。
赏析
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
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
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诗的下面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
“如有人”的比喻,更加反衬出树林的空寂。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
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
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来说,如唐代殷璠所说,是“宜称幽致”的,不过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却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
诗人之所以“卧”,并非因为山色幽雅宜人,而是因为千般烦恼与愁绪集于一身,是因为“疲”。
由“千念”一转,写所感。
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
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个切都由“暮节”而引发。
“万籁”表明其声响之多,不过这个切音响只能越发触动诗人悲愁心绪。
客观环境中的“万籁”,反衬主观心境中的“千念”。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在这里,诗人用屈原诗意,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流露出对岁月,实际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
诗的最后两句在上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处境:
岁月已晚,而自己仍在异乡漂泊奔波。
“远行”二字呼应题目“山行”,表现此行之遥远艰辛,同时暗示出远行奔波之毫无成就。
诗人所疲于山行的原因,就在诗的这四句中说明了;而“苦辛”二字则为“暮秋山行”作了总的归结。
将暮秋景色与山行所感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衬托,从而突出了诗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
其中写山色四句,语句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意境幽远凄清,与全诗格调极为和谐。
秋夜
唐代:
王建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
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译文
秋天夜里叶子露水滴,秋季虫子在房间里飞。
躺久了感觉全身寒冷,只能起身走动穿棉衣。
注释
夜久:
指秋季的夜漫长。
叶露:
夜晚的树叶上留有露水。
骨髓:
使用对比描写环境冷。
覆:
遮盖;掩盖。
更漏子·秋
宋代:
张淑芳
墨痕香,红蜡泪。
点点愁人离思。
桐叶落,蓼花残。
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
待到秋来更苦。
风淅淅,水淙淙。
不教蓬径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古 逢秋悲 寂寥 秋日 胜春朝 关于 秋季 诗词 鉴赏 送给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