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享受数学的美《旋转与角》课堂教学案例分析.docx
- 文档编号:6355558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01.09KB
小学四年级享受数学的美《旋转与角》课堂教学案例分析.docx
《小学四年级享受数学的美《旋转与角》课堂教学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享受数学的美《旋转与角》课堂教学案例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享受数学的美《旋转与角》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享受数学的美《旋转与角》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定制/提高课堂效率/内容可修改
CaseAnalysisofClassroomTeachingof"RotationandAngle"EnjoyingtheBeautyofMathematics
教师:
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享受数学的美《旋转与角》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说明:
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主要用途为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用数字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得在能严谨地思考,并有更多良好的解决方法,进而促进全面发展和提高。
内容已根据教材主题进行配套式编写,可直接修改调整或者打印成为纸质版本进行教学使用。
小学数学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美的艺术。
正像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的:
“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
”数学知识中包含了许多种美,比如数学知识的简洁美,数学知识本身的内涵美,数学知识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这些都是数学家的心灵智慧撞击所迸发出来的一种和谐、庄严、永恒的美。
数学知识这种内在的美丽,只有被我们教师挖掘、渲染、感受,才会体现出来。
要使我们的学生喜欢数学并对它保持浓厚的兴趣,就必须要使他们亲身感受的数学中的美,这种美的艺术能唤起学生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美产生非常愉悦的感受,这种感受会给学生力量,使学生喜欢数学,能够主动积极地探索和追求数学知识。
数学中处处充满着各种美,美的力量不可低估,但是这种数学知识的潜在的美,隐含的美,不是自发地表现出来,并且发挥作用的。
教师要努力挖掘它的美,渲染它的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享受数学的美。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带领学生去领略它的美,感受它的美,并且升华它的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在《旋转与角》的这堂课中,我真诚地牵着学生们的手,和他们一道跃进数学知识的海洋,共同融入这美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极了。
现将本堂课的课堂教学实录如下,以供分析和反思,为继续研究怎样通过让学生享受数学的美,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一、教学内容认识平角、周角。
(课本第24~25页“旋转与角”)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教学活动,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4、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体验到数学美极了。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准备
教具:
挂图(教师自己设计的图案),芭芘娃娃,活动角,大尺子,钟面模型。
学具:
活动角,尺子,圆形纸片。
五、课堂实录
(一)图案引入,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1观察图案的组成。
(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欣赏)
师: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而且还有不少和我们数学有关呢。
今天,蒋老师就请大家欣赏一幅我设计的装饰图案,你们觉得我设计得怎么样?
美吗?
(美)谢谢大家的鼓励,这幅图案不仅看起来很美,它还是由许多数学密码组成的,这些数学密码就是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看出来吗?
学生指出有锐角、直角和钝角,教师指名学生上前指出发现的角。
师:
同学们都发现了吗?
原来这幅图就是由直角、锐角、钝角组成的,这些看似普通的角组成的图案美不美呀?
(美)真是美极了!
(设计意图:
让学生欣赏由他们喜欢的老师亲手设计的美丽图案,这本身就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再加上要寻找其中的数学密码,更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
2复习角的静态定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师:
那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角呢?
我们以前认识过哪几种角?
能不能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前面引出了角,紧接着复习角的定义和学过的几种角,过渡自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非常有效的铺垫。
)
3观察钟面,发现运动着的角。
师:
刚才我们从一幅图案中发现了美丽的角,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事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你也有信心寻找到数学密码吗?
(有)
(此时全班学生兴致盎然)
(教师出示钟面模型,旋转上面的分针或时针,引导学生观察)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在时针和分针不停地旋转的过程中,它们组成了什么图形?
寻找到这个数学密码的同学请举手。
生1:
形成了角。
师:
而且组成的角是像这幅图案上的角静止不动的吗?
生1:
不是,是不断变化的。
师:
看来,生活中除了静态的角,还有这样不断变化的角,它也会和静止的角一样美吗?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研究旋转变化中的角。
板书课题:
旋转与角
(设计意图:
用生活中的实物钟面模型引发学生发现除了静态的角以外,还有不断旋转变化的角,即动态的角。
)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操作活动,引出平角。
(1)师:
请同学们拿出刚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角,有什么发现,与同桌交流。
学生动手动手操作,教师帮助指导。
让学生体验角的大小是在变化的,名称也随之变化。
(2)让学生说说活动结果。
(3)师:
你能摆一个锐角吗?
怎样验证它就是锐角?
锐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摆一个锐角,并用三角板验证。
(4)师:
请你摆一个直角,并验证它是否是一个直角。
学生摆一个直角,并用三角板验证。
(5)师:
你能摆一个比直角更大的角吗?
教师指名学生上前展示所摆的角。
答案可能有:
生1:
我摆的是一个钝角,钝角比直角大。
师:
大家同意吗?
生:
同意。
生2:
我有不同摆法,(上前展示)钝角继续旋转得到这个角,它比直角和钝角都大。
师:
同学们看明白他是怎样旋转的吗?
你们自己再转转看,又有什么发现呢?
2、认识平角。
(1)认识平角的特征。
教师和学生一起旋转活动角,逐步得到平角。
师:
现在活动角转成这样了,想一想,它跟前面的几个角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1:
它比前面几个角都大。
师:
大家同意吗?
(学生中有同意的,还有没有发表意见的)
生2:
角的两边是平的。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出了它这么多特点,那这个角的两边平平的,成了一条直线,没有其它角那种尖的感觉,它到底是不是一个角呢?
(此时:
学生分成同意和不同意两种看法)
师:
先请不赞成的同学发表意见。
生1:
它是一条直线,直线又不是角,所以不是角。
生2:
它有顶点,又有边,怎么不是角?
生3:
而且它是由钝角旋转得到的。
师:
现在明白了吧,这也是一个角,只不过它有点特殊,两边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能说它是一条直线吗?
(不能)为什么?
(因为它的两边刚好成一条直线)
师:
像这样的角数学上称它为平角,能理解吗?
(板书:
平角)
生:
能,因为它的两边是平的。
师:
平角有什么特征呢?
生1:
它的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生2:
它有一个顶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平角的特征)
(板书:
有一个顶点,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摆学过的锐角入手,在循序渐进的操作活动中发现平角,但教师不急于告知学生这样的角是平角,而是鼓励学生去怀疑“它是角吗?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角的已有经验去判断和讨论,最后肯定它是角,这样就使学生真正认识了平角,理解了平角的特征)
(2)画平角。
师:
我们认识了平角,想学会怎样画平角吗?
(教师板演画平角,指出做上角的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半圆形的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并标出旋转的方向。
)
(学生练习画平角,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画角的方法。
)
3、认识周角。
(1)教师演示教具。
师:
(把刚刚旋转得到平角的活动角继续旋转)现在我们接着转。
这个角比平角要怎样?
(大)(旋转到两条边完全重合)那现在呢?
它还是角吗?
它是什么角?
(根据前面判断平角的经验,这时基本上学生都认同这是一种角。
学生说出名称后,教师说明,这是周角。
板书:
周角)
师:
它比平角怎样?
(大)它是怎样形成的?
生1:
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
师:
周角有什么特征呢?
生2:
它也有一个顶点。
生3:
它的两边重合。
生4:
它的两边是完全重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周角的特征)
(板书:
有一个顶点,两边完全重合)
(2)学生用活动角旋转形成周角。
同桌之间摆一摆,互相说说周角的特征。
(设计意图:
周角的认识是由教师演示得到的,所以这里安排了让学生旋转自己手中的活动角得到周角,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旋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周角是怎样形成的)
(3)画周角。
师:
下面我们来学习画周角。
(教师板演画周角,指出周角的记号,从角的一边画一个圆圈,回到起始的位置,标上箭头符号,表示另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
)
(学生画周角,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画法。
)
(设计意图:
平角和周角的画法不是本课的难点,同时它们的画法必须规范化,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先演示画法,再让学生画,在学生画的过程中教师细心检查指导,发现学生都掌握的很好,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
4、小组互相摆一摆,说一说。
师:
下面再请同桌两人一小组,互相演示旋转中形成的所有的角,并说说它们的特征,好吗?
(学生小组活动时,教师更多地到学习比较困难的小组去了解他们操作的情况和说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
(设计意图:
再次让学生旋转活动角依次得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使学生体会到在这里所有角的形成是通过旋转得到的,并且把以前学习的角和新认识的角合起来复习了一遍,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加系统化。
)
(三)巩固练习,逐步提高。
1、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用芭芘娃娃来演示芭蕾舞蹈演员“大跳”和“旋转一周”的动作,引导学生欣赏舞蹈中平角和周角的动态美。
(设计意图:
教师用可爱的芭芘娃娃展现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平角和周角的动态美)
(2)说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师:
你能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角和周角吗?
生1:
电风扇的开关在旋转的过程中形成了平角。
师:
怎样形成的能具体点说吗?
生1:
比如说旋转开关使它和原来的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生2:
电风扇的扇叶旋转一周就形成了周角。
生3:
我的直尺是折叠的,可以绕着中间这点旋转(学生旋转自己的直尺),就形成了一个平角。
……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2、画一画:
师:
请同学们在点子图上画出学过的五种角,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一下队。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2)指名一学生板演角的排列顺序。
(学生板书: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设计意图:
在学生练习画角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是提高了对他们的要求,因为逐步提高难度的联系才能持续地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
3、操作活动:
折一折。
师:
请同学们拿出圆形纸片,对折两次,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折成了一个直角),再展开一下,又发现:
平角和直角的关系(1平角=2直角),接着再展开成原来的样子,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集体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设计意图:
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的操作活动,因此在折一折的活动能够主动探索进而发现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
(四)课后小结。
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它们美吗?
(美)原来我们数学也能这样美丽,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仔细留心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美极了的数学知识,好吗?
……
五、课后反思
总的来说,学生在这节课上都以饱满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还受到了美的教育。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美极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将智育与美育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设计的平面图案、可爱的芭芘娃娃的演示,以及优美简洁的语言,使学生在学习有关角的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几何图形角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引入的设计新颖,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我用自己设计的图案,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发现其中的数学密码,即学过的角,在享受数学美的过程中,又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耳目一新,主动性大大提升。
3、注重细节和语言准确。
比如我在演示画角时注意指出怎样做角的记号,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也是为以后度量角做铺垫,另外在用语言描述时做到到简洁和准确,使学生体验到数学语言的简洁美。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1、要更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到生活中去。
在学生认识了平角和周角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辨认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以更多的实例丰富他们对角的认识。
2.在课堂中齐问齐答的方式应少一些,多给学生独立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
六、案例评析
本案例充分展现了数学的美,包括静态的美和动态的美,数学符号的美,还有教师语言的美,整个课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通过美育,能够以美导真。
学生通过对于艺术美的欣赏,即教师设计的图案以及芭芘娃娃的舞蹈动作等等,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精神的同时,获得有关平角和周角的知识。
此外,审美活动可以调节人的大脑机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因此蒋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没有那种枯燥干瘪的感觉,而是在一种充满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课堂的实效性。
美育可以融智育为灵秀之美,蒋老师的课堂设计很好的将智育和美育结合在了一起,使学生在受到智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教育。
教学设计的引入很特别,欣赏蒋老师设计的图案使学生们兴趣盎然,这一过程也使得学生复习了以前认识的静态的角,紧接下来通过观察钟面模型上的指针,学生发现了旋转变化的角,这是以旋转为切入点,使学生认识角的一个新的途径,即动态的角。
此外,数学是活动的教学。
本文设计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折一折”等系列活动,使学生经历操作、探究、体验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总而言之,这次教学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在坐的所有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无不感受到数学的美,无不为之吸引住了,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不是一件苦事,而体验到了无限的乐趣。
这种美的体验绝不是一种平庸的趣味,而是愉悦高尚的感受。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我将继续努力地尝试下去,坚持不懈地去发掘数学中的美,通过各种途径带领学生享受数学的美,让他们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数学知识的殿堂,以饱满的热情去追求和探索美丽的数学知识。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byfoonshionEducationResearchCente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旋转与角 小学 四年级 享受 数学 旋转 课堂教学 案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