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学大纲讲义杨善华.docx
- 文档编号:6363422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4.85KB
国外社会学大纲讲义杨善华.docx
《国外社会学大纲讲义杨善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社会学大纲讲义杨善华.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外社会学大纲讲义杨善华
●孔德(1798-1857)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
一、社会物理学
社会物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研究社会的学科。
实际上就是指“社会学”。
孔德曾经圣西门的秘书,并沿用了圣西门使用过的“社会物理学”这一概念。
这一名词是在提出“社会学”之前使用。
二、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法则
1、神学(虚构)阶段。
这是人类历史最长的阶段,它经历了拜物教、多神教和一神教三个时期。
人们在神学阶段追求的是存在的本质、本源和目的。
2、形而上学(抽象)阶段。
这是神学阶段与实证阶段的过渡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相信可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发现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3、实证(科学)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不再追求绝对的概念,而是注重收集经验资料,所推理与观察的适当结合看成是获取知识的唯一的科学手段。
二、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1)孔德认为社会对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社会静力学。
从相对静态角度,主要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含义:
是在人类自发秩序的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关联系。
它认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宗教、语言和社会劳动分工是维护和保证社会结构平衡与和谐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社会动力学。
从相对动态角度,主要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社会变迁)。
含义:
是运用社会发展的三阶段演说来解释社会历史进步的学说。
孔德强调,对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的区分并非是对两类事实的区分,而是理论的两个方面的区分,秩序(社会存在诸条件之间的持久的和谐)和进步是互相关联的,静力学和动力学也是互相关联的。
(3)我认为,目前中国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构想可以用社会静力学来解释,不能仅强调经济发展,更要关注社会的道德和精神。
三、科学层次理论
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也要经历类似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发展速度,这种发展速度依赖于它的普及程度、简单程度及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程度。
他将科学划分并按上升次序分为:
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
四、实证主义方法论
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实证”含义是现实的、可靠的、确切的、肯定的。
实证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
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进才可以接受。
五、评价
贡献:
1、最重要的贡献即坚持认为:
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获得有关社会的知识要运用其他自然科学的经验调查方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开始注重实证研究,使实证研究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流。
2、强调社会具有体系特征的结构,各部门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连结。
对结构功能论作出贡献,对迪尔凯姆,帕森斯及当代众多的社会学家都有直接影响。
不足:
1、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如关于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观点)
2、反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辩证法三大视点:
对立统一、质变与量变和否定之否定)
●迪尔凯姆(1858-1917)
代表作《自杀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一、社会事实
1、社会事实是指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
2、社会事实特征:
具有外在性;对个体具有强制性;普遍性。
3、社会事实可分为:
(1)社会形态学方面的社会事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
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人们之间的交往情况、交通情况和住房样式等。
(2)社会生理学方面的社会事实(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
包括宗教、道德、法律、习惯、风俗、时尚、舆论、公共情感等制度性或非制度性文化,他称之为“集体意识”,它的功能在于维持或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
二、社会团结-《社会劳动分工论》
1、社会团结,含义等同于“社会内聚力”、“社会整合”,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道德规范,是一种被称为“集体意识”或“集体良心”的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和情操的总体。
2、机械团结:
指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
如原始社会或传统农村社区。
有机团结:
指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职能上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接纽带。
如现代社会。
3、社会分工
正常的社会分工:
(1)含义是指一种职业专门化。
(2)原因是由于“社会容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即同一空间内人口的增长,使人口密度增大,互动频率加大,导致生存竞争激化,出现各种冲突形式。
(3)社会后果。
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为社会团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纽带。
具体来说,A:
个人意识和个性的发展削弱了集体意识;B:
造成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赖; C:
创造出一种新的道德即职业道德,取代集体意识。
这样使在整体社会层次上保留着具有一致性的信仰和价值观(集体意识);在中间群体层次上出现各个不同的职业规范,对职业群体内部成员的行为起指导和制约作用(职业道德)。
反常的社会分工:
(1)含义是指在破坏传统机械团结的同时,没能创造出新的社会联结形式的分工。
(2)类型:
A:
失范的分工。
即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得分工过程中各个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一种社会分工。
B:
强制的分工。
即是在违背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
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使其接受与其嗜好和能力不相符合的工作岗位;二是使其接受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分工形式。
C:
不适当的分工。
即规范不合理、组织不适当,不能使每个人都能够保持充分的活力。
注意区别A与B,前者主要是由于社会缺乏规定和调节分工关系的有效规范而使然,而与分工本身是否合理无关;后者则主要是因为分工本身的不合理使然,而与分工本身是否受到有效的规定和调节无关。
附:
迪尔凯姆认为,消除危机的处方是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的建设。
他把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产生原因归结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丧失(由于社会类型正在发生转变,旧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已经失效,新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又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处于一种“价值真空”或“道德真空”状态)。
因此,各种法人团体(职业群体)以及法人团体层次上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的建设,对于消除社会的失范状态、重建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更为关键的意义。
4、社会解组:
指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社会整体蜕变为一种个体相互分裂的原子式堆集的状态。
从根本上说,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发生了故障,从而使社会联接纽带出现了松弛和断裂。
5、失范:
由于分工的增长而引起社会结构的剧烈改组,同时道德规范的发展又没能及时跟上,致使社会调节发生故障,无法维系人们之间的联系,不能有效地控制人们的欲望和行为的状态。
失范是指社会联系丧失了必要的规范调节这样一种社会结构的性质,而不是个人层次的某种心理状态。
三、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社会学研究方法》
1、必须所社会事实看作“事物”、看作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
2、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
它体现了迪尔凯姆社会学的基本精神:
禁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解释,认为社会事实不能用基于个体层次的心理学或生物学来解释。
3、社会学分析必须包括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
四、自杀研究-《自杀论》
1、定义:
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行动,达到预期死亡结果即为自杀。
即他根据当事人的行动与结果两个特征来下定义。
2、自杀与自杀率:
前者是个体行为,具有个体性特征;后者是群体行为,具有社会性特征。
3、自杀类型和原因
根据原因的不同对社会现象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之为溯源学分类法。
(1)利己型自杀:
是由于极端的个人主义而引发的一种自杀。
原因是群体整合程度不足
(2)利他型自杀:
是过度的利他主义而导致的自杀。
原因是群体整合程度过高
(3)失范型和宿命型自杀:
是由于人们的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或者规范过高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而导致的自杀行为。
前者原因是社会失范状态引起自杀率上升;后者原因是社会规范过严。
4、评价:
贡献:
(1)发展了关于个人生活必须依赖于社会群体的基本观点
(2)解释任何群体自杀率的方法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
(3)体现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在发展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不足:
(1)“整合”与“规范”无明确定义
(2)自杀的总体理论不具有证伪性
(3)溯源学分类法有欠推敲
五、宗教研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1、宗教:
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
2、宗教与巫术:
相同点是信仰、仪式、信徒等等有许多相同特征;不同点是前者集体成员有共同的信念(集体意识),是一个信念统一体,后者巫师与集体成员关系不存在集体组织和共同生活,只是萍水相逢。
3、宗教起源与功能:
起源于社会生活,社会对人们具有强制力,这种强制力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性压制,而是一种建立在个体对社会的绝对权威自学遵从之上的道德性压力。
功能在于维持和再造着社会生活
4、新的宗教理论:
特征是,一必须要与现代科学相协调,从各门现代科学中吸取养料;二是必然在方面超越现代科学。
在他看来,只有在这样一些新型宗教的作用下,社会才有可能正常地维持自己的存在和秩序。
这一观点后来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
六、评价
贡献:
(1)主题强调和关注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继承和发挥了孔德思想。
(2)为现代社会学提供一个与众不同观察社会的视角。
如从社会劳动分工所决定的功(职)能关系出发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的做法,成为日后西方主流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视角。
(3)从实证主义立场出发为现代社会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从根本上确立社会学在现代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地位。
(4)提供诸多经典性的研究范例(社会分工、自杀现象、宗教现象等),推动了相关领域中社会学研究的开展。
不足:
(1)社会学主题过于保守。
只包括整合与秩序,忽视冲突与变迁。
(2)社会学视角片面。
试图取代其他理论视角。
(3)社会学方法论主张过于极端。
只注意社会因素,忽视各种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乃至地理、气候等因素
(4)诸多经典性的研究范例值得质疑。
如有关自杀统计数据的有效性,许多自杀事件都会被掩盖,自杀率不可靠。
另外,宗教的许多说法也是难以理解。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一、内容分类
美国社会学家D.P.约翰逊在《社会学理论》一书中,将马克思的理论分为:
(1)历史唯物主义;
(2)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的上层建筑;
(3)活动和异化;
(4)社会的阶级、阶级意识和社会变迁;
(5)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乔治.瑞泽尔的《社会学理论》将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辩证法:
发展与联系的观点。
在探究社会现象时,注意社会现象的各个方面的内部联系与社会现象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静态的);关注过去的社会现象与现在的以及将来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是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动态的)。
社会现象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了辩证法的一大特质:
社会现象、事物之间不是单向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作用关系和多因果关系。
特质之二,是社会事实与社会价值的不可分离性。
因此,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
(2)人类潜能。
包括人类的权力和需求,意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活动、社会性、非预期结果等。
(3)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发展成为其最完整的形态,异化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
(4)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
马克思从以下方面去论述。
a.商品;
b.资本;
c.私有财产;
d.分工;
e.社会阶级。
(5)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
a.阶级意识与虚假意识;
b.意识形态(外在于人类、并强制于人类的一个整合的观念体系)。
(6)马克思的经济学一个案研究。
二、评价
(一)贡献
约翰逊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作为一种主要研究社会现实的社会结构这一层次,并强调社会结构和物质条件之间的高度依赖性理论的一个主要例证介绍于众的。
由于马克思强调适应物质环境的必要性,强调为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所必不可少的资源的缺乏,所以他的理论分析具有切合实际的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
强调社会阶级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范畴,强调经济资源的分配不平均,利益的不一致;强调冲突遍及整个社会过程,强调内部压力和力量造成社会变迁,这是当今“冲突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强调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其他方面是怎样通过统治集团的利益的合法化去加强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这是被当今知识社会学所强调的一个重要命题。
马克思还洞察到人的活动和这种活动的产品之间的辩证关系。
即当每个人在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他们的人性时,这种活动的结果就体现出个人必须与之相适应的一种客观现实的特征。
这种由人类创造的客观现实随后便作为一种限制与束缚他们以后的活动的异化现实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而个人则感到处于从属地位。
当代批判社会学的社会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马克思有关异化的理论。
(二)批评
对马克思的批评主要源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及其对未来的预言。
这包括马克思未能充分预见到工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这种提高意味着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高度发达的工业系统能创造出为马克思所想象不到的那样多的价值。
所以,工资能提高到远远高于马克思认为所达到的水平。
其次,是马克思没能预见到一个能在政治统治地位的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发展,以及马克思没能预见到资本主义社会与政府对危机的承受能力与应变能力。
●韦伯
一、社会学方法论
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1)区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研究者的研究意图,前者研究兴趣和目的在于自然事件中可用抽象法则予以规定的方面,而后者兴趣则在于对人类行为规律性的抽象概括,对人类行动者的特殊性质和行动目的。
(2)历史学与社会学统一:
韦伯力图从方法论上把历史学与社会学统一起来,他认为,历史学虽然所面对的是一些个别的具体事实,但它的任务仍然是探寻这些个别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找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他所说的规律性或历史的因果关系是一种或然性(概率性)。
(3)韦伯认为:
A、社会生活领域的独特性在于,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一定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的系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便是社会学的任务;B、要使社会学成为科学,必须放弃那种只研究主体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的方法,找出外在表现出来的、可以客观地加以说明的主观意义之间的逻辑。
因为只有这种以概念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才具有普遍意义。
2、价值相关与价值中立
价值相关:
是指研究者在研究开始前的选题或收集材料上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者在研究结束后的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
因此,特定时代的价值目标对社会科学家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探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价值中立:
是指研究者在选定研究对象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中立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价值中立的另一层含义是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严格区分。
(事实判断是指忠实地说明事实,非人为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指赋予“应该做什么”的人为价值选择)
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社会学)
理解社会学:
对社会行动作出解释性理解以获得对这一行动原因、过程和结果的解释。
韦伯认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因果解释。
韦伯对社会行动下了这样的定义:
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行为为取向。
在这里,他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许多人,可以是生人,也可以是熟人。
韦伯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集中到人的行动方面,并把对社会性动的“解释性理解”视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他认为,社会学之所以研究人的行动,是因为每个人都赋予行动一点的意义。
行动之所以是有意义的,是因为某个或若干个行动者将其主观意义与其行动联系起来,不论这种行动必须为内心活动还是外部行为。
他这里所谓的意义并非是指“客观上正确的”或“真实的”这种意思,而指行动者主观上认为的亦即社会学上意义。
行动之所以能被理解,是因为个人赋予其行动的主观意义是可以被理解的。
“理解”在这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可以表现为理智上的和逻辑上“合理明晰”的,又可表现为情感体验和艺术感受即“移情明晰”的。
韦伯并不排斥通过移情、通过亲身的再体验来把握行动者的主观意义,但他认为,移情的再体验并不是对意义解释的绝对条件,相反,任何理解都与解释结合,要是理解成为“合理的”,就必须与理智上、逻辑上的解释结合起来。
他认为,理解与解释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关联,互相说明。
因此,必须把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考虑,理解是解释的前提,理解是能被解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解就是一种解释,反过来,解释也是一种理解。
根据他对“理解”的认识和强调,社会学可以被称为理解社会学。
按韦伯的观点,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区别在于,他不把公司、国家等组织与作为法人的个人一样看待。
社会学始终把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集体只是个体的派生物,最多只具有功能分析的意义。
换言之,这些组织不构成社会行动的主体。
这就是韦伯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思想。
这与涂尔干的看法完全不同。
韦伯认为,行
动者的行动必须和行动者以外的他人发生某种联系,这一点可视为韦伯社会学方法论中对于普遍性的某种解释和说明,正是这一点将他的“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与理论体系上的个人主义区别开来。
4、方法论上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也应像自然科学那样,对所研究的现象获得规律性认识并获得因果性说明。
理想类型就是社会学的特殊认识工具,它极近似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
它指出具体特征,或者由于概念过于狭窄而无法包容相关的现象。
他致力于建立的理想类型就像摆脱上述困境。
韦伯认为,理想类型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方面,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不同于经验事实;另一方面,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有时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之后,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具有共性的或规律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
作为现实的某种变异形式,理想类型与现实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在现实中的行动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其过程与理想类型中的过程近似,或许正是这种近似的一致(不是完全的一致)才使社会学的比较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现实的过程与理想类型的过程的差距的比较,对实际动机的认识才变得更为容易。
因此,比较的前提中就有隐含了一种标准,这种标准在许多时候就是理想类型。
5、社会行动的分类
韦伯从理想类型的思想出发,把社会行动分为:
(1)目标合理的行动,这种行动把对外界对象以及其他行动的期待作为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的手段,并以最为有效的途径取达到目的和信仰,无论这种价值是表现再伦理上、美学上、宗教上还是其他方面。
这种行动不考虑有无现实的价值。
(2)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
它是由现实的感情冲动或感情状态而引起的行动。
(4)传统的行动,即通过习惯而进行的行动。
按韦伯对社会行动的定义,严格来说,后两种行动都不属于社会行动。
但从理想类型的角度看,后两种行动可以被看作是理想类型中“合理行动”偏差。
韦伯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行动是极为复杂的,很少只表现为某种单一的形式,而往往只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的混合,所以现实中的行动只是近似的与上述四中纯粹类型相符合。
韦伯的“理解”方法及“理想类型”的缺陷在于实际应用中的困难。
按韦伯的话说,理解应是建立在行动者对其行动的意义或动机具有明确认识的前提上,然而,韦伯自己也意识到,在现实中,人的行动并不是都被明确的赋予了某种意义的。
二、政治社会学
(一)三个基本概念
1、权力。
它意味着在某种社会关系中贯彻自己的意志并排除反抗的所有机会,不管它是基于什么原因。
2、统治。
它指在所属人员那里找到服从某一具体命令的机会。
权力和统治都是现实互动过程中一方支配另一方的关系,但前者突出单向性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后者则着重表现互动过程中一种机会的生命(统治心理与服从心理的会合)。
纪律可被看成是群体中统治关系的固定化。
3、纪律。
它指在所属人员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毒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
(二)统治的三种基本类型
1、传统型统治。
这种统治的维持是靠从古到今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
韦伯指出这是一种宗法制统治的形式,统治者或主人是由传统的世袭制度决定的,统治者具有终身的权力,并将这种权力不断传给自己的后代。
统治具有很强的个人性质。
传统型统治有以下特征:
(1)缺乏固定的组织权限,管理者没有明确的职权。
(2)没有合理的职务等级制度,统治者及他委派的人员以个人身份决定各种事务;
(3)没有明确的关于根据自愿的原则实行聘任和决定晋升的规章制度;
(4)选拔和提升不是根据人员的实际水平和工作能力,而是根据统治者的主观好恶;
(5)官员没有固定的、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薪金。
2.个人魅力型统治。
这种统治是建立在这种对具有出色感召力的领袖人物的拥戴和和信仰基础之上的,因此它必须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领袖本身在人格力量上或个人才能上具有非凡的超人的特征,因而不同凡响,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他的追随者也有拥戴和服从领袖人物的需要。
3.法理型统治。
这种统治建立在以下基础上,即任何一项法律都是以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或二者兼有)为目标制定出来的并被努力加以贯彻(包括强迫使之得以实施).
法理型统治的特征是:
(1)具有活力和自身规律性的合理系统,其中有着明确的责任权限;
(2)实行职务等级制原则,并对各级机关有牢固的监督制度;
(3)办事程序法规化,条例化,任何律令一经制定,所有成员都应该遵守;
(4)不顾情面,照章办事;
(5)统治形式只是由于法律认可才有效,服从者服从的是法律,而不是某个具体个人,
(三)科层制(略)
三、宗教社会学
1.研究主体与方法。
韦伯关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试图回答下列问题:
整个西方合理化进程是怎样产生的?
她为什么仅仅出现于西方世界?
它最初受何种力量的推动?
他根据宗教对待世界的方式将宗教分为“入世”与“出世”两种形式,又按照宗教行为的特点,将宗教分为“禁欲”与神秘两种形式,然后建立以下几种理想类型
(1)出世神秘主义;
(2)入世神秘主义;
(3)出世禁欲主义;
(4)入世禁欲主义;
并按此对几大宗教进行了分类,但他也指出这样的分类不是绝对的。
2.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认为,他使用的资本主义概念是当时西欧和美国的那种典型的现代资本主义,而不是指资本主义的某些因素。
这样的资本主义的经营特点是依靠对企业中资本的合理使用和对劳动的合理组织。
资本主义精神的典型特征是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资本并以此为目的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把赚钱本身作为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当作一种美德和能力。
他还认为,“职业责任”是资本主义的文化中社会伦理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根基。
韦伯还考察了加尔文教派的禁欲主义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加尔文教派的特点是,一方面,它是全部世俗生活升华为高度的宗教意识;另一方面,这种宗教意识又带有强烈的人世倾向,它的核心便是劳动的天职观念,职业成功观念及节俭致富的倾向,它和资本主义精神有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外 社会学 大纲 讲义 杨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