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25讲 生物的进化随堂演练 苏教版必修2.docx
- 文档编号:635658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04.78KB
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25讲 生物的进化随堂演练 苏教版必修2.docx
《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25讲 生物的进化随堂演练 苏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25讲 生物的进化随堂演练 苏教版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章第25讲生物的进化随堂演练苏教版必修2
必修二
第五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5讲 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观点( )
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
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解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A项中同种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说明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变异;B项生物存在着过度繁殖,生物生存条件是受限制的,从而引起生存斗争;C项中指适者生存,即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D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不是达尔文的观点。
答案:
D
2.(2010·苏州模拟)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解析:
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变异的结果,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进行选择,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存活并且抗药性逐渐积累增强的结果。
答案:
B
3.(2010·青岛模拟)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为工业区。
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变化:
森林时期
建成工业区后50年
灰尺蛾
黑尺蛾
灰尺蛾
黑尺蛾
99%
1%
1%
99%
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定向变异作用B.自然选择作用
C.灰尺蛾迁入,黑尺蛾迁出D.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
解析: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
B
4.(2009·南京模拟)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解析:
本题综将基因考查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答案:
C
5.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
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解析: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和发展。
狼和鹿互为对方的生物环境,对对方进行着选择。
相互选择的结果使双方都朝着快速奔跑的方向进化,它们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
答案:
D
6.由于某种原因使某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树皮颜色变成了灰白色。
多年以后,使该森林中不同颜色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下图中能恰当表达这一变化的是( )
解析:
树皮变成了灰白色,蛾的颜色为灰色和白色的个体有利于生存下来。
答案:
D
7.(2010·海淀模拟)在一个种群中,开始时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
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
AA为25%、Aa为50%、aa为25%,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其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低于另两种基因型的个体。
那么经过了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后,你认为下列哪种变化是符将基因实际情况的( )
A.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基本不发生太大的变化
B.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的
C.基因型aa在逐渐下降的同时,AA、Aa也在下降
D.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
解析:
在生存斗争中,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低于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故其容易被淘汰,则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小,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因而基因型为AA的比例逐渐增加。
答案:
D
8.(2010·武汉模拟)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个突变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S纯将基因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s纯将基因子
C.S纯将基因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将基因子
D.该种群基因库中S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
解析:
本题综将基因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情况。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不能说明新物种将产生,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答案:
D
9.(2008·山东理综,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如果发生进化,那一定是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B
10.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解析:
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说明物种进化;Aa自交后代,A的基因频率始终等于a的基因频率;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男性只有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患病,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两个色盲基因才表现患病,而非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的不同。
答案:
B
11.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甲种群:
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
乙种群:
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
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
解析:
甲种群的基因频率:
A的频率=24%+(1-24%-4%)×1/2=60%,a的频率=1-60%=40%;乙种群的基因频率:
A的频率=48%×1/2+(1-48%-16%)=60%,a的频率=1-60%=40%。
由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甲、乙两种群基因频率相同,故二者所处的环境基本相同。
答案:
D
1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
B.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
C.研究历程主要依据进化理论的构建
D.生物多样性形成是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者的多样性,体现了分子、个体、生态系统三层次水平上的多样性,研究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答案:
D
13.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
答案:
B
14.(2010·海南月考)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
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
解析: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有的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达到生殖隔离。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5.(2010·太原质检)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
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
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
要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几倍体?
________。
(2)假设普通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得到的F1可育但更像偃麦草,如果要选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麦性状的后代,下一步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
(3)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见下图),请在下面填出下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六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得到的子代是不育的,因为在F1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产生正常配子的概率很小;要想使这个个体可育,就应该使其细基因的中含有同源染色体,通常的办法就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基因加倍。
为了使杂交后代的性状更像小麦,应让后代不断和普通小麦杂交,这样后代中的小麦遗传物质就会占有较高比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③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答案:
(1)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形成可育配子的概率很小 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基因加倍 八倍体
(2)将杂交后代与普通小麦反复杂交 (3)①突变和基因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 ②种群基因频率 ③生殖隔离
16.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
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
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
红褐色和金黄色。
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
(1)在假说甲和假说乙中,湖泊Ⅰ和湖泊Ⅱ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分析表明,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湖泊Ⅱ中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说甲是否符将基因当地实际情况?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为信息给予题,在解答时要注意题干的信息提取。
本题的题干中给出了“有时会发洪水”的信息,即在洪水泛滥时,两种鱼可能流入对方水体中,再结将基因DNA分析即可做出较为准确的分析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25讲 生物的进化随堂演练 苏教版必修2 创新 设计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五 25 进化 演练 苏教版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