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x
- 文档编号:6362828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5.53KB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
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
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你们相信吗?
想知道他是谁吗?
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
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
可爱。
似:
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
老师指点回答。
(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
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
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
以你的理解读读吧!
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
(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月亮景色美丽
第二课时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
(板书:
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
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岭
变幻莫测
侧峰
远近从不同角度观察
千姿百态
高低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
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
(课件出示:
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
(课件出示:
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我们来理解诗意。
指名读注释。
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
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
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
(板书:
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
怎样才能更完美呢?
(板书:
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
(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
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
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雪梅
(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雪梅》
卢钺
雪白
人各有所长
梅香
教学反思: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然后通过研读了解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明白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观察校内的爬山虎。
学生:
预习课文,通过实物或影像资料观察爬山虎。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植物?
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爬在墙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见。
(爬山虎)你注意到爬山虎还有哪些特点吗?
(全国各地都有,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
夏天开黄绿色的小花,茎和根可以入药,是绿化和美化环境的常用植物)
2.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读课文题目,你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吗?
(主要写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第3~5自然段)
2.看其他两个自然段又写什么,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
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2.根据字的组合规律记忆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懂的可以查查字典。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爬山虎脚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本文分段,想想每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作者为什么先介绍爬山虎的生长地和叶子呢?
(这是必要的交代。
先介绍爬山虎生长在哪儿,它的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样,这样才能自然引出爬山虎是怎样用脚一步步向上爬的。
)
二、逐段学习,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1、2自然段。
(1)思考:
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
(墙上)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叶子的?
重点介绍了什么时期的叶子?
特点是什么?
(重点介绍长大了的叶子。
色:
绿得新鲜;排列:
叶尖朝下,均匀;动态:
漾起波纹。
)
从中你学到什么?
(观察细,按顺序,抓特点等)
(2)再读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
(3)出示投影,按课文内容填空。
那些叶子绿得( ),看着( )。
叶尖( ),在墙上铺得( ),没有( )的,也不留( )。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
2.学习课文的第3自然段。
(1)导入:
爬山虎的叶子如此美丽,那么它靠什么巴在墙上呢?
(脚)本课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质疑:
关于爬山虎的脚,你想知道什么?
①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什么样,什么颜色?
②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3)先来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的疑问。
①朗读第3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吗?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或者说爬山虎的脚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长出来的。
)
②老师出示画有爬山虎叶子和茎的图画,让学生指图再说。
(4)学习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颜色。
①读第3~5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学生回答,同时老师出示幻灯片: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嫩红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曲——细丝变成灰色的
②请一部分学生画出刚长出的没触着墙的脚。
(在事先准备的有茎叶的图上画)请另一部分学生画触着墙后的脚。
③讨论画的情况。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出画得有问题的图画,学生再说明出错的原因。
④小结:
爬山虎真是了不起!
为了生存,它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墙上。
而这一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可见作者是经过了认真而又持续不断的观察才看清的。
这种做法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5)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
①自学第4自然段,明白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来汇报,可以读,可以说,可以表演。
②学生汇报。
③老师举起几张卡片,卡片上的这些词都与爬山虎的脚有关:
触、变、巴、弯曲、拉、紧贴。
全体同学按卡片上的词的顺序熟读第4自然段。
④读了这段,你有什么问题?
细丝为什么变弯了?
触着墙的细丝的头上为什么又变成圆片?
细丝拉嫩茎是怎样用力的?
⑤小组讨论汇报。
(6)小结。
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课文从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a.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b.它是什么样子的;c.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②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如此生动、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细致观察,连续观察)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做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哪些启发?
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1)观察细致。
(2)要抓住特点观察。
(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仿照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位置颜色样子
叶墙上嫩红嫩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空隙
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
脚
爬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
教学反思:
11.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难点:
体会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布置学生收集蟋蟀的相关资料;做一张蟋蟀纸板图(用于贴图)。
学生:
预习课文,通过互联网等工具初步了解蟋蟀的习性。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蟋蟀吗?
有谁斗过蟋蟀?
说起这个小东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它不仅是个好斗分子,是个有名的歌唱家,它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出色建筑家。
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蟋蟀的住宅》。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让我们跟随作者去了解蟋蟀们高超的建筑本领吧。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从小喜爱昆虫。
他的主要著作是10卷《昆虫记》,第一卷于1878年问世,最后一卷在他87岁(1910年)时出版。
这部杰作把科学知识与文艺很好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1)出示词语,用多种方式认读,弄清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2)师强调难写字,并适当范写,加深记忆。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3.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
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什么蟋蟀住的地方也叫住宅呢?
明确: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蟋蟀的喜爱。
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
四、认知贯通,整体感知
1.“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明确:
“住宅”一般是指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课文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部分,怎样分?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这篇课文的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部分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
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3.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
教师指导,明确:
本文通过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成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的生字、词语。
2.上节课我们已大致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及建造过程。
二、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二部分。
(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想一想这一部分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明确:
这一部分主要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方面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这是蟋蟀住宅很明显的特点。
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分析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
(2)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明确: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3)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
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
明确:
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
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关注的地方,所以作者决定要研究它,请同学继续读课文,看一看蟋蟀的住宅内外的情况怎样?
(4)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明确:
因为蟋蟀盖房的工具,只是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又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第7~9自然段,思考:
这一部分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建造住宅的?
课文是怎样写的?
明确:
这一部分从建造时间、怎样建造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2)蟋蟀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请同学们小声读第8、9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子动作的句子,并画出动词,体会蟋蟀盖房子的艰难与辛苦。
(3)蟋蟀的住宅建造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什么?
(整修)
提问启发:
对,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
(长时间加深加阔)
(4)学习了蟋蟀建造住宅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交流,教师提示:
蟋蟀持之以恒,认真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没有蟋蟀盖房子的体验,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形象、具体、逼真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
作者通过对蟋蟀盖房子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样细致入微。
三、品读感悟,句段解读
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明确:
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
这是法布尔发现的蟋蟀与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
这句话也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明确:
在这句话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了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四周静悄悄之时,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种形象的语言也反映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四、小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为什么作者会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的过程介绍得这么详细具体呢?
明确:
这都是长时间仔细观察的结果。
作者对蟋蟀亲自实地观察,从外到内,观察仔细,坚持不懈,一连好几个钟头。
2.如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明确:
拟人,就是将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特征。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作者将蟋蟀当作人,把它称作“专家”“主人”;把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里面有“大厅”“卧室”;把蟋蟀的叫声说成是“弹琴”。
语言风趣幽默,吸引读者的兴趣。
运用拟人时要注意:
(1)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必须是出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2)只有事物本身的特点和人的特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时,才可以把物人格化,不能乱拟。
(3)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目的要明确。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借物抒发作者内心情感,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疑难探究
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
为什么?
明确:
我们从朝着阳光、倾斜的隧道、深度和宽度、隐蔽的门口、平坦的平台、光滑的墙壁、清洁干燥的屋子内部等,可以感受到蟋蟀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和才智,知道住宅要向阳,能排水,大小要适宜,住所要简朴、卫生。
然而,它们用来建筑这座住宅的工具却是如此柔弱的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
从这种巨大的反差中我们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工程,决不夸张。
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我们不禁也要发出感叹: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
六、拓展延伸
1.以《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
七、课堂小结
作者把蟋蟀建房的特点、过程写得如此具体生动,这与作者的仔细观察分不开,让我们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态度与精神,去留心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它们的绚丽多姿!
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选址慎重、自己挖掘
外部:
隐蔽、平坦(不肯随遇而安)
住宅特点内部:
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动工时间:
十月
如何建筑挖掘过程(勤奋)
不断整修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三: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到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2.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创设特定情境体现双向互动”和“角色模拟体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保护眼睛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说说怎样保护眼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难点: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学生想说、乐说、会说、敢说的氛围。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保护眼睛的资料,调查本班学生视力的情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喜欢吗?
这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是用眼睛看到的,你们想想,如果眼睛不好,还能看得清楚吗?
所以,保护眼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口语交际。
(板书课题)
二、情境体验,引出主题
视频引出主题:
灰太狼的眼睛怎么了?
他都犯了什么错误呢?
(一)想一想。
1.提问题:
(1)保护眼睛重要吗?
(2)怎样保护眼睛呢?
通过问题指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2.总结:
学习、生活、工作都需要有一双好眼睛,如果眼睛不好,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工作、给生活带来不方便。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吧!
(二)说一说。
通过图片指出几种不良的用眼习惯,从而让同学认识该怎样保护眼睛。
(1)图中画的是谁?
(2)他在做什么?
(3)这样做的后果怎样?
(三)议一议。
(1)用眼卫生的目的是什么?
(2)保护视力要做到什么?
(3)不应该怎么样?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