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复试政治资料1.docx
- 文档编号:6361182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01.20KB
MBA复试政治资料1.docx
《MBA复试政治资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复试政治资料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BA复试政治资料1
MBA复试政治资料-
(1)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基本原理,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不能任意分割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2、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就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就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这个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
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4、为什么说由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意义更加重大的飞跃?
一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二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论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得到证实的,也不肯可能得到证实。
只有将已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
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
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许多,但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6、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7、垄断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垄断不能清除竞争?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产生的原因:
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三、激励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这是因为: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励的竞争。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三论述题
1、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指导意义。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事物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二战后,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一是职工参与决策;二是终身雇佣;三是职工持股。
此外,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
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动乱,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级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业和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4、应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
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
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二、材料分析题
1、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
科技的进步会大大促进人类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人们能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所以,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迅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使人类的基本能力逐渐丧失。
科技的发展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这样来衡量,一是看人的平均寿命是否延长,二是看人的思维方法是否进步,三是看人的综合体能和智能是否发展,四是看人类在把握自然世界发展的水平。
科技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比如飞机、火箭、网络、卫星最初都是为军事战争而出现的相同的科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被用作毁灭人类的帮凶。
科技只能在人类的控制与掌握之下,才能称其为进步的手段和工具科技当然是促进人类的发展,当然,如果没有相应的科技保证,也会促进人类的灭亡。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两种历史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对立②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③从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⑤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3、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
⑴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⑵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
⑴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一直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这之中也会发生革命,例如资产阶级革命。
但与社会主义革命比较起来,资产阶级革命并不要求消除私有制,而是代之以资本主义私有制。
⑵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以往的革命是以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代替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无产阶级革命则是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并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
⑶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私利,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没有矛盾和冲突。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广泛的革命。
(1分)
⑷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并不是目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经过一段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迈向共产主义,这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远景和方向。
四、论述题
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⑴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把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劳动保险要素中去时,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4分)
⑵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其表现是:
科学不仅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且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⑶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
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案例1:
小刚生在闭塞的农村,这里的人几十年如一日,都靠种田生活。
每年耕种时节到了,家家户户忙于犁耙和种地;收获季节,人们又忙着收割和晾晒。
这一切都靠人力和畜力完成。
后来有人出去闯,并带回了第一台脱粒机、第一辆拖拉机、第一辆收割机,渐渐的这个村子农业生产摆脱了人力畜力,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这是农业管理的问题。
闭塞的农村、世代相传的田地、蓄养的牛马构成了这个村庄的物质条件,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人们习惯于这样的生产方式,意识又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于是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
后来,一部分人走出去,看到外部的物质世界,反映在人脑中,就是思考的过程,体现在行动中,就是逐渐引进机械的过程。
这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
案例2:
A公司是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屡出问题,顾客逐渐丧失,效益明显下降,进入发展低谷。
该公司组成专案组进行调查,发现技术方面不存在问题,但员工素质较低,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管理好生产设备,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培训和引导,这个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本案例是企业管理的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企业效益下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引起了管理者的思考,得知原因后,该企业能够制定相应的措-全球品牌网-施,从员工的观念进行教育,从意识上引导员工,解决问题后能够生产出优质产品,归根结底是由于管理者和员工意识的能动性发挥了作用。
这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作用表现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有句话说: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观念属于意识,结果往往表现为物质,这句话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因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人们在管理中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创造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事物。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还要求人们在管理中注重物质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作为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精神文化。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①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反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物的真象;②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认识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③要如实地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意识知识物质的反映。
无论是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或是实事求是、“实践检验”,都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不懈地去研究和探索,才能使它为主体所掌握。
“实事”是现象的本质的统一体,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就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从必然中获得自由。
一、材料:
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观点中的一些对一般客观实际的阐述还任然符合实际,不过一些理论已经过时了。
问题:
综合上诉材料,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答: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看,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要根据时代发展而变化,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这一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亲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人类有益成果,做出新概括的过程。
二、材料:
在17世纪牛顿曾坚信光是由微粒组成的。
这一学说得到了几何光学学家的质疑,后来到了费更斯时代,光的波动学说被认可,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是它具有光波动的方向和能量。
显然,量子学说所说的光量子是具有波动性的微粒。
它和牛顿所假设的微粒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问题:
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辨析这段文字。
答:
1)辨证的否定观认为:
否定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与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这种辨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至否定,否定至否定的过程。
事物这种否定至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经过这样两次否定以后,虽然量子力学中提到的微粒与牛顿提到的微粒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这标志着人们已经对光有了本质的认识,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三、材料一:
鲁国有个人说:
“我能让人起死回生”。
问题:
①他认为的让人起死回生的理由有哪些哲学原理相悖?
问题:
②他犯的错误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①:
使用2倍治疗半身不遂的剂量就能使死人起死回生,这种简单类推的办法,违背的哲学原理是:
从量变到质变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叠加过程,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答②:
鲁人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的变化有别于量的差别,我们不能混淆两者的界限,每种事物的用途有大有小,我们应该恰如其分地使用它,不应无限度地乱用,更不能机械地只从量变大小上类推。
四、材料一:
有位过江者,看见一个人抱着一个婴儿,要投入江中,这是婴儿哭泣,这个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说他善于游泳,他是婴儿的父亲,父亲善于游泳,那么他的婴儿也一定善于游泳吧。
材料二:
鲁国有一个人擅长编草鞋,也擅长织白绢。
他想搬家到越国去,朋友对他说,你到越国去是不行的,他问为什么,朋友说,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是越国人擅于不穿鞋走路。
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国人习惯披头散发,不戴帽子,所以你的长处到了那里用不上。
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可能吗?
问:
这两件事违背了什么哲学原理?
答:
他们都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一原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靠主观愿望做事,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不同情况的特点,这样做事才能成功。
五、材料:
有个齐人去打猎,坚持打了很长时间,却没有打到很多猎物,所以他很羞愧。
他考虑了一下问什么自己打不到猎物,后来发现是他的猎狗不好。
但是由于家境贫困,买不起猎狗。
于是他就努力种田耕地,赚了钱,家中富裕了,就购买了好狗。
有了这条好狗,他就打到了很多猎物。
问题:
①对齐人转变中,含什么哲学原理?
问题:
②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
答①:
在这样一环套一环的过程中,猎豹是关键,得到猎豹就能得到猎物,体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也体现在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的重要性。
答②:
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不要一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关键所在,想想方设法的解决,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才能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BA 复试 政治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