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报告.docx
- 文档编号:6336098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38KB
心理健康教育报告.docx
《心理健康教育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报告
调查显示,广东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隐患,形势不容乐观,而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落后,工作乏力。
一、广东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
1、从总体上来看,广东大学生对自己并不太自信。
在对大学生你是否觉得自信的调查中,有47%的人选择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选择了有时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
女生的不自信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性的心理普遍脆弱、敏感,致使不自信的因素相对男性更多一些,若不加以疏导和防范,出现意外的几率会更高。
对你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调查结果显示,67.1%的学生认为自己与他人不相上下。
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太自信的表现。
2、广东大学生最想改变的是知识。
3、广东大学生心态不轻松。
在你觉得目前压力大吗的选项中,选择大和快要崩溃的占有39.4%,同样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
其中大四学生和研究生选择这两项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学生。
在上学后遇到的最大挫折调查中,学习成绩不理想和就业竞争太激烈选择率最高,道出了广东大学生不轻松的两个主要原因。
4、广东大学生对物质条件基本满意。
5、广东部分大学生情绪低落
在你认为自己常处在哪种情绪中的调查中,26.3%的人选择了郁闷、无聊、烦躁;而对你的日常生活方式评价的调查中,65.9%的人选择了很一般和枯燥。
二、广东大学生学习环境状况
1、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
2、大学生的作弊明显减少
在你考试作弊吗调查中,只有1.3%的人选择经常作弊,17.9%的人选择偶尔作弊或公共课作弊,从不作弊的人达69.5%,。
三、广东大学生的爱情观
1、大学生对爱情信心不足
2、大学生渴望获得爱情
学校仍旧是学生心中的恋爱天堂,在你在学校会选择什么人做你的爱情另一方调查中,只有8.8%的同学选择不会谈恋爱。
有66.5%的同学选择志向相象,趣味相投。
3、大学生的性观念依旧保守
尽管有些媒体对女大学生议论纷纷,我们的这项调查却发现,大学生性观念依旧保守。
你大学期间是否有性生活的调查中,有超过88.2%的选择了没有,这其中包括了105名硕士研究生。
结果可能会有误差,但我们看到大学生对待性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
在你从什么途径了解到性知识的调查中发现,53.2%的人的性知识是通过旁门左道和同学谈论中获得的,只有41.8%的人是从课程和书籍中学习到的,即使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大学生在性教育方面依然落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1、同学关系比较健康
在你与同学关系如何的调查时,超过89.3%的人认为相处融洽,只有10.7%的人承认会偶尔发生矛盾。
从整体上看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健康的,但交往的主动性欠缺,64.5%认为与别人交往一般喜欢、无所谓。
2、大学生普遍个性独立但也珍惜友谊
3、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交流途径少
如果你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何解决,54.2%的同学选择了强忍和逆来顺受,而选择找父母倾诉和找心理咨询机构的仅占8%。
五、广东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1、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是就业
2、广东大学生就业态度比较端正
在毕业后找什么样的工作调查中,选择有发展空间、符合自己专长的占67.8%,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选择率相对低一些,占23.1%。
无所谓,找到先呆着、要我就不错了只占9.1%。
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状况
在是否参加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调查中,只有3.6%的人经常参加,不知道或没参加的比率高达69.8%。
而是否去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的调查中,经常去的比率低至0.8%,92.6%的人表示没听说过或没去过。
七、广东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大学生不太关注社会公益
调查显示,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仅为12.4%,有87.6%偶尔参加和基本上不参加。
2、大学生普遍反对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你如何看待学生自杀事件调查中,非常鄙视自杀之人,对不起父母和社会的栽培共有496人选择了该项,排在首位。
3、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较强。
一、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
就目前的整体情况看,乡镇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还是良好的,大多数干部心理健康、积极,状态良好,幸福感强。
但是,也有部分干部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部分干部存在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等心理困扰。
乡镇干部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为四种心理:
一是能力与难度偏差引起的恐慌心理。
面对群众上访、计划生育、群体性突发事件、拆迁、山林权属纠纷等疑难工作,茫然失措,硬招不敢用、软招不管用、新招不会用,深感能力不足,常觉能力危机本领恐慌。
二是定位与越位迷茫引起的观望心理。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有些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工作能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不知该干什么,怎样干,很迷茫。
干了怕越位,在难定位与怕越位之间只好选择观望。
三是收入与现实窘迫引起的自卑心理。
乡镇收入的缩水直接导致干部的各类津贴、补助和福利成为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干部收入较低,待遇较差。
拮据的经济待遇与外面的富裕安逸形成鲜明对比,窘迫的现实让乡镇干部有些自卑。
四是有为与无位矛盾引起的无味心理。
乡镇干部是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的三苦干部,但绝大部分却一直没有晋升、流动的机会,很多甚至一辈子原地踏步。
在追求事业有为与仕途有位的矛盾冲突中,产生了索然无味的心理。
二、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乡镇干部的心理困扰、心理异常、心理失衡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工作、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个人自身问题。
(二)来自社会的压力。
社会转型期,乡镇干部在发展与稳定的双重压力下,还要再抽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与精力来应对各种社会关系。
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形形色色的诱惑,要妥善处理,平衡各方,实非易事,给乡镇干部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来自家庭的压力。
乡镇干部也有家庭父母妻子儿女。
但他们工作太忙,再加上工作环境艰苦、待遇差、收入低、社会地位和长期的两地分居等因素,无暇顾及家庭感情和子女教育,一些干部对家庭感情有种危机感,对子女有愧疚感。
三、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之道
心病还须心药医,解决乡镇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要从心入手,内外兼治,既要组织关爱,社会认可,又要重视个人修养,内在提升。
(一)组织关爱,积极落实激励保障措施,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一是逐步改善物质条件。
改善办公、生活条件及配套服务。
二是逐步提高报酬待遇。
认真落实规范性津贴补贴,改善待遇。
三是注重激励关怀。
对干得好、业绩突出的乡镇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及时掌握乡镇干部工作和思想动态,了解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并针对性的进行排扰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营造良好环境,减少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
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和谐型机关,让干部在宽松、积极的环境中工作。
经常鼓劲打气,设身处地体会乡镇干部的辛苦,多看本质和主流,多些体谅和理解,少些埋怨和责备。
工作上,既要压担子,又要指路子,尽量在工作上为乡镇干部松绑减负。
4、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畅通乡镇干部沟通渠道。
建立完善日常谈话谈心制度,保证同级、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拓宽乡镇干部倾诉心声和心理求助的渠道。
积极引导乡镇干部在面临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时主动寻求包括同事、朋友、配偶、父母等在内的社会支持。
6、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抓好舆论宣传。
要对乡镇干部给予公正的评价,要多正面宣传,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关心爱护乡镇干部,营造乡镇干部在艰苦条件下舒心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提升自我修养,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
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20xx年的全国两会,就有一批提案涉及这方面的问题。
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
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地区呈现不同的现实情况。
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一)在生活来源和医疗保障方面
(二)在生活开支和经济压力方面
空巢老人们生活开支总体处于中、低等水平,除了害怕生病,大部分空巢老人不觉得有什么经济压力。
但部分空巢老人们经济压力相对较大。
(三)在生活照顾与子女关系方面
2、在与子女关系方面。
空巢老人们的子女一般是生活在本地的,只有极少数的生活在外地或者国外。
数据还显示,造成空巢老人与子女分开住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同子女相处方面,52.7%的空巢老人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造成冲突而与子女分开居住,同样的47.3%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
二是综合各方面原因,37.9%的空巢老人是因为自己希望独立生活,还有26.5%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住房条件紧张等约束而与子女分开居住,而19.2%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只有9.1%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婚嫁在异地成家而与子女分开去住,剩下的7.3%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具备所需物资条件,但赡养老人观念淡薄所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大部分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只有极少数老人是因为自己的主观原因想自己独立生活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
从调查中我们还得知,空巢老人们的子女很少与其联系的比率占37.9%,而空巢老人们经常主动和子女联系的比率占44.8%。
这说明很多空巢老人迫切希望与子女保持更多的联系,尽管大部分空巢老人理解并习惯了子女不在身边。
1、在社区服务设施上。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硬件设施方面,社区针对老人们的休闲娱乐设施很少,老人们提到的休闲活动场所主要是公园、广场之类的,但离老人们生活的社区有一定的距离,身体好且喜欢运动的老人们会去走走,绝大部分的老人们觉得太远了不想去。
另外,城市社区都没有安装类似求救门铃、求助遥控器之类的针对空巢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呼叫帮助的系统;而在软件设施方面,是依靠社区或社会志愿者给空巢老人提供服务。
大学生为空巢老人提供的志愿服务较多,但大部分老人对大学生的服务感到不习惯。
问到其原因,空巢老人们表示,因为自己的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不需要大学生提供服务,且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是打扫清洁之类的。
除此之外,还有些老人希望过安静的生活不希望被别人打扰。
二、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整体上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达到66%,处于中等水平。
有约42.4%的老人估计今后的生活无法预料或变坏,34.5%的老人有时感到孤独,7.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59.4%的老人感到生活无目的,老人们的总的幸福满意度为69.4%。
其中,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且受教育程度高的空巢老人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人。
(一)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1、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空巢老人的整体生活状况处于能基本上满足需要的水平,因生活困难而产生的悲观、焦虑、无望等心理问题较少,但这种因为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还是存在于一部分空巢老人身上。
2、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间接影响其生活状况,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我们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空巢老人在与我们的交谈中表现得很积极、乐观、豁达。
谈到子女不在身边,都表示很理解;在谈到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上,都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了;而谈到未来生活的变化时,都持较乐观的态度;最大的愿望是一直淡然、平静而从容地生活着。
但这部分的空巢老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二)预计未来空巢发展趋势
我们针对18岁以上的其他社会群体以及非空巢老人进行了社会调查,以便全面的了解到社会上其他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看法以及预测未来空巢老人的发展趋势。
1、在社会不同群体在对空巢老人的了解程度上。
52.8%的人是对空巢老人基本了解的,38.8%的人是对空巢老人几乎不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5%的人是很了解空巢老人的。
但同时,有68.6%的人们都表示担心空巢老人的生活。
2、在中青年群体对待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认识上。
77.2%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居住在一起,只有22.8%的人觉得自己不能和父母居住在一起。
其中,不能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原因,1.7%的人是因为自己在外地求学或因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而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0.9%的是因婚嫁在异地成家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5.2%的人是因为父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产生冲突与矛盾选择独立生活而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12.4%的人是因为自己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或老人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不能生活在一起,还有2.6%的人受自身住房条件紧张等条件约束无法与子女或老人同住。
3、在对非空巢老人的调查上。
结果显示,非空巢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基本相同,但唯一不同的是心理状况。
非空巢老人因为有亲人的陪伴而没有孤独感,这恰恰是空巢老人多数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非空巢老人大多因为住房条件紧张而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老人们同样享有退休金和医保之类的社会保障,并且大部分存在“啃老”现象,子女因下岗等其他原因经济条件不好,老人的退休金不仅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有时候还要补贴子女。
4、在对待有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的现实问题上。
调查显示,75.4%的人表示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不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他们大都表示因为自己比较希望独自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有12.7%的人认为自己不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自己的子女不和自己住在一起,剩下的11.9%的人认为将来的事情不可预测,因而不清楚。
(三)调查结论
1、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以企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为主,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基本生活需要能满足,经济压力相对较小。
但在医疗费用的解决上,虽然每个月90元的医保占了一半以上,但只能用于看小病,空巢老人们普遍医疗费用花销大,生不起病仍成为其最大的担忧。
2、绝大部分中低龄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能自己照顾自己;在与子女的关系上,一半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冲突或因为子女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而独自居住的,有相当一部分的子女很少与空巢父母们联系,老人们迫切希望与子女保持更多的联系。
3、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不愿意住在养老机构,究其总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观念未转变,认为住在养老机构没有自由,且照顾和伙食也有所欠缺;而从客观方面来讲,有的是因为养老机构花销太大,无法负担,有的是因为子女不同意。
4、部分社区针对空巢老人的休闲娱乐及安全方面需要的服务设施很少,空巢老人们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是聊天、看电视、打牌,休闲娱乐方式较单调。
5、社区或社会志愿者给空巢老人提供的服务较少,而大学生志愿者虽然给空巢老人提供的服务较多,但大多是陪同聊天打扫清洁之类的,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们感到不习惯。
(四)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2、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空巢老人,受教育程度高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比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人好,男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女性空巢老人好。
(五)对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关系的分析
1、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态,生活状况越差,其心理健康状态也越差。
2、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越好,其生活质量越高。
(六)对预计未来空巢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
1、社会人群对空巢老人的关注程度较低,对其了解较少。
看过“心理健康教育报告”的人还看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健康 教育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