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文化商城改造工程建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6309418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6.76MB
盛京文化商城改造工程建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盛京文化商城改造工程建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盛京文化商城改造工程建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盛京文化商城改造工程建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盛京文化商城改造工程建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背景
1.1项目概要
盛京文化商城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商圈内,西至太原街步行街东至天津街,毗邻五洲春天与盛贸饭店。
太原街商圈核心位置。
对面中兴商厦与兴隆一百。
距沈阳火车站1.5公里,沈阳客运站1公里。
图1-1项目位置概况图
图1-2项目周边状况
东舜百货为五洲商业广场发展有限公司所有,东舜百货总建筑面积6.99万平方米。
分为地上6层和地下1层。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19万平方米,地下负一层建筑面积0.8万平方米(地下负二层停车场未计入总面积)。
图1-3项目具体落位图
目前该购物中心已歇业,项目物业内部已清空。
五洲春天,东舜百货,华联商厦地下停车场均为联通状态,该项目收购后需外立面及内装改造。
东舜百货建筑面积明细:
楼层
工程面积(㎡)
层高(米)
总计
备注
6F
9904.93
5.1
9904.93
购置
5F
10665.14
5.1
10665.14
购置
4F
10693.33
5.1
10693.33
购置
3F
10693.33
5.1
10693.33
购置
2F
10382.91
5.1
10382.91
购置
1F
9623.88
5.85
9623.88
购置
B1F
8018
5.25
8018
反租
B2F
10690
5
未计入
未购买,420个车位1#、2#、3#地块地下连通
合计
69981.52
69981.52
B1F-6F
项目改造总投资9亿元。
其中物业购置7.3亿元,前期营运投资需要1.3亿元,资本化利息4000万元。
正式运营第一年实现含税营业收入7.5亿元,在此基础上不断递增,预计第五年实现经营收入10亿元,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规模。
投资回收期6.06年,内部收益率为20%。
1.2项目必要性
1.2.1项目自身优势
“盛京文化商城”项目是沈阳出版发行集团履行国有文化企业责任,从建设沈阳文化阵地、发展文化产业实际出发,倾心打造的超大型文化商业综合体项目,将成为沈阳规模最大的文化商品、文化服务交易平台和体验消费场所。
本项目以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为理念,以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消费增长为目的,以满足市民多元化文化需求为宗旨,以做大做强沈阳出版发行集团为目标,通过对多门类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聚集,创新业内领先的商业模式,实现文化消费的聚集裂变。
本项目突出了文化商品的特色性、消费的体验性、O2O线上线下的交互性,将成为国内一流的集文化体验、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商城,进一步拓展沈阳城市文化消费的空间。
本项目将使文化产品与文化消费、文化创新与文化展示、文化服务与文化体验完美对接,开创文化经营的全新理念和运营方式,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本项目将对建设文明沈阳、和谐沈阳、文化沈阳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对营造高品质、大众化文化消费,活跃文化商业氛围,激发市民文化消费热情,提升沈阳中心城市的文化品位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本项目从经营理念、经营规模、经销品种、经营设施、运营模式上都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可通过复制在其他地区进行连锁经营。
本项目将成为我市的文化“航母”和文化新地标,成为吸引国内外优秀文化产品聚集沈阳,展示沈阳文化消费活力的重要场所。
1.2.2实现经济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
对于文化产业与零售业的有机融合,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资本市场也高度关注这一行业。
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本身品牌影响力在沈阳乃至辽宁区域都是首屈一指的。
图书行业又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在沈阳图书市场中新华书店一直在市场中居于领导地
位。
强力的品牌支持加之项目的可复制经营属性,预期将实现公司规模的大幅提升。
1.2.3通过经营提升物业价值,从而提升公司价值
在当前通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持有经营位于城市核心商圈的优质商业物业,除了可获得稳定的经营收益外,还可通过经营提升商业物业的价值带来的资产回报的上升,从而提升公司价值,这也是公司应对当前商业地产调控,延伸公司产业链的重要手段。
项目地处沈阳核心商圈中最繁华地段,以“文化地产商业化,商业地产文化化”为核心理念,旨在追溯文化本源,开辟蓝海市场,重新引领沈城市民回归高品质阅读。
并向文化的外延不断拓展,将商业与文化完美结合,全力打造沈城文化新地标。
2.宏观环境分析
2.1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2零售业将继续承担“扩大内需”的重任,未来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2.1“扩大内需”引导零售市场持续发展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3179亿元,增长9.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027亿元,增长12.9%。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786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商品零售234534亿元,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24971亿元,增长9.8%。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环比增长1.01%。
人民消费能力稳步增长,消费能力提升,对于物质上需求逐渐往精神需求方面转型,文化产业未来前景一片大好。
2.2.2社会消费品总额持续增长,电商平台发展迅猛
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实际增长10.9%。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3179亿元,增长9.3%。
2014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同比增长49.7%。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增长56.2%。
图2-1社会消费品总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零售行业目前发展比较稳健,其中图书行业增长明显,包括电子商务方面,仅图书零售行业在14年增长3.26%。
从国家经济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为扩大消费提供上升空间;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将有力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
2.2.3居民消费稳步提升推动零售业走向持续繁荣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
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
分类别看,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9%。
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与GDP的比值为3.63%。
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14年与GDP的比值已经上升到5%,目前我国居民整体消费率将继续得到提升,消费空间进一步打开,零售企业、文化企业也将受益于我国消费的整体提升。
2.2.4人口就业稳定,文化需求逐年递增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
全国人口平稳增加,对于消费的需求也会带来持续增长,而对于文化产业的消费带来了长远发展的趋势。
全国的经济近年来都在平稳增长,百姓生活质量都有大幅提升,人们对于精神上得需求现在越来越重要了,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目前国家对文化行业的支持力度空气巨大,可以看出对于文化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2.3文化产业崛起势不可挡
2.3.1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精准目标和时间规划关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李克强总理在刚刚过去的2014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把它作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报告对文化产业明确提出了发展速度的要求,要求文化产业发展增速要达到15%以上,这是原来没有明确的。
这次明确说明了文化产业在整个国家建设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居民的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比以前要旺盛,也就是说市场需求保持一个比较旺盛的增速;二是政府在鼓励文化消费方面,今年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把文化消费作为一个重点工作向前推动;三是现在文化和科技的充分融合,在国家发展步伐和方向性明朗化同时,逐利的社会资本主动投入到文化产业的夙愿也在增强,这为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很重要的条件;当然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更为重视,出台了一些鼓励发展的政策,这些都是文化产业保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的基本条件。
201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87号,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对文化产业发展无疑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随着扶持政策的细化落地,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将迎来大发展的黄金十年。
2.3.2传统文化产业观念转变和市场转型
图书做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在享受着这份文化盛宴,行业正处在岌岌可危的尴尬环境,被更多经营者经所意识到,并在积极找寻着发展之路,我们就是众多代表之一,书业由原来的渠道单一,供求失衡的单向垄断销售,到现在的渠道及信息媒介多元化的发展阶段,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性,消费者的话语权也显得更有份量,在生存迫使之下顺应市场需求用心“经营”是行业必须拿出的一种态度。
2014年官方提供的数据表明,书业经营已经趋于回暖的迹象,全国图书零售增长3.26%,这说明行业经营思路及商业模式的转变以从数据上体现出来。
卖场的全新升级,独立商业模式向复合式经营转变,营销由以往的单一向多元,范围也由原来只注内到今天的向外多面延伸,更注重读者间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及媒体和媒介多种方式的有效合作,以及自媒体的大力开发,线上和线下的“自有”组合。
并充分分析消费的消费模式,找寻差异化经营方式,让经营更贴近市场,让市场说话。
2.3.3目前正值我国文化产业投资的黄金期
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与GDP的比值为3.63%。
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共有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16支,包括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金等几大类。
以35支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为例,首期实际募资规模达459亿元,成为集聚资金的“大湖泊”。
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16支,包括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基金、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金等几大类。
以35支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为例,首期实际募资规模达459亿元,成为集聚资金的“大湖泊”。
在2007年至2012年发起的35支文化产业综合股权投资基金中,有16家是在2011年成立的。
至此之后,在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利好政策“刺激”下,2011年开始展开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井喷”期。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特性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入文化领域。
如今,新兴产业迅速兴起,成为文化产业投资新亮点。
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兴起,成为文化产业投资的一大方向。
3.区域市场分析
3.1城市概况
图3-1“大沈阳”范围图
沈阳市依托自身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交通条件,在半径150公里范围内覆盖了东北地区八大资源型城市,形成了一个以辽宁省东北城市为主的城市经济圈,而沈阳市再次经济圈中占据核心主导地位。
3.1.1产业分布
产业方面,以沈阳为中心的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城市组成沈阳经济区。
8大城市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
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使沈阳对周边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3.1.2城市人口
人口方面,根据《沈阳市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8106171人。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65290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46571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34325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1364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份
总人口
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
2009
776
713.5
62.5
2010
803
715.6
87.4
2011
818.6
722.4
96.2
2012
822.8
722.7
100.1
2015F
1200
878
322
图3-2沈阳人口概况
3.1.3经济走势
图3-3沈阳GDP增长率
2013年沈阳GDP总额7158.6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8.8%(按可比价计算)。
虽然沈阳市目前在GDP总量方面还远不及国内主要一线城市,但其高达11.6%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上述一线城市,预示着未来沈阳市的发展潜力巨大,整体经济水平在快速向经济发达地区靠拢。
图3-4沈阳人均GDP
沈阳市2009年的人均GDP实现额为RMB5.58万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7倍;2013年人均GDP为86850元,增长8.2%。
这相当于,沈阳人均GDP已接近了1.5万美元的水平。
图3-5沈阳人均可支配收入
沈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5年持续增长,且近几年增速越来越快。
据统计,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约相当于2009年的1.6倍;2013年,沈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74元,增长9.09%。
3.2消费市场总量持续平稳增长
3.2.1人均收入及户均收入
按常住人口822.8万人计算,沈阳现有家庭数约为310万户,家庭平均收入与支出差额为1.7万元/年。
人均收入为2.64万元;家庭平均收入为7万元。
家庭平均支出为5.3万元,人均支出为2万元。
3.2.2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情况
2013年,沈阳人均消费支出中,教育娱乐旅游类合计金额325.7万元,占比22.9%,衣着类合计金额195.3万,占比为13.7%,合计金额521万,比列高达36.6%,食品类消费比例逐年降低。
其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
家用汽车:
27%、教育娱乐旅游占比:
23%、衣着14%、医药类12%、食品类9%、家电类7%、日用品类4%、通讯器材类3%、家居装潢类1%。
3.3沈阳消费体系中文化消费占比稳步增长
图3-6沈阳消费占比
2013年全年,除食品和汽车消费同比增长低于20%外,衣着,百货类,通讯,家具类,教育娱乐旅游增长均在20%以上。
其中衣着类同比增长20%,教育娱乐类同比增长31.7%,医药类同比增长38.4%。
图3-7沈阳市消费增长细分
沈阳人均消费支出构成各类别增长率分别为:
通讯器材类:
42.6%、医药类38.4%、家居装潢类35.7%、教育旅游娱乐31.7%、家电类31.5%、日用品类:
24.7%、衣着:
20%、食品类:
17.1%、家用汽车7.9%。
可见,沈阳市民在教育娱乐方面的消费逐年增加,而苦于沈阳类似业态相对较少,项目为沈阳人民满足精神方面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统计,2013年,沈阳市吃、穿、用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0%、13.3%和15.2%,增速与上年相比分别回落了6.1、6.7和1.1个百分点。
从所占份额上看,用的商品零售额所占比重最高,达64.9%,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吃的商品零售额占23.9%,比上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穿的商品零售额占11.2%,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
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凭借第十二届全运会在沈阳隆重召开的强劲助力,零售额增长达26.0%,增速比上年高出24.3个百分点。
零售额增速较高的大类商品还有:
金银珠宝类增长33.3%,比上年高出21.4个百分点;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3.7%;比上年高出15.8个百分点。
零售额增速回落的主要大类商品有: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1%,比上年回落32.8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17.2%,比上年回落14.9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增长10.5%,比上年回落14.2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1%,比上年回落7.4个百分点。
人们生活用品方面的需求逐渐放缓,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
3.4沈阳市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3.4.1沈阳商业目前处于瓶颈期
截至2013年,沈阳商业地产项目合计面积近3000万平,其中大型城市综合体面积1411万平方米,未来三年增量预估1498万平方米。
2013年全年沈阳市开业大型综合体14个面积合计247.1万平。
按沈阳实际常住人口平均1000万计算,人均商业地产面积近3平米。
截至2013年,沈阳商业地产项目合计面积近3000万平,其中大型城市综合体面积1411万平方米,未来三年增量预估1498万平方米。
2013年全年沈阳市开业大型综合体14个面积合计247.1万平。
按沈阳实际常住人口平均1000万计算,人均商业地产面积近3平米。
商业地产开发过剩,空置率高(全国前三)是目前沈阳商业面临的尴尬问题。
3.4.2沈阳商业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
区域
营业商场
中街
皇城恒隆广场,大悦城,久光,盾安新一城,兴隆大家庭,商业城,新世界百货,新玛特,0101流行馆,天润广场,沈阳春天,地一大道,沃尔玛
太原街
中兴,新世界百货,万达广场,联营,华联,百盛,时尚地下,潮汇,新加坡城,朗勤商道,沃尔玛,温州城
长江街
北行、华联、千盛、万隆
兴华街
铁西百货、新玛特、沈辽路万达广场、北一路万达广场、茂业、宜家、星摩尔、乐宾、红星美凯龙、滔博、轻工、西都、家乐福、维华商业广场
金廊—金融区
市府恒隆广场,卓展,卓越,华府天地,FTC,百联,阳光
金廊—五里河
万象城,久丽,尚泰,茂业中心,华联,世茂商都,辽展
金廊—皇姑&于洪段
沈阳天地,诚大
金廊—浑南
兴隆大奥莱,奥体万达,泛华,亿丰
金廊—沈北段
积家,福瑞嘉
和平区
成宝,韩百,朝百,维华长白,万科浑河
沈河区
新生活,群升,五爱市场
皇姑区
乐天百货,北行,千盛,地一大道,万隆
大东区
兴隆,乐都汇,吉祥
铁西区
友谊,兴隆大都汇,兴隆大天地,三隆,千姿汇,麦德龙
浑南区
赛特奥莱
沈北新区
尚柏奥莱,淘乐,财富,人和万象
于洪区
新玛特,万科滨湖
苏家屯区
三和,华苑,枫杨
3-8沈阳市商业分布
沈阳商业分布全市各个区域,以上各个商业业态之间从产品结构、产品品牌、服务配套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
小结:
全市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还将陆续会有新的商业项目建成,目前沈阳商业保有量已经过剩,同质化严重,大众审美疲劳,整体城市缺乏特色商业,缺乏文化气息,盛京文化商城项目在沈阳商业市场会成为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项目,会成为全市乃至于全东北的文化地标,为商业地产开辟崭又一领域崭新的模式。
4.商业发展环境分析
4.1太原街是沈阳市的核心商圈
一条同沈阳中街同样历史悠久的商业街,2007年也获得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称号;沈阳中街和太原街的繁华程度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并驾齐驱。
商圈定位:
沈阳市最高端的商业中心。
商圈服务半径辐射整个沈阳市及周边市。
主力客群:
25—50岁的中高端消费群。
商圈业态:
百货店、专卖店、商业步行街、大型综合超市、以及便利店、专业市场等。
配套:
各类商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停车位较为紧张。
辐射范围:
太原街商圈是市级商业中心,其服务半径辐射整个沈阳市,并对周边城市的客户群体(本溪、抚顺、铁岭、辽阳、鞍山)有较大吸引力。
商圈优势:
沈阳市两条著名步行街之一,商业吸引力及商业辐射范围广及沈阳全境及辽中城市群。
项目靠近沈阳站和规划中的CBD区域,是沈阳市中高档商业的代表商圈,拥有大量中高端消费群体。
4.2太原街商圈交通情况
地铁枢纽:
1号线占地面积:
2千㎡;开通时间:
2010年10月1日;规划日均到达人数:
20,000人次;4号线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竣工。
铁路枢纽:
占地面积:
7万5千㎡;占地面积:
7万5千㎡;改建时间:
2013年;日均到达人数:
50,000人次;现已经开通50余条公交线路。
长客枢纽:
占地面积:
3200㎡;日均到发客数:
7000人次;目的地:
全省至附近外省等地区;共有65条线路229辆车实现站内运营,日发班次260辆次。
客群来源
商圈辐射固有人口:
10KM内380万人;60KM内约1338万人。
交通枢纽刚性引流;预计日流量20万人。
太原街商圈引流;平均日客流量30万人。
太原街商圈具备两大客运枢纽:
长客、沈阳站。
两个地铁站:
沈阳站、太原街站、人流量密集,客流量大,商圈覆盖范围广,从固定人群到周边城市都可覆盖。
4.3太原街商圈内竞争分析
地理位置:
太原街商圈东起和平北大街、南至南五马路、西临胜利北街、北至北五马路。
规模:
该商圈长约2.2千米,宽约1.6千米,总占地面积约3.52平方公里,该商圈商业营业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太原街主要商业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中兴,新世界百货,万达广场,联营,华联,百盛,时尚地下,潮汇,新加坡城,朗勤商道,沃尔玛,温州城。
对中华路临街商铺进行了简单的调研,主要业态分布为:
餐饮、生活、服装、手机通讯等等,面积最小从4平方米到400平方米不等,租金价格范围从4.79元/天㎡到29.6元/天㎡不等。
4.3.1太原街商业分布图
图3-11太原街商业分布:
1五洲春天(停业)、2华联超市、3万达广场、4欧亚联营、5新世界百货、6中兴商厦、7百盛购物中心、8潮汇、9时尚地下、10沃尔玛、11温州城、12美特斯邦威、13胜道运动元素
商业抽样:
1)中兴商业大厦—地理位置: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步行街,一期开业于1987年,二期开业于1998年,方位城于2010年8月开业。
重装开业的中兴商业大厦,商业面积12.6万平,800多个品牌店,过万种货品,主要定位于25-45岁的中高端消费人群。
2)太原街万达广场—万达集团在沈阳开发的首个商业地产项目,引入万达国际电影城、大歌星量贩式KTV、大玩家超乐场等国内知名企业主力店及GUESS、丝芙兰、C&A、星巴克、MUJI等近百个品牌商家进驻经营,集时尚、购物、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一站式满足年轻一族的消费需求,打造潮流生活品味、时尚消费地标。
3)新世界百货—率先推行一站式购物百货「生活馆」及主题性百货「时尚馆」的全新经营模式,照顾不同顾客的需要,打造无可比拟的购物体验。
时至今日,新世界百货已被广泛视为优质商品之零售商,象征优质生活的标志。
4)欧亚联营—改造后的欧亚沈阳联营公司建筑外观符合现代百货的建筑特色,恢宏、大气、时尚,建筑主体由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十层组成,占地面积近9千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
其中地下一层至七层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业购物中心,经营面积6万余平方米,经营国内外500余个品牌万余种商品。
5)胜道运动元素—经过多年来的拓展扩张,胜道现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运动服零售商及分销商。
品牌组合包括在中国领先的国内外运动服品牌,例如Nik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商城 改造 工程 建造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