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
- 文档编号:6320668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122.54KB
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
《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实
施
方
案
XX区XX镇XX村村委会
2017年06月
一、项目编制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
1.1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治理环境为重点,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为主要抓手,按照全村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广泛动员全村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富裕XX村。
1.2基本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及标准。
2、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设备,降低治理投资成本。
3、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
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时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4、建立合理完善的村民组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及垃圾收集、运转系统、畜禽粪便处理系统。
5、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和条件,就地取材,厉行节约、多办实事,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 11号)
3、《关于印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09] 48号)
4、 《关于印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 165号)
5、《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GB 50445-2008)
6、《关于发布<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10] 20号)
7、《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 行)》
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
9、《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 574-2010)
10、《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
1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
12、《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 8172)
13、《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
14、《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 19379)
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16、《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 125-89)
17、《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65)
18、《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 310)
1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1、《镇(乡)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
2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
2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
24、《人工湿地污水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2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6、《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
27、《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497-2009)
28、《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81-2001)
2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2001)
30、《安徽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导意见》
31、《安徽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32、其他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33、XX镇镇政府、XX村委提供的有关资料
2、项目慨况
2.1项目名称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2.2项目建设地点
XX镇XX村境内
2.3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实施后,XX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75%以上,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4项目建设内容
(1)建设污水收集管网2080m(其中DN300的主管网长1350m,管道材料为HDPE双壁波纹管;DN200的支管网长730m,管道材料为PE波纹管);检查井69座,大小为Ф700×1.0m;
(2)建设50t/d太阳能污水处理站+人工湿地一套污水处理系统;
(3)建设垃圾房(3.0m×3.0m×2.8m)1座;配置容积为120L垃圾收集桶180个;电动垃圾收集车4辆,垃圾清运车1辆。
(4)建设公厕2座;
(5)建设畜禽粪便化粪池(2.0m×2.0m×1.5m)40座;
(6)制作饮用水水源保护标示牌、警示牌48只。
2.5项目资金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111.68万元(其中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资金81.96万元、垃圾收集工程建设资金19.16万元、畜禽粪便处理系统9.6万元、饮用水水源保护系统0.96万元)。
三、XX村环境现状及成因
3.1XX村主要环境污染源
项目区主要污染来源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畜禽粪便排放。
生活污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家庭排水;生活垃圾包括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畜禽粪便主要包括猪场及散户喂养的生猪,鸡、狗等畜禽的排泄物。
3.2生活污水现状
(1)处理设施落后: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为冲厕、炊事、洗衣、洗浴、清扫等产生的污水污水,污染物主要为有机物、氨氮、悬浮物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方式也生了巨大的变化,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设施等走进平常百姓家,农村的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大增加,加上化肥的大量使用,农村粪尿使用量很少,目前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活污水未经有效收集、处理直接排到地面经土壤下渗或汇入地表水体,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直接危害。
其危害表现为:
一是影响了村民的饮水安全;二是由于污水的长期蓄积,水体发黑变臭,并滋生大量蚊、蝇,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及更大范围的地表水体污染;三是污水灌溉,污染土壤,危害农业生产,并最终造成农村自然景观的破坏。
(2)规划粗糙,环保意识薄弱:
农户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村民的房屋基本属于自发建设,谈不上规划,更谈不上环保配套设施的建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3.3生活垃圾现状
(1)农户环保意识薄弱: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厨余、清扫物和生活消费等废弃物其中以易降解的果菜屑、破布树枝等有机物和消费品产生的塑料为多,难降解的废玻璃、陶瓷、砖瓦、砂石、废橡胶、金属等较少。
随着工业的发展,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农业生产薄膜、快餐盒、废电池等,其中许多东西难以回收,不可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
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十分原始,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到处都成了生活垃圾的天然倾倒场所,日积月累,垃圾越来越多,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这些垃圾不仅仅对土壤、水质造成危害,同时也污染空气,污染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2)处理设施不完善:
该区域农村经济近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建成了一批分类垃圾收集池,但在生活垃圾的科学、系统的分类收集上,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开展。
因缺少每户的垃圾分类收集桶,造成了已建的分类收集箱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
同时,收运-转运体系不完善,项目区已建成的垃圾收集池也普遍存在池满溢出现象。
3.4畜禽养殖粪便现状
XX村内禽畜养殖比较普遍,主要是牲猪、牛、羊、鸡、鸭饲养,养殖户数量较多,但无规模化养殖场,大多以小型家庭养殖为主,大多农民环保意识薄弱,根本不重视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未建任何环保设施,这样对畜禽粪、尿未进行有效处置,不仅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造成了对周边环境和水体的污染。
3.5饮用水水源现状
目前XX村村民用户已经全部用上了自来水,其饮用水水源地水域为长江水。
经过调查走访,该区域饮用水水源达标,但该水域处缺乏饮用水源地警示标示,饮用水源地缺乏保护措施。
XX村如果不能遏制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及畜禽粪尿的乱排乱放。
将不能保证饮用水源的安全。
3.6村环境问题主要原因
3.6.1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陈旧、数量明显不足。
目前村内没有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垃圾未实行集中处理,达不到无害化标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染了周边的沟渠河道。
二是总体规划滞后。
规划的滞后,道路、排水、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的不配套,严重影响后续建设与发展。
三是部分村卫生状况堪忧。
绝大多数村庄缺乏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生活垃圾不能做到日产日清,道路两侧、公共场所等成为垃圾堆积地,影响了本村环境卫生。
3.6.2经费投入不足
村环境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不足,如添置垃圾箱、洒水车、清洁手推车等环卫设施;改水改厕,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等建设;这些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另一方面,清洁维护和管理也需要大量的资金等。
3.6.3环保监管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环保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基本还未覆盖农村地区,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
3.6.4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立法尚处于空白,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6.5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
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环保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示范区的农村,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
四、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4.1XX村情况
XX村隶属于XX区XX镇,东与红星村相邻、南靠长江、西与皖河农场相毗邻,北接皖河,全村占地7000余亩,(其中可耕地面积4000余亩),林地200余亩,西江外滩面积800余亩,人口4768人,下设42个村民组。
总支委员会书记1人,委员2人,总支下属两个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6名.我村每年外出打工人员有2000余人,留守人员2700余人,全村外出打工总收入6000万,全村农业收收为800万元。
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1促进生态文明和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地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实施项目区的环境综合治理,有利于当地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4.2.2改善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XX村普遍缺乏完善垃圾清运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各村垃圾任意堆放,沿河倾倒,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漏液和生活污水,进入土壤直接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流入河流,造成对周边地表水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最主要内容。
因此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便处理,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是XX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4.2.3确保饮用水安全,保证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
XX村目前饮用水全部由XX镇水厂统一供水,水源来自于长江水,该水域种养业发达,养殖废物多,人口密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都很大,污染物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其中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地表水渗入土壤和水源,再侵入身体损害人体健康。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关于“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要求表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最大可能免受人类活动影响,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项目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项目区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生工程。
5、XX村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农村环境问题以及全省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面貌为目的,以“四洁”和“五改”为基本任务,以治理农村“脏、乱、差”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促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使整治后的村庄环境优良整洁,乡村风情浓郁,农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5.1生活污水治理方案
5.1.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原则
本项目水质净化的对象是XX区XX镇XX村生活污水,水体中污染物主要为有机物、氨氮、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高,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水质。
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处理出水水质目标要求、用地面积和工程规模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各种工艺都有其一定的适用条件,应视工程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水质净化工艺,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投资,且有利于水质净化的运行管理及减少水质净化的运行费用,保证整个水体水质良好,水质净化工艺选择必须做到:
1.认真贯彻国家、安徽省、XX市以及XX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标准。
2.积极稳妥地采用国内外先进处理技术,选用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做到投资省、运行费低、技术可靠、运行稳定。
3.优先采用集成度高的污水处理工艺,以便实现模块化设计,以利于污水处理站的分期建设和扩展。
4.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5.选择国内或国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便的排水专用设备和控制系统。
5.1.2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
根据XX区XX镇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本方案设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为50m3/d
5.1.3污水水质
根据已有污水处理工程经验及类比其他生活污水水质,本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平均进水水质指标为:
CODcr:
300~350mg/L;BOD5:
100~250mg/L;SS:
200~300mg/L;NH3-N:
30~40mg/L;TP:
3~4mg/L
5.1.4污水处理目标
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排放标准,主要水质指标见下表:
控制项目
单位
排放标准
CODcr
mg/L
≤60
BOD5
mg/L
≤20
SS
mg/L
≤20
NH3-N
mg/L
≤8(15)
pH
6~9
5.1.5处理工艺比较与选择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应选用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费用低的小型分散式处理方法为主。
目前此类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1)工艺介绍
污水经收集系统进入集水池,集水池的主要功能是均衡水量和水质,同时在其前端设置粗细格栅,拦截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保护提升泵和后续工艺的正常运行。
在集水池中设置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进入复合生物滤池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滤床(池体与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等部分组成,当污水由上而下流经长有丰富生物膜的复合滤料时,其中的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磷、部分氨氮在这里得到去除。
复合生物滤池系统处理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去除复合生物滤池系统脱落的生物膜后经分配井分配后进入人工湿地系统,进一步去除水中污染物。
人工湿地系统可减少许多污染物,包括有机物(BOD,COD)、悬浮物、氮、磷、微量金属和病原体等。
其净化原理不是依靠湿地某一子系统,而是在人为调控的前提下,由基质—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污水得以净化。
出水达标可直接排入就近河道中。
其工艺流程:
(2)工艺特点:
①基建费用低,投资少;②动力消耗少,能耗低;③管理简单,操作方便。
(3)适用范围:
适合于集中式处理系统,污水处理规模越大则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越低。
(4)管理维护:
自控程度高,运行设备较多,维护管理量较大。
(5)运行维护成本:
日常运行费用约0.3~0.6元/m3。
2、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
(1)工艺介绍
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是由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组、曝气系统、回流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作为曝气设施、回流设施的动力,多余能量储存于蓄电池中。
根据优化调试后的数据,通过控制系统完成自动化控制,自动运行曝气设施、回流设施。
本系统在蓄电池充满的情况下,可在连续5~7天阴雨天情况下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经过集中收集而来的污水首先进入污水处理站内的集水井,对污水起缓冲的作用。
集水池内设置粗细格栅,用以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从而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经过格栅去除部分悬浮物,以及大颗粒悬浮的有机、无机等物质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
在厌氧生化池内污水完成水解酸化过程、产乙酸过程和产甲烷过程。
通过水解和酸化过程,提高原污水的可生化性,从而减少后续反应的时间和处理的能耗;随后进行产乙酸过程,进一步生物降解。
从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在厌氧状态下释放出磷。
经过厌氧池处理的污水进入缺氧池。
缺氧池内利用兼氧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
回流混合液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氧,改变了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使污水在此形成了较好的缺氧环境。
反硝化菌在缺氧池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实现污水的脱氮。
在好氧生化处理中,有机物被微生物进一步生化降解,浓度继续下降;氨氮被硝化,NH3-N浓度显著下降,随着硝化过程的进行,污水中NO3-N的浓度增加;活性污泥中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把它转化成不溶性多聚正磷酸盐在体内贮存起来,最后通过沉淀池排放剩余污泥达到系统除磷的目的。
在经过好氧反应后,污水中的污染有机物已经被微生物基本消解,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
利用重力沉降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降低污水中悬浮物的浓度。
沉淀池底部设置污泥斗,有效浓缩污泥浓度,提高沉淀效果,并提高回流污泥的浓度。
经沉淀池处理后的水已是合格的水,可达标排放或灌溉回用。
对于厌氧池所产生的有机质底泥,定期清理后,放入堆肥场进行堆肥,堆肥熟化后再作为有机肥进行利用。
其工艺流程:
(2)工艺特点:
①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大大节省了土地资源;
②采用太阳能绿色能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明显降低运行成本;
③采用微电脑全自动控制系统,与常规微动力处理工艺相比,运行费用低、运行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
(3)适用范围:
适合于集中处理系统(10-500m3/d),污水处理规模越大则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越低。
(4)管理维护:
自控程度高,运行设备较少,维护量小。
(5)成本分析:
运行维护成本:
日常运行费用约0.05~0.2元/m3。
3、传统A/O污水处理工程
(1)工艺介绍
生活污水自流入调节池后,井提升进入A/O有动力(电力)污水处理设施,与其中微生物充分接触,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降解;该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还可进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出水水质。
其工艺流程:
(2)工艺特点:
①处理工艺成熟,运行稳定可靠;②卫生条件好。
(3)适用范围:
适合于集中式处理系统,污水处理规模越大则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越低。
(4)管理维护:
自控程度高,运行设备较多,维护管理量较大。
(5)运行维护成本:
日常运行费用约0.5~0.8元/m3。
5.1.6处理方案的确定
上述几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既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何选择一种处理效果好、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的处理技术,是解决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关键。
根据XX镇XX村污水特点及实际情况,本方案拟采用“太阳能微动力+人工湿地”处理工艺。
人工湿地可作为景观点,美好环境。
5.1.7工艺流程
5.1.8工艺流程说明
本方案污水处理工艺拟采用“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装置+人工湿地”。
该装置是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主要由厌/缺氧/好氧池、沉淀池、人工湿地、太阳能曝气系统、太阳能回流系统等单元组成。
生活污水经管网自流至污水处理站内的格栅井,内设人工格栅,用以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从而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格栅井内栅渣定期清理、外运至垃圾收集站处置。
经格栅去除部分悬浮物,以及大颗粒悬浮的有机、无机等物质后的污水,自流至生化池(厌氧/缺氧/好氧池)。
在首段厌氧池中,使污水中P的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BOD5浓度下降;另外,NH3-N因细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NH3-N浓度下降,但NO3-N含量没有变化;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因此BOD5浓度下降,NO3-N浓度大幅度下降,而磷的变化很小;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而继续下降;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的浓度增加,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以较快的速度下降。
所以,A2/O工艺它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硝化脱氮、磷的过量摄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脱氮的前提是NH3-N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缺氧池则完成脱氮功能。
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
在好氧池的活性污泥中能积累磷的微生物,可以大量吸收溶解性磷,把它转化成不溶性多聚正磷酸盐在体内贮存起来,最后通过沉淀池排放剩余污泥达到系统除磷的目的。
沉淀池出水自流至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
水生植物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
污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
湿地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从而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污染物除去,实现达标排放。
5.1.9各构筑物的设计
(1)格栅井的设计
进水格栅是废水处理站第一道预处理设施。
格栅主要是用来拦截较大尺寸的悬浮物,如塑料袋、杂草等,防止堵塞后续处理工序中的管道,保障后续处理工序运行稳定。
本设计选用人工格栅,格栅井采用钢混地下式结构,其技术参数如下:
设计流量:
50m3/d
池体尺寸:
1.50×0.8×1.0m
数量:
1座
主要配套设施:
人工格栅
格栅间隙:
5mm
材质:
不锈钢
数量:
1套
(2)厌氧/缺氧/好氧池的设计
生化池是污水二级处理的核心工艺构筑物,污水的生化反应在此构筑物中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环境 综合治理 项目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